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作文 微微开启习作门——武汉市教科院小学高效课堂巡礼走进新洲区

2016-03-21向保秀

成才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洲区教科院教研室



微作文微微开启习作门——武汉市教科院小学高效课堂巡礼走进新洲区

本刊讯(记者向保秀)2015年12 月18日上午,由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策划的小学高效课堂“三走进”(走进区域、走进学校、走进学科)巡礼活动走进了武汉市新洲区。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新洲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周咏清致欢迎辞,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光杰、新洲区教研室副主任朱幼菊与来自武汉市其他兄弟区的小学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员、部分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代表一起见证了本次盛会。

活动伊始,湖北省特级教师朱幼菊代表新洲区作了《微作文,微微开启习作门》的主题报告,向与会代表汇报了新洲区开发和运用“微作文训练课程”的实践。接下来的“微课堂”教学展示环节,邾城街第二小学王芬老师展示了一节“前置铺垫型”同步课堂——《学编水果谜语》;仓埠街中心小学陈桂馥老师展示了一节“聚焦修改型”课——《如何边叙述边写感受》。随后,新洲区小学语文界的代表以微沙龙的形式就“如何使微作文与常态教学融合”进行了探讨。

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天恩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新洲区开发实施微作文课程是一项志存高远、既能促进教师较快成长、又能使学生高效掌握写作技巧的有益探索,它是遵循作文教学规律的探讨,也符合新课标倡导的降低作文难度、关注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实践的精神。微作文聚焦某一个问题,切口小,容易切入,消除了学生以往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变得乐于表达、爱上作文课了。微作文分解了大作文的训练点,构建了习作的梯度,实现了写作的效度,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途径。新洲区开发和运用“微作文训练课程”既是一种创新,又表现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们的研究有深度、有宽度、有厚度,形成了一定体系。为了配合微作文教学,他们开发制作了140多节微视频,发放到全区小学语文教师手中,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做这项工作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教师工作,还涉及到学校全局的工作,涉及到学校管理、家长的认可与支持等,新洲区12所基地校在这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也收获了学生自主学习、高效作文的喜悦。他希望微作文在以湖北省特级教师朱幼菊为首的新洲团队的打磨下茁壮成长,开出更灿烂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让学生们都能受益。

2015年12月11日,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管乐团进行艺术交流。

最后,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光杰发表了讲话。他说,新洲区这块人文积淀深厚的土地高考成绩一直稳居武汉市前三名,透过高考的辉煌我们也看到了新洲基础教育的别样精彩。以湖北省特级教师朱幼菊为首的新洲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有远见、有思想、有创意、有措施、有实效,值得大家学习。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教科院和新洲区教育局主办,新洲区教学研究室和新洲区邾城六小承办。在这次活动中,新洲区借助“三走进”这个平台,充分展示了该区构建“高效课堂工程”的号召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所探索的成果。

猜你喜欢

新洲区教科院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走过十年
——深圳市教科院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实践探索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总目录
抢抓机遇 砥砺前行——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创建“品牌建设示范乡镇”掠影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鲁班文化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第二初级中学为例
武汉市新洲区老促会:目标精准 良性循环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