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2016-03-20李云骧益阳市资阳区机电排灌站湖南益阳413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科学经济

李云骧(益阳市资阳区机电排灌站,湖南益阳413000)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李云骧(益阳市资阳区机电排灌站,湖南益阳413000)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关系到国计民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继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必须重视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化发展。本文即着眼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探讨了水利水电建设发展的新途径,以供参考。

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水电;管理

1 引言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强调要按照经济规律,推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正确方向的指引,增强社会经济建设活力,同时也为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赋予了新内涵。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树立水利水电建设新理念,探讨解决可持续发展新瓶颈,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2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已经建成的水库工程达到约8.6万座,而总的库容则达到4000多亿立方米;有超过万亩的灌溉区,总体的灌溉面积已经达到0.4489亿km2;堤防建设超过16.8万km,实际保护面积为0.0336万km2;水闸工程建有2.5多万座。我国当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水利、水电工程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工程的建设基本能够控制普通的水旱灾害,保证工农业的正常生产与生活需要。

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突显出来。长期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均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不重视管理工作的落实,缺乏必要的维护措施,没有系统的管理秩序,加上很多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员或设备的配备不齐全,致使水利水电工程出现“带病”、“带残”运行的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还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对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与生产,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是工程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国家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3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式下,提出了现代化的建设指导思想,为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

3.1 坚持“以人为本”

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实践者。科学发展观坚持并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到人是最具有价值的社会资源,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依靠全体人民来共同努力。

3.2 深化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扩大人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的目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将环境保护作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变随意开发模式,将经济总量的增加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而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4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科学发展观的贯彻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贯彻到底,深入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各个环节,才能够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在实质上的飞跃。

4.1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立法

现阶段,我国管理立法并不健全,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完善工程管理立法,依法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管理,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工程设计的内容具有复杂性,在进行立法时应当包括全部的设计内容,并充分考虑到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完善立法,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章可循,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提高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4.2 加强工程的经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后期投入使用,要求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国家积累财富,为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实现水利、水电工程良性循环开发。在水利水电工程效益的追求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以最小社会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工程管理措施,确立经济效果分析制度,以此为依据对工程建设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从而逐步建立并完善经济指标体系,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分析与评估,最终保证经济利益的实现。

4.3 加强工程建设部门的协作

高效的团队,是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通过组织团队的方法,有效增强员工之间的配合度,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水利水电的管理工作涉及诸多部门,许多工作不仅由管理部门负责,还需要设计与施工部门的配合,管理工作需要深入每个环节之中,从设计、施工环节开始,严格分析地质观测、水质检测、施工工艺等步骤的施工计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良好的团队配合,通过设计、施工、管理部门的配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可以解决资源,也可以培养出部门之间的默契,对后续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4.4 建设布局合理,平衡重大项目与基础设施

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应该适当放慢增长速度,将足够的精力投放到优化建设布局结构方面,实现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与基础农业水利设施之间的平衡。①要在以农业发展为主要发展产业的省级地区完善基础水利设施,例如河南的广大农村地区、东北三省广大农村地区、新疆自治区农村地区等。②要降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金额,不要过度干预大江大河的自然状态。

4.5 正确树立“新理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主要是通过破解水资源的具体分布情况,结合再生能源思维,着力构建可持续建设体系,从而达到完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目的,使水利水电的储存转换、开发使用链条,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实践证明,水和水能资源对水利水电影响较大,当前挖掘核电新能源的力度较小,太阳能、风能又不稳定。因此,应以基本的防洪防灾体系为平台,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准确找到水利水电与其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点,使水利水电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4.6 保护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安全

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意保护生态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和破坏。①要注意规划好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工程规模既要满足功能又要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不能贪图视觉上的大规模建设;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对周围地形地貌运动作用以及水中生态物种生存繁衍状况的分析等。

4.7 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工程建设的技术和流程

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数量,毕竟工程质量是工程投入使用发挥功能的最为关键影响因素。①在工程建设和实施时要应用可靠的工程技术,从而保证每一部分的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②要规范工程材料购买流程,当材料的质量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③要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流程,杜绝工作人员偷工减料以及偷奸耍滑的问题发生。

4.8 改变管理方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效率

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和运营两个过程中都要引进新的有效的管理运营方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效率,从而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节和管理环节分配给有能力胜任的企业更能提高管理效率。

5 结语

科学发展观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工程的实际运行效益,因此,将环境与水利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既可有效保证社会发展,还可维护自然环境,通过科学发展的管理措施,使水利水电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为国家积累更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曹梅红.用科学发展观建设流域水利防洪工程[J].中国科技博览,2014:327.

[2]葛艳哲.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沈阳干部学刊,2015(1):37~38.

[3]邢光佳,苑玉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5):37.

F284

A

2095-2066(2016)24-0121-02

2016-7-25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科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农村水利水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