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自学体验课型的构建

2016-03-18

广东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型实务

卢 玙

文/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国际贸易实务》自学体验课型的构建

卢玙

文/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承载着培养熟悉国际市场惯例和规则,掌握外贸业务具体流程专业能力的任务。由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之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忽视了课程的实践性,师生很少互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坐不稳、听不入、学不懂的现象。因此,构建特色课型使教学既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能使他们有效习得课本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构主义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笔者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了自学体验课型,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探讨自学体验课型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教学实例,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工作,融做于学。

一、自学体验课型及特点

自学体验课型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指导,自主研究问题,设计完成任务的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体验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体验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完成教学内容、学习任务。自学体验课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在“做中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实训中,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课型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学生主体性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简单地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的境界,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自学体验课型中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课前由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前提纲;课中小组预习情况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自学汇报和教学内容创设模拟的工作情景,让学生体验各个工作岗位,甚至评价也是由学生完成,教师主要充当总结和引导的角色。

(二)工作情景性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与力量。”品尝到成功的学生其实是不多的,尤其在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差,那么设计逼真的工作情景,设计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让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激起他们为下一次成功而努力拼搏的欲望。自学体验课型特点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体验工作岗位环境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发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

(三)职场适应性

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工作要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以便毕业生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自学体验课型所选用的情景通常为仿真的工作场景,使得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担任不同角色,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单调枯燥的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并在模拟操作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二、自学体验课型结构

自学体验式课型结构是: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小组交流,体验工作—课后延伸,拓展知识。

(一)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指教师在课前将课中所要探讨的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和组内讨论,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为课中汇报做好准备。包括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两项内容。

(二)课中汇报

课中汇报由小组交流和体验工作两项构成。小组交流是指各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组长汇报本组自学情况,谈谈对本节课所学新内容的理解。体验工作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创设逼真的工作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具体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三)课后拓展

首先是谈收获,即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小组进行讨论并由代表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疑难。然后是进行知识和技能拓展,深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自学体验课型的应用

研究自学体验课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体验仿真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面以《国际贸易实务》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为例来探讨课型的应用。

(一)课前活动

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工作岗位的需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课中的汇报和情景体验做好准备,在这个环节里给学生准备预习提纲。如,在“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这节课的预习提纲是让学生阅读课本,理解课本内容,解释投保单各项的内容:保险人、被保险人、标记、包装及数量、保险货物项目、保险货物金额、总保险金额、运输工具、装运港、目的港、投保险别、货物起运日期、投保日期、投保人签字等项目。

2.小组研讨,集思广益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了预习提纲中的“个人完成”部分,小组长在课前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是:“如果你们组是增城的某家进出口公司,请为本组公司命名,研究投保过程需要哪些人?”这个讨论是在课前完成,从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二)课中活动

1.预习汇报,小组交流

预习汇报就是让小组组长通过课前的自学和小组讨论汇报预习提纲完成的情况以及讨论后的心得。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自学情况和讨论情况,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逼真模拟,体验工作

在“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的教学设计中,将投保的知识点和操作具体化、任务化。

首先,教师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情景如下:受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影响,啤酒和炸鸡热销,现出口啤酒到韩国,出口商需要向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和碰撞、破损险。现按课前分组情况,由教师选出一组学生作为保险公司,其他组则为进出口公司。

接着,教师分发任务书,任务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投保单的填写,主要由进出口公司小组负责,进出口公司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保单的填写;第二部分是核对和检查投保单的填写,主要由保险公司小组负责,保险公司小组内部要分好任务,每个学生负责一个进出口小组的投保单的检查工作。当然,对于负责保险公司的小组,教师必须要在课前进行辅导,确保该组成员已掌握投保单的制作和流程。进出口公司小组在填写投保单的同时,保险公司小组到进出口公司小组进行巡视,做好记录。

最后,由保险公司小组的组长进行总结和汇报,组长以保险公司员工的身份对刚刚收到的保险单进行评价,对有误的保险单进行讲评。

(三)课后延伸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里,提出“结合现在的市场和国家的现状,如何为进出口货物购买保险,是以防万一全购买一切险还是为了降低成本全购买平安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等现状的相关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兴趣。

四、课型应用反思

1.自学要得当

自学不是放手,教师需准备好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正确学习。预习提纲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兴趣,否则预习提纲只会流于形式。

2.模拟要逼真

学生需要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工作获得知识。这个情景模拟、工作模拟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公司”机构要与真实的公司一致,所有的岗位和与真实岗位一致,这才能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应变能力和职业能力。

3.总结要全面

总结不但需要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学习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总结。采用自学体验课型要重视学生的阶段性总结工作。如,预习汇报的总结、岗位体验情况的总结、保险公司对其他组完成情况的总结等,这不但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自我提升。

总之,自学体验课型改变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枯燥的理论学习,营造了一种自主学习、人人参与的课堂新局面。运用这种课型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体验工作情境,呈现出学生愿学、会学的新面貌,课堂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课型实务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ODI实务
FDI实务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
以课型改革促课堂转型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