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界限,实现课程游戏一体化

2016-03-21顾兰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3期
关键词:蛋蛋设置创设

顾兰梅

近年来,在“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课程游戏一体化日趋显著,成为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从儿童实际需求出发,挖掘课程游戏化资源,搭建课程游戏化平台,寓有形教育目标于无形游戏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培养智慧,在学习中发现快乐。

一、挖掘游戏元素设置课程,赋予课程趣味性

孩童时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这时期的孩子不仅对周围的事物具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其形象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也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因此,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否能真正唤起儿童参与兴趣,激发探索热情。为此,在课程设置必须具有趣味性,以遵循儿童实际情况为原则,根据其年龄特点挖掘游戏元素,将他们日常熟悉的游戏融入课程中,越是接近其爱玩的天性,越容易激起所学内容与生活体验的共鸣,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交通安全”时,教师设置了区域活动,在活动区创设了“小小交通岗”,设置了道路标识、红绿灯、人行横道,还有一些来往穿梭的车辆,交通岗上有孩子们扮演交警执勤。一个红灯亮起来,只见站在岗亭上的“警察叔叔”忙通过手势示意车辆暂停,另一侧行人赶紧通过,标准的动作,严肃的表情和一板一眼的指挥俨然就是一个真交警。为了激发孩子们参与热情,教师还特地设立了“最佳交警”光荣称号,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演,谁也不想落后……

挖掘游戏元素融入课程设置是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改善教学,尊重儿童发展的直接途径。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自由的玩耍,收获了快乐,也汲取了知识,他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而且懂得了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知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提升。打破界限,最直接打破了是课程的束缚,解放的幼儿的精神世界。

二、创设多元环境服务游戏,促进游戏目标化

儿童沉浸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与人、事、物进行接触和交流,不断丰富认知,积累体验,实现自我学习和完善,从这个角度看,游戏本身就是课程的内容,除了具有最基本的愉悦性,还承载着教育功能。为了促进游戏目标化发展,我们要不断创设有利环境,合理巧妙利用空间。

例如:充分利用校园每一处角落,墙面、阳台、楼道、转角、围栏……凡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地方,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比如倚着围墙和栏杆种植一些藤蔓植物,让绿色充满校园;利用两棵大树之间的空隙搭设“过索桥”“秋千”,让静止的校园活力四射。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一些区域功能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如在墙壁接近地面一米左右都贴上瓷砖,除了可以保护墙面的整洁,让墙面易清理之外,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彩笔,让他们在理所能力的范围内自由写、画。

创设多元环境服务游戏,是课程改革的需求,也是儿童自身成长的需要。在游戏化环境中,他们会不自觉沉浸其中,忘记单一课程学习的枯燥,享受课程游戏融合的惬意。而环境的创设也给游戏打上了鲜明的教育烙印,在实现教育价值观规范的同时,成就了孩子们唾手可得的幸福。

三、创新主题活动促进融合,实现两者一体化

游戏融入课程意味着游戏不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教学的方式方法,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融入游戏意味着课程不再是单一的课程,而是尊重孩子们意愿的方法和手段,是他们成长需求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敢于探索,不断发掘,创新课程游戏化方法,根据他们发挥水平创设主题活动,生成游戏角色,不断延伸活动主题,增进他们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潜能。

例如:在开展“蛋蛋的世界”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将蛋蛋摆放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同时,我们组织了与蛋蛋有关的一系列游戏,有“滚蛋游戏”“找到蛋宝宝”“五彩蛋蛋”……最后,给他们搭建创新的平台,每组孩子推荐一个以蛋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的兴致更加高涨了,“砸金蛋”“蛋蛋碰碰车”多种多样的游戏方法从一个个小脑袋里迸发出来。

课程与游戏不应该是单独存在的两张皮,而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上述游戏中有的要亲子共同参与的体育游戏、感官游戏,也有孩子们独立完成的美工活动,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索,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个个小小蛋儿打开他们的心扉,开辟出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打破界限,化有形为无形是课程游戏一体化的精髓。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修正自我,做到心中有目标,教学游戏互相融合,让儿童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真正意义上关照生命的成长。

猜你喜欢

蛋蛋设置创设
小土豆成为富民“金蛋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梦想成真帽子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蛋蛋面的诱惑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蛋蛋不孤单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