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素养”理念下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016-03-1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张  平

(黑龙江工程学院 外语系,哈尔滨 150050)



“人文素养”理念下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张平

(黑龙江工程学院 外语系,哈尔滨 150050)

摘要: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更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人类借助语言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在人文素养理念下应采取何种模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及吸收东西方的文化。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引言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学教师渐渐发觉学生越来越不好管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越来越不顺畅。学生们逐渐变得缺乏尊师重教的理念,对国家的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自主能力太差[1]。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对于大学生的这些变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禁会担忧,如果他们道德缺失,那么祖国的明天将如何?如何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问题并能够担当起主力的重任? 这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每一名大学教师不仅只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的内涵,不在于人的能力,而在于以人为本的精神[2]。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存在和价值的关注。它既是“人文精神”,也是“人文制度”。人文素养本质上是待人接物最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包括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道德素养。它追求的是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状态,情感与感情的美好境界,理想与生活的美好统一。人文素养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观念自由与个性自由,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任何欺压人性的学说和理念。人文素养是自愿的爱和善的行为,是自觉的谦虚与礼让,是自发的真善美的表达。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融入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深刻理解人文素养的内涵。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

语言是文化形式的载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英语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也是文化的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3]127。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与文化教学脱节,不能够完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必然会使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课堂的各个部分着手,在教学目标制订、课堂教学设计、学习策略等方面下功夫,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国学中的思想精髓融入西方文化中,使其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寄托。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引导他们研究我们几千年先辈留下的精髓,确立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

1.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并传递外国的先进文化

语言是社会现象,人置身于社会中自然包含语言的运用。语言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教育。那么在语言类教学中,语言又承载和跨越两种文化的独特形式,所以要学好语言必须要了解外国的各种文化及其背景[3]127。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师要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多关注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要提醒学生自己多关注、多了解各种国家的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采取多种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手法,比如:举行人文素养方面的主题演讲、英语小品、演唱比赛或者知识竞赛,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感受西方文化的渗入。在活动之中还要帮助提醒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找出相同与差异的地方,根据不同文化的特点把各种文化较好地融合起来,联系起来以达到深刻理解各种文化的目的,为今后的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英语教材中融入人文素养

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经过逐年改革,内容越见新颖,包罗万象,蕴含英语国家中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材料[4]。教师如果能够深刻挖掘资料的深度,将其中关于人文素养的内容与语言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置身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感受到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拥有健全的心智。在进行课文背景介绍和分析讲解课文、总结文章中心时融入文化素养,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也可以在讲解文章时适时地举出关于文化的例子,让学生加深记忆。比如:让学生接触西方礼仪,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交际中进行恰当的问候、致谢、道歉、就医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禁忌,更好地遵循语言在文化框架下的使用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从而促成有效交际。

3.在课外活动和课后交流中渗透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社会文化知识丰富而又广博,主要依靠教师个人能力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这要求教师督促学生在课外涉猎富于思想性、娱乐性、竞赛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英语读物,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也可以举行多种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视觉环境和听觉环境,采取多种形式,配合课程教学搞好教书育人的工作[5]。与此同时,还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找出适合学生又好被学生接受的关于文化素养的内容,促进他们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在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中获取积极有效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4.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之人格化的承担者,教师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蕴含在优秀文化中的文化价值汲取出来并予以提升, 以此来影响、启迪新一代的心智, 扩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境界。因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地扩展心胸、提升境界、净化情操, 成为一个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又有专精的学科知识的教师[3]128。教师的人文素养也体现在对课堂管理的变通与创新上,教师要摒弃填鸭式的课堂灌输,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积极向上的教研精神为学生做楷模。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教师因为经常接触外国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可能造成在人文渗透教育中对东西方文化有所偏颇,忽视本国文化的作用,从而误导学生,降低本国文化对学生们的影响力。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尺度,既要培养学生西方文化意识,也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够把外国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辩证地对待不同的文化。

结语

人文素养是一种文化沉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要采用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感触到由外语教师带来的独特的语言文化魅力。让学生从教师点点滴滴教学中懂得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主动接受并渐渐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善思辨力强并具有人格魅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莉,李艳,袁继红.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J].传记文学选刊,2013,(3):72.

[2]朱海英.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6):57—61.

[3]龙春芳.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渗透教育尝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4).

[4]张伟.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思想渗透的方法与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96—98.

[5]迟文成.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问题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130.

(责任编辑:刘东旭)

Explor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Quality”

ZHANG 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Abstract:Language is not only a kind of symbol, a communication tool, but also one way of humans’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Humans use language to preserve and spread social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is a decisive factor for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better learn the language and absorb the culture of the East and West under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Key words:humanistic qualit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3-0127-02

作者简介:张平(197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8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3.051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