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蔚县剪纸商业化生存发展经验研究

2016-03-16韩敏学安丽梅

环球市场 2016年13期
关键词:蔚县剪纸技艺

韩敏学 安丽梅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蔚县剪纸商业化生存发展经验研究

韩敏学 安丽梅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剪纸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其制作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驰名。蔚县剪纸技艺自产生以来在近年的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改进完善,至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传承状况。它的经验对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蔚县剪纸生产方式、销售情况,以及蔚县剪纸的对社会的经济效应和商业效应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蔚县剪纸从当地人的一个副业发展到大型的产业链,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解决了就业,回馈了社会;商业化为蔚县剪纸技艺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动力,拓展了蔚县剪纸的文化传播,并带动了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

蔚县剪纸;商业发展

一、蔚县剪纸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变迁

蔚县一些以家庭为主制作剪纸的人家,受到生产能力和基金的限制,没有能力进行大批量的剪纸生产,他们的销售多以零售为主。一是利用农闲时自刻自染,在中秋节前和春节前腊月里去赶集售卖,因为需求量的关系,在腊月里出售的比较多。有按照老的传统撑起‘亮子’来买的,也有摆地摊卖的。‘亮子’就是仿照木窗的样式制作的木格扇,贴上白纸后再粘贴成套的剪纸,阳光照映下,更衬托的剪纸色彩绚丽,造型生动活泼,起到展示剪纸品类,帮助销售的作用。

随着剪纸产业的发展,在蔚县,规模较大、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剪纸厂,销售方式多以数量较大的批发为主,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批量生产然后发货给客户,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商品流通时间,加速占用资金的周转。

蔚县剪纸的销售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出口海外了,随着剪纸产品销售活动由本国市场向国际市场的延伸,蔚县剪纸所承载的文化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相关材料的记载,蔚县剪纸的外销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根据天津口岸和北京国际书店记载,自清朝末年开始,蔚县窗花已漂洋过海辗转远销到了东南亚”,1957年,蔚县特种工艺生产合作社接到北京中央对外广播电台日语部工作的日本侨民东峰辉的订单后,生产的戏曲人物脸谱剪纸被送回日本,受到热烈的欢迎。在此之后,北京国际书店的订货也把蔚县剪纸继续销往海外。为了更有利于外销剪纸活动的进行,1996年,县委,县政府批示县外贸局成立了蔚县剪纸出口公司,1997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因此,蔚县剪纸贸易活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更加活跃,国际贸易额迅速提升。目前蔚县剪纸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销售行为提高了剪纸艺人的收入,激发了他们继续从事剪纸行业的热情,使得剪纸技艺不仅没有被忘却而且得到更有利的推广,同时让蔚县剪纸在世界范围内为更多人所知道和了解。

二、蔚县剪纸的经济效应

蔚县剪纸自从产生起,就是被剪纸艺人走街串巷或赶集售卖的,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提高,蔚县剪纸也不再仅是生存技能,它成为县里一些怀揣剪纸技艺的人的创业致富途径。将剪纸转换为工艺品后,剪纸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了,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蔚县剪纸艺人积攒了提高技艺、进行产品创新的资金,在认真的观察市场、了解人们的需要后,琢磨新的剪纸品类的内容、形式、价格的定位,推出新产品,赢得竞争,获取更大利润的同时,剪纸技艺也进一步被传承、振兴。

为了符合各阶层民众不同的需求,蔚县剪纸艺人设计构思出许多剪纸新图样,极大地丰富了蔚县剪纸的品种。蔚县剪纸艺人还对点染得技法在传统染色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增强了剪纸的艺术表现力,使产品的色彩契合新的使用用途,以此在众多的剪纸产品中获得青睐、赢得市场。

蔚县剪纸从最初“搞剪纸是为了生存”,到“全县22个乡镇中有16个乡镇96个行政村中分布着剪纸艺人,其中剪纸专业村28个,剪纸专业户1100多户,从业人员打30000多人;年产剪纸300多万套,年收入9000多万元,在到现在剪纸年产500多万套,年收入2亿多元,已占到全县GDP的近4%,成为蔚县特色经济的主打产品和重要富民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蔚县剪纸产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印刷业、制镜框、塑封、册页制作、包装、产品运输等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蔚县剪纸的文化效应

随着蔚县剪纸产品销售到四面八方,它的产地蔚县及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风土人情和剪纸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被更多人熟知。蔚县政府还有意举办了多次大型剪纸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着蔚县剪纸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传统的手工艺品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工艺品无论在物质功能上,还是审美情趣上都需要找到发挥自身功能和价值的新途径。

蔚县剪纸艺人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加蔚县剪纸对现代生活的适应,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相继推出剪纸台历、剪纸贺卡、剪纸礼品册页等,以镜面、画轴、家居饰品等形式出现,实现了剪纸的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收藏性的有机结合,而被作为蔚县特产的礼品、收藏品等。扩大了蔚县剪纸在民俗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一方面,剪纸工艺品提供了如台历、礼品等具有生活实际功用的消费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引起精神生活的变化,相应的就有了用以满足这种需要的工艺产品。

结论:

蔚县剪纸技艺自产生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改进完善,至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传承状况。它的经验对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认为蔚县剪纸自产生起就具有商品属性,商业化在蔚县剪纸技艺发展、传承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人们还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蔚县剪纸不是一般的商品,它还是艺术品,因此在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同时也要遵循艺术规律。蔚县剪纸技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商业结合的同时要谨记它的特殊性,商业运作只是一种手段,应该以其得到保护、传承、振兴为宗旨。

韩敏学,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安丽梅,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5 年度课题“河北蔚县剪纸传承与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编号:SZ151236)。

猜你喜欢

蔚县剪纸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剪纸
来蔚县过大年,品美食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青砂 匠心传承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