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地质构造及演化

2016-03-21邸晓辰舍建忠

地球 2016年6期
关键词:准噶尔造山火山岩

■邸晓辰 舍建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浅论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地质构造及演化

■邸晓辰 舍建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针对新疆西准噶尔盆地地区,从该区的地质体特征、古生代构造演化和中亚造山带中构造演化过程展开叙述,以期为相关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地层构造

1 西准噶尔地质体特征

1.1 地层及沉积环境

西准噶尔地区南北的沉积建造及环境、化石组合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其分界大致在白杨河-和什托洛盖东西向谷地一线。北部的谢米斯台山和沙尔布尔提山地区以中-晚古生代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厚度相对较小,火山岩不十分发育,且多为中酸性安山岩、流纹岩、酸性凝灰岩等。早-中古生代沉积仅见与沙尔布尔提山区,属于浅海相火山岩、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建造,厚度不大,除了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之间为不整合外,其余大多数为连续沉积,总体呈东西向展布。西准噶尔西南部地区则不同,早-中古生代巨厚的火山-沉积岩系,岩系复杂,火山岩十分发育,并以中基性火山喷发岩为主。各个地层在区域展布和岩相建造上,显示沉积区域逐渐向北西退缩,其中奥陶系主要发育在本区的西南部,向北依次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而中东部地区则以泥盆系和石炭系占绝对优势。

1.2 侵入岩及火山岩

西准噶尔地区侵入岩较为发育,可以分为早古生代早期和晚古生代中期,以后者最为强烈,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玛依勒地区发现至少有三期弧岩浆事件,分别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及早志留世。对中上志留统玛依拉山组中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O2含量中等,高Fe2O3、Al2O3、Na2O,低TiO2、MgO、K2O,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玛依拉山组玄武岩形成于俯冲带上的弧后盆地环境。泥盆纪岩浆活动较弱,而石炭纪-二叠纪是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西准噶尔东部,沿达尔布特断裂分布,达拉布特断裂两侧构造环境略有不同,其西侧的火山岩多形成于岛弧环境,而东侧的火山岩则具有多种性质。

1.3 蛇绿混杂岩对比

总体看,各个时代蛇绿混杂岩的基本特征大体相似,即下部超基性单元主要以斜辉辉橄岩和斜辉橄榄岩为主,均不同程度地含有二辉橄榄岩含单辉橄榄岩残余体和纯橄岩块体。中部基性岩岩石单元大多数为条带状辉长岩和均质辉长岩,超镁铁质堆晶岩类不发育,仅见少量辉石岩、含长橄榄岩等,在区域上唐巴勒和玛依勒地区出露的厚度相对较大。上部火山岩岩石单元则明显不同,唐巴勒和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火山左右相对较弱,厚度较小;而达尔布特河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中火山作用则较强,熔岩厚度较大。西准噶尔地区的蛇绿混杂岩中辉绿辉长岩墙总体不发育,仅在唐巴勒火山碎屑岩中见不多的呈单脉产出的辉绿岩墙。火山碎屑岩则以唐巴勒和达尔布特较为发育,厚度较大。而硅质岩却相反,以玛依勒地区最为发育。这个特性可能受古地理及古构造条件的演化的制约。西、东准噶尔及天山造山带是古亚洲造山区中亚巨型复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亚洲洋在古生代期间形成、演化和消亡过程中伴随着诸多陆块增生、拼合、俯冲、碰撞的产物。蛇绿混杂岩作为大洋岩石圈的残留,对洋-陆格局恢复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次对北疆的整个的蛇绿混杂岩带的时代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发现西准噶尔地区的蛇绿混杂岩地质时代与东准噶尔,天山造山带相似,总体均为古生代,多集中于早古生代。截止目前发现的蛇绿混杂岩,在北疆的唐巴勒及玛依勒地区出露蛇绿混杂岩最为古。北疆的各个蛇绿混杂岩带与区域性大断层有明显的伴生关系.

2 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

西准噶尔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的准噶尔盆地北西侧,夹持在北侧阿尔泰造山带与南侧北天山造山带之间,其主要由一系列的古生代岩浆弧和增生杂岩带构成,发育多条古生代蛇绿混杂岩或蛇绿混杂岩带。近年西准噶尔地区积累了大量的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大量资料表明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较发育,早古生代花岗岩发占有很少。西准噶尔南部连续发育深海相复理石建造,成分上属于不成熟的浊流沉积,陆源碎屑成分较少,除硅质、泥质外,几乎全部由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灰凝灰岩、细火山角砾岩及沉火山灰凝灰岩的互层组成,含丰富的放射虫,缺乏底栖浅海相化石,具有深海-次深海相沉积特征。

3 西准噶尔在中亚造山带中构造演化

早古生代早期,在准噶尔洋西南、哈萨克斯坦之北东发生南西俯冲形成巴尔喀什-西准噶尔岛弧带,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在准噶尔洋发育洋岛/大洋高原,可能和地幔柱有关。同时,在其北东侧由西向东依次发育阿尔泰、东准噶尔、哈尔里克及中天山岛弧。在西准噶尔的南东侧为向北西迁移的塔里木克拉通,北西远端为具有右旋性质的西伯利亚克拉通及图瓦-蒙古弧。总体上,当时的西准噶尔弧处于北西-南东方向的挤压并具有右旋的构造环境体系。在泥盆纪期间,随着构造环境进一步演化,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西准噶尔弧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正对并发生南西向俯冲。在其北东侧的准噶尔洋发育与地幔柱有关的大洋高原;阿尔泰、东准噶尔及哈尔里克岛弧由于俯冲消减作用,彼此靠近。总体上,它们均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其展布方向逐渐的接近现今走向,但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与现今位置差别较大。

在石炭纪期间基本继承了泥盆纪的构造格局,随着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的进一步发育,西准噶尔弧的规模在增大并向北西迁移,此时,西准噶尔的俯冲带移至中北部,由于俯冲作用有大量的弧岩浆活动,形成了西准噶尔大面积分布的晚石炭世花岗岩类侵入体。另外,阿尔泰,东准噶尔及哈尔里克弧等基本上和现今位置一致,塔里木克拉通处于正南方相隔南天山洋与伊犁弧相望。据最新的研究,西准噶尔石炭纪的发生的俯冲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俯冲消减,在早石炭世属于正常俯冲作用,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晚石炭世还可能存在斜向的洋脊俯冲作用。这也可能是导致西准噶尔在晚石炭世发育大规模岩浆事件最直接的原因。进入二叠纪,复杂的增生造山作用逐渐的结束,并发育大规模左行走滑断裂,导致各个块体滑动,逐渐形成现今格局,直至二叠纪末最终进入陆内演化阶段。

[1]杨高学.西准噶尔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D].西安:长安大学,2012.

[2]晋慧娟,李育慈,李菊英.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纪深水沉积的发现及其沉积特征 [J].沉积学报,1987,5(3):125-134.

[3]李华芹,陈富文,蔡红.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不同类型金矿床Rb-Sr同位素年代研究[J].地质学报,2000,74(2):181-192

P5[文献码]B

1000-405X(2016)-6-19-1

猜你喜欢

准噶尔造山火山岩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四、准噶尔对天山南北麓维吾尔人的统治
二、准噶尔汗国的建立与叶尔羌汗国
柴达木盆地北缘造山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接财接福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区别
非洲东南部造山型金矿成矿环境与资源潜力分析
准噶尔远征军进藏线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