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大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2016-03-19刘单单李永春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庆市大庆文化产业

刘单单,李永春,于 群

(1.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社会科学系,黑龙江 大庆 163319;2.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新常态下大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刘单单1,李永春2,于 群1

(1.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社会科学系,黑龙江 大庆 163319;2.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探讨了文化新常态的内涵,分析了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弊端。结合大庆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新常态下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论述了构建新常态下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对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常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庆市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他认为新常态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各行各业都要适应新常态,进入新常态。那么什么是“新常态”呢?从字面上理解,“新”强调的是创新、与以往不同;“常态”,就是正常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新的、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客观公正的、开放包容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状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其他各行各业都要随之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文化产业也要进入“新常态”。所谓文化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状态,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包容的、积极向上的一种状态。

一、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显著成就

近年来,大庆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发展壮大大庆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实现了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1]“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等称号享誉全国,“诚信大庆”“书香大庆”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使大庆成为我国十佳魅力城市和黑龙江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国公共文明指数中名列地级城市第19名。[2]

1.成功引进高校,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取得经济巨大发展的同时,还需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大庆这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向更高的平台发展。大庆市先后成功引进大庆石油学院(现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等高等院校,到2005年,大庆高新区基本建成大学园区,在校大学生达到10万人。重视教育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才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并有学生在今年的黑龙江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的学生张庭壬和其他两名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在大庆市高新区工商分局成功注册了名为“大庆市快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张庭壬同学申报的创业项目获批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重点扶植项目,项目经费1万元。

2.开发创意园区,促进文化建设发展。依托8所高校、83家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12万科技人才的雄厚实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条件、硬件环境和产业基础,大庆高新区于2009年启动建设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整合文化资源、聚集先进要素,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

3.增设文化设施,完善人文景观。近几年,大庆市政府加大了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设了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使大庆市的文化人文景观进一步完善。大庆市主要文化设施有: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广场、世纪广场、油田历史陈列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大庆歌剧院、大庆博物馆、大庆图书馆、百湖影视创意基地、百湖数码设计大厦、百湖艺术群落、联想科技城、摩码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4.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红光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铁人”曲万波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为中国首创,已获三项国家专利、一项国际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以多维部件组合技术为核心,他们又开发出了中国第一部多维“汉宇通”彩屏中文学习机,从而为世界各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学习汉语的“高速公路”,填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空白。[3]

(二)存在的问题

大庆市建立于1979年,至今还不足40年,因此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

1.缺乏核心竞争力。大庆建市晚,历史短,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缺少文化的积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大多数文化企业都还处于规模小、实力弱的状态,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只有少数几家。目前,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仍待加强。

2.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分配不合理。目前,大庆市文化产业中传统的文化产业占大多数,而新兴的文化产业相对较少。其次,层次不合理。高水平且具有文化特色的设施建设数量不足,低水平重复性的文化设施较多。再次,分布不合理。大庆市城市布局分散,人流不集中,没有形成集中的人口聚集区,而文化设施的建设没有与城市的布局相结合,一些文化设施被闲置,无人问津。

3.文化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分散。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一批懂技能、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作支撑,而这种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庆市极为缺乏。再加上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大庆市文化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另外,大庆市文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市政、管局、石化各有一套人马运作报纸、电视、网络,导致文化资源布局分散,这就大大削弱了本地的文化竞争力。

4.受自身发展特点制约,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大庆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而资源型城市一般都是先有企业,后有政府;先生产,后生活;先开采资源,后建设城市;先发展经济,后完善文化。[4]

二、构建新常态下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发展模式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现实生活背景中,即在自己特有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新常态下大庆市文化产业也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

(一)竞争—保护模式

由于大庆市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的发展还不充分、不成熟。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受自身发展特点制约,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所以,政府在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还须加大对本市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如资金的扶持、政策的扶持等。因此,大庆市近阶段还需走市场竞争与政府保护的双重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城市内部既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竞争,同时又从政策、资金、组织机构、人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干预、扶植、引导,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产业综合模式

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大多数文化企业都还处于规模小、实力弱的状态,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庆文化产业还存在发展动力不足,产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集群现象尚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可以采取产业综合模式。产业综合可以采用多维视角,多种形式来进行,比如可以是相关行业内部综合,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本行业的整体效益;也可以是跨行业综合,以降低行业内风险,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大的利益;还可以通过跨国产业综合,提高大庆市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集约化经营模式

大庆市由于自身的体制原因,还处于市政、管局、石化各有一套人马来运作电视、报纸、网络的局面,造成文化资源布局分散,大大削弱了本地的文化竞争力。针对这一发展的弊端,大庆市文化发展应该走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对各文化要素进行重组,争取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

(四)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化氛围相对浓厚,有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三所大学组成的大学城,有服务外包园、黑龙江软件园、黑龙江(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有三维科技、华拓数码等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新区的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大庆油田世界闻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灵魂,使大庆更具内涵、更显魅力。众多的油田基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油田科技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为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庆作为百湖之城,并有大庆龙凤湿地水上乐园、大庆北国温泉等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自然便利条件。大庆市可以充分利用人文、自然的便利条件,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三、构建新常态下大庆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

面对“文化新常态”,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现实条件,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弊端,走出具有大庆特色的文化发展新模式。构建新常态下大庆文化发展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是大庆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大庆市文化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分配不合理,高水平文化与低水平文化的层次不合理,文化设施的分布不合理等。并且,市政、管局和石化各自运作电视、报纸、网络,文化资源布局分散。构建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走产业综合模式和集约化经营模式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有利于推动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是培育接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通过走竞争—保护模式可以促进大庆市文化产业进一步稳健发展;走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来促进大庆市文化向更新、更高、更尖端的层次发展,从而推动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繁荣。

构建文化发展新模式,是大庆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大庆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是先发展经济,后完善文化,目前大庆市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文化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通过走新常态下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可以促进大庆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并且通过走旅游文化发展模式,可以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人们关注大庆、认识大庆、了解大庆,为把大庆建设成为经济大市、文化名市、中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幸福城市奠定基础。

[1]宋洪德.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2,(1).

[2]孙晓春,蔡晶.大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5).

[3]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庆分院课题组.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2,(5).

[4]姜万举.大庆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责任编辑:卫宇坤〕

G124

A

1002-2341(2016)02-0078-03

2015-11-23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常态下大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DSGB2015157

刘单单(1985-),女,河南项城人,讲师,主要从事汉字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大庆市大庆文化产业
李大庆
大庆市博物馆公众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逐梦冰向未来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