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滚 冰

2016-03-17高维国

神州民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龙女井台轱辘

文/高维国

滚 冰

文/高维国

“轱辘轱辘冰,来年不得病”

“十五十六走百病”,东北农村有正月十五“轱辘(滚)冰”的习俗,这天晚上,大姑娘小媳妇和孩子们要仨一帮俩一伙的到屯中的井沿儿或大坑的冰上打几个滚,并根据自家身体等情况念叨一些诸如:“轱辘轱辘冰,一年不得病;轱辘轱辘冰,来年肚子不疼”等祈祷祝愿的话。据说,这样可以滚去烦恼,滚除百病,滚来好运气。

传说:人龙相恋的故事

轱辘冰的习俗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一个名叫王小的纯朴后生,常年以砍柴打渔为业。为了侍候久病不愈的母亲,三十多岁还没有娶上媳妇,母子俩相依为命。有一年正月十五,天刮着“大烟炮”,王小瞅瞅空了的药碗,一咬牙就又去山上打柴了,用打柴换来的钱为母亲抓药。打完柴下到半山腰,王小一个跟头摔伤了腿。他没舍得扔下柴禾,一瘸一拐地将柴禾拖到集市上,卖完柴买了药,到家后又按大夫说的去打井拔凉水熬药。手扶辘轳把儿还没摇呢,那柳罐斗子自己就上来了,王小正纳闷儿,只见柳罐斗子里蹦出一只瘸腿青蛙,冻得哆嗦乱颤。王小寻思青蛙一会儿不冻死了吗?就去抓青蛙,一扑一个跟头,起来就不瘸了。王小把这青蛙带回家放在炕头暖和,还给它吃的。半夜,王小被惊醒,发现那青蛙打个滚变成了个大闺女。只见她打开一个月亮匣子,放出水给他妈洗澡。洗完后,那蛙女打个滚又变成青蛙,一连两个晚上都这样。第三天,王小看准脱在一边儿的青蛙皮,一把抓过来就锁在箱里。这回闺女没招儿了,就对王小母子说了实话:“那皮是龙皮,是我护身的,我是独角龙的三女儿,到河岸上玩耍,忘了今年封江早,把我隔在外面回不去了,就躲到这口井里。每天看见王小老实善良,为老人家治病不辞辛苦,深受感动,今天特来帮助你们母子二人”。看到王小母子俩既感动又高兴,龙女就对王小说:“我一个姑娘家这样不明不白地住在你家不好看,不如咱俩成婚吧?”王小母子乐得合不上嘴。婚后两人恩恩爱爱,母亲的病也好了。到第三年正月十五晚上,松花江上忽然传来“咔崩”、“咔崩”的冰裂声,原来独角龙发现了此事来逼龙女回宫。三年仙缘已尽,王小和龙女哭得死去活来,两人来到当初见面的井台上,更是触景伤情,哭出的眼泪洒落在井台上冻了厚厚的一层冰。龙女告诉王小:“每年正月十五,你背着妈到这井台上来滚冰,一来可祛百病和污浊之气,二来也能有个相见”。说完龙女就不见了。后来,这个动人的传说就在农村演化成了农村“轱辘冰”的习俗。

吉祥民俗:祛除疲劳求平安

现在,滚冰已经发展成一种既定的地方民俗,一种新时代的吉祥时尚。每逢入冬之后,往往是下了第一场雪之后,元旦或进入数九天,最热闹当然是正月十五了这个灯花节了。县里也选这个日子燃放烟花,一簇簇礼花腾向夜空,绽放着神奇与美丽……尽管是寒气袭人,冰天雪地,冻手又冻脚,大人孩子常常特意疯跑到宽敞的井沿或河面上去,在溜滑的冰雪上翻身打滚。据说,这样就能滚掉一年的晦气,滚出新年的吉运。年年如此,岁岁照常,在百姓中早就形成了习惯,而且在不断发展创新。现在不再是简单地在冰雪的河面或大坑里打滚,还选择冰雪高处往低处滚下去,四外往往还站着不少看热闹的人们,成为冬天里的一处乡村妙趣景观。虽然滚得满身是冰雪,甚至弄得浑身好赃呵,冰雪混合着尘土,但谁都不在乎,滚了一遍,再滚一回,直至滚得浑身冒汗,热气腾腾,气喘吁吁,满脸兴奋和喜悦,笑声阵阵,方可罢休。

时至今日,东北不少旅游区里在冰冻的河面都特意设置了一块开阔的滚冰场地,孩子们和不少大人来到旅游区里都忘不了要来这里滚上几回,意在“滚”出去往日的疲劳和不快,“滚”来新岁月的吉运和快活,“滚”来美丽的心情。滚冰已经远远跨越了原来的意义,令人欣喜地成为了冰雪健身的特殊体育运动形式。

猜你喜欢

龙女井台轱辘
在展览馆意外见到我家的花轱辘车
数轱辘
高唐神女与《格萨尔》中龙女中美人原型比较研究
凌晨
从井台到广场
艾米莉亚·克拉克 男人们都爱“龙女”
超凡脱俗的“龙女”:艾米莉娅·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