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6-03-1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问题

韩  丽

(玉溪师范学院 图书馆,云南 玉溪 653100)



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韩丽

(玉溪师范学院 图书馆,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在对图书馆藏书科学管理的过程中,编目工作是最为基本和首要的任务。图书馆每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以编目工作为依据和前提,所以做好图书馆的编目工作非常的重要,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图书馆编目的技术手段、编目对象和工作环境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尤其是编目业务的外包,给编目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和挑战,更使编目工作人员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那么在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着哪些常见的问题呢?而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下面我们就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做一下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对策

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图书馆编目工作。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在日益更新,对每个领域都悄然无声地发生着作用。图书馆编目工作也不例外,也在发生着技术上的变革,从传统的手动编制进入到了数字化编制时代,使得编目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革新,给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又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就从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来分析一下。

一、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编目工作不规范、不标准化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就是要有一套质量高、标准高,而且规范统一的书目数据库,这样才能够使资源的共享和共建有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编目国家标准、著录条例和使用手册。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给图书馆编目进行了规范,使得我国的编目工作逐渐条理化、合理化[1]。但是,面对新的技术的出现,网络和计算机的应运而生,使得编目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从目前的编目工作来看,在以下方面存在着问题。第一,分离法并没有做到完全的统一和一致,还有少部分的图书馆没有对《中图分类法》进行使用,还是用的传统的方式。第二,著录的规则上一共有两套系统,包括国图和CALLS,而且这两套系统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差异,使得的数字化编目不规范和标准。第三,有的图书馆的编目细则很久都没有更换和更新,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编目工作的要求,所以就必须及时地对细则进行调整。第四,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所以在数字化编目工作中就会使得编目工作不规范、不完整。

(二)对数字化编目工作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

当前,网络和科技迅猛发展,这就使得文献资料不再是简单和单一的纸制的文献编目,它的内容和载体也向电子编目转变,很多的电子资料纷纷而来,就像纷纷飘落的树叶,很难做到统一的标准,很难辨别编目的良莠,所以使得用户在检索的时候就会很容易陷入困境。另外,随着信息化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很多的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不再是单一化,而是需要多样化的需求,简单的纸制的图书馆编目已经不适应客户的需求,需要从更多的渠道获取更全面的信息,需要从手动编目向电子方向转移。

(三)数字化图书馆编目业务的外包管理还不完善,不健全

目前,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向编目业务外包发展。由于这项业务启动的时间还非常的短,图书供应商和图书馆都处于摸索的阶段,需要不断加强磨合,因此,在外包的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在数据上存在着质量问题。比如,在下载套录数据的时候,发现错误而不及时地改正;没有对图书编目进行查重,使得多卷书、再版书出现同书异号的现象。第二,在图书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图书馆藏章盖得非常的不清楚;磁条在粘贴上隐蔽性不强;条码和书标贴错或者忘记贴;书标的覆盖物不够平整,造成很容易脱落。第三,书商的编目人员不固定,总是换人,所以就对管理和培训造成很大的困难。

(四)编目员的角色定位有很大的偏差

很长的一段时间,图书馆重要的基础业务就包括编目工作,编目人员通过自己娴熟的专业知识、辛劳的工作态度为图书馆编目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编目工作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手动编目向计算机编目和联机合作编目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就要求编目员开始转换角色[2]。在以前,编目工作的分类和著录等所有的项目都是编目员亲自编录,但是,现在通过联机系统只要简简单单地进行下载、复制和粘贴就可以完成了。这样就使编目的程序变得非常的简单易行,也使编目员误认为专业的技术已经不重要了,从此就不再去努力学习专业的知识,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编目员的岗位处于不重要的地位,他们的角色的定位也变得非常的不清楚,使他们的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失落感。

二、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图书馆文献编目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

图书馆书目数据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是做到编目资源共享的首要的条件,是联机数据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著录在格式上不能够统一,著录标准不规范,就使得数据库失去了生命,也不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3]。现在,很多的文献编目规则著录的格式混合在一起,各大图书馆依照所管辖的区域使用不同的编目标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编目的规范和标准化。要在新的环境下实现编目工作的规范和统一,就打破条块的分割状态,要把各个条块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使其互相协调、配套和统一,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使我国的图书馆编目工作逐步走上标准化的轨道上来。

(二)树立知识服务的理念

以前传统的编目工作都是在具体的编目的基础之上,对编目的外在形式进行描述,从而对其内容特点进行组织、加工和整序。现在,图书馆编目在数字化的环境之下,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不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下进行了,而是在一个相对公开和动态的网络环境之下进行整理,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4]。在数字化条件之下,不仅仅是对外部特征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文献的内部,把它所隐藏的内容、知识和单元等都表达出来,通过对主题进行标引,学科进行分类,类型进行划分,把这些信息单元组织成不同的知识板块,给读者提供多种途径,满足不同的用户的要求。所以,编目人员一定要时刻树立起知识服务的理念,要把思想转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上面来,使得图书馆编目数据完整、全面。

(三)拓宽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职能

1.编目对象的拓展。在网络条件之下,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不断出现,很多的信息都涌入到了图书馆中,在馆藏资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资源类型的多种多样,就使得编目对象更加地多样化,编目工作不但要对传统的纸制工作进行加工整理,而且还要对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进行加工和整理,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信息服务。

2.编目工作内容的深入。通过对原始一次文献的组织整序,进行二次和三次文献的开发建设工作。按照馆藏的主要特色和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文献资料搜集、选择等一系列的工作,建成特色全面的数据库,并利用编目工作的优点,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分类和标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重新定位编目员角色

在新的环境之下,编目员的工作开始走向边缘地带,但是这不代表编目员岗位不重要了;反之,在网络的时代,编目员的工作不是减轻了,而是变得更加的繁重和艰巨。所以,作为编目员要对自己重新定位,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之中永葆成功。

1.书目数据的管理者。编目员要负责原始书目基础数据的制作,还要对藏馆书目的数据进行维护、修改和更新。

2.数据质量的审核者。编目员要对书商制作的书目数据进行校对审核,使数据的质量得到保障。

3.知识信息的开发者。编目人员要把知识服务理念作为行动的指导,使文献资源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挖掘,找到文献中所包含的知识的内容,使知识信息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

4.资源整合的主导者。由于数字化图书馆信息非常的多种多样,这就需要编目人员对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建立起统一的检索平台,给用户检索提供更大的便利。

这些年以来,我国图书馆编目工作取得了不小的发展,逐步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迈进,计算机编目已经在图书馆编目中应用开来。现在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图书馆编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编目是一项新兴的事物,所以在编目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要利用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对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进行不断改进,找出一套适合我国图书馆编目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使全世界都可以享用我国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周雪风.浅谈中文编目工作中名称标目规范化存在的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3,(6):12—14.

[2]杨建,张宇清,王平南.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2012,(6):106—108.

[3]徐美莲,杨瑞,杜芸.对编目工作数字化环境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33—35.

[4]方微,凌丽君.21世纪对图书馆编目工作的重新认识[C]//变革时代的文献编目:第二届全国编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36—42.

(责任编辑:陈树)

中图分类号:G25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3-0155-02

作者简介:韩丽(1974—),女,云南峨山人,讲师,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09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3.063

猜你喜欢

数字化图书馆问题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数字化制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