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形成原因及防治技术

2016-03-22王丽娟成英

上海蔬菜 2016年6期
关键词:土传赣榆障碍

王丽娟成英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100;2.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 222100)

·植物保护·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形成原因及防治技术

王丽娟1成英2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100;2.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 22210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赣榆区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蔬菜生产呈规模化、专业化和工厂化发展趋势。伴随着高度的集约化种植,设施蔬菜复种指数高,连作障碍现象严重,已成为赣榆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优化土壤状况,改善设施蔬菜生态环境,通过推广有机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滴灌技术、立体高效间套作技术,以及在日光温室黄瓜集中种植区推广黄瓜-草菇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在瓜类生产基地推广嫁接换根栽培技术,形成以菜稻轮作技术为主的轮作制度和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为主的耕作制度,达到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目的,保证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

连作障碍;设施蔬菜;防治对策

赣榆区设施蔬菜面积约1万hm2,主要栽培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由于蔬菜种植设施化、规模化、多茬次、周年生产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壤逐渐盐渍化和酸化,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疫病等土传病虫害发生严重,形成了严重的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有的田块甚至绝收,经济损失惨重。近年来,我们采用多项综合治理措施,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1]。

1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连作障碍实质是连作造成相同病虫害猖獗、某种元素缺乏、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及有毒物不易消除和土壤pH值改变较大诱发了土传病虫害等多重生产障碍。

1.1 土传病虫害

土传病虫害以菌核病、枯萎病为主,在瓜菜、茄果类蔬菜上发生严重,局部地区连年种植黄瓜累积的枯萎病菌也威胁瓜菜生产。由于连作和免少耕,上茬的枯萎病菌通过蔬菜残茬(根系)进入土壤并逐年积累,同时随地丢弃的同类作物残留根茎叶在耕层土壤为枯萎病菌世代交替和持续危害提供了桥梁寄主,创造了繁衍条件。

1.2 根结线虫

以南方根结线虫为主,茄果类蔬菜受害较重。0~30cm耕作层内的前茬根系为根结线虫提供了繁衍条件,并使其连年累积。

1.3 土壤次生盐渍化

施肥不当尤其施用未完全发酵的粪肥,成为连作障碍主要致害因子。发酵不完全的动物粪肥除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盐分,将其施入土壤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设施内土壤溶液的浓度明显高于露地,通过毛细管作用,土壤水分向上移动,导致盐分在土表集聚,集中分布于耕作层内,从而导致保护地土壤盐渍化。

1.4 营养失衡

因施肥不当(偏施氮、磷肥)引发重茬土壤缺素症(缺钾、缺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使设施蔬菜区土壤营养严重失衡。

1.5 植物自毒作用

连作条件下的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同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发生自毒作用。番茄、茄子、西瓜、甜瓜和黄瓜等作物极易产生自毒作用,而与西瓜同科的丝瓜、南瓜、瓠瓜和黑籽南瓜则不易产生自毒作用,其它瓜类的根系分泌物反而可促进其生长[2]。

2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防治对策

2.1 合理的种植制度

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制度是解决连作障碍最为简单的方法。在大棚内生长期较长的豇豆、辣椒、四季豆等蔬菜的行间可套种小青菜、茼蒿等速生蔬菜,这些速生蔬菜可吸盐,浇水时还可洗盐;也可利用大棚骨架种植丝瓜、冬瓜,以降温吸盐,既能防止土壤盐渍化,又可增加大棚产值。实行水旱轮作,包括水旱轮作和旱地轮作,其中以水旱轮作的效果最好。水旱轮作一般指在夏季种植水稻、冬春季种植蔬菜。实践证明,夏季种植水稻可有效控制土壤病害,并可用水洗酸、淋盐和调节微生物群落,达到解决土壤酸化、盐化和防治土传病害的目的。目前,马鞍镇推广实施的水稻—番茄水旱轮作模式,防治土传病害的效果十分明显,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提高。

2.2 利用化感作用防治土传病害

许多植物和微生物可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以促进或抑制同种或异种植物及微生物的生长,这种现象称为化感作用。利用农作物间的化感作用原理进行有益组合,不仅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在减少根部病害方面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生产上,许多葱蒜类蔬菜的根系分泌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被用于间作或套种[3],如种植海蓬子、玉米、菠菜、大蒜、黄秋葵或香葱等作物,用以消除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过多的氮素营养,抑制根结线虫活动,恢复土壤微环境平衡。

2.3 基质代土栽培

设施蔬菜栽培采用商品基质育苗,普及率已达96%以上,一般可增产5%~15%。

2.4 嫁接换根

嫁接技术是通过改善植株根系吸收特性、改变内源激素含量、加强植株光合能力、提高保护酶活性等使嫁接苗增强抗性,以获得较高产量[4]。目前嫁接换根技术主要应用在西瓜生产上,黄瓜、紫茄亦已起步,增产率为10%~15%。西瓜接穗品种主要有超级冬春、京欣二号等,砧木主要有云南黑籽南瓜、京欣砧系列和野生西瓜等;紫茄接穗主要有世纪王,砧木材料为日本赤穗茄等。

2.5 抗性品种

选择抗性蔬菜品种是防止发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外已选育出很多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蔬菜品种,增产效果15%~20%。

2.6 化学药剂

推广重茬克、绿享一号、浸种灵(使百克)等,可增产6%~9.6%。

2.7 “秸秆+氮肥+太阳能”消毒

将切碎小麦秸秆400kg加猪牛粪150~200kg加碳铵40kg加25%多菌灵粉1.5~2.5kg,撒施均匀后耕翻入土,灌水覆膜密封,经l周以上高温闷棚,然后放水晾干,增产效果20%~30%。

2.8 肥水一体化技术

改施用传统农家肥为经工业化消毒处理的商品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改施用传统的尿素、复合肥为高浓度专用冲施肥;改大水漫灌为微滴灌,并借助微灌将肥水一起追施。实施根层土壤地膜全覆盖,控制水分蒸腾,抑制地下盐随水上升并积累到土表,从而消除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及水肥营养失衡,增产效果20%~30%。

3 防控经验和存在不足

3.1 主要经验

3.1.1 思想认识到位

通过对赣榆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情况的及时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综合防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央新的农村土地政策的适时出台,调动了赣榆区菜农防控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1.2 技术支持到位

科研院所研发了一系列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新技术,如西瓜的嫁接新材料、轻基质代土栽培、新型耐重茬品种、新型防治根结线虫药剂等;技术推广部门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示范推广措施,如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

3.1.3 项目扶助到位

近年来,赣榆区先后建成了多家江苏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如建于2010年的江苏雅仕农场有限公司,为江苏省赣榆区四季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产业,占地200hm2,注册资金8000万元,总投资2.5亿元,农场全面实施水肥一体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智能化、育苗现代化,拥有10700m2的育苗中心,包括工厂化育苗车间、催芽室、炼苗车间、智能化控制及气象监测系统,从英国引进了自动穴盘播种机,拥有六连栋大棚24栋、苏式日光温室90栋。同时争取到了省科技三项经费、省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省农业三项工程等多个项目。

3.1.4 菜农认识到位

大棚蔬菜发生连作障碍后,菜农普遍会采用水旱轮作技术(如种植1季水稻),灌水洗盐技术,间种秋葵、小青菜、牧草等植物修复技术,揭天膜雨水洗盐技术等来应对,效果明显。

3.2 存在的不足

3.2.1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危害依然存在

尽管赣榆区连作障碍发生面积增长势头有所遏制,但要彻底根治还是困难重重。现有防控技术不够完善,防控技术普及不到位、不平衡,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仍是本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进入良性循环所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3.2.2 防控手段不够有效

水旱轮作简单有效,可全面普及推广;“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效果好,但休耕期长达30~45d,费工费力;应用抗(耐)重茬品种最为简捷,经济有效,但目前可用品种少,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品种资源的开发;生化药剂的示范应用虽已起步,但只能解决线虫等单一问题。

3.2.3 连作障碍治理的投入不足

连作障碍的危害尚未引起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土壤连作障碍综合治理为主的环境友好型设施园地建设尚未摆上无公害基地创建的主要位置。

3.2.4 连作障碍的转移危害不可忽视

土地经营权的短期流转往往使种植者只种不治,如番茄种到哪儿,连作障碍就带到哪儿,使原有土壤微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3.2.5 工业污染加重了受害土壤连作障碍的程度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污水、废气及城市垃圾不断侵扰近郊设施蔬菜地,轻则加剧设施蔬菜耕层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者诱发重金属污染,加剧了综合治理的难度。

3.2.6 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落实存在缺陷

管理机制不够有效,一些规模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场经营者以及部分菜农对蔬菜瓜果茎叶残根处理不当,随意丢弃,致使土传病虫等不能彻底被消除。

[1]刘炜,韦有照,孙月轩,等.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主要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214~215.

[2]郑军辉,叶素芬,喻景权.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生物防治[J].中国蔬菜,2004(3):56~58.

[3]喻景权,杜尧舜.蔬菜没施栽培可持续发展中的连作障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24~126.

[4]郑阳霞,钟宇,李能芳.嫁接对蔬菜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5(1):7~8.

[5]刘斌,林红梅,韩华平,等.苏北沿海地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综述[J].上海蔬菜,2010(5):9~11.

表1 各处理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3 小结

用药后3d、7d调查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3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效较好,3d后的防效均能达到70%以上、7d后的防效均能达到60%以上。防治斜纹夜蛾还应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防止在暴发时用药。同时,可利用斜纹夜蛾成虫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采用灯光诱杀和性诱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田间蛾量、卵量,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参考文献

[1]秦厚国,汪笃栋,丁建,等.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名录[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51~58.

[2]邹峰华.常熟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机,2015(2):10~12.

联系电话:0518-86318182。

猜你喜欢

土传赣榆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同种负密度制约效应与园林树木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察右后旗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总结
德基机械整体式热再生“绿动赣榆领跑全球”——赣榆交通·德基机械沥青热再生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