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峡老工业区:那些永不磨灭的记忆符号

2016-03-21李鹏

宁夏画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区自治区宁夏

李鹏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初,为了加快建设步伐,中央决定从1958年起在若干年内从各省、市抽调一批劳动力和各类技术人员到宁夏支援其经济文化建设。

据统计,自治区成立以后到1960年,从各省、市、自治区通过有组织调动和自发移民到宁夏参加建设的人数近16万,仅从上海、南京等地就迁入了127个小型企业和生产小组。1969~1970年从外省搬迁而成立的吴忠配件厂、中卫大河机床厂、银川长城机床铸造厂、西北轴承厂等20多家企业,随厂迁移的人数就达60多万。技术移民带来的是宁夏经济跳跃式地进入了重型工业结构阶段。而“三线建设”中陆续建成投产的企业,促使宁夏形成了以煤碳、电力、机械、化工、纺织、建材、仪器仪表等工业为支柱并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

这些企业为宁夏填补了许多工业上的空白,支撑了这里最初的现代工业发展,奠定了宁夏工业的基础。

时代更迭,当年叱咤风云的它们成为了“老企业”,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相当多的老工业企业或日渐式微或退出历史舞台,原工业遗址也正在或已经消失。

这些承载了国家发展历史、国家创业精神,见证着工业转型升级的老工业区,是人类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记录行将消失的它们,也就是留住宁夏的记忆。

——编者按

1958年,以青铜峡水电站为代表的一批工业项目相继在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建设,自此,青铜峡成为自治区成立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青铜峡老工业区道路上铺满了落叶,阳光从泡桐树隙间洒落,透过黄河铁桥的钢梁,青铜峡水电站静静矗立着,使得青铜峡老工业区充满了力量感与时空感……

青铜峡老工业区是一座关联着时代、地域、城市和工业文明及人生命运的视觉记忆宝库,对当地人来说是痛并热爱着的一片土地,一代人的青春、梦想永远封存在那定格的记忆中!

细细品味青铜峡老工业区留存的工业印迹和时代符号,你可以将其视为对过往工业传奇的一种礼赞,视为对那段光辉岁月的一种缅怀;也可以将其视为尘烟覆盖的往事在今天的城市里浮现出来的一种表情……

当转型、升级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全球化浪潮的时候,青铜峡,以这样一种表情,审视历史并期待未来……

猜你喜欢

工业区自治区宁夏
宁夏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宁夏
滨海新区轻纺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管理与实践
宁夏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