APP下载

幼儿园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3-22张紫微

成才之路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造力美术现状

张紫微

摘 要: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现状、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几点思考两方面进行研究,指出美术教育应抓住机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能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现状;对策;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420;G61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6-0029-02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国外有个画家,小时候不喜欢画画。有一次画画,别的小朋友都在画画,他却无动于衷,老师看到他这个样子,就很生气地对他说:“难道你连在纸上画一个点也不会吗?”小男孩就在纸上画了一个点并签上名字。正巧有一次小男孩路过老师的办公室时,竟然发现老师把他画的一个点的画挂在了墙上,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之后他发愤图强,成为了一位有名的画家。老师这么做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坐着不动是学不到知识的,就算再不喜欢,一个点也能成为艺术。因此,在无形之中让孩子受到启发,是教育的精髓。下面,是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一点体会。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现状

创造力要依靠幻想与想象才能实现。在之前的意象条件下,在头脑里形成大量全新形象就是想象。想象和人们的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幻想一般与本人的希望紧密相关,它具有未知性的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合理的幻想即我们说的理想。幻想的东西通常是大脑里想的并非实际具有的东西,按照儿童的学习与想象的规律,幼儿园美术教育方面还具有不少的不足之处:(1)缺少创造性。教师画了一个橘子,幼儿跟着画一个橘子;教师画出两朵小花,幼儿亦随之画两朵小花。教师命令幼儿认真观看范例中物品的外部特点,按照人的四肢与五官等的位置,分步骤进行描摹。这就说明教师过分强调画出的事物的比例协调,完全没有给幼儿们保留一些想象的自由性。(2)想象与现实脱节。人们的想象力是从实际生活中取得的,幼儿也一样,是从生活经验里取得的,并非十分离谱地随意编造和儿童经验不符的单调事物。儿童常常会用较长的时间画出一些人们不懂得的外星人、魔兽等,喜欢没有根据地自由想象。那样,会逐渐泯灭幼儿的童心,无法提高其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通过美术活动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与教师的合理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下是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几点思考:

1.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空间

兴趣是发现未知的开始,是儿童学习的力量源泉。通常来讲,儿童对手工与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常常无法太久。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利用与调动幼儿们对美术教育的兴趣。(1)从儿童的社会经验中取材。我们的各种想象力是由生活里产生的,艺术想象力也不例外。想象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但儿童的兴趣常常也在于身边的一些物品,如幼儿园的一草一木、区域游戏、大型玩具、主题活动“好朋友”“花瓶设计”等均是儿童体验过的十分有趣味的事物。不过儿童事先学习一点画画的技巧是十分必要的。(2)利用儿童的爱好。绘画之前,往往会有孩子向我发问:“老师,我们要画什么?”他们急切的想让老师知道他们对于美术活动非常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反问他们:“你喜欢画什么呢?”幼儿会按照个人的想法来回答。有人喜欢画草鱼虫兽,有人喜欢画各种身边的事物等……他们的思维表现出最活跃的状态。他们的各种情感体会常常是由生活经验产生的,有较大的成分是想象中来的。教师可以按照儿童所讲的事物画出几个例子画,达到他们想象的目标,从而引起他们对绘画的兴趣。(3)利用语言工具。语言可以引发我们的无限想象,使得我们的思想驰骋在想象的空间。这是激发幼儿想象力的途径之一。课堂上经常给幼儿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们自己编出一些故事,以某个素材为中心编制出一系列有趣的情节。如让幼儿们围绕狗与狮子的画各抒己见:狮子和狗怎么会在一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答案不拘一格。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将思维打开,不仅幼儿的情绪被极大地感染,而且经过想象之后他们在大脑里浮现出的故事的画面也会落实到纸面上,让他们的画画与语言表达能力一起取得发展和进步。

2. 关注幼儿美术活动成果,激发他们的想象潜能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在绘画教学中,提高幼儿们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培育幼儿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心。在提高幼儿们的创新能力方面,教师必须要先超越自己,增强创新意识。(1)开放教学内容,尊重幼儿绘画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要关注孩子们在学习中的态度倾向与情感体会,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艺术活动的结果或是表现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必须引导幼儿画自己内心的画。幼儿的画画内容产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教师必须引导他们感受、体会、观察,从而取得大量的直接经验。(2)引导幼儿体验想象的乐趣。幼儿的内在世界是通过想象展示出来的,常常是想什么就画出来。但是部分幼儿无法实现此种感情流露,不能够在本身的绘画中表达情感体验。教师必须及时努力培育幼儿们进行想象的动机,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观察一个同年纪的孩子十分有创造性的画作,就如同一个连接了导线的笔,有两条导线接入了我们的大脑。于是,我利用情景语言与画面来启发想象力不足的幼儿:紧闭双眼,就当是自己连接了这种笔,写了一些字,感觉累不累?(不累)这样,让他们体会到笔的强大作用,给想象插上翅膀,激发了想象潜能。

3. 拓展幼儿美术绘画途径,帮助他们开拓想象的空间

观赏者积极创造的过程就是艺术欣赏的过程,艺术成果可以比作是发动机,可以将观赏人的潜在的创造力完全激发出来。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各种美术活动对幼儿想象力的开发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欣赏产生的作用。(1)正确运用抽象作品带来的幻想作用。抽象画作可以给幼儿们带来创造性的、自由想象的、无所拘束的广大空间。比如《人投鸟—石子》是西班牙米罗的一个具有广阔想象余地的抽象画作,幼儿们在欣赏过程中创造性地讲出了自己对该画作的想法。如有的幼儿讲道:“我看到有人在表演魔术,将沙滩变为一个直线了,但是他将自己的一个眼睛与脚变没了。”《阳光下的树》也是一个十分具有想象力的画作,它是英国著名的画家戴维·邦伯格画的。有些幼儿说:“火山爆发,石头都烧红了,和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站在山顶差不多。”也有的幼儿说:“它就像一个黄色的锦被,窝在被子里美美地睡一觉,可以梦见自己在花园里翩翩起舞。”在欣赏之后,我让幼儿们开展了许多的画画活动。如让幼儿们设计“我喜欢的房子”“鞋子车”等,有的幼儿将房子设计在了高高的树上,说是动物们的家,有的幼儿将房子画成水果样子的。通过想象,幼儿们能够打破常规,创新性地表达本人对绘画的见解。(2)评价名人画作的艺术表现力。选取名人画家的代表画作,比如梵高代表作《向日葵》,鲜亮的颜色对比让幼儿们产生了极大的想象力,就像点燃的火把,十分温暖。又如毕加索的《自画像》,幼儿们在评论、猜想他的特性与心情的基础上,利用“我看到……”“我想……”“我认为……”等主动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

三、结束语

教师既是幼儿的引导者,又是指挥者,是一个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角色,要想做好这个点灯人,我想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素质,要有一颗为幼儿着想的心。教师做一个有心人,随时随地都会是教育的机会。在实际生活中,幼儿的行为有时是比较奇怪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他做他想做的事。偶尔幼儿们对于课堂上的提问会无边无际的扩展回答,会把事物想象得很美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想,教师在这个时候是阻止他还是继续让他遨游梦的世界呢?这时,一名好的教师就会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把想象与现实结合到一起,让幼儿在梦境般的教学中学到知识,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邓小靓.浅谈幼儿美术教育创新之造形活动[J].美术教育研究,2013(02).

[2]兰晶.艺术教育中的建设性后现代儿童观[J].艺术教育,2015(11).

[3]刘彦婷.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两难问题及对策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

[4]毕芳.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美术现状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