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2016-03-16徐晓剑

环球市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后果会计准则准则

徐晓剑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徐晓剑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已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经济后果己经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会计不再是纯粹技术活,而是会产生经济后果的。经济后果这一观点也越来越受到会计学者及财务工作者的重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准则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不同的会计准则生成的会计信息将影响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其利益,使之产生损益。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要点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泛指社会经济主体通过使用会计信息改变其信念进而形成的社会性后果。通常,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通过两个过程来实现,即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会计准则的使用。会计准则的修订很难做到不偏不倚,过程中曾出现的不完善及不适应客观环境的部分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经济后果。本文在阐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内涵后,从市场因素、契约因素及政治因素三个角度来分析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并剖析会计准则对经济后果的影响,最后总结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带来的启示。

一、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内涵

关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定义有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有学者认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投资人、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会计报告能通过信息传递影响信息使用人员的决策行为,而不只是简单地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经济后果不是具体结果,而是一个概念,是指即使在有效市场中,不同的会计准则还能影响企业价值。会计准则在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做出明确规定的同时,也留给企业管理层一定职业判断与会计方政策选择的空间,这种准则允许的职业判断及会计政策选择或执行具有经济后果。在有效的市场中,只要公司对其所运用的会计政策做充分披露,市场便会反应因会计政策变动所引起的盈余变化,进而影响经营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改变公司的投融资及经营活动,影响到公司的价值。诚然,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真实公允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存在必然矛盾。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来说,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的反应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目标。然而,真实的反应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常常阻碍会计准则实现这一目标。这种阻碍不仅来自与会计准则制定有直接关系的企业界,还来自于财政部、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通过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企业可以美化某些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对外塑造出良好的形象,争取有利的融资条件。会计准则利益相关方因其所站角度不同,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认识也不同。从公允角度看,会计准则应力求使各方利益均衡,任何一方不应该利用会计准则使其他方利益受损。

二、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

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内容中可以看到,会计准则对经济多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产生这些不同影响的背后,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因素

现代经济学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市场机制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失灵时有发生。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与市场不完善有关,经济信息失真会为企业通过会计准则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在市场有效性不足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更为显著。此时投资者可能只关注名义的净盈余值,而忽视盈余的质量,影响了公司股票定价的合理性,进而产生不公平的经济后果。实证研究表明,当市场达到半强式有效时,资本市场证券价格能够对公开可获得的信息做出迅速反映,资本市场不会被会计政策的改变而误导。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市场有效,会计准则不会产生经济后果,答案是否定的,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仍旧会产生经济后果。

(二)契约因素

会计准则之所以会有经济后果,主要是因为存在契约因素。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报酬契约还是债务契约亦或政治成本,通常都以企业盈利为衡量依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因报酬与企业利润挂钩,其决策行为也随之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价值,成为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存在的动因。契约因素有很多,如股利分配的限制、营运资本的保持限制等。债务契约是为了保障债权人利益,防止企业支付清算性股利,可在契约中要求,企业在负债期内需保留一定程度的股利资金作为保障留存额,这种契约限制驱动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行为更加理性化。

(三)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常常会导致会计准则导向某种特定经济后果。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治因素对会计准则的影响,本质就是利益集团为实现财富转移最大化而进行的博弈竞争。而政治家们又是各个利益集团在政治上博弈的发言人,政治家们有更多的机会营造或者干预社会经济,在这种倾向性明显的干预过程中,会计准则将是一件极为便利的合法工具。

三、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会计准则制定倾向政治化

政治活动是其本质就是为财富划分或者转移而进行的博弈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延伸。会计准则制定倾向政治化是政治活动通过经济活动直接延伸会计准则的制定。政府清晰地意识到企业会计报告的行为影响宏观经济后果,企业会计报告准则应当起到引导企业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的作用。政治家们通过其自身的影响力干预准则的制定过程,使其成为实现政府特定目标的工具。

(二) 会计寻租

会计寻租一般是指,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经济收益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管理会计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根据该定义,会计政策的选择、盈余管理、准则制定权的争夺等都可以涵盖在会计寻租之中。

(三)社会选择

会计准则的社会选择是指通过社会机制,如投票、集体决策或市场优胜劣汰,选出各方都能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社会选择最初表现为个人的自发选择,许多初始的会计惯例反映了两个人或多人相互协调的结果。当会计惯例的一些做法成为大家普遍可接受的规则时,会计准则由然而生。

四、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带来的启示

(一)要充分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

会计准则要与当前的经济环境相适应,这就要求在更新完善会计准则时,需要对我国具体经济环境有恰当的分析和充分的认识,不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极有可能会是负面影响。美国制定财务报表的目标时,征求超5000家以上公司或组织的意见,进行过50次以上面谈,并召举行了35次团体会议,还在经历3天的公开听证会。在对经济环境进行如此全面细致调查基础上制定的财务报表目标,尚且不能说充分有效,可见充分认识经济环境对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性。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时应对经济环境进行全面、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否则,将会影响到所制定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而引起负面的经济后果。

(二)增强相关利益方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和参与程度

会计准则的制定应有准则制定者与不同的利益代表进行多次博弈,缺少博弈可能导致会计准则在制定之初就存在考虑不周、存在利益失衡的风险。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应鼓励各界代表积极参与到准则的制定,并赋予其一定的评议权。此外,在鼓励各方利益代表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讨论的基础上,并将征求意见稿向政界、商界、会计实务界等征求意见,听取广泛意见,使最终颁布的会计准则能够均衡多方利益,避免不必要的负面经济后果。

(三)协调技术观和经济后果观

经济后果问题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面临两难选择,即技术观与经济后果观。技术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的会计概念,使准则合乎逻辑,成为有序、系统、内外一致,真实反映经济事务,不受外力所左右、无偏见的体系。以技术观来制定会计准则,能够保证准则的严密性、科学性及稳定性。经济后果观是指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利益。

(四)兼顾公平与效率

从经济后果角度来看,会计准则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参与人激励相融问题。假如忽视参与人激励相融的问题,则准则的实施常常会偏离人们预期的目标。因此为了推进会计准则最终得到有效实施,在制定准则时应附加一些额外的机制,如惩戒机制、增加准则讨论的次数、扩大讨论参与人的范围等。同时,还要对不同会计准则的交易成本大小进行比较,对不同会计准则方案进行择优。从公平角度来看,在准则制定的过程中,强势集团要考虑其他弱势利益集团的利益,不能使其利益受到过大损害。在效率角度来看,要使会计准则实施成本趋于最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结束语

本文在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内涵、产生原因、影响分析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带来的启示,认为会计准则制定要形成正效应的经济后果,在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增强相关利益方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协调技术观和经济后果观,兼顾公平与效率,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充分性。

[1]崔慕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

[2]田娟.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研究[D].武汉大学,2009.

[3]魏杰.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后果会计准则准则
“耍帅”的后果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众荣的后果8则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