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就业模式创新探索

2016-03-1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探索互联网

翟  丽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150080)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就业模式创新探索

翟丽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150080)

摘要:高校十年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高效的就业模式,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就业模式;创新探索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以数十万的速度攀升。从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结果来看,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会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将达到749万人。在就业方面,大学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1]。实际情况是,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的工作实践机会,无法积累工作经验,导致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与自身心理预期不符,因而不能如愿就业;另一方面,企业也常常为招不到具有工作经验、职业心理相对成熟的合适员工或实习生苦恼。虽然传统的校园招聘会和招聘网站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信息交换的渠道,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概念的崛起,传统的招聘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安排了教师专职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的大学在学生大一时就开设了职业规划课,并在大四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是,很多课程与就业需求对接仍然不够紧密,学生也没有真正从内心重视起自身的职业素质培养,因而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实现专业对口就业。毕业生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不但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学生自身时间和金钱的资源浪费,更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很多高校在就业渠道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有的高校创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进行自主创业;还有一些高校直接与企业合作办学,对学生实施定向培养,以实现专业对口就业。虽然这些改革创新的举措收效明显,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全体学生的就业问题。由此可见,只有对高校传统就业模式及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在现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改革和创新。

我国高校传统就业模式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局限性:

(一)统一招生统一分配模式(1949—1988年)

1949年至1988年期间我国高校就业模式一直为“统一招生统一分配”模式,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

第一个阶段为1949—1979年(文革时期除外)。在这段时期,高校就业模式为“统招统分,供需不见面”模式。这种模式从建国初期开始至恢复高考制度(文革时期除外),一直实行指令性的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度。即,由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批准下达由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编制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层层分解,直到具体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学校按照审批计划招入和分配毕业生,用人单位按计划接收毕业生。在毕业生持分配通知到用人单位报到之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一直处于不见面的状态。

第二个阶段为1966—1976年(文革时期)。在文革时期,我国高校招收的是由全国各地单位推选的工农兵学员。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从哪来回哪去的“定向分配模式”。

第三个阶段为1980—1988年。从恢复高考制度开始到1988年期间,我国的高校就业实行的是“统招统分,供需见面”的模式。虽然在总体上仍然实行统招统分的模式,但在毕业生分配权方面做出了较大调整。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高等学校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的是“分级安排、抽成调剂”。即,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中央其他部门主管的院校对学校所在地区需要的毕业生给予适当留成,毕业生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省、市、自治区主管的院校毕业生,原则上由地方自行分配,国家根据需要对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也适当抽调。之后又相继实行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对毕业生进行分配的就业方式。

(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模式(1989—1997年)

1989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后,国家教委随即出台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高校就业方针政策改革工作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中,就业模式实行的是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市场需求成为就业方向的主导因素。

(三)政府主导市场配置模式(1998年至今)

各省市的政府部门依据1997年3月24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继续深化高校就业制度改革,广泛推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进一步规范,指导高校联合用人单位举办校园招聘会。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

高校传统就业模式的形成是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的。在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的这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高校毕业生由国家或地方进行统一分配的就业模式不仅保障了国家重点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推动了偏远地区的发展,而且消除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 “包分配”的就业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限制了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选择上的自主权,无法实现供给与需求的自愿对接,同时也制约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高校无法按照社会发展需求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开始,高校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就业模式改革顺应发展需要随之迈出了新的步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产生不但解决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自愿对接问题、扩大了就业选择范围、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了高校按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并完善学生的教育培养。然而,随扩招而来的毕业生数量激增的现象,以及就业市场不规范、就业信息庞杂等问题使当前的高校就业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毕业生希望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但往往受制于实践经验不足或信息获得不及时;用人单位希望招到富有经验的合适人才,但常常受制于成本投入;高校希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参与度低[3]。现阶段的就业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在现有基础上对高校就业模式进行全面创新势在必行。

近几年“互联网+”的概念逐渐深入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宣传中。随着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理念的广泛认可与推广,“互联网+”这一说法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代名词。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时首次提出:“移动互联网它的本质,离不开‘互联网+’。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此后“互联网+”的概念就逐渐走入了我国各领域发展创新的理念中。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所提的“互联网+”与较早相关互联网企业讨论聚焦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4]。由此可以认为,我国政府已全面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形式下的经济、贸易、教育,以及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实践论证工作。如何在新的发展潮流中,依托“互联网+”教育理念找到高校就业模式的新出路,显然是高校教育发展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之一。为学生提供稳定、良好的就业平台是高校办学的基础,是树立学校品牌的根本,更是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的保障。因此,在高校就业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构建一个以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以大数据分析为保障的完善的企业、学生互选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尽早实现大学教育同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对接与融合,不但可以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同时能够加强学校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教学。因此,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无缝对接,构建一个完善的、功能强大的实习就业平台是高校就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

较之传统的高校就业模式,“互联网+实习就业”新模式的优势在于:

(1)可以更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有保障的专业实习、多种渠道并行的就业、创业机会。通过功能完善的信息平台,学生可以在任意操作终端和任意时间,在线上线下实时获得所需要的实习、就业、创业信息,全面务实的咨询服务,以及通过个人申请审批即可获得的技术、资金支持。这种全新的就业新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机会同时提高职业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快速实现自主创业。

(2)为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人才筛选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轻松地获得申请应聘人员各项数据的分析及比对结果,科学有效地对所需人才进行选择。企业同样可以以用户身份通过申请审批快速获得大量对口专业的实习生,节约运营成本。

(3)提升高校在社会及企业中的品牌地位,深化校企合作。实习活动中积累了职业经验的毕业生在实现专业对口就业后,能够更快地熟悉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从而使企业建立起与高校继续深入合作的信心,进而提升学校的品牌地位。同时,高校和企业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发布科研立项信息,与高校进行合作研发、合作办学。

建立“互联网+实习就业”新模式的现实基础是:

(一)高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对接意愿强烈

最近几年,一些高校将专业实习作为一门课程记入课程学分,以激励学生在实习活动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积累职业经验。但是,对于学生个人而言,绝大多数人希望寻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并不容易。多数学生并不能通过专业对口的实习活动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虽然毕业生希望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但为了顺利获得就业机会,不得不基于工资待遇及企业所在城市等方面考虑就业问题,导致盲目就业或转行就业;另一方面,企业想要快速地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也非易事[5]。很多企业都会进行跨省招聘,招聘成本较高。由于很多招聘企业在网络上只发布招聘职位的要求并没有详细地介绍企业信息,导致学生对于所投企业的企业文化,甚至岗位要求缺乏全面的了解,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融入企业文化。一般情况下,用人企业在招聘结束后都要投入人力、资金等对新进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工作,增加了额外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高校、学生个人,还是企业,都迫切需要一个能将彼此信息连接起来的一个媒介或者平台,以满足按需推荐、应聘和招聘的要求。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根据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于近期发布了《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对行动计划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考虑,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并将适时推出“互联网+”重大工程包。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四大内容中,重点强调,要以互联网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水平,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等深度融合,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优质资源社会化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政府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服务的购买力度,完善政府在线服务和监督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

(三)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保障

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6]。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网络平台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获取一系列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快速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目前,对于高校就业模式创新工作而言,虽然具备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响应、学校及学生热切期盼等积极利好因素,但是搭建起一个可以将企业、学校、学生的信息全方位连接,并能按照各方具体需求进行准确对接的功能完善的实习就业平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繁多而复杂的。归结起来,实现“互联网+实习就业”新模式所面临的阻力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由谁牵头主管的责任问题。

(2)建立网络平台的资金筹措问题。

(3)网络平台产品的后期技术维护、开发及可持续运营问题。

互联网正在越来越快地改变甚至颠覆整个世界的社会生产模式。它所引发的巨大变革标志着我们正处于一个从旧的生产平台向新的生产平台跃进的时代,一个被称为“互联网+”的时代。高校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应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号召,借助互联网技术寻找自身发展的突破口,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在高校就业改革方面,政府、企业和高校应该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相互配合,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张畔全.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2]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11).

[3]黄权标.浅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4]赵志学,周军军.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5,(2).

[5]唐菁玲.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

[6]杨旭,汤海京,丁刚毅.数据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朱岚)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University Employment Patterns in the Age of Internet+

ZHAI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Over the past decad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college has mad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into mass education. Meanwhile, it also has created employment issues. Employment pressure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has grown gradually, and employment is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How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employment pattern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 has become a task of great importance, one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by employment guidance departments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Internet+; patterns of employment; innovative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3-0004-03

作者简介:翟丽(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俄语系讲师,硕士,从事教育学、外语教学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6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3.002

猜你喜欢

创新探索互联网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