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6-03-1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培养

李  娇

(闽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论英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李娇

(闽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教育部于2003、2011年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对培养中小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英语师范生作为英语教育的后备军,更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阐述跨文化意识的相关概念及其必要性,进而提出如何培养英语师范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日益受到国家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英语教学而言,教育部编写的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体现了这一点。内容中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1],其中文化意识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受环境和社会等其他条件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薄弱,很难完成这一使命。因此,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现实所需,而对英语专业师范生——英语教师后备军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应追根溯源,探寻因果,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意识。鉴于此,该文通过将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层次进行简单概述,结合英语师范教育的现状,提出培养英语师范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一、跨文化意识概念的相关研究

Hanvey 在1979年指出,跨文化意识不仅是个体对不同文化或者相同文化的敏感性认识,还包括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对目标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的研究除了要明确其内涵还要知其构成。Harvey同年提出了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说:第一层次只是通过文字材料知道,却没有彻底理解的一些文化特征;第二层次,察觉到文化之间的不同,并产生冲突,很难接受;第三层次,对于异于自己文化的不同文化可以理性对待;第四层次,要求学习者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才可以感受对方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跨文化交际顺畅进行[2]。国内学者胡文仲(1997)在《外语教学与文化》一书中将跨文化交际划分为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五个方面[3]。

国内外对跨文化意识的构成的研究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研究概括起来都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文化实践三个层面,而这三个层面也是逐级深入的,跨文化意识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第三个层次——文化实践。

二、英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是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举措就说明了国家对于高素质教师的渴望。师范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也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科技强国的重任。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日益全球化的现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这门语言,才能更有利于互相了解、寻求合作,进而谋求发展。语言和文化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理解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才能够自我调整言行,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学习才会有意义。其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师范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培养的教师的质量成倍地影响为国家输送人才的质量。可见,师范类教育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并轨,强化对英语师范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其次是个体语言发展的需要。文化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文化最主要的载体。语言的运用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的使用,而是要将其置于相应的文化环境。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不论针对专业英语还是非专业英语都对“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提出明确要求。由此可以得出,无论在英语学习的哪个阶段都要有跨文化意识。从某种意义来说,文化是渗透在语言当中的,就个体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发展而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还有个体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英语专业师范生具有英语学习者和未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双重身份。为了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他们的学习目标应该和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相适应。教师作为参与学生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自身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和发现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知识,有助于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实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实施英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高校英语专业会开设有关英美文化的课程,在短时间集中地完成课程内容,虽然将文化带进了课堂,但学生没有在特定文化情境中进行语言运用的体验,所以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也满足不了学习者的需求。笔者基于国内外对跨文化意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两个途径。

1.内容依托教学(CBI)教学模式的应用

跨文化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分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英语专业生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近年来内容依托教学(CBI)模式为英语专业未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该模式倡导的交际性和文化性与本研究目的不谋而合,所以该文借以寻求提高英语师范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CBI提倡语言的学习应以内容为依托,最终目标是交际,要将语言学习置于一个真实的内容和交际目的的环境。陈冬纯(201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的目标为“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CBI是一种体现“语言”与“内涵”关系的教学模式,“内涵”主要体现为专业内涵和文化内涵,语言与专业内涵的融合使外语教学专业化,重视语言的“工具性”特征;语言与文化的融合使外语教学更重视语言的“人文性”特征,使学生更贴近外国文学和文化,提高文化素养[4]。该理念中的主题模式是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教师给予一个主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行研究和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交际性的环境。

授课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并且感兴趣的。李淑玲(2007)提出应从教育观、文学修养、价值观、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六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5]。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或者视频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形式上可以实行小组合作、辩论比赛、论坛及演讲比赛等,促使学生课下去积极准备,来应对课上的交际任务,有助于提高跨文化意识。对学生的评估上采用形成性评估,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每个环节,阶段性地予以评估。该模式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要有一定的国外生活学习经历才能引导学生并使其有所收获。

2.第二课堂的开设

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师的显性引导,还可以通过隐性渗透的方式来实现。第二课堂较第一课堂更具灵活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且更贴近真实的生活。在科技时代,知识来源渠道增多,各种学习英语的APP、公开课、远程教学、微信、微博、QQ等网络资源都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机会和便利,而这在第一课堂很难实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在线学习交流群,在群里布置每天的任务,如定期看国外新闻、英语文章、电影并分享读后感,教师还应有相应的评估机制,保证在线学习有序开展。教师也可以线下发起英语角、英语专题讲座、英语论坛、座谈等进行文化交流。不过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要有外教或者有一定国外生活经历的老师来参与进来,保证这一系列活动的效度。另外,第二课堂不能因其自由和灵活而忽略对学生的评估,要有明确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避免其流于形式。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学生们参与到其中,既有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能拓宽其跨文化视野,使得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完美补充。

四、结语

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除在英语专业四、八级和口、笔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外,还要积极关心和投身到基础教育教学行列之中。教学管理者应当时刻把握教育领域的风向标,关注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寻求实用和适用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真实的、富有交际性的课堂学习环境。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当注重充分合理地使用各种课程资源,投入精力去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夯实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强化跨文化意识。以上途径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情感体验,找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强化英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Hanvey, R. 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Toward Internationalism: Reading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d. By Elise C. Smith and Louise Fiber Luce, New bury House publishers, Inc, 1979.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陈冬纯.CBI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语电化教学,2014,(3):69.

[5]李淑玲.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6):88—89.

(责任编辑:朱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1-0021-02

作者简介:李娇(1989—),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3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1.009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培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