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

2016-03-22杨蒙山

成才之路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

杨蒙山

摘 要: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模式思路狭窄、教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等。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6-0018-01

一、创新型人才的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国际视野、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等六个方面。创新型人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体独立性,同时,又具有素质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两个关键特征。所谓创新人格(含创新精神)是指个体非智力因素方面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创新人才的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理想和信仰等方面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的人格特质。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个体的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敏锐的问题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等方面。

二、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建设,而我国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我国高校一些专业的设置、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仍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社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与社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相符,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二是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严重。三是专业特色不明显。一些专业人才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毕业生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思路狭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性和有机性,将人才培养混同“课堂教学”,忽视了管理与服务综合育人效应,忽视对人才的全面、系统培养。五是教学安排不合理。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公共基础课多,专业基础课少。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清晰。

三、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改进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使得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往往局限于研究型或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多样化。因此,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从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我们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高等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以人为本培养模式。应依照个体差异性,同时面向国家、企业需要,探索并建立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3)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要更新教学内容,多开设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如实践能力课、科研能力课、创新能力课和人际交往课等。师生互相探索新型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把学生带到工厂等,在全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建立学生专业实践基地。一是选择自然条件好、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技术力强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基础。二是搞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全仿真的实际环境中开展学习,培养动手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建立创新实验室,选拔优秀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进入专业研究室进行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某一个问题开展研究。对学生研究成果不完善的地方,不要求全责备,而应鼓励其不断地完善。对优秀研究成果要给予奖励,并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宣传和表彰,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同时,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全国乃至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比赛及软件设计比赛、机器人设计大赛、航模比赛等。在校内举办各种知识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能力。开展校园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许青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3).

[2]吴宝贵.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