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

2016-03-16孟庆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状况心理健康

张 伟,孟庆霞

(1.大海林林业局第四中学,黑龙江 海林157125;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

张伟1,孟庆霞2

(1.大海林林业局第四中学,黑龙江 海林157125;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女教师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撑起了“多半边天”。当为学生减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时,也要及时解放教师,尤其为女教师减负,为女教师减压。一个身心疲惫、心理问题较严重的群体,很难以最佳的状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难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所以,女教师急需亲人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社会、领导、家长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女教师是教师群体里的中坚力量,小学、初中和高中表现尤为突出。女教师的心理如出了问题,在学校容易波及到同事和学生的情绪,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师生关系紧张。在家庭,容易引起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进而可能还会诱发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个人,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学校、家庭、个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女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职业倦怠。教师职业是一个重复度较高的职业,多年来从事同一个学科的教学,对教材熟练度很高,这既是她们的宝贵财富,但同时也会让女教师产生厌倦感,觉得工作没有新意,提不起精神来。

2.情绪不稳定。情绪较紧张、不安、易怒、易躁,容易充满忧郁或攻击性,动辄会责怪和迁怒于学生。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而且情绪激动时,不顾及场合。

3.认知不合理。片面强调个人付出,不能正确对待奉献与获得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和工作中的荣誉得失,认知容易出现偏差。

4.人际关系紧张。瞅什么都不顺眼,瞅谁都不顺眼,总觉得是别人在惹(气)自己,而自己没有过错。

5.神经高度紧张。女教师经常会出现兴奋、失眠、食欲不振、生理周期不规律、神经系统失调等现象。这些对女教师的心理、身体都会有不良的影响。

6.反应迟钝敏感。在教学活动中有时反应迟钝,想做的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遇事又特敏感,无论事情于己有关无关,都敏感多疑。又往往回避责任,对学生冷漠,自我中心强烈。

二、不同年龄段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及应对办法

随着女教师的工作节奏日趋紧张,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压力长期累积,会引起心理反应,经常体验到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抑郁、多疑等消极情绪。因此,关注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成了新的课题。需要在女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让她们掌握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女教师又有不同的表现。

1.20—30岁年轻女教师

(1)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我定位不准确,职业自豪感淡薄。很多年轻教师择业不是自主做出的决定,大多是当年高考时根据分数由家长代为择业,发自内心对教育事业不够热爱,对学生没有耐心,而且看到周围很多同学各种发展,觉得自己选错了职业,从心里不愿对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

2)缺乏工作经验,工作态度茫然。很多年轻教师初入教师岗位,很多理论不能很好地转化为驾驭课堂的能力,不知道该怎样投入到工作中去,心存茫然,不知向谁求助。

3)由校门进入职场,人际关系困惑。在学校学习期间,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进入职场后,有的女教师不能很快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转变,难以应对与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感到困惑。

4)面对工作婚姻双重压力,有等、靠心理。年轻女教师参加工作后,很快面临着交男朋友和结婚等人生重大事情,心理准备不够,有的女教师甚至存在“有了孩子之后再好好干工作”的等、靠心理,不能很好地投入到现时的工作中。

5)急于求成,压力过大,不堪重负。有的年轻女教师要强、上进,急于干出成绩,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不但要求自己干好本职工作,还要处处获得别人的赞扬,不断给自己加码,担子过重,甚至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

(2)应对方法。

1)学校针对年轻女教师多开展一些“师徒结对”活动,由老教师带领她们开展工作,使其尽快做好自我定位,进入角色,投入到工作中。

2)加强个人修养,与同事交往中应多一些宽容,学会尊重、理解别人的工作,心态平和,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得与失。

3)加强学习,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一些请教,少一些逃避,及早为自己做好个人职业规划,确立工作目标。

4)增加职业幸福感,从学会爱学生开始,爱自己的职业,进而享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从而产生推动自己努力工作的内动力。

5)放慢脚步,稳扎稳打,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不必急于看到结果,多注重努力的过程。

2.30—40岁的中年女教师

(1)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盲目攀比,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这个年龄的女教师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上可比对象比较多,容易盲目攀比,对待荣誉和待遇等患得患失,易造成幸福感降低,工作上起伏较大。

2)孩子小,难以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女教师孩子比较小,容易有生病或孩子没有人带等突发事件,加之有的女教师缺乏生活能力,不能及时应对这些事件,影响正常工作,甚至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3)家庭、工作两点一线,生活单调,缺少情趣。这个年龄段的女教师,工作之余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和家庭上,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内容,容易自我迷失,自我评价降低。

(2)应对方法。

1)家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女教师的心灵损耗。

2)做好个人情绪调控,调整认知,把陪孩子成长看成是人生中一个难得的陪伴另一个生命的机会,正确对待孩子的弱小,不让焦虑情绪弥漫。

3)学校应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如孩子生病等,在允许的范围内提供一些便利,缓解这些女教师的焦虑情绪。

4)提升个人生活品质,多一些与孩子、家人互动的活动,多亲近大自然,既能增进亲情,又能疏缓自己的紧张情绪。

3.40—50岁的中坚女教师

(1)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工作压力大,难以承受。这个年龄段的女教师一般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工作量偏大,一般都是满负荷工作。而多承担工作就意味多一份责任,多一项考核指标,让很多女教师觉得难以承受。

2)生活杂事多,严重牵扯精力。这个年龄的女教师孩子正是接受教育的关键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摆在面前。同时,老人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生病、住院、陪护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这让很多女教师不堪重负,觉得精力不足。

3)晋职、荣誉等“外物”让人难以释怀。教师也是人,也有着对职称、荣誉、工资待遇等的追求,但是现实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和体制中存在的不完善,让女教师为此思虑不已,严重影响正常教学。

4)师生矛盾尖锐,情绪容易失控。现在的学生个性化,家长复杂化,教育管理难度增大,很多女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而学生又正值青春期,双方容易发生矛盾,甚至诱发一些恶性事件。

5)职业倦怠情绪严重。一方面,教师职业技能重复度高,很多女教师对任教学科教材和内容都很熟悉,觉得很难有突破;另一方面,学校里面迎接上级检查等工作较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职业激情。

(2)应对方法。

1)学校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常识和情绪调控方法,及时发现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

2)学校多开展文体活动,让女教师的身心都能得以放松,以愉悦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3)学校多组织外出学习活动,让女教师多接受外界的新鲜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避免产生懈怠心理。

4)个人应多学习,多接受新鲜事物,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同时多培养个人兴趣爱好,避免完全生活在孩子和家庭之中,要有个人独立的生活内容。

5)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让职称评定和荣誉授予等更加透明、公开,让大家平等参与竞争和评选。

4.50—55岁的老教师

(1)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更年期困扰,出现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女性进入50岁左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丧失,会出现失眠、盗汗、潮热、烦躁、易怒、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症状,让很多女教师痛苦不堪。

2)工作压力过大,难以承受。这个年龄的女教师大多是高级职称,还有一部分任主科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骨干,通常要到退休才能离岗,承担的工作量较多,压力很大。

3)任教小学科的教师,内心失落。很多女教师年轻的时候为学校做出了很多贡献,鉴于年龄和身体状况,学校安排从事一些校本课或小学科的教学工作,与以前的辉煌相比,很多女教师难以接受现在的轻闲,内心倍感失落。

(2)应对方法。

1)学校多考虑到这些女教师的实际困难,多一些理解和关怀,会让她们倍感温暖。

2)适当减少这些女教师的工作量,但要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避免让她们觉得自己无用,做好退休前的过渡。

3)个人及时进行心理调控,接受逐渐走向衰老的现实,以开朗积极的心态迎接不可改变的人生阶段。

4)家属做好情绪疏导工作,减少引发过激情绪的情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

(责任编辑:侯秀梅)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3-0081-02

作者简介:张伟(1971—),女,黑龙江宁安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孟庆霞(1963—),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30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3.034

猜你喜欢

状况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