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调查探究——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为例

2016-03-22孙帆龙东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独立学院

孙帆 龙东(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独立学院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调查探究——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为例

孙帆 龙东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摘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光电产业、航空产业、通讯行业近年来不断壮大,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素质、知识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开设电气类专业已有十年,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立足珠三角的“应用型”人才。各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从2008年开始,系内开始探索珠三角地区的用人单位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素质、知识技能的要求,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学生实习单位的走访、校园招聘会的调查、与用人单位的座谈等方式,逐步的总结了一系列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技能的报告,促进了学科与地方发展相适应,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电气类专业;人才需求

高校开设的电气类专业主要涵盖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气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几大专业,以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用、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时科技的日益发展与维新给电气信息类专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本专业具有多学科的兼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通信、航空、医疗等工程领域,在发展较为迅速的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已形成潜力巨大的光电信息产业,不少企业都需要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及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航空航天、电信部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广播电视系统、电子设备生产企业等,涉及面非常广。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地处珠三角—珠海特区, 2004年5月18日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首批成立的电子信息系与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进行合作办学,现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6个本科专业。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而言,珠三角地区电气类企业用人单位对电气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不同规模的用人单位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满意度与本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知识和技能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矛盾。本文研究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尤其是电气类专业需求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表现两大部分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系八届毕业生所在的部分用人单位。(2)参加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每年举办的珠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企业。(3)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单位及学生实习单位。受访对象主要有用人单位领导或人事主管。

近年来系内各专业共回收462份调查表,其中党政机关73家,事业单位47家,国企41家,合资企业78家,民营企业106 家,私营企业117家,成立时间都在5年以上,企业以私营和民营企业为主。

二、调查方法

采用电子信息系设计调查问卷方法,调查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其中涵盖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毕业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性和晋升性,工作业绩,对毕业生承担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对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修养、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或工作态度等方面和分析。在资料统计上,专业老师对每张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三、调查内容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最看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调查,见表1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性和晋升性情况,工作业绩情况和承担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满意度调查,见表2.1、表2.2、表2.3:

表1

表2.1

表2.2、

表2.3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修养,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或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见表3:

四、调查情况分析

从调查问卷和实际调查统计来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专业电气类专业毕业生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但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文化理论知识面窄,创新能力有限两方面。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本科院校培养人才激增,专业岗位竞争能力增强,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文化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在办学与教育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化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不断适应环境和新形式挑战的综合性人才。具体情况:

(一)吃苦耐劳是敬业精神的首选。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往往很注重学生的吃苦耐劳及敬业精神。经调查,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部分能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在就业岗位上有远大的志向和事业心,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综合本次调查走访的单位意见,本专业敬业精神良好的学生占92.6%。

(二)实践动手能力强是从事技术专业人才的首选。调查中用人单位对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来我系选拔毕业生的企业中,凡是在省市、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学生可免笔试,直接进入复试,在考核上注重专业知识和创新思想的结合。此外,现在用人单位在选拔技术人才方面上,更多的是采用现场的模拟技术问题来让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解决,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三)业务能力较强,专业基础扎实。电气类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使用范围广,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运用到专门的知识,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知识与技术更替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要使自身的知识结构跟得上时代的要求,毕业生要有较好的业务拓展能力,自身的专业知识要与先进技术相融合。经调查,认为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能力较好以上的占91.7%,认为本专业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较好的占85%。

五、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本专业在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的调查和走访,本专业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

(一)电气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注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 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太乐观, 其中一条原因就是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比较薄弱。调查中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系内从2008年开始加大实验学时数量,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建立分层次、分专业、分方向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基础实验、专业能力实验、素质创新能力实验相结合。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开设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电路CAD课程设计、EDA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让学生在工程训练中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设计。利用毕业实习、设计这一综合性很强的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提高使用实验设备分析设计的能力。

(二)在学生竞赛中获奖学生脱颖而出,在知识掌握和应用设计上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三年来电气类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35项、市级奖项1项、院级奖项22项,共计78项。在2007年第8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广东省赛区一等奖1项,并获全国二等奖1项;在2010年的在第六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学生肯定比普通学生更为优秀,能力更强,愿意给这些学生提高丰厚的待遇,较之一般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大赛获奖使学生增加了自信,在就业时底气更足。在就业跟踪调查中,我们还通过座谈会、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获奖同学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中不仅仅显示获奖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青睐,学生借助学科竞赛这个平台,在单位的科研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上也受到很大益处。在工作起点上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的自主设计和研发。

(三)用人单位要求外语应用能力的逐年提高。珠三角地区外资、合资企业的比例占了很大一部分,随着国际专业技术交流日益频繁,用人单位对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能用外语熟练地进行专业交流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 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 许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中显示,珠三角地区很多电子企业的操作软件、设计平台都是涉及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都应用的是英语。所以电气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于毕业生在求职,工作或与跨国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时,外语应用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四)更多用人单位注重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敬业精神在用人单位最看中的素质指标中列第二位, 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素质指标中高居第一位。敬业精神已成为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必备要求。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教师要做好敬业的表率,利用一切校园文化活动契机,训练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要把培养敬业精神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好学、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韦文业,施先义,蔡敏. 用人单位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28期.

[2] 邢世海.深化毕业设计改革大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J] .煤炭高等教育, 2004, 22( 2) : 91- 92.

[3] 申永东 李克和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2008~2011)[M].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11.

[4] 郑同军. 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J].民营科技.2009(09)

[5] 陶大勇,朱瑞海. 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谈我校就业对策[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01)

作者简介:孙帆(1989-),男,汉,广东梅州人,电子信息系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在读硕士,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龙东(1984-),男,汉族,吉林四平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系辅导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09-02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独立学院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数读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