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考答案

2016-03-21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参考答案母亲

第9版参考答案:

《父母的时间表》

1.三件事:①父母为“我”火车晚点10分钟而焦急;②父母为“我”在家做美食,整天围着“我”转;③父母为“我”送行装了很多东西。

2.插叙。回忆叙述上学时父母为“我”操心为“我”劳累的情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使中心更突出。

3.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等“我”时的焦急、担心、牵挂,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4.理解、感恩、赞美。

《猴王的智慧》

1.点题;引出本文的论题“示弱”;用故事开篇,引人入胜。

2.示弱,是理智的忍让,会赢得机遇;示弱,是以退为进,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示弱,让强者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活出人生的快乐和价值;示弱,让弱者积蓄力量,逐渐变得强大。

3.比喻论证。作用:形象易懂地阐明了“示弱让人脱离危险”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示弱的含义、内容、意义。

《世上没有傻问题》

1.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并回答孩子提出的疑问;同时必须给他们进行思考的工具。

2.只想知道答案,不想探究过程,失去了浓厚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也可能湮灭了创造的灵性。

3.示例:(1)好奇心是求知的起点,应该保护和鼓励儿童提出疑问。(2)怀疑是创造的种子,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要为培育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环境。

第10版参考答案:

《带上三句话上路》

1.沿途的各种诱惑。

2.穷人本来在物质上已是很匮乏了,如果再不保持精神上的快乐,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3.因为自己的目标还在远方。如果为一朵花停留太久,可能会忘了自己远行的目的,也可能会延误了时间。

4.理想的彼岸。目标最终达成的时候。

5.学会感激才是最后的完美。

6.不能。前一个穷人是指物质上的;后一个是指精神上的。在精神上富足的就不是穷人。

《家乡的味道》

1.因为她总能使不成样的哭脸变成一副可爱的笑脸;她总能使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

2.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家乡的感悟,只有在家乡,作者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正内涵。

3.作者写小树的蔚然成林、燕雀的尽情欢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勃勃生机的赞美,以及对家乡味道的深厚感情。

4.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感不会改变。

《无畏创造奇迹》

1.“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只要写出两句以上即可。)

2.倾向于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3.只要能提到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能顺畅地表达即可。

第11版参考答案:

《新年礼物》

1.这样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引出了下面母亲为李娟寄礼物的事。

2.(1)不怕吃苦。常年在外打工当保姆。(2)有孝心。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享福,意识到母亲可能不高兴,就换了欢快的语气。(3)细心。看到别人有的东西,想到给母亲买。

3.对李娟来说新年礼物代表她对母亲的孝心,而对母亲来说新年礼物传达的是她对女儿陪伴自己的心灵需求。作用:(1)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2)凸显小说陪伴比物质对老人更重要的主题。(3)使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亲心灵需要的人物形象丰满。

《夏夜,溪边跑过一只狐狸》

1.兴奋的是:见到了像母亲一样微笑的人,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爱。不安的是:不知能否得到像母亲对待自己那样的爱,为下文续写“迷恋”“偷窥”作铺垫。

2.恨别的男生“抢走”了凯拉,为自己不能和所敬爱迷恋的老师跳舞而失望;推动下文“溪边故事”情节的展开。

3.不好,细节失真、不合逻辑:第一,“灯光里,是一张恐惧而不知所措的脸”不对,据上文“用手电筒照”,应该是“手电光里……脸”;第二,“两人对视着”也不正确,肖恩脸被手电光照射着,根本睁不开眼睛,是无法对视的。所以应该改为:“手电光里,是一张恐惧而不知所措的脸,凯拉老师看着,惊呆了。”

第12版参考答案:

《莺鸟与铁星》

1.在饥馑来临的时候,铁星是莺鸟难以攻克的活命粮(关键词语是“活命粮”)。

2.(1)把“在深深的内核里隐藏着种子”比作“美味的巧克力被封死在铁匣中”,写出了蒺藜种子对莺鸟们的巨大吸引力和攻克蒺藜种子的困难;(2)把喙长10.5毫米以下的莺鸟无法攻克蒺藜而取得活命粮比作“叩不开戒备森严的大门”,从而突出在饥馑来临时喙长多0.5毫米对莺鸟的重要意义。

3.总结全文,画龙点睛。

4.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如:我们只有练就一枚更长的利喙,才能啄开生命的困厄。

《人生的偶然》

1.第一个故事:“她”偶然得到一份试卷,考得高分,得到老师鼓励和信任,从此发愤图强改变命运。第二个故事:“他”一次偶然找一个亲戚借钱,得到信任,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2.如:(1)如果没有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她或许就没有那次的奋发。(2)如果他不抓住这一次机会,他的人生就很难在此翻开新的一页。

3.示例:其实人生有很多偶然,有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上帝给你的任何一个机会,也许一次偶然,就可以改写你的人生。符合题意即可。

《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

1.本文标题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点明了文章中心,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句中的“坚定”一词表明小女孩要坐在“我”的座位上的想法不容改变。

3.因为“我”想用行动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

4.示例:世界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我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去强行占有。

第13版参考答案:

《黄昏断想》

1.本文通过写久居城市的“我”黄昏返乡时的所见所想,表达了“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抒发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晚霞的灵魂与艳丽,进而写出了故乡黄昏的美丽。

3.虚实结合,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4. 景色宜人、宁静、和谐、温馨。

《心安草》

1.各种花和树都因慨叹自己不如人而枯萎。

2.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善解人意。

3.(1)对自己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有更好的照顾和营养;(2)希望兼顾各种花和树的优点,越来越苦恼;(3)容不下其他的花草,中伤和挤兑它们,甚至自己内部也互相妒忌,互相排挤。

结果:花园全部荒芜了。

4.示例:人应该适应环境,力求做到宠辱不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着平和的心态。

《那个温暖的雪夜》

1.雪夜,受了风寒的“我”在车站等车,一个年轻巡警主动给“我”提供驱寒、暖身之处,令“我”感动不已。

2.内容上:环境描写,交代大雪纷飞的天气给“我”的影响,烘托“我”生病时凄清孤独的心情,为下文巡警的帮助做铺垫。结构上:引出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尽职敬业,帮助他人,富有爱心,做善事不求回报。

4.(1)他在“我”最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打动了“我”的心;(2)他的善举感染了“我”,让“我”明白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要出手帮助他人。

5.(1)那个巡警为“我”提供暖身之处;(2)那个巡警微小的善举,在寒意渐浓的季节温暖人心。

第14版参考答案:

《轮椅上的歌》

1.①坐在轮椅上的男子靠自己的努力让轮椅拐过转角;②坐在电动轮椅上的高位截瘫者在公园里愉快地遛鸟;③中年夫妇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母亲“骗”到公园做游戏。

2.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男子转动轮椅过拐角的艰难与吃力,表现了他的坚韧和执着。

3.“我在他微微的笑意中看到了生命的坚持”;“每次看到他笑呵呵离去的背影,我从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欢乐”;“我从中年夫妇关注老太的目光里感受到了关爱与孝心”。

4.本文既赞美了身残志坚者的乐观、坚韧,又歌颂了亲情的美好。

《地气》

1.用断定的语气反复加以肯定,突出强调了作者坚信吉娃娃一定感知到了曲桥潜在的危险,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身处危险却因为麻木和习惯对危险全然不觉的担忧。

2.语言具有节奏感,音乐美,突出了美好的记忆画面之多,在脑海中闪过的速度之快,表达了作者很享受这种带有温暖而馨香的感觉的记忆的唤醒。

3.表达了作者对不断消逝和远去的自然的固守,对最本真最简单最美好的一切的坚守,对现代文明侵蚀自然破坏自然的无奈,对被文明所累又离不开现代文明生活的无奈,对自然回归的渴望,对最本真最简单最美好的一切回归的渴望。

《花世界里的人》

1.(1)表现了老先生爱花,种花,喜欢在花的世界里生活的人或表现了老先生一生与花为伴。(2)暗示老先生有着花一般美丽的品格。

2.第{6}段,他半夜给“我”的孩子看病;第{7}段,他半夜很多给孩子看过病,还特地为孩子备糖果;第{8}段他不愿意多收病患的诊断费用。

3.善良;慈爱;医术高明;乐于助人;性格温和

4.(1)表达方式:议论、抒情。(2)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15版参考答案:

《温暖心窝的话语》

1.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

2.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

《给成人读的童话》

1.①作者感受到童话作家多是极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其孤独,甚是悲凉。②他们渴望在成人世界中找到性情相通的人,以求得理解和共鸣。

2.(1)“喜欢数字”表现出大人们感知事物依赖于用数字去判断,并不关心事物的本质内涵;喜欢用数字来衡量事物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实际价值,也突出大人想象力的匮乏。(2)“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这些是大人所看重的,是他们所渴望的生活光环的一部分,凸显出大人们的唯利、唯名是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人们以价值为追求目标,体会不到生活的美。

3.当面对这片风景时,地主、小伙子、画家等人都是从唯我、唯利的角度出发,看到的只是占有物质、拥有权力和炫耀虚荣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而那个女孩对这眼前的风景有了感情,她尊重自己所看到的风景,用心去领会、用真性情去对待自己所看到的风景。

《独树的追求》

1.①愉悦、叹服。因为“新奇”,且“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叹服”。②惊呆。因为外形“悲壮而惨烈”,但又“给人以悲壮的警示”。

2.“几乎全部”表示“绝大部分”,强调胡杨生长环境的恶劣;“奋力”表示“用尽全力”,强调它为了生存付出了最大的最艰苦的努力。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胡杨顽强不屈、傲然挺立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满腔崇敬。

3.“大榕树”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靠智慧取悦别人”的人。“胡杨”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顽强不屈、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替人们谋福利的人。

第31版参考答案:

《北斋雨后》

1.写出诗人因少公事而显得轻松恬淡、悠闲自在的情态,同时也隐露自己治理事务的得意心态。

2.这两句描写双禽占竹、秋蝶寻花之景;“占”字表现雨后鸟雀在竹枝上跳跃时的欢喜得意神态,而“寻”则因深秋花事已少,蝶影已稀,四处觅花,呼应了首句的“清佳”。表现出诗人闲适清雅的心态。

《神童庄有恭》

1.(1)官府 (2)正巧 (3)下棋 (4)对“对子” (5)夸张、吹牛

2.(1)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

(2)立刻问他道;

(3)庄有恭用事实回答;

(4)有什么难的呢!

《曹植聪慧》

1.(1)只 (2)都 (3)带领 (4)众 (5)提、拿

2.(1)善于写文章;

(2)为什么要请人?

(3)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

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

4.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32版参考答案:

《张孝基仁爱》

1. (1)不成材 (2)将 (3)同情的样子 (4)渐渐地 (5)感到奇怪 (6)很 (7)慢慢地

2.(1)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 (2)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3.不肖,被斥逐。

猜你喜欢

参考答案母亲
母亲的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