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金代肇州海西西陆路部分驿站的考证

2016-03-19颜祥林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营子陆路嫩江

颜祥林

(大庆市博物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文化视阈·

关于金代肇州海西西陆路部分驿站的考证

颜祥林

(大庆市博物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海西西陆路是东北地区的交通干线。自唐代渤海国开始,这条线路就是东北与中原连接的纽带是我国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代以后,海西西陆路和海西东水陆城站、纳丹府东北陆路一起组成开原北陆路,与开原东陆路、开原西陆路构建出东北地区的交通路网,承担着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中国与蒙古、俄罗斯等北方国家之间的陆上交通,也是东北与中原、我国与蒙古、俄罗斯、东方与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我国东北,特别是“三肇”地区驿站作为海西西陆路的起点组成部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一研究,有助于我国从历史的角度,加强与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明代海西西陆路;驿站;中蒙俄经济走廊

自古以来,交通道路均和人文地理,山川形势有关。交通方向明确之后,道路的具体走向,服务于居民群落,城镇、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不受地形、河流(包括湖泊)、沼泽、水文限制。不管怎么改朝换代“江山依旧”。本文就古代“三肇”地区进行踏勘,对该地域域名地形、地貌水文等有一个概略的把握,对该地区文物古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该地区交通干线海西西陆路的部分驿站址有了新的认识。

一、金代肇州

金代肇州,辽之出河店。其城址为今之何地?依据史籍记载、辽金古城分布及考古成果、地理山川形势,应为今肇源县茂兴镇东南12公里松嫩汇合口上游嫩江北岸茂兴湖水利养殖场西北侧的勒勒营子古城。

(一)古城地理位置与辽史、金史地理志记载相符

嫩、洮、霍、松四江河历来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影响着各河流、泡(湖)沼的水位、水面大小、主槽变迁、汇合口推移,同时也影响着道路的走向及里程。按史书记载,辽金时期,泰州“东至肇州三百五十里”,会宁府“西至肇州五百五十里”。自上京会宁府沿阿什河西岸北行至河口,过松花江至呼兰南,然后沿松花江北岸西行,至勒勒营子古城约273公里,于“五百一十里”相合。自勒勒营子古城沿嫩江东岸北行至新站镇古城村古城,过嫩江到大安东山头,经月亮泡、新荒古城、舍力、洮安市二龙乡阿斯冷昭至泰州172公里,约合“三百五十里”。实际情况与史书记载相同[1]。

(二)古城与辽“混同江行宫”相近

肇源县新站镇古城村(嫩江东岸坎上)西500米的古城为辽代所建,古城西有行宫宫阙,名“混同江行宫”,亦称“龙虎台”。辽圣宗太平二年(1022)春正月,“如纳水钓鱼”。以后,是历代辽帝巡游鸭子河、鸭子河泺、鱼儿泺春捺钵之地。终辽之世为重要陪都。辽末毁于战乱。现有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帝墓葬遗存。

辽史卷二十六·道宗六,寿昌(隆)“七年春正月行壬戊朔,……癸亥,如混同江。甲戌,崩于行营,年七十”。“六月庚子,上尊谥仁圣大孝文皇帝,庙号道宗”。辽史卷二十七·天祚皇帝一,“六月庚寅朔,辛亥,葬仁圣大孝文皇帝、宣懿皇后于庆陵。”[1]但辽文汇八·道宗哀册、宣懿哀册又作壬子将迁座于永福陵。看来,迁葬不止一次。现遗址处仅存墓圹,穴径16米,深2米,没有砖室,棺椁不存。墓碑碑身已失落,碑座尚存,无龟头,残长3米,高1.6米,宽2米。其碑隼插座凿痕清晰。在没有岩石的地区,如此巨制,甚为罕见。县志记载,碑前30米有祠殿废墟。原有围墙,径70米。

勒勒营子古城北距行宫遗址100里,南隔松花江距宁江州70里,西南隔嫩江距塔虎城(长春州)35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金攻下宁江州,引起辽的警觉,立即于十一月组织重兵会于鸭子河北,“屯出河店”,拱卫行宫,其防卫重点和方向非常明确。

(三)古城距皇后店50里

鸭子河是辽代对嫩江和东流松花江的统称,是辽帝春捺钵巡游地之一。

鸭子河泺即茂兴泡,今又称之为西湖,其西南距长春州350里。《清末时期郭尔罗斯后旗境域图(清末放荒图)》《民国时期郭尔罗斯后旗境域图》令人一目了然:长泺、鸭子河泺、乌兰诺尔(乌龙大海)等都是嫩江滞洪水袋和泄洪道连成一片,各有其名。鸭子河泺有水道与鸭子河相连。契丹人叫鸭子河泺,说明他们早已掌握了这一机缘。辽代在近百年(1022—1112年)期间,皇帝几乎每年都到这里举行头鱼宴、头鹅宴。

西湖西侧还有一个他什海辽代古城,东南距勒勒营子古城约50里,为辽代北府宰相萧思温所建头下军州,俗称“皇后店”。据说萧思温之女萧绰,即景宗皇后出生于此。也是重熙元年(1032年)二月,齐天皇后被冤杀的地方。

(四)出河店——斡邻泺之战

清雍正五年(1727年)在茂兴和古鲁(龙)两站之间增设乌兰诺尔站,亦称新站。乌兰诺尔即红色泡子,遍生碱蓬、胡苍耳等植物群落之地,该站因泡而名。新站和古龙之间的大泡子,显然是嫩江的泄洪道之一,其形状随年代而变化,又称乌龙大海。

古龙,原称古鲁、兀鲁、胡鲁,是古老的驿站。辽有兀鲁馆,兴宗曾于重熙十三年(1044年)正月猎兀鲁馆岗。元有胡鲁站。

辽史卷二十七,天庆四年(1114年)冬十月壬寅朔,“引军屯出河店,两军对垒,女直军潜渡混同江,掩击辽众。萧嗣先军溃”,“士无斗志,望风奔溃”,“十一月壬辰,都统萧里(萧敌里)营于斡邻泺东,又为女直所袭,士卒死者甚众。”

金史卷二·太祖,(辽天庆四年)十一月(辽)“步骑十万会于鸭子河北,太祖自将击之”,“俄与敌迂于出河店,会大风起,尘埃蔽天,乘风势击之,辽兵溃。逐之斡论泺,杀获……不可胜计”[2]。这是威胁辽政权的战役。

此战之后,辽天庆五年即金收国元年(1115年)正月,又发生了达鲁古城辽金之战,辽大败。九月金又攻克了黄龙府。“十一月,辽主闻取黄龙府,大惧,自将七十万至驼门。驸马萧特末、林牙萧查刺等将骑五万、步四十万至斡邻泺。上自将御之。”摆开了决战架势。后来史实表明,辽腐败、内乱、兵无斗志,一触即溃。

对于辽天庆四年十至十一月,以出河店为中心的这场战役,辽史、金史、契丹国志的记载是一致的。斡邻泺、斡论泺、乌兰诺尔、乌兰大海是同一地方,距勒勒营子古城(出河店)西北百里,大泡的西北便是“混同江行宫”——曾是“韶阳(军)所在”。当然,发生在邻近的另一次战役——长泺之战(金大定二年—1162年),那是48年后威胁金政权的战役。

(五)长泺之战古战场在古城北100里

“大定初,契丹叛”,丞相襄“从右副元遇谋衍以本部兵讨贼,战于肇州之长泺”(金史卷九十四)。长泺即今肇源县八家河上游,头台、大兴一线与新站镇之间,靠近大兴的大碱泡子(甸子)。

仁和堡古城在今肇源县头台向北十二里仁和堡村。县志记载,城为方形,周长1600米,辽代所建,为辽金时期契丹人的兀速(雾松)猛安治所,金代“窝斡之乱”(1161年)后,大定十六年(1177年)“徙余党于辽东”变成“废城”在八家河以东,南距勒勒营子古城70里。西北距新店镇约70里,其间有十里宽的大甸子,中有八家河河道,八家河现在别名“长泡子”[6]。八家河水源头为新站西北嫩江东岸的“老龙口”,每当汛期,百公里之外的嫩江洪水通过八家河入松花江,是泄洪故道,洪水后成了长泡子。今松花江大堤上有古恰泄洪闸。现在老龙口修了大坝、靠松花江水倒灌,有国营养鱼场一处,其西边称乌龙大海。

金史卷六·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十一月“癸未,遣权元帅左都监五札忽、右都监神土懣(前肇州防御使)、广宁尹濮散浑坦讨契丹诸部”。二年(1162年)正月“庚寅,遣副元帅完颜谋衍率师讨萧窝斡。”丞相襄从战,“七战皆胜。”贼走渡雾松河,追及之。“大败之,俘获万计。”又“追贼至……陷泉,贼大溃”。此处雾松河即八家河,即战争从长泡子东打到长泡子西,其战场范围距勒勒营子古城北70~100里。

长泺之战是金代后期的重要战役,窝斡叛后于大定元年十二月称帝,契丹诸部皆判,一度动摇了王朝政权。与大定二年九月乱平。

(六)勒勒营子古城城址有利条件

金史卷二十四,“肇州,下,防御使,旧出河店也。天会八年(1130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县一:始兴(倚,与州同时置)”。

勒勒营子古城与其西北五里莽海村古城两相依,为肇州始兴县。两城周长均为1880米,其规模与政权初创期相适应,金上京会宁府初亦简陋,天会三年(1125年)始建新城。

金史卷一百二十八,纥古烈德传:“贞右二年(1214)迁肇州防御使”。“会肇州(蒙古兵)围急,食且尽,有粮三百般在鸭子河,去州五里不能至,徳及浚濠增陴,筑甬道导濠水属水河。”“渠成,船至城下,兵食足,围乃解。”勒勒营子古城与今之茂兴湖(南湖)仅一堤之隔,其后右侧林地、耕地与湖水相平,南湖与嫩江相连。勒勒营子左侧至今仍为水旱码头,出河店,名符其实。

两古城附近为古战场,至今战争遗存还在不断发现,箭头、矛、铁器在县博物馆展出,还有大量的骸骨。史实表明,出河店之战,远没有攻打宾州、祥州及黄龙府战争惨烈。此后,因辽兵“望风奔溃”,在这一地区,无发生大的战事,包括对附近长春州的占有。

(七)关于金肇州(辽出河店)在宁江州附近

金攻下宁江州之后,辽即“以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东北路统军司在长春州)引军屯出河店,”以撄其锋。“两军对垒,女直军潜渡混同江,掩击辽众。”史实证明,出河店在宁江州、长春州、混同江入鸭子河口附近。

并且,出河店与剌离水无近邻关系。首先,完颜阿骨打(1114年9月)在剌离水附近誓师反辽,西进一百多里,攻克宁江州,然后北渡鸭子河寻击辽军作战的。

其次,金胜利进行“出河店——斡邻泺”之战后,并未占领出河店,宁江州亦非巩固阵地。金史卷二太祖“师还,谒宣靖皇后,以所获颁宗室耆老,以实里馆赀产给将士”,“自拉林河与松花江汇流处到蔡家沟万家坨子,这一遗址,以徐家店石埤崴子为中心”(扶余县文物志11页)是辽代女直的世居之地,是女直反辽、抗辽的根据地。

再次,辽史记载,辽天庆四年(1114年)冬十月至十一月结束了“出河店——斡邻泺”之战,天庆五年正月在达鲁古城战胜辽兵,九月又攻克了黄龙府,辽主“大惧”,诏有“女直作为,大军翦除”之语。立即作出决战部署:将七十万北出驼口,自长春州分道而进,萧胡姑为都统,将步骑三万,南出宁江州:萧特末、萧查刺将骑五万、步四十万至斡邻泺;萧胡笃曾为先锋都统进至刺离水,与金兵接战;发数月粮,期必灭女直。这阵势,对金而言,是太严峻了。“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自将御之”。不料,辽大军过鸭子河诸行营都部署耶章奴反,事息,耶律张家奴又叛乱。天祚西返二日后,金才得知,追辽及护步冈,战,辽败绩,尽亡其辎重。从此辽迅速解体,金的进攻势如破竹。这是辽天庆五年(1115年)十二月之事,此前金并未占领出河店,不可能是金抗辽的重地。辽金战争发展表明,只有“出河店——斡邻泺”是决定的一战,故有“天会八年(1130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於此,遂建为州”之语。

综上所述,将肇州定位在茂兴镇东南12公里的勒勒营子古城,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金太宗于天会二年(1124年)命从京师(会宁府)到南京置驿站,今肇东、肇源、大安境内的驿站遗迹尚存。海陵王天德四年(1152年)迁都燕京时,走的就是这条路,“二月,戊子,次泰州”。即从肇州渡鸭子河至长春州,经前二龙、金善、古城屯前古城站到泰州。金代肇州,南可到宁江州、黄龙府、咸平府、辽阳府,东可到上京会宁府、胡里改路、五国城,北可到薄峪路,西可到鱼儿泺、达鲁古城、长春州、泰州,一直到临潢府,都是水路两便的,它处于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十字路口,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控制着四方通行。这一点,也会为元、明、清驿道设置所证实。

二、龙头山站

驿道从肇州出发,没有经过辽长春州故城(前郭县塔虎城),而前方洮儿河站又在塔虎城后西,故驿道沿嫩几车岸北行,在塔虎城以北过嫩江。洮儿河站在洮儿河南岸,洮儿河入嫩江口处是泡群地区。要过江西行,应在河口嫩江下游段,龙头山庄应在此处嫩江岸边。今肇源县新站镇,西北古城村有一古城,城周长二星(946米)。此古城为龙头山站。隔嫩江与吉林大安市东头山遗址相对。

三、肇州站

元代自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即位开平府(元上都——内蒙正蓝旗),天下一统,乃至定都燕京(元大都——北京),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以后,设置了辽阳中书行省、遍设驿站。农安县文物记载,祥州站(农安县万金塔)就是此时设置的重要交通枢纽站。八思巴文“祥州站印”是元世宗皇庆元年(1312年)九月“中书礼部造”,是其证明之一。[3]

元代从大都(今北京)经北京(今赤峰宁城县)至祥州后,有四条驿道从这里伸向远方。第一条是从祥州至奴儿干城附近(黑龙江下游)。第二条是从祥州至施保赤万户府(瑷珲附近)。第三条是祥州至东洋州(今汪清县蛤蟆塘乡)去开元万户府。第四条是从祥州至呼伦贝尔草原吾失温(今乌尔顺河岸)。可见,祥州是个枢纽站。从四条驿道通达方向和覆盖地域看驿道布局,第一条驿道和肇州站无关,祥州站后有宾州站(今农安县广元店古城)、第四铺站(今双城县拉林河北岸石崴子古城)、斡木火站(今双城县青岭乡万斛古城)、海哥站(今阿城市白城子——上京古城)、鹿鲁站(今宾县西)、甫丹迷站(松花江边)等等,以下沿松花江、黑龙江两岸诸战直至奴儿干城。元代在松花江上有水运交通驿站,肇州站也只能是出河店。第二条驿站和肇州站有关系。出发站是祥州站,要通向失保赤万户府,沿二松左岸西北行,至松嫩汇合口(今称三岔河)上游过嫩江北上最为便捷。沿途有(农安县)小城子古城、(前郭县)哈朋店、扎罕布拉格、偏脸古城可利用,过江有金代肇州(勒勒营子)古城站。这是辽金以来早已形成的交通干线。过肇州站后,北上经胡鲁、牙刺(今齐齐哈尔北)、奴迷(讷河)等站直达薄峪路和失保赤万户府。祥州站是枢纽站,这是决定路线走向的根据。

明代海西西陆路,是明初通往兀良哈三卫的路线,是明初兀良哈三卫的朝贡道,这是决定驿道走向的依据。开原北陆路在开原以北的海西又分为东、西两路,一路西行到兀良哈三卫,一路东北行至奴儿干都司。海西宾州站成了枢纽(分叉)站,即今农安县广元店古城,即辽之宾州,金之乌舍寨,它比元代枢纽站祥州又向前进了100多里,到了第二松花江边。海西西陆路由北站西行,就是沿二松左岸西行、西北行至肇州站。基本上和元代去保赤万户府驿道走向相同,在松嫩汇合口(三岔河)上游过嫩江,到金代肇州(勒勒营子)古城。然后北上至龙头山站(今肇源县新站镇西北古城村),再西去经洮儿河站至台州站。[4]金代肇州(勒勒营子古城)为明代海西西陆路的肇州驿站,这一定位应该是无疑问的。

清代,在没有现代公路、铁路之前,仍以驿道通向全国。清朝政府,为加强北与黑龙江将军和边境的联系,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钦定“自吉林(界)至瑷珲(界)1340里,中置十九驿”。[5]肇源境内有茂兴、古(龙)鲁两站,雍正五年(1727年),在两站之间增设乌兰诺尔站(新站)。因为还要通往宁古塔(黑龙江省宁安),枢纽站设在吉林。从吉林分出,一直沿着二松右岸北行、西北行至伯都(辽宁江州),再北向在松嫩汇合口(三岔河)下游过松花江到茂兴站。元、明两代驿道走二松左岸,清代驿道走二松右岸,至肇州站均过一次江。驿道建设后,与吉林、盛京已有的驿道联结在一起,直达北京,加强了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1](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

[2](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07).

[3](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04).

[4](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04).

[5]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08).

[6]肇源县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肇源县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宋洪德〕

K290

A

1002-2341(2016)04-0078-04

2016-05-25

颜祥林(1962-),男,黑龙江肇源人,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历史文物及考古研究。

猜你喜欢

营子陆路嫩江
内蒙古下田家营子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推进嫩江市霍龙门镇社会全面振兴 做到“六个坚持”实施“六大战略”
百年嫩江
我家住在嫩江边
再谈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乡高锶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开采量估算
从驿庵看宋代岭南的陆路交通建置
张北—围场地层小区红旗营子岩群变质岩时代及接触关系探究
70年沧桑巨变 中国陆路交通的壮丽变奏
嫩江玛瑙红
资产经营模式:兴办实体项目增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