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视阈中的中职班级管理理念更新

2016-03-16许金生

文教资料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场中职班级

许金生

(福建商贸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职业生涯规划视阈中的中职班级管理理念更新

许金生

(福建商贸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当前中职班级管理亟须创新驱动,面对中职生职业素质现状,中职班主任应以提高职业生涯教育能力为突破口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创新班级育人方式,帮助中职生全面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培育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新型班主任队伍和新型班集体。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班级管理育人理念育人方式

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中职学校应通过企业文化、标准的输入,建立与市场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决定中职班级管理亟须创新驱动。我们可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以此为突破口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和理念,引导学生将目光从“升学发展”转向“职业发展”、从“学校的人”转为“企业的人”,将“我的梦”和“中国梦”完美结合,营造“立德、修身、笃学、尚技”的学风,让中职校园成为中职生孕育职业梦想的家园。

一、职业生涯规划视阈中的中职生素质:亟须职场化塑造

(一)学生长期职业理想和短期个人目标的双重迷失。

中职生刚刚经历中考失败的打击,一些人入学时处在思想情绪的低潮期。他们虽然迈进中职校大门,但仍对职业前途充满迷茫,如同生活在一个空洞的世界,没有进取的动力,没有前进的目标,每天按部就班地混日子。他们不仅没有明确的长期职业理想,也找不到短期的个人目标,如果不及时调整人生航向,乘职业教育之舟扬帆前进,而是随波逐流,虚度光阴,就会导致中职班级从整体到个人缺乏明确奋斗目标。

(二)某些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标准的双重混乱。

与中职生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互联网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和交流方式的变化,影响一些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正负信息交织,冲击着一些人的道德观,让他们无所适从。处在青春躁动期的中职生价值观多变易变,喜欢立异。中职生如果没有鲜明的道德立场,没有明确的职业价值观,就容易产生是非不分,言行不一,诚信流失,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自律不足的现象,导致某些中职班级班风混乱。

(三)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动手技能的双重缺乏。

中职生不仅普遍学业成绩不理想,而且动手能力和企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刚初中毕业的中职生在过往的教育经历中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过他们普遍对动手感兴趣,不喜欢纸上谈兵。我们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从动手能力出发,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否则,有可能使学生文化课和技能课双双落空,厌学情绪蔓延,缺乏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求知欲望,导致中职班级学风不振。

(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下滑。

我校每年对中职生进行体能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他们普遍缺少锻炼身体的意识,业余时间喜欢埋头上网玩游戏、玩手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职生心理素质也呈现下滑趋势,问题学生增加,缺少自信,害怕竞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应聘艰苦的一线工作岗位,导致一些中职班级学生精神面貌缺少活力。

(五)学生成才意识和成长途径的双重匮乏。

不少中职生是中考失利后被迫选择就读中职校,成才意识滞后,缺少成功欲望,自我评价不高,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规划,对于自身成长途径缺乏正确认知,需要不断重新自我定位和自我规划。他们没有意识到积极参与学校班级各种活动,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也是自身才干的增长途径,导致中职班级学生职业素质成长周期延长。

(六)学生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的双重反差。

一些中职生容易到虚拟网络世界里寻找成就感、认同感,以摆脱现实生活世界的各方面压力带来的失落感。一些中职生如果长时间沉溺网络娱乐,放纵自己,脱离社会现实,不参与社会实践,不接触大自然,就容易产生人格缺陷和心理缺陷,不善协调和人际沟通,对现实中的人和事缺少热情和兴趣,有冷漠和自私倾向,导致一些中职班级学生团队意识下降。

(七)学生专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双重局限。

一些中职生入学时对专业选择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不是因为喜爱,而是朋友家人推荐才选择所学专业,对专业认识一知半解,也不知道与自身发展条件和专业要求是否匹配。在自我认知方面,不能理性看待自己的优缺点,面临学校和社会家庭评价体系的双重压力,学生自我定位易出现自卑倾向,不知如何面对职业要求和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导致一些中职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和成长动力不足。

二、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中的班主任育人理念:亟须新内涵

(一)系统型的成长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引入系统型的成长观。在时间上,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中职三年学习生活始终,不同阶段有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为中职生可持续发展服务;在空间上,不仅看到中职生在学校家庭的成长,更看到企业是他们职业生涯真正的舞台,立足企业,立志成才;在团队上,班主任要借助德育课、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及企业能工巧匠的力量,从不同角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全方位共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通过三年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培养中职生更广阔的人生视野和更坚定的职业理想,让中职生不仅看到现在,更看到未来。

(二)合作型的人际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突出团队精神培养,帮助中职生树立人脉意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扬长避短,学会与他人合作,借助他人力量,共同完成既定任务。中职生要主动给他人以帮助,主动交朋友,认识到“多个朋友多条道,少个朋友多堵墙”,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善于合作、有团队精神的合格企业人。

(三)服务型的职业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突出服务型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服务型社会的真谛,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享受他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同时每个人通过自身职业和技能为他人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双赢共赢,是职业价值的体现。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中职生勤劳的品质和勤奋的作风,乐于为他人服务。如果学生好逸恶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最基本的服务意识,将如何走上社会,如何得到企业的青睐?

(四)规划型的时间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引入“时间管理”的概念,培养中职生时间管理的能力。青少年时代是我们唯一有资格规划未来的时光,就如一块无人问津的土地,如果你认真规划,也许就是百花盛开的美丽花园,但是你如置之不理,可能就是荒芜的杂草丛生的垃圾场。青春何尝不是如此,可以是激扬的热烈的,也可以是消极的黯淡的,可以在学习知识技能中废寝忘食,也可以在游戏打闹中悄然流逝。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知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都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同样的时间选择做什么事会决定职业的前途。

(五)技能型的学习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突出技能型的学习观,努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班级氛围。学校的课程体系要突出每个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中职生要以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核心竞争力,走上成功成才之路。多省“技能型高考”的创新举措搭建了中职生通过技能操作考试升学的“立交桥”,为中职生进入高等院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这将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

(六)自律型的管理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培养学生自律精神,提高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道德成长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我们要重视中职生成长的主体性,帮助他们从“他律”向“自律”转型,激发中职生自我成长的欲望。职业教育不仅要看学生接受了何种知识和技能,还要看学生是否达到了“四自”(自学、自立、自强、自律)。

(七)激励型的评价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建立激励型的评价观,为中职生成长提供自信和成功的体验。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学生,不能苛求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严厉教育就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更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或者行为上的一点小问题就盖大帽子。学生许多问题是过往不愉快成长经历造成的,我们要多关注中职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求教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让学生如沐春风,帮助中职生寻找自己职业生涯的“闪光点”。

(八)健康型的生活观。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引进“健康管理”的概念,培养中职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管理的能力,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提倡每个学生在体育和艺术方面分别培养一个爱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工作的保证,特别是中职生将来大多在企业一线工作,试想三天两头请病假,整天无精打采的中职生怎么能适应企业需要?

三、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中的班主任育人方式:亟须新思路

(一)从以学业成绩为主来评价学生转为职业综合素养评价。

班主任要提倡“德才相济,以德弘才”的成长理念,不能只看学业成绩,中职生在读书之外,还要学会做事做人,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不要歧视,要看到他们其他方面的特长,鼓励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可能要努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未来职场岗位的学习能力更多体现在对实践体验的吸收而不是书本知识,鼓励学生个性化与专业化成长,培养学生走上社会所需要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毕竟未来职场,不重学历重能力,不看成绩看业绩。

(二)从强调个人成才奋斗转为强调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

班主任在班风建设方面,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要突出每个学生的优点,人尽其才,让每个人都是班级的财富,避免“少数人做,大多数人看”的局面,提倡合作互助的团队模式。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借助人脉,借助众人的能力是职场的必然。在团队合作中,鼓励中职生将“我的梦”融入“团队梦”,再融入“中国梦”,以获得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三)从封闭狭窄的个人生活空间转为建立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网。

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培养开放的人格,包容理解他人,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诚信是交往的基础,友爱是沟通的桥梁,学生之间提倡真诚交往,提倡良性竞争,不互相嫉妒,鼓励学生多交朋友,多与人沟通。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如QQ、微信拓展巩固自己的朋友圈,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出虚拟网络世界,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正确处理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得关系,避免过分沉迷。

(四)从道德伦理说教转为具体细致的职业道德规范。

班主任要以各自班级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为核心,形成班级某种鲜明的道德取向,以此带动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将职业道德规范日常化,建立严格的惩戒制度。道德问题不是能力问题,不存在“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问题,要从学生将来就业的角度,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从小事抓起,从小的习惯抓起。这样做,比苍白无力的口号式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五)从单纯的班级文化建设转为校企文化的双向融合,从封闭的课堂教育模式转为开放的社会实践模式。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凸显职教特色,比如,通过引进“7S”管理,为师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通过企业“冠名班”形式,形成班级名片,提炼班级口号,通过企业文化、标准的输入,丰富班级文化内容。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开拓校企合作渠道,实现校企联合育人,继续完善“厂中校”、“校中厂”等办学模式,引进现代学徒制。班主任要鼓励中职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创造条件,送学生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磨炼技能,熟悉生产各环节,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请优秀的毕业生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到班级传经送宝,让学生看到专业成长的魅力,感受榜样的力量。

(六)从无职教特色的班级活动设计转为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班级活动设计。

中职班级职场化活动设计研究与实践有利于中职班级实施“素质化教育”,让班级活动主题鲜明,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在时间上,要贯穿中职生入校到毕业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在内容上,不同学期的活动主题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第一学期是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第二学期是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培养,第三学期是时间管理和健康管理,第四学期是求职择业就业,可根据班级情况灵活安排。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设计要坚持渗透性与长期性统一、实践性与体验性统一、多样性与系统性统一、创新性和原则性统一的原则,要和企业文化、专业特色、职业要求、职场理念和班级学生特点对接,真正将“素质化教育”落到实处。

(七)从以学风班风建设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转为职场化制度建设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

中职班级职场化管理制度设计研究与实践有利于中职班级实施“职场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元素。近年来,各地中职学校在班级职场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总的来看,班级职场化管理做法各有特色,但主要思路是一致的,就是参照职场管理制度将班级管理的各个要素精细化制度化,以职场模式组织班级活动,营造班级职场氛围,确立班级发展目标,营造班级企业精神,形成班级企业化,让学生在职场环境的熏陶下,主动参与职场体验,实现校园与职场无缝对接,以求完成“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成为具有现代企业意识的当代中职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和现代企业精神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校企文化融合的课题,并会发展成为职业学校最有生命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时彰显职业教育的创造力和为企业服务的精神。

总之,践行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有利于促进中职班级活动设计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职场化管理,素质化教育”,真正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到中职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赋予中职德育理念以新的内涵,而且为广大中职班主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打开了上升空间,有利于培育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新型班主任队伍和新型班集体。

参考文献:

[1]蒋乃平,主编.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

[2]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9 53/moe_958/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2015-07-29.

[3]龙卫平.浅谈职业学校的班级企业化管理[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4).

[4]古育珍,陈明耀.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之所见[J].科技视界,2013(1).

[5]张宇平.班级企业化管理是“职场化”校园文化落地生根的支点[J].科学咨询,2015(1).

课题项目:福建省2015中小学德育课题“践行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创新中职班级管理模式”成果;项目编号:DY201542B。

负责人:许金生

猜你喜欢

职场中职班级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班级“四小怪”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不称心的新班级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