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课堂教学连续性,提高学生学习时效性

2016-03-20辽宁省大连市103学校万海峰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连续性章节能量

辽宁省大连市103学校 万海峰



把握课堂教学连续性,提高学生学习时效性

辽宁省大连市103学校万海峰

本文从如何把握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各相关知识点的连续性入手,对教材各章节内容的连续性以及构建生物知识网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提高学习实效性。

连续性 知识点 整体意识 时效性

当今,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无论课程如何改革,教学中的实质性理论知识没有改变。因此,教师把握课程内容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有效的教学,教师需要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连续性。

如何梳理每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是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各阶段知识的连续性,使学生形成“大生物”意识,即学生能将各个基本知识点联系起来,上升到整体认知层面,形成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学生深入理解各个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又能将其与相关知识加以联系。这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教学的最高目标。为达到此项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深入理解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必修部分内容的设置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高中生物教材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层层推进,形成一个连贯的生物知识体系。教师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才能树立整体意识,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整体教学思想,使学生接受系统、全面的教育。

二、对教材各章节内容的总体把握

人教版教材每章开始之前,有一页内容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每章结尾处设置“本章小结”以利于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细节的处理,时刻把握整体意识。

例如,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章节内容设置为: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细胞的能量“通货”——АTP;А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可以看出,本章的中心内容为“能量”,以“酶—АTP—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为主线展开。学生要理解本章的两方面内容:一是能量的转化途径,即生物生存需要能量,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太阳能固定储存于化学物质中,能量的获得必须通过化学反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酶催化;二是能量的传递途径,能量是光能—АTP—有机物—АTP—生命的活动。由此看出,本章主线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教师要找出主线,围绕主线内容展开教学,使学生形成对每章内容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

三、对相关章节内容的具体把握

教材各个章节之间的连续性通常有两种方式表现。一是,前一章为后一章埋下伏笔。例如,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列举了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即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和蛋白质的结构控制性状。在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中,提到囊性纤维病相关基因中碱基的缺失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对学生学习下一章基因突变的基本内容做了铺垫。教师讲授下一章内容时,可由此例直接切入,保证前后章节内容的连续性。二是,相关知识点的跨章节连续性。例如,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着重讲述两种核酸的结构,即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和掌握必修二基因部分的基础知识,如DNА分子的结构、DNА的复制以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都需要以DNА或RN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教学间隔时间太长,教师讲授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遗忘率较高。因此,教师需要在讲课前对相关知识进行简要复习,保证前后知识衔接的连续性。

四、在教学中构建生物知识网络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将所学相关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的方法。学生能够打破课本中章节的界限,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把教学知识进行有规律的组合,并适当加以引申、扩展、发挥,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在实际应用上,教师要有意识地使每节课的课上板书成为本节课所教知识的网络图。每章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绘制本章网络图。相关章节内容讲授完毕,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相关知识网络图。分层次地绘制相关图表,图表中既有对每个知识点的纵向总结,又有相关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的增加,不断地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扩展。

把握课堂教学的连续性,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积累,构建高中生物知识体系,逐步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物知识整体意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1]李华君.把握课程问容“支流”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

[2]杜文波.立足教材,超越教材[J].成才之路,2007

[3]孙春福.有效教学:审视、继承与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0

[4]崔允潡,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

[5]雷友发.谈教材理解的整体性[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1

[6]黄洁真.构建中师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原则[J].广西教育,2000

ISSN2095-6711/Z01-2016-06-0190

猜你喜欢

连续性章节能量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能量之源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开年就要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