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国上将王震指挥的军事奇迹 毛泽东称其为“第二次长征”

2016-03-19

北广人物 2016年9期
关键词:三五九旅王震支队

有“胡子将军”、“飞将军”之称的王震,在革命战争关键时刻总是勇挑重担,出色完成任务,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是毛泽东最为欣赏的将领之一。

1944年11月10日,王震肩负党中央、毛泽东赋予的特殊使命率部从延安出发,战胜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山岳河流险阻,克服严寒酷暑、饥饿伤病等困难,辗转两万余里,历时658天,于1946年8月29日胜利回到陕甘宁边区,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赞它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时隔30多年,王震回忆往事时,认为这段经历是其抗战时期最难忘的。

孤军万里征的艰难历程

1944年,为加快抗日战争胜利进程,党中央决定在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抽调部分主力向华南地区发展。

7月的一天,毛泽东将正在南泥湾主持屯垦练兵的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召到他的驻地,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要他派一个团长带领一个加强营,护送干部团经鄂豫边新四军五师根据地,再南下广东,与东江纵队会合,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

王震回到驻地后,与几个团长一商量,感到这次护送干部要经过日、伪、顽占领区,长途行军,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于是,他向毛泽东请缨:由他亲自带领队伍护送。毛泽东见王震态度坚决,经仔细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告诉他此次南下的不再是一个加强营而是由整个三五九旅及地方干部组成的南下支队。南下支队的主要任务是护送干部,挺进华南,会合东江纵队开辟湘赣粤桂边的五岭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如果蒋介石发动内战,要能成为牵制蒋介石南方一翼,配合解放区自卫战争的重要力量。

受领任务后,王震立即着手各方面准备工作。首先,将营以上干部组成训练班集中在中央党校学习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在敌后工作的经验。毛泽东亲自到训练班讲话,他说:这一回你们是去长征的,一直要到湖南、广东,要准备饿饭,没有房子住,生病受伤没人抬担架,要有克服各种意想不到困难的精神准备。

10月31日,党中央召开书记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南征部队正式授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王震任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任支队政委。南下支队以三五九旅第七一七、第七一八、第七一九团和南下干部组成第一梯队,共约5000人,分列6个大队。三五九旅留下的5000人,由副旅长苏进领导,继续执行保卫边区和南泥湾生产建设的任务,并作为第二梯队,待机南下。

11月1日,南下支队在延安东关机场举行盛大的誓师阅兵仪式,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视察并检阅了部队。王震带领全体南征指战员向党中央庄严宣誓:“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为解放千百万华南的人民而南征。我们要严格遵守革命纪律,爱护人民,保护人民,紧密团结,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用我们的血和肉,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战士们的铮铮誓言响彻延安上空。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离开延安,正式开始了孤军万里征的艰难历程。

他们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

离开延安后,王震率军急行,23日已从绥德东北部渡过黄河,进入吕梁地区。继续东进,很快逼近日军占据的同蒲路。如何通过同蒲路是一个大难题:一方面中央指示不可与阎锡山发生冲突,须绕过阎的防区;另一方面日军在同蒲路沿线戒备森严,且有装甲车日夜巡逻。早在部队从延安出发之前,王震就曾反复考虑了这一问题,决定提前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搜集敌情,了解地形,并在主力部队过同蒲路时负责分散日军注意力。这一部署,效果明显,12月6日支队到达阎家庄时,部分日军已被调离。

12月6日下午,王震紧急召开全支队动员大会:“同志们,我们经过几天雪地行军,现在就要过关了。我们过的不是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关,而是同蒲铁路这一关。今天晚上,我们要走一百七八十里路,要准备通过五道封锁线。我们这次的任务是只过关,不斩将。”经充分动员、准备后,王震带支队向东南疾进。队伍穿越同蒲路时,遭遇了日军一辆装甲巡逻车。王震跃上铁路,指挥前卫部队将其击退,随后带领队伍成功越过同蒲路。

部队向南直插,进入太岳山区,并机智地利用封冻的冰桥,越过黄河,进入河南境内。随后,王震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电报告了越过黄河的喜讯。毛泽东收到王震电报后极为高兴,即回电对“五十天行军,安全渡过黄河”表示热烈祝贺。

河南省境内的平汉铁路以西的日本占领区与国民党统治区之间,有三四十公里的间隙地带。在此间隙有地主恶霸、封建帮会组织等杂色武装盘踞。支队决定对这些武装采取团结争取的政策。在支队通过这一地区时,他们大多让开了通道。不过,12月29日支队在通过陇海铁路时,受到了国民党顽固派张荫梧部的阻拦,王震亲自指挥部队将其击溃。当天,支队徒涉了冰冷的洛河。31日,支队进至宜阳县西南的东、西赵堡,在这里度过元旦迎接新年。

稍事休整,支队继续南下,逐渐进入了敌占区。1945年1月7日,在鲁山附近打退了日军百余人及7辆坦克、装甲车的阻拦。此后,支队经过几天的雪地行军,通过日、顽接合部,在确山县又击退了百余名日军的拦截,越过平汉铁路,于26日进入新四军第五师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

当南下支队接近鄂北礼山县,正准备与新四军第五师派来的迎接部队会合时,突然受到日军一个中队百余人的阻拦。两军部队当即对日军发起攻击,迅速全歼日军。两军会师又共同打了胜仗,可谓双喜临门。

进入湖南后改名救国军

1945年2月14日,南下支队告别了五师的战友和边区人民,继续前进,很快就来到长江北岸。此时,武汉三镇以东的大江两岸,大小城镇均被日伪军占领,江北大别山一带驻有国民党军,而且当国民党顽军闻讯,立即和日伪军暗地里勾结,调集3个师的兵力,严密封锁渡口。王震和支队其他领导研究后,认为越是防守严密的地方敌人越可能放松警惕,决定出敌不意,从敌人防守最严密的田家镇渡江。王震亲自担任渡江指挥,支队摆脱顽军的围追堵截,抵挡住日军的轰炸,于24日全部渡江。endprint

支队渡江后,日军仍紧追不舍。2月25日中午,支队进抵大畈田,准备宿营。突然,大股日军从三溪口方向直奔而来,王震令支队全部投入战斗,连续打退日军10次冲锋,杀伤大量敌军。此战支队共有30余名指战员英勇牺牲,歼灭日伪军500余人,缴获大炮7门,轻重机枪20余挺,是支队渡江后打的第一场大仗。此后,支队又在大幕山等地歼灭日伪顽军多股,这就为建立鄂南抗日根据地,进而为打通南北通道连接中原地区和华南地区抗日力量奠定了初步基础。

3月中旬,按中央指示,支队向湖南进发。为进一步动员三湘人民投入抗日斗争,经报中央批准,取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的番号,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王震和救国军其他领导分析了湘北一带的敌情,认为首先进入平江、浏阳地区最为有利。3月26日下午,王震率部顺利进驻平江县。平江的工作大致就绪后,部队准备向浏阳进发。不料,此时国民党已调集重兵,准备包围合击平江。

6月底,毛泽东在不到10天的时间中接连向王震发来3份电报:希望王震率主力大部,以3个月左右的时间,南进到湘粤边区,与广东部队直接会合,发展南方局面。

部队迅速挺进华南,早被国民党视为心腹之患。蒋介石电令第七、九两个战区的司令长官余汉谋和薛岳,组成联军,妄图从三面包抄夹击,将部队消灭在湘粤边境。

部队继续南进,到达安仁县境时,就遭遇顽军第四十四军的袭击,因此不得不经常改变行军路线。

突围出来胜利地返回延安

对于面临的严重情况和各种困难,经过军政委员会认真分析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北返中原,与新四军五师会合。

8月29日,王震向中央作了请示报告。报告在分析了敌我形势后说:“我们对会合广东力量的中央指示,是抱极高的热情和决心去执行的,但是一切客观情况对我极为不利。故我们集中意见,一致建议北上,靠拢李先念,预计20天行程可达湘鄂边。”当天,中央军委复电:你们目前处境异常艰难,在日本投降、时局变化的情况下,你们确已难于完成原有任务。同意你们即由现地自己选择路线,北上与五师靠拢。

根据中央军委复电,29日晚,部队即告别南雄人民,踏上北返征程。沿途,先后粉碎了国民党7个军15万人的围追堵截,战胜千难万险,历时34天,于10月3日在湖北黄安县荃湾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中旬,在黄陂县孙家畈正式撤销“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番号,恢复第三五九旅原称。

10月30日,中央为加强部队的统一领导和中原军区的对敌斗争,决定将新四军第五师、第三五九旅和豫北南下的王树声部等3支主力合编,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以郑位三为书记兼军区政委,李先念为军区司令员,王树声、王震为军区副司令员,王震兼军区参谋长。中原军区主力编为2个纵队,共6万余人,第三五九旅归建于第二纵队。

中原军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我军遏制国民党军北进、东进,牵制国民党军和威胁国统区的重要战场,被蒋介石视为心腹大患。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后,先后调集11个军共30余万人围攻中原解放区。

1946年9月,从国民党军包围圈中突围出来的三五九旅全体指战员回到日夜思念的延安。

邢大军据《湘潮》贺斌/文 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五九旅王震支队
敌军工作与昆张支队敌后坚持之道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要是”的作用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办”“为”和解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三五九旅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慌”与“没有慌”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兵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