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中职制冷专业发展的分析

2016-03-18刘孟奇

广东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竞赛技能中职

刘孟奇

文/珠海理工学校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中职制冷专业发展的分析

刘孟奇

文/珠海理工学校

职业技能竞赛在中职学校的广泛开展,对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积极影响也正在逐步显现。技能竞赛是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实践应用,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可以促进专业教学的发展。我校多次参加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更是屡获佳绩。在技能竞赛的推动下,我校制冷专业在内涵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技能竞赛优化教学内容,助力开发新的教学项目及课程

我校制冷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一直围绕家用空调与小型冰箱来展开,内容单一,缺乏广度和深度。技能竞赛紧贴社会应用实际,竞赛的内容来源于生产实践,可以说技能竞赛是观察专业发展的窗口,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了解行业技术的动态、企业的用工需求等,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教学环节中,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增加新设备、新工艺对应的教学项目;删除不合时宜的教学项目。例如,我校以往一直使用R12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作为电冰箱模块的教学设备,但R12制冷剂及其相关制冷设备已被淘汰,我校及时更新相关实训设备及工具材料,以确保教学内容和生产应用的同步性。

我校还积极落实将技能竞赛的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各个模块,编写教学计划,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例如弯管、扩管与工程制图是中职制冷专业的基础知识,在技能竞赛中也是重点考核的内容。为此,我校制冷专业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加大了上述内容所占的比例,在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将它们进行整合,弯管、扩管的要求以不同的工程图纸形式呈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弯管、扩管的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对二维平面图、三视图、轴测图的绘图、阅图能力,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技能竞赛对专业知识的考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我校制冷专业以技能竞赛为引领,结合制冷中级证与上岗证考核大纲,对制冷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系统化改革。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取消了《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将当中的工质基本状态参数、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制冷剂压——焓图、传热方式等内容整合至《制冷原理》。新设《制图CAD》《中央空调原理与维修》,它们与《冷库制冷工艺》《空调器、电冰箱原理与维修》《制冷维修综合技术》一起成为制冷专业的主干课程,并和《电子技术实训》《电工基础》等配套课程一起构成了制冷专业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技能竞赛的有机衔接,形成了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兼备的专业课程特色。

二、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体现职教改革理念

技能竞赛贴合一线职业岗位,技能竞赛的任务书借鉴了企业生产的任务工单形式,将需完成的任务按流程划分为若干项目,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融合性。这就要求中职学校需对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改革,贯彻以“工作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项目为载体、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

技能竞赛是实践创新教学方法的试验田,发挥技能竞赛的以点带面作用,可以将竞赛培训中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应用到专业教学中。我校制冷专业立足学生学情特点,参考竞赛的形式,制订各个教学项目的任务书,明确项目要求,并为各项目编写相应的学习工作页,参考制冷空调行业典型岗位工作内容,订立作业流程、对工艺性、质量性等明确量化指标。教学过程坚持“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原则,强化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要素的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以制冷空调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项目,首先教师根据实训设备和项目内容编写任务书,下发任务工单,然后班级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作出决策、项目实施、检查控制以及学习评价”有序开展。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学生从简单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到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提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能适应制冷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应用到其他职业岗位,达到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目标。

三、技能竞赛促进教学评价机制创新,改善专业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地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及时了解教学现状,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中职课堂里的教学评价局限于对学生学习的总结性评价,没有体现职业教育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表现的特点。技能竞赛的评价形式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工艺评价与功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将技能竞赛的评价理念与形式引入中职制冷课堂,可以从中找到教学上的偏失,更重要的是找到产生偏失的原因,对教学起到诊断性的作用。同时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评价,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

我校制冷专业把握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不断改进教学评价的机制与方式,构建以能力素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参考技能竞赛评价模式,细化课堂学习评价要素,引入6S、品质安定化等评价因子。例如:在进行“分体式空调移机操作”项目的学习时,改变以往只是评价学生操作结果的好坏,而是首先参考技能竞赛的形式制定项目任务书,然后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如系统检漏方法与试压压力、抽真空时长与系统真空度、系统运行调试参数数值等,规定项目的完成时间与考核要求,促使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专注度与高效性;参考相应的职业岗位制定《标准作业表》,对分体式空调移机的流程,各步骤的注意事项和质量特性等作出详细说明,帮助学生落实项目实施的规范性与工艺性要求;编写科学的评价量规,对学生操作的结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摆放、操作的规范性、课堂秩序、团队合作意识等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维度作出科学评价,及时分析结果,为后续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参考。

四、技能竞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师资水平建设

技能竞赛既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同时也是对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水平和技能的考验。以“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为例,其命题方式灵活,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泛,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知识上既包括制冷原理、工程热力学知识与制冷工具的基本操作等,又包括电子电路的阅读分析及电气故障的分析排除。考察的要素包括职业岗位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在更加广阔的知识层面进行竞赛的准备。只有专业教师自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比赛训练,提高比赛的成绩。因此,在技能竞赛的推动下,教师通过自身学习、交流走访、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带动整个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

专业教师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对竞赛内容、专业发展、社会需求、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实践,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达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专业能力的目标。 此外,我校还以技能竞赛为契机,组织制冷专业教师到其他兄弟学校、高职院校、企业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专业研讨、生产实践,为专业教师搭建学习的多元化渠道。得益于技能竞赛平台的推动作用,目前我校制冷专业教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为制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技能竞赛是中职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将“产、赛、教”有效融合,发挥其引领与推动功能,把技能竞赛的形式与标准融入专业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中职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从而打造强势专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陈春阳

本文是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第四批立项课题《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4KTZ05)成果。]

猜你喜欢

竞赛技能中职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