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地方特色,阜阳百亿“菜篮子”再启程

2016-03-20长江蔬菜杂志社山娜张丽琴吴三红杨文俊

长江蔬菜 2016年21期
关键词:阜南县菜篮子西兰花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张丽琴 吴三红 杨文俊

回眸“十二五”,阜阳建成了S328沿线秋延辣椒,颍东西兰花,闻集草莓,临泉生姜、大葱,界首马铃薯、萝卜,阜南食用菌,三区冬春日光温室蔬菜,太和菜用桔梗,颍上水生蔬菜等特色产区,蔬菜生产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个位于皖西北的农业大市,人口1 050万人,耕地60.03万hm2。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80 090 hm2,种植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加工企业增至4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达到2 736家,蔬菜加工年销售额15亿元,又向建设现代化“菜园子”、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装满广大农民“钱袋子”的目标跨进了一大步。

●安徽同创食品有限公司●

以罐头出口为主营业务,安徽同创食品有限公司从2004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12个年头。“我们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足够专业。”财务负责人秦丽颖一语道破公司发展的基石——专业。8 000 m2建筑面积,7 000 m2加工面积,平心而论算不上规模庞大,但公司在成立当年便获得企业进出口自营权,随后获得ISO 9001∶2000、HACCP质量体系认证,多个产品在美国FDA注册,年生产力已达到25 000 t,年产值超过5 000万元。

公司建有高标准现代化的食用菌、甜玉米、番茄等蔬果生产基地333.5 hm2,其中位于阜南县田集镇的20.01 hm2食用菌基地,获得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基地从原料种植到产品售后服务,全程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全部实行无公害栽培。位于颍泉区古西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双孢菇5 000 t,全部用于加工出口产品。

流水灌装线上,操作工人训练有素,装配工作熟稔,在这条生产线上,双孢菇、番茄、芦笋、豌豆、黄桃、甜玉米等蔬果被加工成近百种规格的罐头食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不含防腐剂的罐头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颇具市场竞争力。

走过12年外贸路后,公司有心将发展版图扩张至国内,以天然健康饮品番茄汁作为国内市场的敲门石。番茄品种引自新疆,营养更丰富,茄红素含量尤其高,只待SC安全认证下达后产品即开始大面积推入国内市场。

双孢菇罐头和番茄汁

●安徽好咏乐食品有限公司●

清幽雅致的产品展示厅内,方便食品(速食粉丝、方便面、牛肉汤)、特产礼盒、酱菜、脱水蔬菜等产品一一罗列,在射灯的照耀下更添瑰丽质感,引得大家频频驻足,竞相拍照。王昕光,这位年轻的80后老板,一开始就用独到的审美赚足了众人的眼球。从造房子到编“菜篮子”,王昕光于2015年弃房地产转投农业,一举投资上亿元创办安徽好咏乐食品有限公司,随后收购安徽事事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颍州府发展集团,显现出惊人的胆识与魄力。

“看看这面条的色泽和质感,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可以说是一流的。”观摩方便食品生产线的途中,王昕光随手拿出一块块面饼向大家展示,而这些生产设备全是公司自主研发。在调味包的研发配制方面,他更是亲力亲为,经常连续工作十几天,每天调制十几个配方,逐一品尝筛选。现如今公司年销售额超过7 000万元,其中方便食品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公司大手笔流转颍州区马寨乡200.1 hm2土地,发动当地贫困户进行蔬菜生产,种植菊花、草莓、西兰花、香葱、毛豆等,将马寨乡的环境与人力资源优势就地转化,不仅保障了加工原材料的供应,更有效对接了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只要用心,没有什么做不好。”笃信这一人生信条,王昕光果敢决断,重拳出击,投资建设皖北最大的育苗基地,建成后年育苗超千万株,主育秋季和越冬苗;总投资超过6亿元打造的13.34 hm2九龙物流园区将进行本地蔬菜速冻、真空冷冻干燥和保鲜加工,大力发展速冻蔬菜和冷链物流,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亿~5亿元。

●文福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

“南有长丰,北有闻集”8个字道破安徽省草莓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颍泉区闻集镇以“一村一品”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草莓经济,以火营、白洋湖村为中心,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超过1 334 hm2,闻集草莓被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已逐渐在市场上打响名气,而阜阳市也成为唯一的绿色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作为白洋湖村最早的草莓种植户,文福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文福从20岁开始种草莓,至今已有23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达200.1hm2,667 m2产量超过1 500 kg,吸纳 社员370户,规模为白洋湖村翘首。23年间,种植的草莓品种换了一批又一批,从最初的丰香到甜查理再到如今的天仙醉、京桃香、白雪公主,追求产量最大化的时代已经结束,口感与外形的新、奇、特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

3月育苗,8月移栽,11月底上市,草莓的生产与销售贯穿四季,本应休耕的隆冬时节反而成了最为火热的销售旺季,幸而2万元/667 m2的纯收益未辜负农户们一整年的忙碌。最早上市的草莓售价高达80元/kg,销往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冬末春初(2~3月)时则销往武汉、郑州、上海等周边城市;进入4月后,天气渐热,草莓不耐贮运,只能选择本地市场贱价出售。

有一年草莓滞销,凭着腐败草莓中夹杂的一股子酒味,刘文福脑中闪过了让草莓发酵成酒的想法。2012年8月,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创办阜阳市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销售末期的草莓为原材料,同阜阳市职业技术学院一道研发草莓酒;2014年第一条生产线建成;2015年9月获得生产许可证;2016年年末150 t草莓酒即将上市,现身安徽境内的大型商超。

草莓移栽

●颍东区马圩西兰花基地●

颍东区是安徽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重的地区之一,如何“造血”脱贫一直是萦绕地方政府心头的难题。近年来,颍东区通过盘活土地资源,以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西兰花产业发展,促进土地向西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集中;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全区西兰花基地建设;同时,邀请省市专家,为西兰花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

2008年7月,在北京打拼近20年的蔬菜经纪人仇学长承包8 hm2地回乡创业,就此拉开了颍东西兰花种植的序幕。2014年8月,颍东区政府以入股形式和种植户联合,成立阜阳市东华西兰花种植有限公司,公司由民营资本占大头、吴寨村集体参股、同时实行配股扶贫,西兰花基地也从最初的老庙镇马圩村辐射到口孜、枣庄、冉庙等乡镇,仅在正午镇吴寨村就流转土地333.5 hm2,新建钢管大棚66.7多hm2,全区西兰花基地总规模扩大到近万亩。

艳阳8月,热辣的太阳晒得人不敢出门,而喜获丰收的毛豆却为基地汇聚了不少人气,在马圩村,采用套种毛豆的模式,西兰花一年种2茬。第1茬3月移栽,从5月开始砍花收获,对外销售,可卖到7月初;第2季9月定植,11月始收,可卖到翌年1月。单季667 m2产量1 500 kg左右,平均售价3~5元/kg,667 m2年均效益突破1万元,不仅解决了村里500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绝大多数是50~70岁的留守老人),而且让贫困户优先参股分红,充分调动起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西兰花育苗

依托西兰花产业,阜阳市东华西兰花种植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一家集西兰花育苗、种植、加工、运输、贮存、销售、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拥有6 000 m3的大型冷藏库1处、新型农民培训中心1处(年培训实用技术人才500名以上)、专业运输队1支,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地蔬菜批发市场设有固定销售摊位,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销售网络和经纪人队伍,与多家超市实现有效对接,逐步使颍东区西兰花种植走向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和集团化的发展道路。

●阜南县会龙乡辣椒基地●

开车驶入阜南县会龙乡,沿途大大小小的辣椒蔬菜收购点无不向过往路人宣告着其皖西北延秋辣椒的发源地、全国辣椒之乡的地位。会龙辣椒因具有果大肉厚、味道醇美、色泽鲜亮、品种齐全等特点而收获了“天下第一椒”的美誉,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阜南县农委副主任蔡明胜和菜办主任肖辉介绍,1985年借向南京菜科所学习大棚辣椒制种的契机,会龙乡才有了333.5 m2辣椒地,匆匆30年过去,当初的333.5 m2演绎成如今的2 001 hm2,并辐射周边十几个乡镇,形成整个阜南县8 404.2 hm2的庞大辣椒种植规模,其中秋延辣椒5 333.3 hm2以上,主栽线椒(65%~70%)、红泡椒(15%),少量赣椒、皱皮椒、螺丝椒、杭椒、美人椒等。

辣椒的销售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外地商贩前来收购,农村经纪人就成了其中最为关键的存在,他们凭借数十年积累的人脉资源,网罗全国收购商前来交易,并负责招待、分拣、包装、装车环节,最后从中抽成(0.2元/kg);二是农户运往外地贩卖,活跃在全国各地批发市场的阜南老乡则成了此条道路上最得力的臂膀。因为这两类人的牵线搭桥,会龙辣椒的销售范围越铺越广,北至黑龙江,南至广州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位于赵集镇刘大郢村的阜南县农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秋延辣椒栽培的佼佼者,拥有社员518户,建立蔬菜基地233.45 hm2,其中标准园40.02 hm2,年平均 667 m2产量 5.6 t,667 m2产值 14 000~18 000元。合作社的示范田中,80多个辣椒新品种竞相争艳,待果实成熟后邀请企业、经销商、种植大户前来观摩,共同甄选新优品种。其中镇辣早优因果形好、坐果快,2016年已在阜南县推广266.8~333.5 hm2。

然而,由于辣椒市场供大于求,近年来鲜椒市场行情不断走低,2016年的收购价更是跌到谷底,品质优良的红泡椒售价仅0.4元/kg。我们从合作社理事长方少龙口中得知,2012年合作社刚成立时,社员种667 m2辣椒,年底就有2万元的纯利润,如今已压缩至4 000多元。面对如此困境,阜南县农委副主任蔡明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会龙乡由商品椒基地转型为辣椒制种基地,不仅可供种全国提升产业影响力,667 m2产值亦能随之翻数十番。

鲁迅在《致陈烟桥》中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我们是否思考过农业其实也不例外,每一方水土都孕育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方让人过目不忘。如果仅是开展常规的蔬菜产业建设,阜阳或许会跟众多城市一样,有整齐划一的建设格局,但是缺乏特色最终只会被同质化浪潮所淹没。而今天我们离开阜阳后,至少会有几处生动而鲜明的记忆不时在脑海里闪现,烈日下马圩村村民采摘毛豆时的汗水和结算账款后的笑容,刘大郢村家家户户门前晾晒的红辣椒,白洋湖草莓基地忙于草莓苗移栽的一个个身影,这些画面点亮了此次的阜阳之行。是图眼前的短暂热闹,还是契合自身客观环境的长远规划,阜阳人已经作出了更为明智的选择。

猜你喜欢

阜南县菜篮子西兰花
彩色西兰花绘就七彩乡村经济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首都“菜篮子”装满“科技果”
“为村民办实事儿,最有成就感”——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派驻阜南县盛郢村第一书记喻珩
星级大厨
夏天的菜篮子
西兰花
阜南县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成效及对策建议
菜篮子里创业梦成真
阜南县红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