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2016-03-20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土博中学韦淑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间人性初中语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土博中学 韦淑珍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土博中学韦淑珍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落实,高效课堂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课堂教学改革在于抓好课堂教学效果,而人性教育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学生教育方面应积极挖掘校本资源,体现人文关怀,进一步开设好“地方课”和“大课间活动”,使语文教育有新的内容。

初中语文 创新教育 课程改革

对于初中语文教育,笔者用两句古诗和一句哲理形容最恰当不过,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正如鲁迅《故乡》中所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今我们对教师的行为和角色进行深入反思,传统的语文课教学能否适应当前教育,这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严肃课题。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观念、行为、角色、方法的调整,而高效课堂又如何体现出来,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简化内容、缩小容量、动脑动手、操作体验”,从而达到既高效又人性。

随着时代进步,曾经的“余立左右,怀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咤,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中学生有了更多思想、个性、追求和情感。而语文教学却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看到它就觉得枯燥乏味、讨厌无趣,更谈不上怎样热爱,学习成绩不容乐观。所以,笔者想谈点自己的想法,达到“抛砖引玉”“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课堂中的问题

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审视初中语文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学成绩要求过高,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一味要质量,忽视对学生人性教育。

2.课堂教学中,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学生的自身价值没有得以体现,更谈不上高效课堂教学。

3.由于学校承受社会评价和家长期望的双重压力,教师一味向学生要成绩,忽视对学生的人性引导和精神教育,学生中的不良心理倾向、不健康嗜好乃至暴力行为有增多趋势。针对学校特点,只有实践和探索才能谋求解决之道。因此,笔者认为学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和谐理念下的高效教学研究丛书》之后开展初中语文人性教育很重要。

二、学习目标的问题

初中语文学习目标必须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人性教育。语文课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造就人的完美品格的教育。简言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教师需要着力挖掘和利用学校自身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走出一条切合校情、师情、生情的道路,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素养,使课堂教学更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转变师生观念,大力开展语文中的“人性课程”,不断加强各科之间的渗透力度,在文明礼仪、交往协作、强化责任心、关怀心方面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改善,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

三、方式方法的问题

随着思想教育模式、杜郎经验的全面落实,如何使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我校语文教育,教师有必要反思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进一步做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兴趣爱好与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利用本校的人力、物力和文化资源,开设“地方课”和“大课间活动”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设地方课程和大课间活动,使学生了解本地的文化遗产,从而培养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当然,地方课程和大课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确实感觉到这类课程对于提升语文教育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2.开设校本课程,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树立“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我为学校争光”的感恩意识、回报意识,始终以学校为荣,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乡、爱国家。

3.开设传统的社交礼仪课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应有的社交礼仪,逐步明白讲究礼仪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消除校园中的各种陋习。

4.开设经典诵读课程,使学生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和语言魅力,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尤其是情文并茂,洋溢着人性真谛的好作品可以长久地存在于学生记忆中,给学生以精神滋养,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人性关怀,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使课堂教学改革向前迈进一步。

四、教后记的呈现问题

教师上完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优与劣,是否需要二次备课,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是否能使语文高效课堂得以呈现。只有不断反思才能让语文教育更好地开展,才能让学生对语文课更感兴趣。

1.强化语文课程中的人性教育,对学生进行感染教育,使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养料,增加知识,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使学生明确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多种养料滋养,尤其是名著、名篇、名作、名段、古诗词曲的阅读与鉴赏更能激活学生的各种文化素养。

2.长期开展“读书活动”以及写读后感的习惯,使不同知识在个性化阅读中融合,使学生在与课本的交流与对话中感悟祖国文字的魅力,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传记作品、科普作品、美文都可以给学生以情感感染和审美熏陶,逐步提升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和生命过程的审视和关注,这就是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带给学生积极作用。

ISSN2095-6711/Z01-2016-06-0225

韦淑珍(1972.11—),女 ,壮族,中学一级职称

猜你喜欢

课间人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