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流失的策略分析

2016-03-17李杰

关键词:文化因素文学翻译

李杰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译语之文化因素流失,如何弥补文化因素流失,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弥补文化因素流失的策略很多,我们这里仅探讨译语替代法和厚重翻译法。

【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因素 译语替代法 厚重翻译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04-02

文学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流失的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而且一种文化里存在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在另一种文化里存在。这种翻译中的两种文化不对等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化因素流失。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翻译所涉及的范畴远远超出语言本身,而渗透到文化的各个层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多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对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流失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弥补文化因素流失的策略。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使汉民族与西方民族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对异语文化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二者之间的可译度也越来越大。下文从译语替代法和厚重翻译法俩方面对文化因素流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译语替代法

译语替代法是指原语中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时,用译语中其它词语加以替代,这是弥补译语文化因素流失的策略之一。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被中国译者广为引用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Shelley) “Ode to the West Wind” 诗名的翻译,迄今为止没有人对她的汉译诗名“西风颂”提出疑义。或许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大师都是这样翻译的原故,因此没有人对此提出批评。很显然译者翻译过程中只考虑源语与译语形式与内容的对等,没有考虑英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造成了译文中文化因素的流失。翻译的实质是译者主体能动的理解阐释过程。许多当代翻译理论为译者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翻译阐释学中伽达默尔(谢天振,2005:60 )关于理解的观点,认为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理解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而是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这首诗中最经典的句子是“风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断英国人民对西风的殷切期盼与由衷赞美,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感受是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给中国人带来的却是刺骨寒风、草木枯萎。在英国大量文学作品中歌颂西风的枚不胜数,由此可见西风在大不列颠民族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而“东风”则带来与之相反的景象,每当东风(来自欧洲大路)到来,整个英国感受到的是冬天的气象,万物凋零,寒气逼人,但“东风”给中国人带来的感受和“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感受是一样的,例如,著名诗句有“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的春风就是指的东风。

海德格尔(谢天振,2005:55 )认为人们在理解事物时,都是以固有的意识去积极地参与,而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这就是他所称之为的“先结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文化知识能力都体现其主观能动性。因此,每个译者的理解方式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出现不同之处。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术。如果我们用替代(replacement)策略,即翻译时对原文语言形式进行一种再创造,把“西风颂”改译成“东风颂”当然整个诗词译文都要做相应改动,这样就实现了原文文化因素与译文文化因素的基本对等。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象征不同时可以采用译语替代法,这种替代方式对译文中文化因素的流失进行了有效的补偿,译语读者对译语文化信息的感受和源语读者对源语文化信息的感受大体相当。

有时文化翻译之过程看似十分简单,其实却是非常困难,因为“一种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都各自折射着不同的文化元素,二者之间的鸿沟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是无法逾越的。 所以从文化层面来看,代表西方文化的英语和代表东方文化的汉语所承载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毫无疑问也是迥然相异的。而翻译的任务恰恰就是要尽可能地消除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补偿译语文化的流失因素。因此,Christopher Taylor就提出“最理想的译者不仅仅是双语的,而且应该是双文化的。” 一个合格的翻译者不仅要精通语言本身,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更要学会跨越与该语言相伴随的文化障碍。

2.厚重翻译法

厚重翻译法(thick translation)是翻译家亚皮尔(Appiah)提出的,即为使译入语读者更加尊重源语文化和更好欣赏他者文化的思维与思维表达方式,译者在译文中加上大量的注释和评注,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

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中国台湾著名作家兼翻译家林语堂先生对文化因素流失的处理策略。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以下简称“京”) ,林语堂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其在旅居巴黎时,于 1938 年 8 月至 1939 年 8 月间用英语写就的长篇小说。它以京城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反映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事变”近四十年间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该小说根植于中国文化,即是用英语表达了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事件和意象,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其英文创作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带了翻译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讲,林氏创作就是一种翻译,因为该作品中一些文化因素源于中国。

林氏饱读经书,在中国堪称国学大师,同时他也非常精通英国语言文化,甚至许多翻译家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英语好于国语,能够像林语堂那样称得上双语及双文化的人可以讲是凤毛麟角;毫无疑问,他具有克服文化障碍的能力。林氏对原语文化因素流失的处理策略之一就是拼音加注法,这也是他对厚重翻译法一种全新的阐释。

拼音加注法在 《京》 这样一部英文作品中,大量存在,有时还出现拼音加汉语现象,这并非是林语堂的英文不过关,而是其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正如胡勇指出,新一代华裔文学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以汉字形象或直译或意译,英译后置于文中”。(胡勇,2003:149)这可看成是一种英译手段,通过对汉语进行罗马化的处理从而试图在英语读者耳中再现书中主人公所说汉语的拼音,彰显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比如“ fochi”(福气),“kowtow”( 磕头), and “tsungtse”(粽子)。

这样的厚重翻译法呈现方式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那些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却苦于无法在英文中找到全面对应词的中国文化专有词汇的最好诠释手段,即在译语中出现文化因素流失时才使用的手段。譬如: 林语堂:…and she woke up to find herself lying on the kang in the inn. (P. 27) Note: “the kang” is also called heatable bed, commonly used in North China ,oblong platform built of adobe or brick and covered with a mat, with a fire raised underneath for heating purposes and with the smoke thus produced discharged from a narrow passage to a chimney.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的解释:“炕 , 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

从该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炕是我国北方人常用的比较有特色的“床”,很难用“ earthen bed ”这浅显的英文解释来描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林语堂采用了拼音加注这种英译手段来避免文化因素的流失。在拼音后给出具体英文解释,以降低英文读者阅读原文的难度。拼音加注的纪实翻译方式,让“炕”是个文化涵义特别丰富的中文词汇弥补了译语中文化因素流失。林语堂又给出了该词的具体使用语境,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词的含义和语境。其实厚重翻译法比较注重接受者因素(读者)对翻译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一个成功的翻译者,不再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封闭性转换,而应考虑到文化因素,读者审美习惯等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力。译者往往自觉跳出原文与译文的语言逻辑意义等值这一层次要求的束缚,从文化角度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近似。

3.总结

文学翻译过程中造成文化因素流失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而“一种文化里存在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在另一种文化里存在。”,也就是说两种文化中的文化所指不一定是对等的。这种翻译中的两种文化不对等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化因素流失。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各种策略来弥补译文中文化因素流失,以向译语读者完整再现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1.

[2]孙会军.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

[3]熊德米.有关论语的五种英语译文比较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3):53.

[4]左飚.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J].上海翻译,2009(2):38.

猜你喜欢

文化因素文学翻译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书刊出版设计中文化因素应用研究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