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山词的格律缺陷*

2016-03-16彭再新

关键词:仄声下阕韵脚

彭再新,罗 理

(南华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船山词的格律缺陷*

彭再新,罗 理

(南华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船山词格律上多有缺陷,但无人具体研究。以船山先生的全部词作为研究对象,从格式、用韵和平仄三个方面探讨船山词的格律缺陷,做具体统计和分析,并剖析船山词格律缺陷的原因。

船山词;格律;缺陷;原因

船山词问世以来,其格律缺陷多被批评,晚清张德瀛《词徵》论船山词“王船山有《鼓棹初集》《鼓棹二集》,其词多不谐律,如诗之长短句而已。”[1]況周颐《蕙风词话》中亦有批评。龙榆生评曰:“其词音律多疏。”[2]彭靖以为:“船山词,多有不协律……这主要表现在长调中。”[3]但至今没人具体研究其每首词的格律问题,更无人统计。笔者把船山每首词的格律都进行分析,分格式缺陷、平仄缺陷和用韵缺陷三个部分来讨论王船山词的格律缺陷,并做具体统计,分析其缺陷的原因。

一、王船山词的格式缺陷

(一)格式概念

笔者所说的格式其实主要就是指的词调。所谓词调,“原指填词时依据的乐谱,乐谱失传后,也指每种词调作品的句法和平仄格式。”[4]因为词调这一概念本身就很模糊,在研究王船山词的格律的时候,笔者将词调格式视为是词的固定位置的固定的字数,主要参照的是《钦定词谱》[5](以下简称《词谱》)、《中华词律辞典》[6]和《词林正韵》[7]。

(二)不符合规定词调格式的词

王船山词共三个部分:《鼓棹集》(上)共有137首,其中《惜余春慢·为唐钦文寿》一词为后人辑佚所得,这里不做讨论,只讨论另外的136阙。

1.全篇字数不符

《鼓棹集》(上)中有6首是全篇字数不符合两本参考词典的。第一首《高阳台·蛛丝落叶》共98字,《词谱》中《高阳台》共3体,都为100字,所以这首词字数与《词谱》中任何一体不符。第二首《望梅·依旧》共103字,但《中华词律辞典》中《望梅》仅一体且为106字。第三首《风流子·自笑》共106字,而《词谱》中《风流子》共9体,没有106字的体式。第四、第五首是《玉连环·述蒙庄大旨答问者二首》,这两首词都为106字,而《词谱》中《玉连环》仅1体且为104字,所以这两首词都不符。第六首《永遇乐·纸窗日影》共107字,但是《词谱》中《永遇乐》7体皆为104字。

《鼓棹集》(下)中共有16首字数不符合规定格式。第一首《怨王孙·送春》共51字,但在《中华词律辞典》中该体仅有1体且为53字。第二首《凤凰阁·咏风》共65字,但《凤凰阁》在《词谱》中的3体有2体为67字,另1体为68字。第三首《祝英台近·初夏》共78字,《词谱》中《祝英台近》共有8体,皆为77字,所以这首词不符合《词谱》。第四首《祝英台近·残梅》共78字,但《词谱》中《祝英台近》共8体且都为77字。第五首《粉蝶儿·咏霜》共有70字,《粉蝶儿》在《词谱》中有2体,都为72字,所以这首词与之不符。第六首《东风齐著力·忆别峰修竹为冰雪摧折》共88字,《词谱》中《东风齐著力》只1体,92字,所以这首词不符。第七首《喜迁莺·元夕》共98字,《词谱》中《喜迁莺》共17体,无1体为98字,所以这首词不符合任何一体的词调格式。第八首《归朝欢·春晚》共97字,但是在《中华词律辞典》中《归朝欢》只有2体,皆为104字。第九首《瑞龙吟·别恨》共129字,但《词谱》中《瑞龙吟》4体只有133字和132字两种。第十首《望湘人·归雁》共108字,《词谱》中该体仅有一首,且为107字,字数不符。第十一首《南浦·惊秋》103字,《南浦》1体在《词谱》中有5首,4体为105字,1体为102字,所以这首词与之不符。第十二首《瑞鹤仙·寿刘庶仙》共104字,上阙10句、下阙12句,《词谱》中《瑞鹤仙》有16体,但无一体为104字。第十三首《风流子·春感》共107字,上阙12句、下阙10句。《风流子》在《词谱》中有9体,无一体为107字。 第十四首《玉女摇仙佩·霜叶》共141字,但《玉女摇仙佩》在《词谱》中的2体都为139字,所以这首词不符合《词谱》中的格式。第十五首《惜馀春慢·本意》共114字,但是在《中华词律辞典》中《惜馀春慢》只有1体且为113字。第十六首《薄幸·午睡觉问渠》共106字,《薄幸》在《词谱》中共有3体,两体为108字,一体为107字,没有106字的格式,所以这首词不符合《词谱》要求。

2.句数不符

《鼓棹集》(上)中全篇字数相同但句数不符的有7首。第一首《兰陵王·秋感》共130字,上阙10句、中阙9句、下阙9句,在《词谱》中《兰陵王》共5体,有4体130字,其中周体上阙11句、中阙8句、下阙10句,辛体、陈体上阙10句、中阙8句、下阙10句,刘体上阙10句、中阙9句、下阙10句。由以上可以看出《兰陵王·秋感》字数分布不符合《词谱》中任何一体。第二首《多丽·别恨》共139字,上阙16句,下阙12句。《词谱》中《多丽》有9体,其中有两体为140字,一体为137字,其余各体皆为139字,这其中晁补之体上阙13句、下阙11句,晁端礼体、张翥体、聶体上阙14句、下阙12句,李体上阙15句、下阙12句,张孝祥体、葛体上阙13句、下阙12句,傅体上阙14句、下阙13句,曹体上阙16句、下阙13句。可以看出《多丽·别恨》不符合其中任何一体。第三首《金人捧露盘·和曾纯甫〈春晚感旧〉韵》共79字,上阙9句、下阙9句,《词谱》中《金人捧露盘》有5体,只有前2体为79字,且皆为上阙8句、下阙9句,所以这首词不符合《词谱》中任何一体。第四首《二郎神·七夕》103字,上阙9句、下阙10句,《词谱》中《二郎神》共有9体,只有两首为103字,其中曹体为上阙10句、下阙11句,马体为上阙9句、下阙12句,所以可以看出《二郎神·七夕》与这些体式字数不符。第五首《天香》共95字,上阙9句、下阙8句,在《词谱》中唯有一体为95字,其余皆为96字,且这一体上阙10句、下阙8句,可看出《天香》不符合《词谱》中任何一体。第六首《瑞鹤仙·寿李为好》共101字,上阙11句、下阙十句,《词谱》中《瑞鹤仙》有16体,但只有一首为101字,上阙10句、下阙12句,所以这首词不符合《词谱》要求。第七首《诉衷情近·秋望》共75字,上阙8句、下阙9句,《词谱》中《诉衷情近》共有3体皆为75字,但字数分布皆是上阙7句、下阙九9句。

《鼓棹集》(下)中句数不符合规定格式的有11首。第一首《八六子·花朝夜窗中见月》共89字,上阙7句、下阙10句,《八六子》在《词谱》中有6体,仅一体为89字,且其字数分布为上阙6句、下阙11句,所以这首词与《词谱》的规定格式不符。第二首《黄莺儿·苦雨》共96字,上阙11句、下阙10句,《词谱》中该体有三,1体为95字,1体为97字,1体为96字,上下阙都为10句,所以这首词与这三体都不符。第三首《二郎神·咏镜》共105字,上下阙都为11句。《词谱》中共有《二郎神》9体,1体100字,2体103字,3体104字,3体为105字,其中张体为上阙8句、下阙10句,另2体为上阙10句、下阙11句,所以这首词也不符合《词谱》中任意一体。第四首《潇湘逢故人慢》共104字,上阙9句、下阙12句,《词谱》中《潇湘逢故人慢》共有2体,都为104字,但是一体为上下阙各10句,一体为上阙11句、下阙10句,所以这首词也与之不符。第五首《尉迟杯·冬景》共105字,上下阙都是11句。《词谱》中《尉迟杯》共有7体,只有4体为105字,其中柳体、无名氏体都为上阙8句、下阙9句,贺体为上下阙10句,周体为上下阙8句,所以可以看出这首词不符合以上任何一体。第六、七、八首为《水龙吟·莲子三首》,它们都为104字,字数都为上阙12句、下阙11句,《词谱》中《水龙吟》多达25体,但只有2体为104字,葛体为上阙11句、下阙11句,赵体为上阙10句、下阙9句,所以这三首词不符合《词谱》中任何一体。第九首《解花语·鸳鸯梅》共100字,上阙10句、下阙10句,《词谱》中《解花语》只有3体,一体98字,一体101字,一体100字,上下阙都是9句,所以这首词与《词谱》格式不符。第十首《哨遍·广归去来辞》共200字,上阙18句、下阙22句,《词谱》中有《哨遍》9体,只有一体为200字,且其为上阙17句、下阙22句,所以这首词与《词谱》词调格式不符。第十一首《沁园春·翠涛六帙每句戏用彩色字》共115字,上阙13句、下阙12句。《词谱》中《沁园春》有7体,仅1体为115字,且这一体为上下阙12句,格式不符。

《潇湘怨词》仅有1首句数不符合《词谱》中的格式,即《摸鱼儿·东洲桃浪》,它共116字,上阙11句、下阙11句,上面已经提到过,《摸鱼儿》在《词谱》中有9体,其中有6体是116字,但并无一体是上阙11句下阙11句,所以这首词也与《词谱》的词调格式不符。

3.句中字数不符

《鼓棹集》(上)中有4首句数符合规定但是句中字数不符合格式的。第一首《满庭芳·重九》共96字,上下阙各10句,上阙第三句字数是6,第六句字数为6,下阙第二句字数是4,第四句字数是6。《词谱》中《满庭芳》有7体,只有4体为96字,其上下阙各10句。其中程体上阙第三句字数为3,赵体上阙第六句字数为3,元体下阙第四句字数为4,无名氏下阙第二句字数为3。从上面可以看出《满庭芳·重九》的字数分布不符合《词谱》中的任何一体。第二首《扫地花·忆旧》共94字,上下阙各11句,其中上阙第八句字数为4,《中华词律辞典》中《扫地花》有一体,也是94字,上下阙各11句,但是上阙第八句字数为6,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词不符合规定格式。第三首《尉迟杯·闻丹霞谢世遥为一哭》共105字,上阙8句下阙9句,下阙第二句字数为5。《词谱》中《尉迟杯》共有7体,其中有2体为106字,1体为104字,其余4体为105字,这其中贺体为上下阙各10句,周体为上下阙各8句,柳体和无名氏体都为上阙8句、下阙9句,下阙第二句字数为9,与《词谱》中各体不符。第四首《满庭芳·初夏》共95字,上下阙都为10句,下阙第4句字数为5,《词谱》中《满庭芳》有2体为95字,周体上阙10句、下阙11句,晏体是上下阙各10句,下阙第四句字数为4,可看出这首词的字数分布也不符合《词谱》中任何一体。

《鼓棹集》(下)中也有2首句中字数不符合规定格式的词。第一首《水调歌头·放言》共95字,上阙9句,上阙第三句字数为4,下阙10句,第四句字数为6。《词谱》中后4体不是95字,有2体为97字,1体为96字,1体为94字,前4体都为95字,也是上阙9句下阙10句。前4体中周体、苏体上阙第三句字数为6,毛体、贺体下阙第四句字数为4,所以这首词不符合《词谱》中任何一体。第二首《摸鱼儿》“向西园”共116字,上阙10句、下阙11句,上阙第三句字数为5。《词谱》中《摸鱼儿》有9体,2体为114字,1体为117字,另外6体为116字,但是只有2体上阙10句、下阙11句,且这两体字数分布一致,上阙第三句字数为6,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词与《词谱》中任何一体都不相符。

二、 船山词的用韵缺陷

(一)用韵

“广义的词谱包括词的音谱与文字谱,然而由于词乐的消失,唐宋音谱罕有流传。明清两代的文字谱主要功能是辑录语调,说明词的文字格律,平仄句式及其变体。”[8]现在通用后一种说法。在用韵这一方面王船山词也有很多的不足。

(二)王船山词的用韵

1.《鼓棹集》(上)中不押韵的词作

《添字昭君怨·春怀》的词调格式属于《中华词律辞典》中的唯一一体,四换头韵,其中第二韵为平声韵,“催”属于第三部平声“灰(半)”等韵,“来”属于第五部平声“灰(半)”等韵,不押韵。《忆秦娥·灯花二首》中的第一首“心未冷”,它的词调格式属于《词谱》中的第一体,前下阙都是四仄韵,押的是《词林正韵》中第十一部的仄声“梗、敬”等韵,其中下阕第二三韵脚“枕”属于第十三部仄声“寝”等韵,不押韵。《更漏子·本意二首》中的第一首“斜月横”,它的词调格式属于《词谱》中的第一体,属于四换头押韵方式,其中下阕三仄韵押第三部仄声“尾、贿、未”等韵,第二韵脚“絮”属于第四部仄声“御”等韵,不押韵。《水调歌头·惊梦》属于《词谱》中第三体的格式,上下阙两仄韵不为一韵,其中上阕两仄韵中“茀”属于第十八部仄声“物”等韵,“药”属于第十六部仄声“药”等韵,两者不押韵,上阕下阕四平韵则同韵。《青玉案·忆旧》属于《词谱》中第一体的格式,全篇属于一韵到底格式,押的是第四部仄声“御、语”等韵,其中上阙第四韵脚“雁”属于第七部仄声“谏”等韵,下阙第四韵脚“杳”属于第八部仄声“筱”等韵,不押韵。《点绛唇·月桂》属于《词谱》中第一体的格式,是一韵到底,押第五部仄声“蟹”等韵,其中下阕第三韵脚“缈”属于第八部仄声“筱”等韵,不押韵。《点绛唇·碧桃》也属于《词谱》中第一体的格式,一韵到底,押第四部仄声“语、虞、御”等韵,其中下阕第三韵脚“冷”属于第十一部仄声“梗”等韵,不押韵。《点绛唇·矮桃》同样是《词谱》第一体的格式,一韵到底,也押第四部仄声“语、虞、御”等韵,其中下阕第三韵脚“蝶”属于第十八部仄声“叶”等韵,不押韵。《如梦令·写恨》属于《词谱》中第一体的格式,一韵到底,押第七部仄声“旱、潸、翰”等韵,其中第三韵脚“恨”属于第六部仄声“愿(半)”等韵,不押韵。

《生查子·咏史六首》采用《词谱》第一体的格式,一韵到底,押第十八部仄声“曷、黠”等韵,其中下阕第一二韵脚“恶”“脚”属于第十六部仄声“药”等韵,皆不押韵。《霜天晓角·怀旧二首》都采用《词谱》中第一体的格式,一韵到底,其中第一首押第三部仄声“纸、尾、贿”等韵,下阕第一韵脚“绪”属于第四部仄声“语”等韵,不押韵,第二首押第十六部仄声“药”等韵,下阕第一韵脚“语”也是属于第四部仄声“语”等韵,不押韵。《满江红·忆旧》属于《词谱》第一体的格式,一韵到底,押的是第十二部仄声“有、宥”等韵,其中下阕第二韵脚“扫”属于第八部仄声“皓”等韵,不押韵。《一剪梅·春晚》属于《词谱》第一体格式,一韵到底,押第第七部平声“寒、删、先”等韵,其中下阕第一韵脚“蝶”属于第十八部仄声“叶”等韵,不押韵。《摸鱼儿·病后作》也是一韵到底,押第五部仄声韵“贿(半)卦(半)”等,其中上阕的第四韵脚“碎”和下阕的第四韵脚“愧”属于第三部的仄声韵“队、废”,不押韵。《鹧鸪天·藤蓑词五首》中第五首属于《词谱》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第五部平声“佳(半)、灰(半)”等韵,其中下阕第二韵脚“徊”属于第三部平声“灰”等韵,不押韵。《双双燕·除夕忆家兄》属于《中华词律辞典》中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第十二部仄声“有、宥”等韵,其中上阕第三韵脚“泪”属于第三部仄声“寘”等韵,下阕第一韵脚“负”属于第四部仄声“遇”等韵。《贺新郎·寒食写怨》属于《词谱》中的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第七部仄声“旱、潸、翰”等韵,其中上阕第一韵脚“恨”属于第六部仄声“愿(半)”等韵,不押韵。《念奴娇·云影》采用的是《词谱》第一体,前后四仄韵,押的是《词林正韵》第十部的仄声“马、卦”等韵,其中“匝”“匣”“袷”属于第十部平声韵“佳、麻”等,“裛”属于第三部仄声韵“纸、志”等,都不押韵。

2.《鼓棹集》(下)中的不押韵现象

《清平乐·嫩柳》属于《词谱》第一体,上阙4句4仄韵下阙4句3平韵,上下阙韵不一样,上阙押《词林正韵》的第十八部仄声“月屑叶”等韵,下阙押第十一部平声“庚青蒸”等韵,其中上阙第二韵脚“色”属于第十七部仄声“职”等韵,不押韵。《御行街·上巳》属于《词谱》第四体,一韵到底,押第六部仄声“轸、吻、震”等韵,其中下阕第三韵脚“怨”属于第七部仄声“愿(半)”等韵,不押韵。《临江仙·山矾》属于《词谱》第八体,一韵到底,押《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平声“庚青蒸”等韵,其中下阕第二韵脚“勤”属于第六部平声“文”等韵。《十二时·蟋蟀》属于《词谱》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第十部仄声“马”等韵,其中上阙第二韵脚“影”属于第十一部仄声“梗”等韵,下阙第二韵脚“耳”属于第三部仄声“寘”等韵,都不押韵。《清平乐·鹧鸪》属于《词谱》第一体,上阙4句4仄韵下阙4句3平韵,上阙第一第三韵脚“北”“得”属于第十七部仄声“职”等韵,第二第四韵脚“舌”“血”属于第十八部仄声“屑”等韵,不押韵,下阙押韵,押第三部平声“支、微、齐”等韵。

《谒金门·偶感》属于《词谱》第一体,一韵到底,押《词林正韵》第三部仄声“纸、尾、霁”等韵,其中下阕第三韵脚“绪”属于第四部仄声“语”等韵,不押韵。《苏幕遮·暮春月夕》属于《词谱》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第六部仄声“轸、吻、震”等韵,其中上阕第二第三韵脚“暝”“定”都属于第十一部仄声“径”等韵,不押韵。《点绛唇·飞花》属于《词谱》的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第四部仄声“语、虞、御”等韵,其中下阕第三韵脚“骄”属于第八部平声“萧”等韵,不押韵。《阮郎归·本意二首》中的第二首属于《词谱》的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的是第五部平声“佳(半)、灰(半)”等韵,其中下阕的第一、第四韵脚“雷”“回”属于第三部平声“灰(半)”等韵,不押韵。《风中柳·水桂》属于《中华词律辞典》中的第二体,一韵到底,押第三部仄声“纸、尾、未”等韵,其中最后一个韵脚“觑”属于第四部仄声“遇”等韵,不押韵。《青玉案·秋海棠》属于《词谱》的第一体,一韵到底,押第十八部仄声“屑、叶”等韵,其中上阙第四韵脚“染”属于第十四部仄声“俭”等韵,下阕第四韵脚“去”属于第四部仄声“语”等韵,都不押韵。

3.《潇湘怨词》中的不押韵词作

《蝶恋花·舜岭云峰》押《词林正韵》第十一部仄声韵即“迥、映”等,但是“凝”属于第十一部的平声“庚、清”等,“恨”“近”属于第六部的仄声“隐、恨”等,都不押韵。另外还有《蝶恋花·浯溪苍壁》押《词林正韵》第三部“纸、祭”等仄声韵,只下阕第三个韵脚“瑟”不押韵,它属于第五部仄声韵“蟹、海”等。《蝶恋花·君山浮黛》押《词林正韵》第六部仄声韵即“隼、很”等,但是下阕第二个韵脚“冷”不押韵,它属于第十一部的仄声韵“梗、映”等。《摸鱼儿·雁峰烟雨》,押《词林正韵》中的第三部仄声韵“齐、祭”等,其中下阕的第二、第三、第六韵脚“陌”“色”“隔”不押韵,属于第十七部的仄声韵“陌、职”等。《摸鱼儿·潇湘夜雨》《摸鱼儿·平沙落雁》《摸鱼儿·远浦归帆》也都是押《词林正韵》中的第三部仄声韵“齐、祭”等,《潇湘夜雨》是上阕倒数第二个韵脚“盼”不押韵它是属于第七部仄声韵“翰、换”等,《平沙落雁》是下阕第一韵脚“脆”不押韵它是属于第三部仄声韵“尾、废”,第四首《远浦归帆》是下阕第四个韵脚“盼”不押韵他是属于第七部仄声韵“翰、换”等。

三、王船山词的平仄方面的缺陷

(一)当平而仄

1.《鼓棹集》(上)

这一部分当平而仄的词作共有66首。

《十六字令·落花影二首》第一首第一句“落花影”第一字“落”、第二句“款款映春江”第一二字“款”当平而仄。第二首第一句“落花影”第一字“落”、第二句“风飐小桥西”第二字“飐”、第三句第一字“掠”、第二字“素”当平而仄。《十六字令·元夕见月》第一句“雪面影”第一字“雪”、第二句“耐冷卸罗衣”第一字“耐”、第二字“冷”当平而仄。《如梦令·本意二首》第一首最后一句“忒杀春光调弄”第一字“忒”当平而仄。《忆秦娥·灯花二首》中的第二首上阕最后一句“更谁弄巧”第三字“弄”,下阕倒数第二句“破镜含辉”第二字“镜”当平而仄。《念奴娇·南岳怀古》其中第一句“井络西来”第二字“络”,第三句“丹邱战垒”第十三字“战”,上阕第五句“夭袅龙骧凤起”第五个字“凤”,最后一句“问天块磊何似”第三字“块”当平而仄。《望江南·本意五首》第三首第四句“换桥万户语如莺”第三字“万”当平而仄。《望江南·本意五首》第四首第四句“讲坛月满碧云阿”第三字“月”,最后一句“锦瑟奏清和”第一字“锦”当平而仄。《望江南·本意五首》第五首第四句“三山北固海吞虹”第三字“北”当平而仄。《望海潮·本意》上阕第四句“蜃雾腾虹”第一字“蜃”,倒数第二句“依然不改”第四字“改”,下阕第四句“怒遣天吴”第一字“怒”,第五句“滥驱海若”第一字“滥”当平而仄。

《水调歌头·惊梦》上阕第三句“千红万紫撩乱”第三字“万”,第六句“更有玉蟾偷药”第三字“玉”,最后一句“闪霍动乾坤”第一字“闪”,下阕第四句“历历悄悄”第二字“历”,第五句“山寺钟声曙色分”第六字“色”,第六句“待我铁眉刷翠”第一字“待”、第三字“铁”,第七句“罩下金睛点漆”第五字“点”,倒数第二句第三字“杏”当平而仄。《青玉案·忆旧》下阕第二句“唱彻灞陵回首句”第三字“灞”、第六字“首”当平而仄。《长相思·本意二首》第一首上阕第三句“绣带分开坠画裙”第一字“绣”,下阕第三句“三十六双认得真”第三字“六”、第五字“认”,第四句“旁人莫漫嗔”第三字“莫”当平而仄。《长相思·本意二首》第二首上阕第三句“密语何曾得话长”第一字“密”,下阕第三句“侬似莲心苦薏藏”第五字“苦”,最后一句“怜他菡萏香”第四字“萏”当平而仄。《点绛唇·牡丹二首》第一首上阕第二句“觌面始知韶日晓”第二字“面”、第六字“日”当平而仄。《点绛唇·牡丹二首》第二首第二句“消得浓华如许色”第二字“得”、第六字“许”当平而仄。 《点绛唇·矮桃》下阕第二句“早倩绿云护”第三字“绿”当平而仄。《忆王孙》第三句“好逐一片桃花飞”第四字“片”当平而仄。《凤凰台上忆吹箫·忆旧》这首词中上阕第一句“楚色天遥”第一字“楚”,第二句“漓江雨冷”第三字“雨”,下阙第三句“梦不到岘山”第一字“梦”、第四字“岘”,第七句“指点棠梨春雨”第一字“指”,倒数第二句“寒烟羃历”第四字“历”当平而仄。

《生查子·咏史六首》第二首下阕最后一句“长揖关朗去”第四字“朗”当平而仄。《生查子·咏史六首》第四首下阕第二句“商陆子难熟”第三字“子”当平而仄。《生查子·咏史六首》第六首上阕第四句“且喜似人迹”第三字“似”,下阕第二句“不惜天水碧”第四字“水”,第三句“马腹君自投”第四字“自”当平而仄。《满江红·写怨》上阕第一句“离亭人散”第四字“散”,第三句“尽桃花、飞尽故枝”第五字“尽”,下阕第三句“紫芝采”第一字“紫”,第六句“修藤覆屋”第三字“覆”,最后一句“商陆熟”第二字“陆”当平而仄。《霜天晓角·怀旧二首》第一首上阕第三句“话到伤心深处”第一字“话”,第四句“双泪落”第二字“泪”,下阕第二句“拚遣愁人死”第二字“遣”当平而仄。《霜天晓角·怀旧二首》第二首第三句“剑射灯花坠紫”第一字“剑”、第五字“坠”,第四句“双影瘦”第二字“影”,下阕第一句“今日梦中语”第三字“梦”当平而仄。《满江红·忆旧》上阙第四句“月下吹笙”第二字“下”,第五句“花前纵酒”第三字“纵”,下阕第一句“骨已白”第一字“骨”当平而仄。《鹧鸪天·白莲》下阕第二句“碧眼微”第二字“眼”当平而仄。

《玉楼春·白莲》上阕第一句“娟娟片月涵秋影”第四字“月”,第三句“绿云冉冉粉初匀”第三字“冉”,第四句“玉露冷冷香自省”第四字“冷”,下阕第一句“荻花风起秋波冷”第四字“起”当平而仄。《一剪梅·春晚》上阙第一句“妒花风雨在花前”第四字“雨”,下阙第一句“何事迷香双蛱蝶”第七字“蝶”当平而仄。《忆秦娥·本意怀仙》下阙倒数第二句“天酒花倾”第二字“酒”,最后一句“云韶鹤舞”第三字“鹤”当平而仄。《忆秦娥·子规》上阙最后一句“哀弦夜月”第三字“夜”,下阙最后一句“他生此劫”第三字“此”当平而仄。《天仙子·元夕》上阙第一句“垂垂冻雨凌珠滴”第四字“雨”,第二句“阿谁唤作灯花夕”第四字“作”,最后一句“寒山不着东风力”第四字“着”,下阙最后一句“明年消尽中原历”第四字“尽”当平而仄。《添字昭君怨》上阕第一句“燕垒粉桓香坠”第三字“粉”,下阕第一句“柳外画船箫鼓”第一字“柳”当平而仄。《沁园春》第一首上阙第八句“无想有天”第三字“有”,下阙第七句“莫倚无知”第一字“莫”当平而仄。《沁园春》第二首上阙倒数第三句“曾倩汝”第二字“倩”,下阙第三句“尽雪里梅开”第三字“里”,第七句“百折如新”第一字“百”当平而仄。《沁园春》第三首上阙第十一句“堪爱处”第二字“爱”,下阙第一句“西园片片落英”第五字“落”,第三句“任血洒虞兮”第三字“洒”,第七句“万石洪钟”第一字“万”当平而仄。《沁园春》第四首上阕第四句“既使我其然”第三字“我”,下阕第三句“便一枕蝶轻”第三字“枕”,第七句“去则难留”第一字“去”当平而仄。

《醉春风·遣病》,这首词上阙第二句“莫被浮云碍”第一字“莫”、第二字“被”,第八句“风轻柳岸”第三字“柳”,下阙第七句“未必他生”第一字“未”当平而仄。《摸鱼儿·病后作》上阙第三句“向来淡漠写虚空”第五字“写”当平而仄。《摸鱼儿·自述》上阙第一句“当年事、也随风起”第三字“事”,下阙第五句“不怕黄莺絮骂”第五字“絮”当平而仄。《南乡子·留别家兄》上阙第二句“日暮长亭亦短亭”第一字“日”,第三句“镜里朱颜唯梦里”第一字“镜”,最后一句“刺柏堂前一字行”第一字“刺”,下阙第一句“此去更无凭”第一字“此”当平而仄。《贺新郎·自题草堂》上阕第二句“唯余此、数茎瘦骨”第三字“此”,第四句“满目江山无熟处”第一字“满”,下阕第五句“人道森寒清彻髓”第六字“彻”当平而仄。《一剪梅·答须竹所问》下阙第一句“闲心遥寄水云边”第四字“寄”当平而仄。《鹧鸪天·藤蓑词五首》第五首上阙第二句“不打江门旧谱来”第六字“谱”当平而仄。《贺新郎·用韵寄题翠涛山居》这首词上阙第二句“任叔夜、崟欹磊落”第三字“夜”,第四句“偶借渔矶垂直钓”第一字“偶”,第五句“不许问律人造”第四字“律”,下阙第五句“画骏不临松雪谱”第一字“画”、第六字“雪”当平而仄。《贺新郎》上阙第一句“海门孤月上”第四字“月”,第四句“一曲草堂东岭对”第一字“一”、第三字“草”、第六字“岭”当平而仄。《摊破浣溪沙·病中与刘李二生夜话》上阙第二句“少年已是奈何天”第一字“少”、第三字“已”,第三句“为忆杨花未落”第五字“未”,下阙第一句“阅尽闲愁都是梦”第一字“阅”当平而仄。《忆秦娥·病中寒卧二首》第一首下阙倒数第二句“乍梦春生”第二字“梦”当平而仄。《渔家傲六首》第六首上阙第二句“寒灰渐缩霜绞印”第六字“绞”当平而仄。《念奴娇·姜斋影》这首词上阙第六句“画中圈义”第六字“义”,第九句“只应笑我”第三字“笑”,下阙第二句“云暗天低”第二字“暗”,第五句“更与行监坐守”第五字“坐”,第六句“勾撮指天”第三字“指”,第九句“问君去日”第三字“去”当平而仄。

《贺新郎·寒食写怨》上阙第四句“回首五云金粟地”第三字“五”、第六字“粟”,第五句“不见玉骆珠汗”第四字“骆”,下阙第四句第六字“泪”当平而仄。《满江红·直述》这首词第五句“口如布谷”第三字“布”当平而仄。《行香子·游珍珠岩》上阙第二句“涧草茸茸”第一字“涧”,第三句“转苍湾午日霞烘”第一字“转”,下阙第二句“青山踏偏”第三字“踏”,第四句“平田下望”第三字“下”,第五句“雾霭烟蒙”第一字“雾”,第七句“极远目”第二字“远”当平而仄。《满江红》上阙第一句“丁宁千遍”第四字“遍”,下阙第三句“镜已破”第一字“镜”当平而仄。《念奴娇·松影》上阕第二句“有五鬛仙姿”第三字“鬣”,第三句“凭谁细数”第三字“细”,倒数第二句“疏光逗漏”第三字“逗”,下阕倒数第二句“夕阳易没”第三字“易”,最后一句“轻阴且趁归去”第三字“且”当平而仄。《念奴娇·柳影》上阙第二句“早光透玻瓈”第三字“透”,第三句“绿鬟倒亸”第三字“倒”,倒数第三句“碎剪绿阴破”第三字“绿”,下阙倒数第二句“犹愁未稳”第三字“未”,最后一句“黄鹂更着一个”第五字“一”当平而仄。《念奴娇·竹影》下阙第五句“总入虚澄镜里”第五字“镜”当平而仄。《念奴娇·梅影》下阙倒数第三句“暄风动后”第三字“动”,最后一句“素痕未许人扫”第三字“未”当平而仄。《念奴娇·雁影》上阙第二句“恨塞日昏黄”第三字“日”,第五句“点点萧萧历历”第五字“历”,倒数第二句“分明瞥见”第三字“瞥”,倒数第一句“孤舟莫弄渔笛”第三字“莫”,下阙第二句“凌乱波纹”第二字“乱”当平而仄。

《念奴娇·蝶影》上阕第二句“乍圆印苔钱”第三字“印”、第五字“钱”,最后一句“玉阶未遣全认”第三字“未”,下阙第一句“小院午睡方醒”最后一字“醒”当平而仄。《念奴娇·云影》上阙第二句“似缥渺神山”第三字“渺”,最后一句“翠光略吐尖甲”第三字“略”,下阙第三句“便凉生一霎”第四字“一”当平而仄。《念奴娇·波影》上阕第二句“但摇曳落花”第三字“曳”,下阕第二句“应有渔舟”第二字“有”当平而仄。《念奴娇·帘影》这首词上阙第三句“星眸欲炫”第三字“欲”,倒数第二句“钗光闪烁”第三字“闪”,倒数第一句“翠鬟怕有撩乱”第三字“怕”,下阙倒数第二句“檐阴未半”第三字“未”,最后一句“银钩且莫高卷”第三字“且”当平而仄。《念奴娇·帆影》上阕第二句“看渺渺沧洲”第三字“渺”,倒数第二句“凭遮客鬓”第三字“客”,最后一句“怕教照见憔悴”第二字“教”、第三字“照”;下阕第二句“沙际迟回”第二字“际”,倒数第二句“回头北渚”第三字“北”,最后一句“唯余塔影孤峙”第三字“塔”当平而仄。《念奴娇·影戏影》上阙第六句“情丝牵引”第四字“引”,倒数第二句“猛然觑破”第三字“觑”,下阙倒数第二句“迷楼吐焰”第三字“吐”,最后一句“倩谁挽住香袂”第三字“挽”当平而仄。《念奴娇·走马灯影》上阙第三句“争先赤兔”第三字“赤”,倒数第二句“暗中毂转”第三字“毂”,最后一句“蚁磨几时停住”第三字“几”,下阙第四句“终是虾跳难出斗”第四字“跳”,第九句“勋名半纸”第三字“半”当平而仄。

2.《鼓棹集》(下)

这一部分中当平而仄的词作共34首,以下就是这些词。

《御街行·上巳》上阕第四句“只待东君花信”第一字“只”,第五句“红药芽娇”第二字“药”;下阕第三句“强将客泪付流觞”第三字“客”,第四句“逝水难酬春怨”第一字“逝”,倒数第二句花花草草第三字“草”,最后一句“目送韶光褪”第一字“目”当平而仄。《蝶恋花·秋感》这首词上阕第三句“半拥绿烟岛”第三字“绿”当平而仄。《长相思·春夜》上阙第三句“一夜迢迢已半非”第一字“一”、第五字“已”,第四句“问天知不知”第一字“问”;下阙最后一句“栖禽尙未归”第三字“尙”当平而仄。《金明池·新柳》上阙第三句“袅袅自怜春软”第三字“自”,第四句“娇小甚、鹅黄绽处”第二字“小”,第五句“但一叶、两叶初剪”第二字“一”、第三字“叶”、第四字“两”、第五字“叶”当平而仄,第七句“映岸侧镜影”第四字“镜”、第五字“影”;下阙第三句“殷勤欲绾”第三字“欲”,第四句“忍微寒、待莺已久”第一字“忍”、第四字“待”,第五句“向落日、藏鸦不惯”第一字“向”、第二字“落”,第六句“定谁知、无限柔情”第一字“定”,第七句“对残月晓风”第四字“晓”,第八句“翠眉难展”第一字“翠”,倒数第三句“只片晌停凝”第二字“片”当平而仄。《眼儿媚·春深始见梅花》上阙第一句“不知深浅几春宵”第四字“浅”当平而仄。

《卜算子·咏傀儡示从游诸子》上阙第三句“更无半字与关心”第三字“半”、第四字“字”,下阙第三句“铅华谁辨假中真”第四字“辨”当平而仄。《江城子·咏雪二首》第二首上阙第六句“唤醒梅花月下梦”第五字“月”当平而仄。《十二时·蟋蟀》上阙第一句“问古今”第二字“古”,第二句“闲愁有几”第三字“有”,中段第二句“问知幽恨”第一字“问”,下阙第三句“听得又还争差”第三字“又”当平而仄。《春云怨·春雨》上阕第一句“一宵风雨”第一字“一”,第二句“将小窗曙色”第四字“曙”,第七句“瘦红欲尽”第一字“瘦”、第三字“欲”,倒数第二句“翠胎未吐”第一字“翠”、第三字“未”;下阕第一句“问春拟向何方去”第一字“问”,第二句“怕芳草天涯”第三字“草”,第四句“记得年时踏青路”第一字“记”当平而仄。《添字昭君怨·秋怀》下阙第一句“蜡屐从今几两”第一字“蜡”,第三句“夜阑星汉耿清空”第一字“夜”当平而仄。《摊破浣溪沙·始春新月》上阙第二句“玉痕松浅绿烟轻”第一字“玉”,第三句“空里流霜荡漾”第五字“荡”,下阙第一句“瘦影徘徊还似梦”第一字“瘦”,第二句“朦胧雪鬓未惺惺”第三字“雪”当平而仄。《江南曲·寒月四首》第二首下阙第二句“幂历杳平沙”第一字“幂”,第三句“雪窖遥天迷雁宇”第一字“雪”,第四句“琼楼暗影奈妖蟆”第三字“暗”当平而仄。《江南曲·寒月四首》第三首下阙第三句“吊古自垂珠蚌泪”第一字“吊”、第三字“自”,第四句“问天欲伐桂香枝”第三字“欲”当平而仄。《江南曲·寒月四首》第四首上阙第二句“旖旎一轮安”第一字“旖”,下阙第三句“药灶松风初淅沥”第一字“药”当平而仄。

《长相思·春恨》第一首上阙第三句“总爱春光去不违”第一字“总”,下阙第一句“风满扉”第二字,第二句“雨满扉”第二字“满”,第三句“坐待玄禽暮不归”第五字“暮”,第四句“孤云绕翠微”第三字“绕”当平而仄。《长相思·春恨》第二首上阙第三句“褪粉棃花背夕阳”第一字“褪”,下阙第四句“辛夷早绽香”第三字“早”当平而仄。《长相思·落日》上阙第三句“才得团圞对面看”第五字“对”,下阙第四句“婵娟欲上难”第三字“欲”当平而仄。《生查子·秋感》上阙最后一句“波影弄金粉”第三字“弄”,下阙第一句“飞飞飞不去”最后一字“去”当平而仄。《诉衷情·春景》上阙第二句“丝丝日日长”第四字“日”,第三句“吹落梅花无数”第二字“落”,下阙第一句“落霞紫”第一字“落”当平而仄。《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下阙第一句“无数蜻蜓飞晚照”第一字“数”、第六字“晚”当平而仄。《忆秦娥·蓼花》下阙倒数第二句“几叶渔船”第二字“叶”当平而仄。《醉春风·咏蝶》上阙第二句“偷眼斜回觑”第二字“眼”,倒数第一句“轻狂柳絮”第三字“柳”当平而仄。《青玉案·秋海棠》下阙第二句“浅笑偷窥清夜月”第六字“夜”当平而仄。《长相思·石榴》下阙第三句“丹荔新餐玉液浓”第五字“玉”,第四句“杨妃病齿红”第三字“病”当平而仄。

《浣溪沙·桃花二首》第一首下阙最后一句“莫教轻放阮郎归”第二字“教”当平而仄。《浣溪沙·桃花二首》第二首第一句“春恨拚教柳带长”第四字“教”当平而仄。《玉楼春·归雁》上阙第三句“经时已换蓼花洲”第三字“已”当平而仄。《临江仙·水仙花》这首词上阙第二句“峭寒一点春融”第一字“峭”,第三句昨宵烟月水涵空第四字“月”当平而仄。《沁园春·浑天球》上阙第四句“但既在于中”第三字“在”,第十句“无情还作有情痴”第四字“作”,下阙第三句“更划断鸿沟”第三字“断”,第七句“彩缕交萦”第一字“彩”当平而仄。《摸鱼儿·咏霜》上阕第三句“吹散一天珠露”第二字“散”,下阕第三句“遥向征鸿低诉”第二字“向”当平而仄。《摸鱼儿》“总由他”上阙第五句“人长住”第二字“得”,第九句“苦爱东风”第二字“爱”,下阙第一句“今古事”第二字“古”,第二句“莫待怨谁相误”第三字“怨”,第三句“可但月来云妒”第二字“但”,第五句“重倩吟螿寒诉”第二字“倩”,第九句“待人散月斜”第四字“月”当平而仄。《蓦山溪·听雨》下阙倒数第二句“情谁系”第三字“系”当平而仄。《贺新郎·上巳前一日雪》上阙第四句“便拟东风相宠惜”倒数第二字“宠”,下阙第四句“糁径不遮春草绿”第六字“草”当平而仄。《绮罗香》上阙第二句“一声杜宇”第一字“一”,第三句“早怕洛阳春暮”第三字“洛”,第五句“旧梦了无寻处”第一字“旧”,第六句“拚午醉、日转花梢”第二字“午”、第四字“日”,第八句“到更残、月落西峰”第四字“月”,最后一句“冷然蝴蝶忘归路”第一字“冷”;下阙第一句“关心一丝别挂”第三字“一”,第二句“欲挽银河水”第二字“挽”,第六句“任老眼、月窟幽寻”第三字“月”,最后一句“难写伤心句”第二字“写”当平而仄。

3.《潇湘怨词》

这一部分当平而仄的词作共11首。

第一首《蝶恋花·昭山孤翠》下阙第四句“明月南枝乌鹊绕”第五字“鸟”当平而仄。第二首《摸鱼儿·石鼓江山》上阙第一句“瞰蒸湘、曲影双清”第五字“影”,第二句“流下洞庭秋远”第二字“下”,第三句“危崖突兀玉峰寒”第五字“玉”,第四句“界破苍流一线”第五字“一”;下阙第一句“行乐地”第二字“乐”,第四句“云杳潇湘千顷碧”第二字“杳”当平而仄。第三首《摸鱼儿·西湖荷花》上阙第二句“正是乳鸦啼后”第二字“是”,下阙第一句“莫浪语”第一字“莫”当平而仄。第四首《摸鱼儿·花药春溪》上阙第五句“谁把琼浆酿造正望中”第五字“酿”,下阙第四句“泠泠碎玉夜声中”第五字“夜”,倒数第三句纵百丈络丝第四字“络”当平而仄。第五首《摸鱼儿·岳亭雪岭》上阙第四句“垂暮同云覆野”第五字“覆”,下阙第一句“赏心事”第一字“赏”,第二句“不在酒旗歌舍”第三字“酒”,第三句“梅痕暗偷萼赭”第五字“萼”,第五句“故骑火龙未下”第五字“未”当平而仄。

第六首《摸鱼儿·朱陵仙洞》上阙第三句“江流北泻雁南征”第五字“雁”,下阙第二句“石乳倒垂银蒜”第三字“倒”,第四句百花桥阻玉壶远第五字“玉”,第九句想华表鹤归第四字“鹤”当平而仄。第七首《摸鱼儿·青草渔灯》上阙第一句“截流澌、飞虹侧挂”第六字“侧”,第三句“斜收返照蔚蓝天”第五字“蔚”;下阙第一句“歌舞罢”第二字“舞”,第三句“木兰牵动绿蘅”第五字“绿”,第四句“樵青唱阕斗参横”第五字“斗”当平而仄。第八首《摸鱼儿·洞庭秋月》上阕第一句“展平湖、一片玻璃”第五字“片”,第二句“何处天围四野”第二字“处”、第五字“四”;下阕第五句“灵肉欲随羽化”第五字“羽”当平而仄。第九首《摸鱼儿·渔村夕照》上阙第一句“卷残虹、隔岸芦梢”第五字“岸”,第二句“低挂一团赬玉”第二字“挂”当平而仄。第十首《摸鱼儿·山寺晚钟》上阕第二句“曲径松杉堆黛”第二字“径”,下阕第一句“深院锁”第二字“院”当平而仄。第十一首《摸鱼儿·江天暮雪》上阙第二句“不知是雪”第三字、第三句“还是沙明波素”第二字“是”,下阙第一句“知此夕”第二字“此”,第五句“疑是东方已曙”第五字“已”当平而仄。

(二)当仄而平

1.《鼓棹集》(上)

在《鼓棹集》(上)中当仄而平的词作也有66首。

《十六字令·落花影》中第一首的第一句“落花影”第二字“花”,第二句“款款映春江”第四字“春”当仄而平。《十六字令·落花影》第二首中第一句“落花影”第二字“花”,第二句“风飐小桥西”第四字“桥”,第四句“疑是染香泥”第一字“疑”当仄而平。《十六字令·元夕见月》中第二句“耐冷卸罗衣”第四字“罗”,第四句“争赛粉香肥”第一字“争”当仄而平。《捣练子·晚春》下阙第二句“明年莫更不还人”第二字“明”当仄而平。《忆秦娥·灯花二首》中第二首倒数第二句“破镜含辉”第四字“辉”当仄而平。《念奴娇·南岳怀古》第一句“井络西来”第四字“来”当仄而平。《更漏子·本意二首》第二首第二句“漓江柁”第六字“柁”当仄而平。《望江南·本意五首》第一首第三句“佛子献来金堵窣”最后一字“窣”当仄而平。《望海潮·本意》上阙第四句“蜃雾腾虹”第三字“腾”,第十句“依然不改”第二字“然”,下阙第四句“怒遣天吴”第三字“天”当仄而平。《水调歌头·惊梦》上阕第一句“昨夜喧雷雨”第三字“喧”,第三句“千红万紫撩乱”第一字“千”,第六句“更有玉蟾偷药”第五字“偷”;下阕第一句“尽今生”第三字“生”,第二句“梨花雨”第二字“花”,第五句“山寺钟声曙色分”第四字“声”当仄而平。《青玉案·忆旧》下阕第二句“唱彻灞陵回首句”第五字“回”,倒数第二句“佳期逾杳”第三字“逾”当仄而平。《长相思·本意二首》第一首上阙第四句“余香犹自温”第三字“犹”,下阙第四句“旁人莫漫嗔”第一字“旁”当仄而平。《长相思·本意二首》第二首下阙第一句“真成双”第一字“真”,第三句“侬似莲心苦薏藏”第一字“侬”,第四句“怜他菡萏香”第一字“怜”当仄而平。《点绛唇·牡丹二首》第一首的上阙第二句“觌面始知韶日晓”第四字“知”,下阙最后一句“锦襭空青表”第二字“襭”当仄而平。《点绛唇·矮桃》上阙第一句“绛襭盈盈”第二字“襭”当仄而平。《忆王孙》第三句“好逐一片桃花飞”第六字“花”当仄而平。

《清平乐·咏雨》这首词下阙第一句“随波赚杀鱼儿”第二字“波”当仄而平。《凤凰台上忆吹箫·忆旧》上阕第二句“漓江雨冷”第一字“漓”,第三句“烟云湿透征衣”第一字“烟”,第七句“今生事、莫遣心违”第二字“生”,倒数第二句“一枝栖稳”第三字“栖”;下阙第二句“旧家枝叶”第三字“枝”,第四句“风雪霏微”第一字“风”,最后一句“灯火荆扉”第一字“灯”当仄而平。《生查子·咏史六首》第一首下阙第三句“眢井埋蟾蜍”第三字“埋”当仄而平。《生查子·咏史六首》第三首中下阙第三句“分得余香归”第三字“余”当仄而平。第四首的上阙第三句“天有无情时”第一字“无”,第六首的上阙第三句“空谷无人行”第三字“无”,下阙第三句“马腹君自投”第三字“君”当仄而平。《满江红·写怨》中上阙第一句“离亭人散”第二字“亭”,第三句“尽桃花、飞尽故枝”第七字“枝”当仄而平。《霜天晓角·怀旧二首》第一首上阙第一句“平湖春水”第三字“春”,第三句“话到伤心深处”第三字“伤”,下阙第四句“又花落”第二字“花”当仄而平。第二首上阕第二句“斜日横云脚”第一字“斜”,第三句“剑射灯花坠紫”第三字“灯”,下阕第三句“唯有丹枫霜叶”第三字“丹”当仄而平。《满江红·忆旧》上阙第四句“月下吹笙”第四字“笙”当仄而平。《浣溪沙·秋感》下阙第一句“几度相逢唯疑梦”第七字“疑”当仄而平。

《玉楼春·白莲》上阕第一句“娟娟片月涵秋影”第二字“娟”、第六字“秋”,下阕第一句“荻花风起秋波冷”第二字“花”、第六字“波”当仄而平。《一剪梅·春晚》上阙第一句“妒花风雨在花前”第二字、第六字“花”当仄而平。《忆秦娥·本意怀仙》下阙倒数第二句“天酒花倾”第四字“倾”当仄而平。《忆秦娥·子规》下阙第四句“唤不归来”第四字“来”当仄而平。《天仙子·元夕》上阙第一句“垂垂冻雨凌珠滴”第二字“垂”、第六字“珠”,第二句“阿谁唤作灯花夕”第二字“谁”、第六字“花”,最后一句“寒山不着东风力”第二字“山”、第六字“风”;下阙第二句“又消受残梅狼籍”第二字“消”、第六字“狼”,最后一句“明年消尽中原历”第二字“年”、第六字“原”当仄而平。《添字昭君怨》“燕垒粉桓香坠”上阕第一句“燕垒粉垣香坠”第五字“香”,下阕第二句“帘外梅龙烟雨”第一字“帘”、第五字“烟”,第三句“当年原倩遣闲愁”第三字“原”当仄而平。《沁园春》“当汝无时”下阙第三句“尽雪里梅开”第五字“开”当仄而平。《沁园春》“毕竟还他”上阙第四句“看太白占星”第四字“星”,下阙第三句“任血洒虞兮”第五字“兮”当仄而平。《沁园春》“为问蒙庄”上阕第四句“既使我其然”第五字“然”,下阕第三句“便一枕蝶轻”第五字“轻”当仄而平。《醉春风·遣病》上阙第二句“莫被浮云碍”第四字“云”,第八句“风轻柳岸”第一字“风”,最后一句“虹垂天外”第一字“虹”;下阙第三句“情知腊尽雪须消”第一字“情”当仄而平。《摸鱼儿·病后作》上阙第四句“也须添朱着黛”第二字“须”,下阙第六句“空惭愧”第二字“惭”,最后一句“不道余香坏”第三字“余”当仄而平。《摸鱼儿·自述》下阙第三句“千金难酬春价”第三字“酬”,第六句“谁真假”第二字“真”当仄而平。《南乡子·留别家兄》上阙第三句“镜里朱颜唯梦里”第三字“朱”当仄而平。《贺新郎·自题草堂》上阕第二句“唯余此、数茎瘦骨”第一字“唯”,倒数第二句“钁头在”第二字“头”当仄而平。

《女冠子·卖姜词》第五句“酸来心愈丹”第三字“心”当仄而平。《鹧鸪天》最后一句“我自从天乞活埋”第六字“活”当仄而平。《一剪梅·答须竹所问》下阙第一句“闲心遥寄水云边”第二字“心”、第六字“云”当仄而平。《鹧鸪天·藤蓑词五首》的第五首上阙第二句“不打江门旧谱来”第二字“打”、第四字“门”,下阙第二句“柁频开”第一字“柁”当仄而平。《贺新郎·用韵寄题翠涛山居》下阙第二句“多种秫”第一字“多”,第九句“终不教、举俗怜丁卯”第一字“终”,倒数第二句“虽寒瘦”第二字“寒”当仄而平。《贺新郎》“海门孤月上”上阙第一句“海门孤月上”第二字“门”当仄而平。《渔家傲·为好送鱼苗谢之》这首词,上阙第一句“连雨前溪新涨弥”最后一字“弥”当仄而平。《清平乐·问刘存孺索香橙》下阙第一句“小窗独易初晴”第二字“窗”当仄而平。《摊破浣溪沙·病中与刘李二生夜话》上阙第一句“曾把榆钱买少年”第一字“曾”,第三句“为忆杨花未落”第三字“杨”,下阙第一句“阅尽闲愁都是梦”第三字“闲”,第三句“赢得如今蚕老”第一字“赢”、第三字“如”、第五字“蚕”当仄而平。《江城梅花引·病中口占示刘生》上阙最后一句“弄轻狂竞飞霜”第五字,下阙第二句“飞霜”第一字“飞”,下阙第七句“还认得、烟水微茫”第一字“还”,最后一句“在回塘”第二字“回”当仄而平。《忆秦娥·病中寒卧二首》第一首下阙倒数第二句“乍梦春生”第四字“生”当仄而平。《念奴娇·姜斋影》上阙第四句“秋水蜻蜓无着处”第六字“着”当仄而平。《贺新郎·寒食写怨》下阙第七句“一经苍苔行迹香”第二字“经”、第七字“香”当仄而平。《行香子·游珍珠岩》上阙第三句“转苍湾午日霞烘”第三字“湾”,第四句“赤城围玉”第三字“围”,下阙第二句“青山踏偏”第四字“偏”,第四句“平田下望”第一字“平”,第六句“谁人知我”第一字“谁”当仄而平。《满江红》“丁宁千遍”上阙第四句“孤燕归来”第四字“来”当仄而平。

《念奴娇·松影》上阕第二句“有五鬛仙姿”第五字“姿”,最后一句“幽香几许暗度”第一字“幽”当仄而平。《念奴娇·柳影》上阙第二句“早光透玻瓈”最后一字“瓈”,下阙最后一句“黄鹂更着一个”第四字“着”当仄而平。《念奴娇·竹影》上阙最后一句“泠然斜亸仙袂”第一字“泠”当仄而平。《念奴娇·雁影》上阙第二句“恨塞日昏黄”第五字“黄”,倒数第一句“孤舟莫弄渔笛”第一字“孤”,下阙第二句“凌乱波纹”第四字“纹”当仄而平。《念奴娇·蝶影》第五句“细逐落花低陨”第二字“逐”当仄而平。《念奴娇·云影》上阙第二句“似缥渺神山”第五字“山”,第五句“却绕孤峰三匝”最后一字“匝”,倒数第三句“瑶镜微笼匣”最后一字“匣”,下阙第五句“忽染素罗轻袷”第六字“袷”当仄而平。《念奴娇·波影》上阕第二句“但摇曳落花”第五字“花”,倒数第二句“游丝婀娜”第四字“娜”,下阙第二句“应有渔舟”第四字“舟”当仄而平。《念奴娇·帘影》上阙第二句“早惊觉绣帷”第五字“帷”当仄而平。《念奴娇·帆影》上阕第二句“看渺渺沧洲”第五字“洲”,下阕第一句“有人独倚危楼”第二字“人”,第二句“沙际迟回”第四字“回”当仄而平。《念奴娇·影戏影》上阙第二句“但绰约风流”第五字“流”,第六句“情丝牵引”第二字“丝”当仄而平。《念奴娇·走马灯影》上阙最后一句“蚁磨几时停住”第四字“时”,下阙第一句“儿童莫笑来回”第二字“童”当仄而平。

2.《鼓棹集》(下)

《鼓棹集》(下)中存在当仄而平现象的词作有43首。

《清平乐·嫩柳》下阙第一句“未妨雨细寒轻”第二字“妨”当仄而平。《西江月·俗诨》下阙第三句“砰訇浪里囫囵游”第五字“囫”,最后一句“谁受□干僝僽”最后一字“僽”当仄而平。《御行街·上巳》上阕第一句“迷烟迷雨教春困”第三字“迷”,第五句“红药牙娇”第四字“娇”,倒数第二句“山丹胎小”第一字“山”;下阕第一句“兰亭今昔何须问”第三字“今”,第二句“消不尽、新亭恨”第一字“消”当仄而平。《虞美人·问月》下阙第一句“乍圆还缺相调弄”第三字“闲”,下阙第三句“侬今何遽不风光”第一字“侬”当仄而平。《长相思·春夜》上阙第四句“问天知不知”第三字“知”当仄而平。

《金明池·新柳》上阙第二句“无妨风细”第三字“风”,第六句“拚多情、拖逗波光”第四字“拖”,第八句“苔茸深浅”第一字“苔”;下阙第四句“忍微寒、待莺已久”第三字“寒”,第六句“定谁知、无限柔情”第三字“知”,第四字“无”,最后一句“独自来回消遣”第三字“来”当仄而平。《眼儿媚·春深始见梅花》上阙第一句“不知深浅几春宵”第二字“知”当仄而平。《卜算子·咏傀儡示从游诸子》上阙第三句“更无半字与关心”第二字“无”,下阙最后一句“皮下无些血”第一字“皮”当仄而平。

《虞美人·落花》下阙第一句“香膏酿出红芳密”第二字“膏”当仄而平。《临江仙·山矾》上阙第四句“香迷双嫩蝶”第一字“香”当仄而平。《江城子·咏雪二首》第一首上阙第一句“依依欲待人帘栊”第五字“人”当仄而平。第二首上阙第四句“促拍悲丝”第二字“拍”当仄而平。《水调歌头·咏怀》这首词上阙第四句“一艇缥渺凌孤烟”第五字“凌”当仄而平。《十二时·蟋蟀》上阙第二句“闲愁有几”第一字“闲”,第八句“犹自难消夜”第一字“犹”,第九句“偏旁砌”第二字“旁”;中段第一句“从伊谁”第二字“伊”,第三句“长在眉梢萦挂”第三字“眉”,第四句“似诉风凄”第三字“风”,倒数第二句“莫念人幽悄”第三字“幽”;下阙第三句“听得又还争差”第六字“差”当仄而平。《清平乐·鹧鸪》下阙第一句“空山烟雨霏微”第二字“山”当仄而平。《春云怨·春雨》这首词中上阕第一句“一宵风雨”第三字“风”,第四句“惊起数声啼鸟”第一字“惊”,第五句“多在碧烟深重处”第一字“多”,第六句“肥绿欺人”第一字“肥”,第八句“流水无情向南浦”第一字“流”,最后一句“还遣花期误”第一字“还”、第三字“花”;下阕第二句“怕芳草天涯”第四字“天”、第五字“涯”,倒数第三句“桃叶难凭”第一字“桃”,倒数第二句“流莺不管”第一字“流”,最后一句“自绾柳丝低诉”第五字“低”当仄而平。

《菩萨蛮·早春》下阙第一句“烧根红茁草”第四字“茁”当仄而平。《添字昭君怨·秋怀》上阙第一句“谁染千山乌桕”第一字“谁”、第五字“乌”,第三句“微霜何似镜中霜”第三字“何”;下阙第一句“蜡屐从今几两”第二字“屐”,第二句“冰级当年屡上”第一字“冰”、第二字“级”,第三句“夜阑星汉耿清空”第三字“星”当仄而平。《摊破浣溪沙·始春新月》上阙第三句“空里流霜荡漾”第三字“流”,下阙第一句“瘦影徘徊还似梦”第三字“徘”,第二句“朦胧雪鬓未惺惺”第一字“朦”,第三句“却恼人间菱镜”第三字“人”,第五字“菱”当仄而平。《江南曲·寒月四首》第二首上阙第三句“剑吐蓉光三尺冷”第三字“蓉”,第五句“豪气动悲笳”第一字“豪”,下阙第四句“琼楼暗影奈妖蟆”第一字“琼”当仄而平。第三首上阙第三句“砚滴摇光分碎玉”第三字“摇”当仄而平。第四首上阙第四句“数峰无那晚烟残”第三字“无”当仄而平。《苏幕遮·暮春月夕》下阙第五句“犹有余香吹陈阵”倒数第二字“陈”当仄而平。《捣练子·咏霜》第一句“空无迹、月无痕”第二字“无”,第四句“愁人不道不消魂”第一字“愁”当仄而平。

《长相思·春恨》第一首上阙第二句“花乱飞”第一字“花”,第四句“谁知春事非”第三字“春”,下阙第一句“风满扉”第一字“风”,第四句“孤云绕翠微”第一字“孤”当仄而平。《长相思·春恨》第二首下阙第一句“游丝长”第一字“游”,第四句“辛夷早绽香”第一字“辛”当仄而平。

《长相思·落日》第四句“还沉山外山”第三字“山”当仄而平。《点绛唇·飞花》下阙倒数第二句“金勒驹骄”最后一字“骄”当仄而平。《摊破浣溪沙·夏景》上阙第三句“溪外罩鱼人影”第一字“溪”,下阙第一句“屐齿泥融双印直”第三字“泥”,第三句“回看西峰峰外”第一字“回”、第三字“西”、第五字“峰”当仄而平。《诉衷情·春景》上阙第一句“东风亭午摆垂杨”第一字“东”,第二句“丝丝日日长”第二字“丝”,第三句“吹落梅花无数”第四字“花”,下阙第一句“落霞紫”第二字“霞”,第四句“天凭天气”第一字“天”,最后一句“蜂蝶空忙”第一字“蜂”当仄而平。《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上阙第二句“云树悲秋”第一字“云”,第三句“舴艋含愁”第一字“舴”,下阙第一句“无数蜻蜓飞晚照”第四字“蜓”当仄而平。《忆秦娥·蓼花》下阙倒数第二句“几叶渔船”第四字“船”当仄而平。

《醉春风·咏蝶》上阙第一句“红影纷无数”第一字“红”,第二句“偷眼斜回觑”第四字“回”,倒数第二句“熏人无奈”第一字“熏”,最后一句“非侬留处”第一字“非”;下阙第三句“翩翩清梦自逍遥”第一字“翩”,倒数第二句“依然不似”第一字“依”,倒数第一句“轻狂柳絮”第一字“轻”当仄而平。《青玉案·秋海棠》下阙第二句“浅笑偷窥清夜月”第五字“清”当仄而平。《长相思·石榴》下阙第三句“丹荔新餐玉液浓”第一字“丹”,第四句“杨妃病齿红”第一字“杨”当仄而平。《浣溪沙·桃花二首》第一首下阙第一句“初破灵砂颗颗肥”第七字“熟”当仄而平。《玉楼春·归雁》上阙第三句“经时已换蓼花洲”第一字“经”,下阙最后一句“谁听呢喃清昼语”第一字“谁”、第三字“呢”当仄而平。《沁园春·浑天球》上阙第十句“无情还作有情痴”第二字、第六字“情”,倒数第二句“教碧绡帘幙”第五字“幙”,下阙第三句“更划断鸿沟”第五字“沟”当仄而平。《摸鱼儿·咏霜》上阕第二句“吹散一天珠露”第四字“天”,第五句“轻盈舞”第二字“盈”;下阕第三句“遥向征鸿低诉”第四字“鸿”,第六句“春期误”第二字“期”,最后一句“散作萧疏雨”第三字“萧”当仄而平。《摸鱼儿》上阙第二句“才来又还催去”第四字“还”,第五句“人长住”第二字“长”,第六句“却笑伊、来回奔走天涯路”第三字“伊”,第八句“终不似黄莺”第一字“终”,第九句“百啭迎人絮”第四字“风”;下阙第三句“可但月来云妒”第四字“来”,第六句“琼花舞”第二字“花”当仄而平。《蓦山溪·听雨》下阙倒数第二句“情难系”第一字“情”当仄而平。《贺新郎·上巳前一日雪》下阙第四句“糁径不遮春草绿”第一字“糁”当仄而平。《绮罗香》上阙第一句“流水平桥”第一字“流”,第四句“杨柳梧桐”第一字“杨”,第七句“甚夜阑、风吹芳树”第三字“阑”、第四字“风”,第八句“到更残、月落西峰”第三字“残”,最后一句”冷然蝴蝶忘归路”第三字“蝴”;下阙第一句”关心一丝别挂”第四字“丝”,第二句”欲挽银河水”第四字“河”,第三句”仙槎遥渡”第二字“槎”,第五句”长怨迷离烟雾”第三字“迷”,第七句”更无人、花前低诉”第二字“无”、第三字“人”、第四字“花”,最后一句”难写伤心句”第四字“心”当仄而平。

3.《潇湘怨词》

在《潇湘怨词》这一部分共有16首词。

第一首《蝶恋花·香塘渌水》下阙最后一句”寒原夕烧悲余地”第四字“烧”当仄而平。第二首《蝶恋花·朝阳旭影》下阙第一句”无那云煓迷海峤”最后一字“峤”当仄而平。第三首《蝶恋花·石鼓危崖》上阙最后一句“鹤归不向乌衣国”最后一字“国”当仄而平。第四首《蝶恋花·岳峰远壁》下阙第一句“谁遣迷云生绝巘”第六字“绝”当仄而平。第五首《蝶恋花·湘湾曲岸》下阙第一句“万古沅湘秋思满”第六字“思”当仄而平。第六首《摸鱼儿·石鼓江山》上阙第一句“瞰蒸湘、曲影双清”第七字“清”,第二句“流下洞庭秋远”第四字“庭”,第三句“危崖突兀玉峰寒”第七字“寒”;下阙第四句“云杳潇湘千顷碧”第四字“湘”当仄而平。第七首《摸鱼儿·西湖荷花》上阙第二句“正是乳鸦啼后”第四字“鸦”,第五句“真如绣”第二字“如”,第六句“点波纹、红绡青幛团绒皱”第二字“波”、第三字“纹”,第八句“闻苦菂寻莲”第一字“闻”、第三字“菂”;下阙最后一句“露冷金飙骤”第三字“金”当仄而平。第八首《摸鱼儿·花药春溪》上阙第五句“壶天老”第二字“天”,第六句“正望中、茶烟几线萦僧橑”第七字“橑”;下阙第三句“暗萦绿蘅芳藻”第四字“蘅”,倒数第一句“难系春光好”第三字“春”当仄而平。第九首《摸鱼儿·岳亭雪岭》第五句“银河泻”第二字“河”,第六句“道飞来、杨花玉树都疑假”第二字“飞”、第三字“来”;下阙第三句“梅痕暗偷萼赭”第四字“偷”,第四句“冻髭笑指祝融君”最后一字“君”,最后一句“都付渔樵话”第三字“渔”当仄而平。第十首《摸鱼儿·朱陵仙洞》上阙第三句“江流北泻雁南征”第七字“征”,第八句“留满地苍苔”第一字“留”,下阙最后一句“怕见人民换”第三字“人”当仄而平。第十一首《摸鱼儿·青草渔灯》上阙第一句“截流澌、飞虹侧挂”第一字“截”、第三字“澌”,第三句“斜收返照蔚蓝天”第七字“天”,第六句“罢鸣榔、停桡沙觜星光耿”第二字“鸣”、第三字“榔”;下阙第三句“木兰牵动绿蘅”第六字“蘅”,最后一句“别把丝纶整”第三字“丝”当仄而平。

第十二首《摸鱼儿·洞庭秋月》上阕第一句“展平湖、一片玻璃“最后一字“璃”,第二句“何处天围四野“第四字“围”,第五句“真潇洒“第二字“潇”,第六句“渐西晶、连天接住东光射”第二字“西”、第三字“晶”,下阕最后一句“倦理云軿架“第三字“云”当仄而平。第十三首《摸鱼儿·渔村夕照》上阙第一句“卷残虹、隔岸芦梢”第七字“梢”,第二句“低挂一团赬玉”第四字“团”,第六句“舞轻桡、橛头车子相随逐”第二字“轻”、最后一字“逐”,第八句“听短笛横吹”第一字“听”、第三字“笛”;下阙最后一句“难拟明朝旭”第三字“明”当仄而平。第十四首《摸鱼儿·山市晴岚》上阙第二句“屏拥青蓉回抱”第四字“蓉”,第五句“当晴昊”第二字“晴”,第六句“散溪云、轻松一抹飞烟巧”第二字“溪”、第三字“云”;下阙第二句“正及江南春早”第二字“及”当仄而平。第十五首《摸鱼儿·山寺晚钟》上阕第二句“曲径松杉堆黛”第四字“杉”,第五句“涵轻霭”第二字“轻”,第六句“渐潮声、鱼音梵呗喧金界”第二字“潮”、第三字“声”,下阕最后一句“长夜悲兴败”第三字“悲”当仄而平。第十六首《摸鱼儿·江天暮雪》上阙第三句“还是沙明波素”第四字“明”,第四句“彤云返映晶光凝”最后一字“凝”,第六句“双无据”第二字“无”,第七句“颤寒空、微霄极浦相回互”第二字“寒”、第三字“空”;下阙第三句“朦胧半函银兔”第四字“函”,第八句“珠摧玉仆”第四字“仆”,最后一句“直下长江去”第三字“长”当仄而平。

四、船山词格律缺陷的原因

船山词格律缺陷,与当时的词学氛围和其文学观、方言以及抄误有关。

(一)词学氛围

明代词风空疏,内容空洞浮靡,音律由于受到曲的影响而面目全非。明代词家不精于词律而好妄订词谱,如徐师曾之《词体明辨》错误百出。王世贞、杨慎等人作词有过人之处,然“强作解事”,“与乐章多有不谐”。 汤显祖是传奇戏曲作家,填词虽偶有佳作,却“患在好尽,而字面往往混入曲子”。船山处在这样的词学氛围中,对词律的学习和掌握有很大的局限。

(二)文学观

可以从他的诗论中看出他的一般艺术观点和他的写词原则。

首先,船山主张“诗以道性情,道性以情”。所谓“诗以道性情”首先是说“古之为诗者,原立于博通四达之途,以一性一情周人情物理之变,而得其妙,是故学焉而所益者无涯也”[9]。王船山写诗注重情,而他所说的“情”即是“实”,有社会道德层面的含义。其次,“诗以道性情”,强调的是情之“贞”。“道性以情”其内涵是指诗歌应该向读者道出“性之情”,“也就是人的自然之情,因为这种情是自然流露,不加任何的修饰、矫饰,一如庄子所说的‘性命之情’。”[10]因为对“性之情”的看重,所以船山先生欣赏的是真情流露、不做作的作品,对于过分追求形式主义的做法猛烈批评。

其次,他的诗论中有对诗之用韵的看法,应该他与对词律的认识是相通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强调过诗句的声韵之美:“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达此妙旨,始可言文。”沈约强调四声平仄的美感。但船山大加挞伐,《古诗评选》曰:“五言之敝,始于沈约。约偶得声韵之小数,图度予雄,奉为拱壁,而牵附比偶,以成偷弱、汗漫之两病。”[11]820还认为:“诗固不可以律度拘”,“声律拘忌,摆脱殆尽,才是诗人举止”[11]820。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对于重情而轻形式的船山先生来说,作词也同样应当表达真实情感而不必太过注重形式。而对词而言,形式也就是格律,也就是字数、韵律和平仄,因此船山词的格律缺陷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船山受这种诗学观的影响。

(三)方言因素

王船山是湖南衡阳人,其语言自然也就受到衡阳方言的影响,尤其在作词这方面,受方言读音的不同,在押韵和平仄协调这方面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合格律要求的现象。

在押韵方面,衡阳方言就有以下几个与普通话不同之处:第一是衡阳方言多数前后鼻音不分,所以在普通话中原本属于不同韵部的两个字其实却是押韵的。像《忆秦娥·灯花二首》中的第一首“心未冷”,它的词调格式属于《词谱》中的第一体,前下阙都是四仄韵,押的是《词林正韵》中第十一部的仄声“梗、敬”等韵,其中下阕第二三韵脚“枕”属于第十三部仄声“寝”等韵,在普通话中不押韵。但是“枕”在衡阳方言中声母与“敬”同,而又有后鼻音,且“枕”的韵腹又在方言中与“敬”的韵腹相同,所以二者在方言中是完全同声同韵的,都属于敬韵部,因而是押韵的。第二是衡阳方言中存在有将普通话中的“物”韵变成“药”韵的,因而在《水调歌头·惊梦》中本不押韵的“茀”和“药”在衡阳方言中其实押韵,都属于“药”韵。第三,衡阳方言中有将“御”韵变成“职”韵部的,这样在船山词中本属于不同韵部的“色”和“去”就成了押韵的,都属于“职”韵。所以,就押韵这一方面而言,王船山很可能是受方言影响而以方言入韵。

另外,平仄方面衡阳话和普通话也有一些差别。其一是普通话中的仄声衡阳话读为平声的情况,比如《十六字令·元夕见月》中第二句第二字“冷”字在普通话中为第三声,即仄声,而在衡阳方言中则为平声。“冷”在词句中本应是当平而仄,所以其实按衡阳方言“冷”本就是平声,并没有平仄不协调。另外还有普通话读为平声的字衡阳方言读为仄声的,比如《长相思·本意二首》第二首下阙第一句第一字“真”字在普通话中为第一声平声而在衡阳方言中读为第六部仄声震韵。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字在方言和普通话上存在区别,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四)抄误

船山词在某些地方过于明显的粗疏以及较多的缺字现象,与词集的编订及传抄过程混乱有关系。龙榆生和彭靖都已明确提出。船山亲手编订之词仅《潇湘怨词》一卷,《初集》和《二集》很可能是其子王敔及门人收集不同抄本合并而成,编订及传抄之误在所难免。

[1]张德瀛.词徵[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3.

[3]彭靖.王船山词编年笺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5.

[4]江蓝生,谭景春,程荣.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11.

[5]王奕清.钦定词谱[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6]潘慎.中华词律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戈载.词林正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田桂芬.明清词谱的发展概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9]王夫之.船山全书·张子正蒙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6:912.

[10]罗巧媚.王夫之“诗以道性情,道性之情”诗学思想探析[J].船山学刊,2010(2):18-19.

[11]王夫之.船山全书·古诗评选[M].长沙:岳麓书社,1996:820.

(责任编辑:刘 燕)

Comment on Chuanshan’s Words Rhyme Defects

Peng Zaixin, Luo L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Hunan 421001,China)

A discussion about the metrical defects occurring in ci by Wang Chuanshan though there exist some metrical defects in Ci by Wang Chuanshan, nobody has ever carried out a specific research on them. Based on all the verses by Wang Chuanshan,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metrical defects in terms of format, verse using and Ping-ze format, collecting statistics and making analyses, and then tries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defects.

ci by Wang Chuanshan; metre; defects; causes

10.3969/j.issn.1672-7991.2016.04.007

衡阳市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王夫之诗词修辞研究”(2015B(Ⅰ)008);湖南省教育厅课题“王夫之修辞观与诗词创作实践研究”(2016SJY06/16C1419)。

2016-09-25

彭再新(1972-),湖南省双峰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训诂、文字、修辞、语法研究。

I207.23

A

1672-7991(2016)04-0035-14

猜你喜欢

仄声下阕韵脚
思念的五月
吟出古诗之美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韵脚怎么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半阙词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倚着车窗歌唱的男子
贞观的“观”读平读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