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

2016-03-16张庆文

环球市场 2016年20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资产行政

张庆文

阿拉善左旗额鲁特街道办紫苑华亭社区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

张庆文

阿拉善左旗额鲁特街道办紫苑华亭社区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着重要的财务制度发展和机构体制改革问题,为此更好的适应日趋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事业单位要不断的完善和革新财务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新会计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的颁布为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起到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对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考,希望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保障我国财务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因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使用资金不仅关系到我国政府机构的体制调整,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建设,严格控制资金流入和使用,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效率化,促进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新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在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上不够慎重

在旧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都比较混乱,许多财务账目不够规范,随心所欲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账务处理方面缺乏精确性。当国家开始推行新会计制度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旧会计制度的过渡上掣肘太多,有些旧账目的处理过于草率,并且原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和执行力跟不上,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1.2 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专业能力不高

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都有专门复杂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但是,在现实中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个人素养不高,对新的财务管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在财务管理中不能有效地预防风险因素,很容易触发多种财政违规使用问题。同时,由于属于行政事业编制,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较大,单位负责人对于资金的管理不重视,再加上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不能依法履行自身的职责,使得财务管理陷入了被动、僵化的局面,不利于资金清算和财务监管。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期间,对于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不能从整体出发来进行预算,导致资金预算编制的精确度不高,严重影响到财政资金的有效运作。

1.3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的管理上一直不够严谨,许多单位都不能按照预算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超支、资金挪用、财政资金闲置现象频发,归结起来主要原因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对于资产的清算和盘点不及时,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令人担忧。

2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分析

2.1 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在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管理中必定会存在一些人为或非人为的误差,这些误差终将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发生风险,为此,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存在的。具体途径如下,其一,事业单位要对国际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加以借鉴,以风险管理目标为导向,对财务风险预警、监控、评价机制的建立进行不断健全,从而实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其二,事业单位要重视应急处理财务风险工作,倘若有财务风险事件突然发生,将会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风险基金等应急处理财务风险方式,来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得到及时化解。

2.2 强化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不仅拓宽了预算的管理范围,还提出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措施。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对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进行完善以及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财务收入和支出状况重新制定预算内容,然后再交由审批机构进行核实。在确定审核通过后,再进行财务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可以创建唯一的公众账号,从而避免贪污现象的产生。而且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引入绩效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促进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财务管理。

2.3 引入市场机制,强化非税收入的管理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可以尝试引入市场机制。首先,确定科学的资产核算的方式,保证对单位内部的资产进行真实的反映。其次,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科学地对资产出租、报废等环节进行处理,促使资产增值保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后,要定期对单位内部的资产进行清算,摸清单位的“家底”。另外,还需要不断强化非税收入,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账目,以及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保证每一笔资金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将所有审查的结果都需要整理成书面报告上交给领导,这样可以减少贪污腐败的发生。

2.4 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资产运行管理制度

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前提,为此,对资产的使用率进行优化,能够使事业单位实现长足发展的目的。首先,事业单位要提升信息化建设资产的管理水平,并对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其次,采取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的方式,使预算管理与资产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衔接与整合;最后,事业单位要协调好增量资产预算管理与存量资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事业单位预测购置的资产结果更加精准。

2.5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同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应该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行政事业单位多是进行资金的管理使用,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基本的专业技能,直接会降低工作的效率,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因此,一定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遵守新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 何牧.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魅力中国,2013.

[2] 刘洪茵.试论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商,2014.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