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民俗节日礼品包装中的设计研究

2016-03-22仰巧玲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民族性

仰巧玲(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民俗节日礼品包装中的设计研究

仰巧玲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体现,能更好的展示我们独特的民族个性和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设计元素,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各要素着手分析,研究民俗节日礼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总结设计原则来分析怎么样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形成中国式包装风格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节日礼品包装;民族性;中国式风格

1 绪论

1.1课题的意义

如今市场的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走向两种趋势:第一,做工粗俗,没有设计感;第二,过度豪华包装,内容与形式不相符,导致消费盲目,过度浪费.

对传统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元素的整体性和系统化研究,将传统设计元素细化规整,提出传统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的理念的指导原则,即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以民族化设计和文化性原则为主,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达到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实现.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近些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成逐渐上升趋势,流行国学热,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还是比较少的.

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历史是很长远的,对于传统文化深度的研究是深刻的,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学术方面成就很高,在包装设计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学习参考.

1.3文献综述

在这一领域,还存在这一些问题,诸如在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简约设计与过度包装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提高设计是的社会意识,设计技能,从多方面思考设计得出较为良好的设计方案.黄永玉、靳埭强等一批中国当代的艺术家设计师都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有很多文献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的结合运用.但具体到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这一领域还是非常欠缺的.

1.4研究方法

观察法:对各大超市、商店的礼品包装进行观察研究.

调查法:随机调查市民对节日礼品包装的看法

比较研究法:对于传统节日礼品包装设计采取同类商品之间的比较法.

文献资料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来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1.5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做了系统的介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意义;传统文化的范畴,分别从传统纹样图形艺术设计元素、传统实物艺术设计元素、传统哲学观、美学观三方面阐述;从而总结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运用的设计原则;最后分析现状未来展望,得出文章结论.

2 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定义

2.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文化的一种本质的延续,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在传统中的发展.具体而言,那些流传下来的思想、风俗、文学、艺术、制度等人文社会现象被称为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指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总特征.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所区分,传统文化一般指具体的历史上就有的文化具体形式,而文化传统是指文化具体形式中所有的精神、思想内容,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受文化传统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反映内容,内容指导形式,在有些时候两者的界限较为模糊,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我们对具体的艺术设计形式的创作和欣赏是建立在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之上的,没有对传统文化体现的精神的认同就不能理解它,更不可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2.2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意义

在包装上体现民族精神,是我国包装设计走向发达的关键能否形成创新独特的设计形式,能否在既有自己的风格,又具备与国际潮流同步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民族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思维结合在一起,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现代工艺技术手法丰富现代包装设计风格,开拓新的设计道路.每个民族都尤其各自的设计风格,例如日本的包装设计无印良品,设计简洁明了;美国的包装设计色彩鲜明,包装极具时代感等等.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包装设计,例如下文所说的“酒鬼”包装设计、传统的茶叶、月饼包装设计等等.

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世界越来越小,不同国家人们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网络化时代,人们不出家门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国的产品,那么对于产品的包装国家、地域识别要求就越来越高,虽然我们也强调文化交流融合,但是越是这样的大融合,越需要提高我们民族识别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包装的地域识别度呢?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积淀元素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地域、习惯、风俗、宗教、政治等因素的不同就会引起我们设计元素的不同,在进行设计时我们要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元素,提炼出来运用到现在包装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计的雷同,做出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来.

3 传统文化的范畴

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给现代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内容,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艺术,不管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历了多年的历史更替,元素演变及沉淀,多代人的创作时间积累,为现在的设计元素和手法提供了多样的参考和学习.

3.1传统纹样图形艺术设计元素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运用图案纹样来装饰生活,将质朴的图案雕刻在器具等生活用品上,传达出一种简单质朴的清新气息,虽然图案纹样的装饰形式粗拙、简单,但是装饰感很浓郁.例如传统的鱼纹、龙纹等.都是源于生活用来装饰生活,器物为载体,保存下来为现在的考古和研究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动植物图案、纹样、文字等,经过描、绘、刻、印等方法创造出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民族艺术.这种视觉形式形成于长期的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积淀中,具有了明显的民族性,包括外在的造型形态和内在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是源于文化观念的外在物化形态,可以有效地起到信息传播功能,尤其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文化特有属性和文化传播功能.

3.2传统实物艺术设计元素

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历久弥新,独具魅力,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的认知和分析是必须的,上面我们说过了不同的传统纹样图形下面就实物艺术设计元素来进行探讨.

建筑类:诸如长城、故宫、华表、园林、寺院、钟、塔、亭台楼阁、四合院、井、石狮、兵马俑、陵墓;

文化类:书法、篆刻印章、木板水印、竹简、国画、写意画、十二生肖;

娱乐类:诸如笛子、古筝、萧、鼓、古琴、象棋、围棋、对弈、棋子、棋盘、脸谱、木偶;

生活类:诸如茶、中药、饺子、长命锁、糖葫芦、元宝、如意、刺绣、丝绸、景泰蓝、玉器、瓷器、青铜器;

民俗类:诸如对联、年画、舞狮、月饼、剪纸、风筝、桃花扇、红灯笼、唐装、虎头鞋、旗袍、泥人;

自然类:长江、黄河、五岳、大熊猫、四君子、岁寒三友(松、竹、梅)、牡丹、寿桃、葫芦.

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沉淀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设计元素,需要我们在设计、生活中细细体会,再做研究.

3.3传统哲学观、美学观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主流:儒、释、道.释,即是我们平时说的佛,它更追求以超越生死的观念;儒家主张中庸思想,而道家则讲求人与万物共生,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不仅需要理性的严谨也需要感性的情怀,中国思想文化从古至今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强调人文精神.在生产力足够发达的现在,东方人依旧保留原始的、质朴的包装制作方法,这是受到我们东方美学的影响而形成的,以朴素为美,功能至上为美.现在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过度包装,追求质朴的包装,做到功能第一,精简包装,回归自然生态的包装形式.有时设计实在设计产品或设计包装时是受某种思想的指导追求一种情怀,例如现在很火的锤子手机,追求的就是一种工匠精神的情怀.在我们的包装设计也要做到思想先行,追求有文化有思想的包装设计.

以湖南湘泉集团公司生产的酒鬼产品包装为例,酒研制成功以后找到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设计酒瓶.为突出酒鬼酒质朴,黄永玉用泥巴捏个大样,用麻袋布包住泥样,颈部用麻绳扎起来,一个极有个性和特色的包装便诞生了,与写意水墨画、麻布加上黄永玉题写的“酒鬼”牌名,使产品的整体包装形象平易近人,憨厚亲切的形象脱颖而出.产品的外包装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名片,生动的包装成为展示企业精神的最好窗口.酒鬼中国文化名酒十大品牌之一,相对于其他名酒光闪的包装来说,酒鬼酒的拙尽彰显了卓尔不群的超越,起到了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起到积极作用.

以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包装设计为例,在我们的印象中二锅头就是北京地域五六元的市民餐桌常用酒,一贯以一个小绿瓶简单呈现.这样的包装一直使其主打低端市场,无法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改变这一现状红星设计了青花瓷珍品二锅头,第一次进入了高端白酒市场.在包装设计上聚集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采用了青花瓷的表现手法,用中国传统龙的图案装饰瓶身.瓶底部还装饰了类似于古代刻章留名的字样.这样的设计改良不仅改变的红星的市场定位,获得了经济收益,也提高了产品、品牌的形象.

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可以让我们在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更能够自由的运用其内涵准确设计出相应的产品包装形式,向消费者传达设计理念,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产品、品牌的形象也会更立体.

4 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4.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设计产品的内容包括物质内容,即产品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另一方面指产品精神内容,比如从表现出来的形式中表达出的精神内容.

包装产品的物质内容是指产品表现出来的形态、颜色、材质、工艺等.包装产品呈现给消费者的不仅包括外在的表现形式,还包括通过外在形式传达出来的精神内容.包装设计的产品有功能决定其外在形式,同样反过来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反映出产品性质,满足功能的需要.优秀的产品包装设计要满足功能和形式两者的统一.

设计艺术产品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是一体的,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在具体的包装设计实践中,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即包装形式和形式反映的内容,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有时候内容是形式,形式是内容,有时候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在设计师的设计实践中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到统一,形式符合内容,反映内容;内容能和形式相贴切.

4.2审美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功能性是作为包装产品的最根本属性,是我们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产品满足物质生活实用的属性.审美性是通过外在表现形式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唤起人们的生活的品质和价值追求.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的功能性得到满足了之后,对审美性的需求就越高.现在的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将审美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才是优质的设计,才能达到消费者的需求.

4.3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现代包装设计又是紧跟时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交流,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审美观在不断变化,人与人交往的频繁.我们应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中的精髓的同时,接受一些优秀的外来文化.在高端的艺术创作技术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同时,还要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包装设计既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有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因此,我们的包装设计应该坚持民族精神,又要反映现代人对时尚的追求.

5 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5.1对我国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现状的分析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真正的兴起,是在20c80s开始的,伴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建立和完善.用了很短的时间达到了西方国家很多年的发展阶段,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作品缺乏民族文化内涵,还有的就是照搬文化元素,缺乏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表达.因此,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结合运用到现代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民俗节日礼品的包装设计而言也是一样的,我们应充分挖掘节日的传统来历习俗,了解它的深层含义,从具体的习俗中概括出它的精神层次,在用雅俗共赏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表达出来,更好的传递民族文化.

5.2对我国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现在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精神文明追求也越来越高了,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个性化和设计感追求越来越高,我们设计师就要将现代的设计水平与传统的设计元素结合起来,使产品易识别、易用.要做到既不丢掉传统,又能使传统元素的运用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消费心理.以现代设计语言反映传统文化,创作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感的设计来.将形与意结合起来.

6 结论

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做了系统的介绍,并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角度从设计法则出发来研究传统文化在民俗节日中的运用,使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形式相结合,让中国的设计民族感、个性感、识别感加强.从设计的民族性出发,将传统的设计元素科学合理的运用于现在民俗节日礼品包装中.切实落实设计与人民生活方式、文化民族性、当代性相结合.解决当代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的盲目性和片面性.首先系统介绍了传统文化,再次阐述了传统设计元素,最后总结了三大设计原则,从初级向高级发展,全面阐明了课题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让.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约翰·伊顿.造型与形式构成[M].天津美术出版社,1990.

〔3〕陈叶飞.略论中国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贺州学院院报,2007(12).

〔4〕方蕊,赵伟军.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J].CHINA PACKAGING INDUSTY,2009(8).

〔5〕冯勤.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6〕顾永芝.艺术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7〕黄静.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J].包装工程,2005 (26).

〔8〕孔令伟.中国美术简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9.

〔9〕李洁,彭重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0(16).

〔10〕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7日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1-0154-0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元素民族性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元素在福建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
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分析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浅析韩国综艺节目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