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讨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人员

姜 艳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浚县供电公司

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讨

姜 艳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浚县供电公司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逐步确立,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内部的日常工作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革。企业的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提升企业审计质量,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拓宽企业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

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与发展的长久优势,就必须进行自我监督与约束,其中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加以重点防范和控制。企业审计人员应该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尽量避免各种工作失误,减少企业的审计风险。

1 审计风险概述

审计风险就是审计单位通过审计没能做出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报告,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的可行性不高。这种风险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第一种情况是审计人员认为是公允的财务报表,实际上被审计单位做过手脚,破坏了财务报表的正确性,不能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或是被审计单位改动了对自身不利的财务事项,或者有些重大事件根本不在财务报表中显示出来。第二种情况是审计人员认为有错误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是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审计人员处于监督与评价的第三方,一旦方式不恰当就会产生审计风险,主要有三种构成要素: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测风险。固有风险就是企业本身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完善而造成审计人员的视线不能集中于财务审计,企业在进行财务处理过程中,财务人员没能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而给财务报表带来差错的现象。控制风险,就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从而给某项经济事项带来不可避免的差错,进而影响财务报表正确性、给审计人员带来审计风险的风险。检测风险就是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的经济业务审计检查时对财务报表中的漏洞没能检查出来的风险。审计风险的模式一般是用乘号来表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某种程度来说审计风险是终极风险,当前企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所面临的审计项目也在不断更新,企业必须加强审计风险认识、设计人员应该从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入手,进行详尽的分析,把终极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2 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

2.1 增强企业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其地位

在企业内部应当根据法律的具体规定选择恰当的机构形式,并且,其建立的机构应具备以下特点:独立的领导机制和独立性的机构。只有这样的具有独立性的领导机制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是受本单位的领导。这样的机构才能帮助企业内部审计力度的加大,才能在本质上促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权威地、独立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早日解除妨碍审计工作的因素。

2.2 完善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是企业审计工作的主体,他们从事企业的审计工作,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优劣。因此,要加强对企业审计人员的重视程度,着重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第一,用人机制要进行改善,任人唯贤,选用能力和技术资格都过关的人员进行审计工作,使得审计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第二,对企业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变,法律制度也时时更新,一些先进的应用技术在不断地飞速发展,这些都决定了审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提高自我素质水平,加强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和相关基本知识,而审计人员的学习内容远不止于此,各种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等知识也是审计人员亟待学习的。

2.3 规范程序,管理风险

在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审计程序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内容,也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须依据的法定步骤。若是没有审计程序,可想而知,审计工作将会一团糟。步骤混乱,审计人员不清楚具体的工作步骤就会造成随意性强,从而出现各种审计风险。审计程序首先就是要确定具体详细的审计计划,合理有序地进行审计调查,做好审计取证以及报告等各个重要环节,这一切措施的实施都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来进行;严格把关审计证据;注重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工作时要有技巧、有策略地进行,这些措施的共同实施才能使企业审计风险进一步降低。在减少和规避企业审计风险过程中,严密科学的审计程序不可或缺,其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严格程序的规范下,各项审计工作才能有规矩地完美进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审计风险。

2.4 风险审计意识加强

在关注如何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问题时,应当加强风险审计意识。与此同时,规避风险还要科学有效地运用企业风险审计方法。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新事物层出不穷,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企业日常工作的关键性内容。企业以往的内部审计内容逐渐也进一步地得到完善。原来仅仅由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查错防弊;而现在,内部审计已经逐渐发展到企业风险审计。在进行风险审计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到这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是以此来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各项内容和业务进行测试,并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处理风险等。风险意识的加强和相关的企业风险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监督等工作的效率,帮助审计机构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

企业审计工作与企业财务工作质量息息相关,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经济信息,构建完整的企业审计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审计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依旧面临很多风险。合理规划企业审计工作,有效规避审计风险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完善企业管理之路任重而道远。

[1]李慧晨.新视野中的企业审计风险规避策略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180.

[2]王秋连.企业审计风险分析及规避方法探讨[J].当代会计,2014(05):28-29.

[3]侯欣.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风险的规避策略探析[J].企业导报,2015(09):119-120.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人员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