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

2016-03-19大庆市全民创业课题组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业者全民

大庆市全民创业课题组

(中共大庆市大同区委,黑龙江 大庆 163515)

·创业创新·

关于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

大庆市全民创业课题组

(中共大庆市大同区委,黑龙江 大庆 163515)

大庆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不断推进全民创业的历史。总结了大庆市推进全民创业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新时期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实质是为了推进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入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的具体对策建议。

全民创业;成就与经验;问题与对策

创业,可以说是大庆具有的优良传统。大庆开发建设发展的历史,也是持续创业创新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直面原油产量、价格“双降”的严峻挑战,加快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迫切要求弘扬大庆一次、二次创业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庆市全民创业能否成功,关系大庆的前途命运和子孙后代福祉。

一、大庆市全民创业的成就与经验

自1959年9月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后,大庆的开发建设举世瞩目,实际上也是一部不断推进全民创业的历史。总结这方面的成就与经验,对新时期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传扬精神引领创业

一是解放思想。大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开发建设了举世闻名的大庆油田;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开启了二次创业的伟大征程,在确保原油稳产高产的同时,鼎力发展接续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全民创业是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要求着力树立创业理念,弘扬创业精神,形成创业合力,推动创业发展。二是实事求是。上世纪60年代,大庆“两论起家”“两合法前进”,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庆油田。开展全民创业,要落实中央、省市要求,遵循经济、市场规律,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全,踏踏实实干事创业。三是苦干实干。“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突出内涵。全民创业,重在苦干实干,不断拼搏。全民创业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把苦干实干融入创业创新全过程,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四是甘于奉献。秉承“革命加拼命”理念,传扬“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精神,无私无畏,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可以说,这4方面创业精神是全民创业的“重要基因”和“精神支柱”,推进全民创业必须传扬创业精神,并融入创业者思想和行动,才能确保创业方向不偏,创业动力不减,创业工作扎实,创业成效显著。

(二)发展产业带动创业

创业关键在创,落脚点在业。一是以工业平稳发展带动企业创业。依托石油、石化产业基础,推进沃尔沃汽车、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华科、联勤等骨干企业规模扩张。各县区都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创业基地,形成宏伟石化、肇州园区和福瑞邦生物孵化器、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基地等42个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2家、面积103万平方米,科技在孵企业1144家,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创办、壮大企业。二是以农业较快发展拉动农民创业。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形成粮食、畜牧、果蔬生产“三位一体”格局,全市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13个、总计达4182户;已有3万多农民实现创业梦想,拉动9万人参与种植、养殖、手工编织、家庭服务和家庭旅游等行业,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以服务业升级发展促进全民创业。大商新玛特、万达休闲广场、昌升商贸城、杜蒙连环湖景区、林甸湿地温泉、中国网库大庆区域平台等项目投用,为创业者提供了舞台和平台。实施巾帼妇女创业计划,指导600余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00多名女大学生取得创业实践机会。实施残疾人助残创业计划,指导创办小微企业40余家,158人实现就业。实施青年群体先锋创业计划,指导成立创业团队30个,扶持创业100人。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信息消费、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由此可见,产业发展是全民创业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推进全民创业必须完善产业支撑,才能确保创业创新有的放矢,催生全民创业落地开花。

(三)倾斜资金扶持创业

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也就抓住了扶持创业的“牛鼻子”。一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全市各级财政投入“双创”专项扶持资金1.77亿元,着力开展了公益性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征集项目信息等工作。二是落实贷款贴息、担保等措施。将创业贷款担保金从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已为1058名创业者发放担保贷款6454万元,同比增长12%。落实大学生、残疾人、青年、妇女等贷款贴息政策,近900人享受到贷款支持。三是协调开展融资服务。组建“庆商创业联盟”,为24家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76亿元。13家省内外投资机构抢滩登陆,为中小微企业注资3.8亿元。带动新增科技型企业670家,已培育一定规模企业83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48亿元,同比增加26.81亿元,高于全部各项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实践证明,资金是创业的“命脉”,推进全民创业必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创业者渡过初始创业的难关,才能破解创业瓶颈,实现创业成功。

(四)落实政策鼓励创业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好的创业政策,对成功创业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一是科学制定创业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推进全民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和《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并对国家、省级层面现行的“双创”系列扶持政策打包梳理、落地转化。高新区投入创业专项资金4000万元,出台“创业六条”,园区企业享受税费减免、配套补贴4790万元,通过银企对接提供融资贷款15.2亿元。二是确保省市创业扶持政策落地生根。全市认真落实就业创业税费减免政策,1.29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营业税减负1679.2万元,4.19万户享受增值税减负1.29亿元,6969户享受企业所得税减负2142万元;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项目65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3.26亿元。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以及《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实施细则》,为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以及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从促进就业、科技进步、社会保障、“三农”和旅游交通等层面,分行业、分税种、全方位梳理1000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列出“政策清单”,并开设平台及时咨询。三是创业政策引领作用日益凸显。7月1日起,我市全面启动“四证合一、一照四码”企业登记工作,4个月来共颁发营业执照1888份;全市22.53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税费减免1.49亿元。可见,政策是创业的“信号灯”和“方向盘”,推进全民创业必须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创业者用足用活创业政策,才能激活创业者敢想、敢试、敢闯、敢成的创业梦想。

(五)优化环境保障创业

创业环境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也是创业者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抓改革,简政放权,调整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77项,减少合并审批环节95个,同步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以外市级行政权力1206项,为全民创业扫除壁垒和障碍。抓窗口,以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大同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为牵动,政务服务更贴心,便民服务更到位。抓网络,创办大庆市全民创业官方网站,及时发布创业信息及动态,方便群众了解创业相关政策。二是优化市场环境。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以“一库两网一平台”为重点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以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庆电商产业园等电商创业平台建设,实施电商人才集中培训和引进工程,加强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小微企业发展,保证各类创业者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开放产品检验实验室,免费为企业提供检测、检验和样机测试,帮助企业开展成分分析、化验员培训、批量鉴定辅导等。三是优化法治环境。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法单位“规范、守信、文明执法”理念,对欺行霸市、制假贩假等违法经营活动,依法予以打击,确保市场公平竞争,为创业者、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四是优化社会环境。依法惩处各种危及企业投资者生产经营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营造遵法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实践证明,发展环境是创业的“空气”和“土壤”,推进全民创业必须优化创业环境,以此作为净化环境的“吸尘器”,才能让创业者愿意创、积极创、创得好。

(六)完善载体支撑创业

载体是创业者展示才干的舞台、创业创新的平台。一是多元化拓展创业孵化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整合要素资源,新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在孵企业发展到1179家。以“互联网+”产业为重点,改造创立5万平方米电商示范园区。维修改造创业孵化基地9200多平方米,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零租金”办公场所。成立助创俱乐部、创业咖啡、创客空间等载体17个,搭建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的交流平台。二是扶持发展县区和区域型创业基地。推进肇源县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2.0”项目合作,已建成56个村级服务站,销售额达176.43万元。创立大庆中关村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注入天使基金,打造“天使投资+创新培育”模式。三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出台服务新政策,完善服务措施,拓展服务领域,为小微企业打造宽松有利的服务平台;落实登记制度、“先照后证”等项改革举措,规定放宽的坚决放宽,规定减免的坚决减免,为小微企业准入市场解决实际难题。四是鼓励个人创业。取消个人经营出资限制,出资一元即可申报登记,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申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作社等,不受注册资金限制。出台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政策,在创业地可申请小额贷款,为个人创业提供良好渠道。由此可见,创业载体是创业的“襁褓”和“港口”,推进全民创业必须强化整合社会资源,完善配套功能,才能为广大创业者积极创业、集中创业提供载体和平台,让广大创业者如虎添翼,发挥聪明才智。

(七)开展培训助力创业

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一是开展创业管理培训。针对各类创业者的不同特点,分类开展创办、改善、扩大企业相关培训61期3409人。二是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举办专项培训40余期,培训学员1172人。启动创业引领计划,90%的参加者已经成功创业或扩大已有企业。三是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妇女等群体技能等培训10万余人次,围绕电商、家政等领域,开展就业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有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今年以来,市和县区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000余场次,帮助2.3万人成功创业。实践证明,加强培训是创业的“加油站”,推进全民创业必须强化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创业者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才能成功创办、领办企业,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八)依靠人才加快创业

“人才是第一资源”,全民创业离不开人才支撑。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自2010年以来,大庆市先后出台30多项政策文件和制度规范,涵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等环节。通过实施“千名人才选拔引进行动计划”“人才引进高校行”等工程,引进各级各类人才近2万人,80%以上是急需的产业化人才。二是依托高校培育人才。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等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6.5万人,每年都输送大量高质量毕业生,分别在各个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营造良好环境留住人才。大庆市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提供出入境、户籍、人事、工商、税务、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八项快捷服务,解除创业人才后顾之忧。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兑现人才政策待遇资金2100余万元。可以说,人才是创业的“顶梁柱”,推进全民创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才,加速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的研发和应用,才能提升创业能力,拓展创业领域,促进创业效益和创业层次的有效提升。

(九)全民动员参与创业

各级组织充分发挥创业者的主体地位和群众的自主性,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服务、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2015年前10个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7万个,其中个体2.3万户、私营企业4040户,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近百个,不到8分钟就诞生一名创业者,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形成。一是群众自主创业。部分群众利用自身掌握的资金和信息,积极开展运输、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社、餐饮旅游等业务,涌现出一批小老板,成为个体经营的中坚力量。二是各种群体转化创业。主要是在本地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辞职人员以及大学生等群体,熟悉相关领域后开展自主创业。如,创办“老街基”品牌的张雪松,经过一步步尝试、拼搏,实现从一个亚麻厂职工到产值过亿企业负责人的华丽转身。三是本地人返乡创业。包括退伍军人、外出打工或创业者,在外积累一定经验后,利用家乡资源、文化、人脉等要素,开发创业项目。如,创立双榆树乡红高粱专业合作社的郭子龙,与四川、山东等酒厂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带动340户社员户均增收20%以上。四是外来老板投资创业。通过配套设施、优化服务、营造环境等措施,吸引市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创业,成为我市创业的主导力量。如沃尔沃、博润等企业,都是外地客商投资创业的典型。五是党员干部引领创业。镇村干部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创业先锋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逐步走上创业致富之路。由此可见,全民动员是创业的“根基”和“根本”,推进全民创业必须全民动员,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才能让创业者从中体会到主人翁责任和自我价值,真正使创业成为全民的共识共为。

(十)强化宣传引导创业

通过深入宣传引导,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营造创业氛围,树牢创业理念,让创业成为薪火相传的城市基因。找准宣传载体,做到虚功实做。一是抓好创业宣传。利用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和典型。开设“创业英雄”“创业故事”等11个专栏,集中宣传报道900多期。二是推介创业项目。开通“大庆全民创业网”,发布创业信息近万条,入库创业项目1600个,帮助创业者掌握创业信息。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签订意向性协议600余份。深入驻庆院校开展“全民创业进校园活动”,达成意向性协议1000余个。三是开展创业活动。举办创业大讲堂、巾帼创业专题讲座和全民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30余场,评选全民创业楷模100人,9个创业团队成功晋级国家行业赛。四是培育创业文化。深度挖掘大庆创业文化,摒弃计划经济传统思维,破除等靠要依赖思想,促进创业创新创优。以“支持创业、鼓励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实践证明,宣传引导是全民创业的“扩音器”,全民创业必须强化宣传引导,使创业者形成创业意愿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让群众把创业刻印在心上,成为每个大庆人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

二、新时期大庆市推进全民创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民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全民创业又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必须进行理性的分析。

(一)创业形势及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增大

一是石油量价齐跌,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综合考虑原油产量和价格下降两方面情况,按照全年均价每桶50美元计算,油田减产将影响到大庆市884亿元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并且减少地方财政收入15.6亿元。二是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2014年,地方规上工业占规上工业比重18.3%,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18.5%,非公经济占比25%,经济外向度6%左右,调结构转方式任重道远。三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发展方式。2014年,GDP增长率仅为4.5%,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下降2.3%,必须不断积蓄经济发展新动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创业意识不足,全民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

制约和影响我市“全民创业”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济的开放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依据分别对1000名城镇居民和大学生开展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创业意愿不到10%,大学生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2%,希望、愿意、敢于创业的人数比例偏低。一是部分有经济基础的群体。不少年轻人满足现状,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基本是等靠要与“啃老族”、享清福、图自在,不想不愿创业。部分国有企业职工,有着稳定的收入来源,幻想依赖组织,排斥市场,没有创业意愿。有的受相关条件限制,不能创业。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允许在职创业,领导干部家属不允许经商办企业。有的害怕失败、心存芥蒂,担心如果创业不成就会一无所有,即使政策集中打包送达也不敢创业。二是大学毕业生群体。受经济基础、社会阅历、创业消息闭塞等因素制约,对创业缺乏信心。一些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找好工作、要铁饭碗”的思想根深蒂固。石油、石化等中省直大企业及所属单位待遇较高,且收入稳定,对青年人很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年人群的创业意愿。三是农民群体。习惯于“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工”的生活方式,“农本位”的思想严重,满足于守住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缺乏创业意识。全市农村人口137.2万人,只有不到8%的人主动参与创业。

(三)创业能力不强,技能开发相对滞后

创业经验不足、创业知识匮乏、自主创新和市场开发等创业关键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创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创业人群中仅有40%左右的人员拥有一定创业技能和经验,85%以上创业人群没有接受过创业技能培训,很难适应市场变化,致使创业成功率受到影响。一是文化素养较低。我市每十万人口中达到大学程度人数为1.6万多人,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11年。文化水平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二是技术技能缺失。我市70%以上创业者从事的是餐饮、美发等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技术含量较高行业较少。三是综合能力较差。创业者大多未接受过专业培训,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不足,对创业政策、法规、标准不够了解,对产品许可、办证及流程不熟悉,普遍缺少相应培训,面对同行业竞争往往会败下阵来,“本领恐慌”矛盾十分突出。

(四)创业主体层次不高,经济拉力不强

我市创新创业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没有形成以大创业带动大发展的经济环境,影响创业进程。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仅为25%,与浙江的71.5%和福建的60.97%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在创业层次上,生存型创业居多,发展型创业比重较小,大多为家庭作坊式、传统普通型产业,新兴、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尚且稀有。一些创业有成的企业家习惯近亲式、家族式粗放管理,重销售收入轻科技投入,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知识,难以做强做大,往往自生自灭。由此看出,全民创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快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是推进全民创业、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创业门槛较高,社会环境有待优化

创办企业程序复杂,审批环节多,行业准入标准杂乱等现状尚未根本改变,融资难题还未彻底解决,制约着“全民创业”深入推进。一是创业成本高。我市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人力成本、房租水电、物业采暖、煤气价格等费用较高,特别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工业用地最低限价偏高,资金、场地、手续等前期投入大。创办辅导学校,需要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办学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月租金至少1万元,运营、管理、维护、教师工资等费用每月2万元左右,边际成本较高。二是小微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矛盾并存。商业银行放贷条件苛刻、手续繁杂、门槛过高,小微企业难以企及。放开创业贷款政策之后,仍有很多创业者因能力和资源有限,存在找不到担保人、没有抵押物、缺乏启动资金等问题。一些创业者在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民间融资方式借贷,借贷成本难以承受。政策性贴息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不高,其作用“杯水车薪”。由于财政资金紧张,国家、省专项和政府采购资金拨付不及时,给创业企业发展带来较大阻力。三是审批环节复杂。因简政放权后大量行政权力处于下放承接阶段,许多创业政策没有落地转化,在环评、土地、安全等审批手续办理时,程序繁琐、效率不高。推进简政放权不够彻底,仍存在衔接不畅、权责不明等问题,行政审批程序和手续有待进一步精简。四是优惠政策普及度不高。许多创业政策密集发布,使创业者因专业性较强、缺少解读而难以接受,因政策扎堆而“目不暇接”。出台的人才公寓、孵化器等优惠政策,仅限特定行业、个别人群能够享受到,普惠率不高。

(六)创业扶持体系尚不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有待加强

全市很多部门都采取不同方式积极推进创业就业,但由于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还没有完全形成聚合效应。群众创业多是自发行为,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各级创业机构设置还不健全,缺乏事业性服务机构,再加上创业服务中介机构发展滞后,难以满足群众创业的实际需要。现有创业基地对发展定位、工作重点、实现路径等缺乏规划,衔接主导产业不够、整合相关要素资源不够,没有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七)创业服务不够到位,创业平台需要继续完善

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改进,项目、科研、资金对接平台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民创业”进程。一是服务还需进一步提升。从市到县区、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还需升级,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流程仍有规范和提升空间。违规执法等行为还没有根本消除,建筑、劳务、税务等领域行政执法争议还需进一步解决。项目库储备不足,宜成熟企业建设项目多,宜小微企业建设项目少,好的创业项目需要进一步开发。二是创业政策需进一步落实。对已经出台的税费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土地供给、人才引进等各项创业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完善操作方法。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融资、市场开拓、土地供应等环境以及落实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创业平台功能需进一步健全。县区一级配置不够完善配套。各县区创业孵化器、孵化基地、孵化园区功能不够全面,多数只具备物理空间、场地租赁、物业服务等基本功能,能够提供法律、会计、培训等公共服务的较少,提供资本、研发、营销、管理等定制化服务的更少,政府、运营机构、服务机构依创业主体要求提供相应服务的体系尚未建成。有的县区举办了电商、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培训班,但通过创业指导成功创业的比率不高,精准指导有待加强。

三、新时期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新时期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应当加强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创业观念

通过广泛宣传引导,让创业成为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一是思想解放促动。可以采取创业座谈会、交流会、报告会、宣讲会等形式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倡导自信自立自强的创业理念,破除等靠要、怕吃苦、怕担风险思想,在群众中形成敢想、敢试、敢担风险、不怕吃苦的创业风气。二是舆论宣传推动。发挥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作用,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将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深入解读,让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家喻户晓;选登权威专业人士创业观点,及时发布各类创业信息,让群众及时了解创业行情。三是先进典型带动。开展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在创业主体上,开展妇女、青年、残疾人、小微企业等不同层面创业典型评选;在创业领域上,选树农业、制造业、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领域典型;在创业特点上,选树一批不怕吃苦、敢担风险、积极主动自主创业的典型。广泛推介他们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以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四是文化创新感动。通过举办创业演讲、创业征文、创业文艺演出、创业书画展、创业文艺作品评选以及创业影视作品制作,弘扬创业主旋律,讴歌创业新风尚,培育全民创业的浓厚文化氛围。

(二)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熟悉掌握相应技巧、技能可以帮助创业者获得成功。一是抓好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倡导群众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从小养成独立、主动、不怕吃苦等习惯和性格。丰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通过开设劳动课、实验课等,培养孩子独立做事、创新创造能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2017年起,全省将实行3+X高考模式,应尽快建立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和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提升高中教育普及率和中职教育就业率。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走校企联合培养、初中有效衔接、中高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推进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大等普通高校由知识型向应用型转变,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育上适应大庆可持续发展需要。二是抓好培训。整合全市各类培训机构力量,面向各类创业群体分类施训,提高培训成功率。依托大中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开展农技、“互联网+”等培训,促进转化增值。坚持与淘宝大学、中国网库等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等培训,促进全民创业信息化、专业化。各相关职能部门面向服务群体、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比如,工青妇要搞好对广大职工、青年团员、妇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采取专题讲授、案例研讨、网络培训、模拟实践等形式,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三是借用外部资源。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创业创新专业化。如,美国劳瑞德教育集团,全球有87个校园发展创业教育。可以采取合作办学等方式,学习借鉴其运作模式。同时,鼓励社会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创办创业大学。

(三)培育创业主体,提高创业总量

创业创新的关键在人,应当加快培育各种创业主体。一是鼓励草根创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扶持大中专毕业生、待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复转军人、残疾人、农村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初始创业。无论是“贪大求洋”、自主创业、开办公司,还是小打小闹、抱团经营、摆摊设点,只要国家法律法规允许,都应无条件地对个体私营经济开放。农村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务工有成人员、农村经纪人和农村专长人员四类重点群体;城镇对有创业意愿人员提供培训、推荐项目、办理小贷,扶持失业人员谋生创业;对大学生通过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和启用创业孵化基地、见习基地、实训基地,用好省财政“种子基金”和社会创投基金,予以重点倾斜。同时,支持巾帼家政创业,建设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和实训基地,培育带头人,帮扶妇女创业。二是支持企业家、个体户二次创业。鼓励个体工商户变更、改制为企业法人扩大生产规模。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做大做强,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二次创业项目,优先列入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财政扶持、有效解决项目用地。鼓励创业成功人士富而思进,由非生产性领域向生产性领域、由自我积累发展向利用社会融资进行再创业。鼓励创业失败者坚定创业信心、增强创业能力、寻找创业门路,大胆进行重新创业。三是支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创业。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含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从事与职权和职务影响无关的第二职业。对辞职创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或支持;对在创造税收、创办企业、发展非油产业等方面贡献突出者,旗帜鲜明地给予表彰和褒奖。

(四)降低创业门槛,落实创业政策

用足用活省市相关扶持政策,结合实际制定资金、税费、融资等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升创业服务水平,促进全民创业。一是加强资金扶持。市和县区加大财政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每年保持增长,以市场化手段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全力匹配或贴息相关资金项目,为群众发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创业形式提供支持。鼓励本地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竞争,提高其采购份额,能放开的全部放开。二是落实减免政策。对国家和省市出台的配套扶持政策落地转化情况列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跟踪评价并予以公示,督促落地或修改完善再落实。继续采取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水电物业优惠等方式,为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档案托管、职称评定、社保代理、项目推介等服务,让创业者享受全方位服务,解除后顾之忧。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大学生、农民工、青年、妇女等群体创业启动基金,采取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破解创业者融资难题。强化市场合理监管,为“众筹”等发展模式扫清障碍,让更多企业获得“天使”投资。四是完善保障政策。开展创业兜底计划,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创业失败者利益,为再次创业提供资金、场地、税费减免等相应扶持。完善创业保险政策,按一定比例为朝阳产业和小微企业匹配保险金,确保其创业失败后仍有机会东山再起。认真解决财政资金拨付缓慢问题,科学调度,精简规范,切实保障小微企业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方面资金拨付。五是拓展创业领域政策。落实医疗卫生、教育资源整合等改革举措和政策规定,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医院和养老机构,让创业者公平参与社会服务领域,做到创业者有多大才干,政府就提供多大平台。

(五)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做好创业服务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在促进创业创新、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至关重要,必须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配合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小微企业的产业布局。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重大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时,以重大项目选定、产业项目开发为重点,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指明发展方向,向增长空间大、供给优势突出的产业汇集,形成大、中、小、微企业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使小微企业及创业者更好地服务于产业,也更好服务于行业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需要,提高小微企业“双创”水平。二是推进小微企业园区化发展,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立足区位优势,突出“一区一特色”“一县一特点”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使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向优势区域聚集,形成聚变效应。对符合大庆市产业发展的相同行业的小微企业建立工业园区,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比如,标准厂房及多层厂房合理配置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由于行业相同相近,许多资源可以在园区内实现共享,如聘请共同的法律顾问、共同组建科技研发人员、共同组团融资。三是为小微企业做好优质服务。在服务内容上,提供管理咨询、信息咨询、营销策划、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掌握各类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各类服务机构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开展供需对接、服务招标、服务团购等活动。在服务对象上,不分城乡,不因人而异,无论是已成功创业的,还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都可享受优质创业服务。在服务领域上,拓宽服务范围,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领域,都能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在服务项目上,提供注册、代办、项目申报、创业辅导等一系列保姆式服务。

(六)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发展环境对创业意识的形成、创业行为的产生和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等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好环境才有好发展。一是实实在在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为创新创业营造最宽松、最优惠的环境。深化“行风评议”等载体活动,加大政务公示公开力度,把“四个排查”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完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进一步简政放权,并着眼重心下移、编随权下、人随事下、上下成链、横向并联,最大限度精简审批许可事项,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有效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二是实实在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创业监管制度和模式,把企业信用与市场准入挂钩,防止恶性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处理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之间关系,做到多服务、少指导,多支持、不干扰。坚持非禁即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给各类创业者提供公平竞争平台。加快解决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级范围划分调整问题,确保结构性减税减费等优惠政策从速从实惠及广大创业者。三是实实在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立法、司法监督,用法治规范各种行为,为创业者保驾护航。发挥好审判对经济活动的保障调节作用,严厉打击失信违法行为,营造诚信守法的创业投资氛围。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及时查处滥用职权、损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乱罚款等行为以及“吃拿卡要”、为企业发展“设绊子”等问题。四是实实在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可将全民创业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软环境与硬环境一起抓,让投资者来得放心、呆得安心、创得舒心。坚持包容开放,不歧视、不排斥外来投资者,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确保社会安定和谐,千方百计为油田服务、为招商引资服务、为壮大本土企业和小微企业服务、为全民创业服务。

(七)搭建创业平台,促进创业创新

市和县区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创新平台,让创业者施展才华有舞台,发挥能力有平台,释放智慧有载体。一是建立“大庆创业者”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大庆全民创业网”作用,设立“创业项目库”“创业扶持政策”“创业专家咨询”“创业技能实训”等信息板块,为创业者创造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于一体的“众创空间”,使全市创业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各种创业信息的最大支持。二是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完善经开区中科创业园、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东北石油大学科技园等服务载体,建设绿地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恒基光伏科研孵化基地、联想青年创富中心等项目,在企业培育、融资担保、品牌打造等方面搭建不断创新的创业生态圈。三是建设各县区创业(孵化)基地。针对资源和产业实际,分别设立不同产业性质的创业(孵化)基地。如,高新区重点围绕“互联网+”、现代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提供相关服务,大同区重点服务于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红岗区依托产业园区提供相关创业扶持,帮助创业者解决场地、资源、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等问题。四是搭建适宜创业的各种平台。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切实为农民、个体工商户、知识分子等各种群体提供展示才干的平台,让创业者在任何地方、岗位、领域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八)改革创业体制,激发创业活力

创业创新的核心要义并不仅在于经济发展和就业率提升,更在于社会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创新促进全民创业。可以说,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适宜创业的体制机制,全面放开创业领域。完善调整人事管理制度,为事业单位和行政编制人员创业摆脱枷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广大农民进城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空间。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助力合作社、涉农企业、生产大户等创业主体施展拳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全民创业政策“松绑”。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切实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减负”。二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开展招商,以外来大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延伸,激发本土创业热情。积极发展对外经贸,提高外资经济比重,在国内外提供更多创业机会。积极向上争取落实“一带一路”等政策举措,发挥好政策优势,形成对投资者、创业者的吸附效应。三是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使创业者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开辟多种创业形式,鼓励创业者发展小贷、融资、众筹、创客等模式。引导创业者增强创新意识,在技术、管理、理念等方面加强创新,为创业及创业者提供新引擎。

(九)强化创业指导,扶上马送一程

创业者在创业前期方向迷茫、无从下手,创业初期羽翼未丰,创业中期遇到扩张瓶颈,创业成功后面临管理难题,因此,深化创业指导必不可少。一是创业初期提供创业项目和信息指导。针对初始创业掌握信息不对称、研判不准确等问题,加强与连锁机构、加盟企业、科研院所联系,广泛征集各行业创业项目。组建专家团队,为创业者甄别创业项目,并推荐那些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同时,在大庆网、全民创业网及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发布创业项目信息,为创业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此外,借鉴“58同城”等网站运作模式,鼓励发展创业就业中介机构,有偿提供相关项目和信息。二是创业中期加强创业咨询指导。设立创业咨询窗口、公示创业咨询热线,提供创业政策、企业策划、投资分析、运营管理、合同文本、法律维权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创业后期持续跟踪全程指导。设立“创业导师”,帮助创业者总结发展历程,比较分析自身优势,并提出发展建议。鼓励发展社会化创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拓展业务、壮大规模提供决策咨询、论证等有偿、无偿服务。

(十)凝聚创业合力,共创美好未来

全民创业事关大庆发展全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鲜明时代特色,必须全民动员、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一是上下左右联动。市委、市政府完善就业创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周例会、季联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定期谋划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确保工作扎实推进。督促各级党、政、军、群及社会团体,发挥服务发展、服务大局作用,共同为全民创业献计出力。市、县区、乡镇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也应步调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上情下达,由人社部门牵头,把工作做实做细,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政企携手同心。市委、市政府把全民创业创新工作纳入地企合作重要内容,与石油、石化等中省直大企业相互扶持、合作共赢,在创业项目开发、创业政策制定、创业资金筹措等方面积极协商、达成共识,在共同推进、加快发展中实现“双赢”“多赢”。发挥各小微企业主体作用,促进其派生衍生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尽快扭转有盆景缺全景、有光点缺亮点、有数量缺质量的局面。三是市校深度融合。围绕全民创业创新,不断深化市校融合发展,鼓励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大等高校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创业创新,与市、县区政府共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市和县区政府对依托技术创办企业或入股的人员,根据政策予以支持。四是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投身创业发展实践,引导帮助初始创业、二次创业等不同创业者,找准创业切入点,明确创业路径,精准持续发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成就感,切实形成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课题组成员:张建军 刘小帅 刘宗生 宋广州陆一达 杨保卿 王伟业 张杰元)

〔责任编辑:卫宇坤〕

F241.4

A

1002-2341(2016)02-0121-09

2016-01-05

张建军(1962-),男,辽宁昌图人,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市专家委员会民生与社会建设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者全民
全民·爱·阅读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可持续全民医保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认清全民健身意义 提升全民健身实效
给可穿戴设备创业者提个醒
从职场高管到创业者的一年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