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年·猴·趣

2016-03-16沙伟

收藏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猿猴绢本设色

沙伟

机灵活泼、滑稽有趣的猴为灵长目动物。早在华夏三千多年前,善于形象思维的古人即将猴录进了象形文字。《山海经》、《吕氏春秋》中称其为“猿”,《楚词》中尚有“猕猴”,晋·阮籍有《猕猴赋》延承此名,晋·文学家傅玄《猿猴赋》有“戏猴而纵猿”之句,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猿和猴皆可称为“猿”。

在传统的中国绘画领域里,猿猴题材画的地位虽不如人物、山水、花鸟,但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如:宋代易元吉所绘神气顽皮的《猫猴图》、元代颜辉为褒扬“猿之仁也”所作的《百猿图》、明代宣宗朱瞻基洋溢着温馨亲子之情的《戏猿图》、清代沈铨绘有吉祥寓意和祝福的《蜂猴图》等,可谓举不胜举。猴喜满园桃李艳,岁迁遍地春光明。值此生肖猴年,笔者介绍一些国内外馆藏的猿猴题材中国古代名画,以此弘扬“中国猴文化”,祝福读者朋友猴年大吉!

宋·佚名《猿猴摘果图》团扇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5.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图上黑白两色三只猿猴,于深山野林中攀援栖止于树枝上。画面右上方一黑一白两猿猴相互逗趣,下方另一黑猿猴左臂摘取红果,右臂抓着树枝,其贪婪和欣喜之态描绘得入木三分。图中以小斧劈皴绘山石、双钩填色画枝叶,精工巧丽的笔法妙不可言。而枯黄的树叶、红色的果实、丛生的小草和细竹作为点景之笔,不仅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气氛,而且打破了山石的呆板,使得图上自然之趣增添良多。画家以其精湛的笔墨功力,不但描绘了老树的虬枝和枯叶,更是画活了猿猴茸茸的细毛和灵巧活泼的动态,其表现大自然的深厚画功与技巧彰显无遗。

宋·易元吉《蛛网攫猿图》团扇 绢本设色 纵28.3厘米 横25.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篇》《烟云集绘册》。该图枇杷树上悬挂一毛茸茸的小黑猿,其右手紧握垂下的枇杷枝,双脚紧附树枝;左臂则奋力地伸向正前方,目标明确地想“攫取”枝桠上的蛛网。略显夸张的小黑猿长臂,恰如其分地传达出猿的形体特征。而斜出的几枝枇杷树枝,在构图上并无喧宾夺主之嫌,却是易元吉构图画猿的精妙之处,使得小黑猿神情宛然、轻盈如叶的姿态,充分凸显于整体画面。特别是小黑猿孩子般幸灾乐祸、顽皮可爱的神情刻划,画家能够从极富动态美感的一瞬间捕捉,仿佛定格于摄影之画面。右画面不添一笔的大量空白,更是让简单清晰的作品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宋·易元吉《三猿捕鹭图》团扇 绢本设色 纵24.1厘米 横22.9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三猿捕鹭图》是爱画猿猴的易元吉跑遍深山丛林,观察野生猿猴的生活点滴后,记录写生创作的鲜活作品。画作构图甚富巧思,用笔也相当工细,将猿猴的灵巧表现得惟妙惟肖。画面绘猿猴捕捉白鹭之情景,一只白鹭被三只猿猴捕食,另一只白鹭在空中哀鸣,不忍离去。没有长期对生活在自然中动物的观察,是不可能画出如此神态逼真的作品的。尤其是所画猿猴灵性十足,似乎在动感地抓食欢天喜地、胜利得来的果实。而“三猿”谐音“三元”,有着“连中三元”之意;“鹭”又谐音“禄”,更有福气、福运的吉祥寓意。

宋·易元吉《猴猫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31.9厘米 横57.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两只结伴路过的小虎斑猫,一不留神,被脖子上圈绑着粗绳、百无聊赖的黄山猕猴“挟持”了一只,另一只则惊避回顾。众所周知,猴之天性虽凶蛮,但于躁急犷悍中却有调皮可爱的另一面。尽管被人圈绑而导致行动受限,却本性难移,无法阻挡它活泼捣蛋。被猕猴“挟持”在怀的小猫侧脸瞠目,惊恐地张嘴大叫;而避至另一侧的小猫全身“防御性”地拱起,回头对着猕猴怒目嘶叫;猕猴却鼓吻闭唇、神态自若地斜视着对方,一副“你奈我何”的神气顽皮模样,令人忍俊不止。

宋·佚名《枇杷猿戏图》轴 绢本设色 纵165厘米 横107.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上册、《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故宫书画图录》第三册。

所绘老树擎空,突出画幅,其枝垂挂,复返画中。画幅中的枝干,笔不连而意连,足见画家布局之匠心。一猿攀枝摇荡,如戏秋千;一猿则踞干悠闲旁观,真能得猿猴动息之情。画技精湛,擅用墨,曲尽黑猿毛色之状,树石描绘精彩、用色雅正,尤有过人之处,是宋代无款作品中之巨幅精品。易元吉的《猴猫图》突显毫芒毕现的用笔功夫,此画则用墨功夫一流。

从画面上来看,枇杷树的枝干上下各一段,并未相接,观赏时却有相连的感觉。这种画外之意,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安排。而其沉着用色、劲健的用笔,则将树干的扭曲斑剥、树叶的转折、石头的坚硬和猿身黝黑的绒毛表现得栩栩如生,像可以触摸一般。然只生动地画出物像的形貌仍不够,必须掌握其情态,方算传神。因此画中黑猿,挂在枝干上的一只,手尾紧握,好似在荡秋千一般,另一只则悠闲地坐在树干上,和它相互凝望,情意相系。

宋·易元吉《树上二猿图》轴 绢本设色 墨笔 纵190.8厘米 横100.2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作生动逼真,呼之欲出。图上的獐猿画不但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开拓绘画题材的重大意义,而且在绘画艺术上亦达到了一流水平。此图画面整体比例准确,二猿动态十分传神,形神兼备,别有巧思,似在树上嬉戏玩耍之余,想跳出画面和我们“亲密接触”。在古代,绘画评论家多将獐猿画视为易元吉的专工独诣。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易生画赞》,北宋有“忠肃”、“元忠贤”称号的刘挚的《易元吉画猿》,清代擅工草书的张来的《獐猿图》等,均曾题诗作咏大加赞赏,其画功亦被赞叹为“世俗之所不得窥其藩”的绝技。

宋·易元吉《缚猴窃果图》轴 绢本设色 墨笔 纵96.2厘米 横54.2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易元吉所绘猿猴既能师法自然,又能从古人汲取养料,充实自己画艺。故人们评说:“元吉平日作画,格实不群,意有疏密,虽不全拘师法,而能仗义古人,是乃超忽时流,周旋善誉也。”此作即为佐证。画面上,被绳捆缚在木杆上的猴子用墨笔勾画,似在用左臂保护身体不往下坠的同时,右臂则不老实地想偷窃地上的果实,其动物的天性被描绘得一览无遗。猴子的形象、动作可谓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尤其是猴子那一双“贼眼”和右臂的“第三只手”,十分突出逼真,从中可见其非凡超群、推陈出新的画功。

元·颜辉《猿图》轴 绢本设色 纵131.8厘米 横6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画家颜辉擅长画道释人物,也擅画猿。所作形象,造型奇特,神态生动,时人称之为“八面生意”。画法上粗笔居多,笔墨劲健豪放,渊源于南宋梁楷的泼墨减笔法。此《猿图》画悬崖树上,二猿攀爬。一只抱着树干,一只挂在枝梢,树枝因负重而下垂,犹有低昂摇摆之态。右下方有一蜂群,两猿目视,既惊又喜的表情,仿佛若现,意态甚是生动。中国画中常绘有猿猴和蜂的作品,目的在取“封侯”谐音,用为祝贺升官晋爵的表征,深富吉祥喜庆的寓意。此图双猿面部眼口鼻等部位,细笔勾描,周身不作轮廓钩染,全以淡墨干笔涂擦而成,形象真实生动。岩石和树木枝叶,画法工整,多方硬之笔,风格独特。

元·湛然《母子猿图》轴 纸本设色 纵88厘米 横34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湛然,生卒年不详,俗姓徐,名仲明。元至正末年削发为僧,后任无锡惠山寺住持。擅画,尤精走兽,所作多散失,极难一觅。此图有“惠山寺僧湛然戏墨”题款,系以南宋僧法常绘《猿图》为蓝本临摹而成。构图布局与《猿图》十分相似,笔法兼工带写,对照《猿图》只是笔墨较法常略为板实。针对此图的时代问题专家有不同看法,只是目前尚无湛然的第二幅作品可资比较。

明·宣宗朱瞻基《戏猿图》轴 纵162.3厘米 横12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下册、《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故宫书画图录》第六册。

此图作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三十岁时,画左上方署有“宣德丁未御笔戏写”,下钤“广运之宝”和“御府图书”二印。绘母猿紧抱小猿蹲踞于石上,旁有公猿摘送枇杷,洋溢着温馨的亲子之情,寓有崇尚人伦之意。画猿得宋代易元吉神韵,背景之竹丛、苇草、荆棘、枇杷,线条自然流利。山石皴法圆润,得董(源)、巨(然)遗韵。整幅画构图中正和谐,与宣宗皇帝雍容大度,颇能呼应。

清·沈铨《蜂猴图》轴 绢本设色 纵184厘米 横96.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对后世花鸟、动物画影响显著,尤对日本绘画影响深远的清代画家沈铨,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人。其画风主要继承了精工富丽的黄筌画派画法,并将多种画技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画貌。此图作于1742年,时年画家61岁。画面为高高在上的一顽皮泼猴,于树上全无惧色、“勇敢地”去捅马蜂窝;而地面山石上的三只猴子在树下注视,仿佛用目光鼓励同伴“加油”。此图中蜜蜂、猴子谐音“封侯”,为画家钟爱的吉祥祝福画材。四猴形态生动,画法精工,是为仿易元吉笔法。整图采用工笔和写意结合,再以色彩和水墨搭配,背景山石画得突兀嶙峋,树叶多以生长结构和形态加以概括的夹叶法表现程式,再涂以白色或浅绛色,具有沈铨绘画的独特风格。

纵观以上猿猴题材的古画,我们皆可从这些经典传世之作的画面中,感受动静结合、神形兼备的轻快美感。虽然图中猿猴表现的动作有限,但仿佛可以寓动于静,于观赏中似有完整的“中国猴文化故事”在脑海里浮现。其灵动鲜活、传神逼真的效果,在古代画家笔下绝非单一的模仿写生,而是将最自然的状态融进了艺术创作,故画作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责编:李禹默)

猜你喜欢

猿猴绢本设色
《与·游》
国画纸本设色《荷》
《岩高千尺虎》
冉茂列
猿猴和两个人
动物的“叫”各不同
《独白系列之三》
《鹿鸣》绢本设色
郑庆余艺术作品
白猿、仙桃与度脱——队戏《猿猴脱甲》的传说情境与功能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