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思考

2016-03-16孟庆涛尚志市乡镇建设办公室黑龙江尚志150600

黑龙江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镇化城乡

孟庆涛(尚志市乡镇建设办公室,黑龙江尚志1506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思考

孟庆涛
(尚志市乡镇建设办公室,黑龙江尚志150600)

城乡规划的宗旨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尊重和重构,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休憩的空间,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是历史赋予的新任务,通过回顾、思考、探索,为城乡规划发展奠定基石。城乡规划要关注于人、关注于生态环境、关注于城乡关系,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

1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一方面是城镇数目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分割严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长足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处于提速阶段,城市和乡村在互动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城市作为经济活动中心,集聚二产、三产规模增长迅速,为提供产业发展空间和宜居的居住空间,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建设长足发展,问题也逐渐显现,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乡经济不平衡、基础设施均衡化服务,等等。

2 城乡规划问题

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任务。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应最大限度为经济提供。支持在推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时期,应起到体现社会公共政策调节器作用。市场经济是逐利的、强势的,经济发展会影响到社会公平。政策的延续性和不确定性,也会使城市规划调控出现偏差。

2.1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高

基础设施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前者维持城市有序高效运转,后者是城市生活品质保障。快速扩张的城市,如区域中心城市,尤其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容纳人口急剧增加,基础设施增量滞后于城市扩张。老区由于改造成本及土地紧张,基础设施落地困难。新区注重建设速度,设施配套跟进不及时,出现设施数量不足,小马拉大车或级配不合理现象,服务水平与所在城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2.2城乡建设统筹不足

重城轻乡现象仍然存在。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年底,我国人口总数的51.27%、约6.9亿人居住在城镇,这是城镇人口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城乡打破二元结构、如何均衡发展是未来规划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公平发展涉及越来越多人,规划宗旨应该通过规划调控和公共政策制定让城市更加高效快捷、乡村充满活力。城乡规划不是简单服务于经济,要从社会长远利益考虑,谋求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2.3城乡建设内涵不足

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乡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是城乡建设的要求,又切中当前城乡规划时弊,是对以物为核心的城镇化的纠正。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追求高楼大厦的数量,单纯追求农民上楼增加城市户籍指标,盲目追求建筑的高、新、特等情况;乡村建设城市化,乡村原始特色风貌保护不够;对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保护挖掘不足。城乡规划在技术手段和规划方法上缺少应对之策。

3 城乡规划思考

3.1人为核心的城乡规划

快速增长的城市规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如效率、环境、交通、宜居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当时城市的规模比较小,城市规划一般是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城市规模的预测,这种以城市扩张为角度的模式,就整体而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现在,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在全球有28个超千万人口的城市,其中我国就占了6个。在此大环境下,我们遵循的规划模式已不再适应需求,它的弊端愈加明显。城市在发展中加剧了社会资源集聚,乡村发展动力相对减弱。因此,城乡规划需要反思和研究,新型城镇化战略给出了今后关注重点和方向。城乡规划中应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考虑建设实际中的各个层次和要素,充分考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各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需求,以综合效益为导向,将城与乡放在全域空间来规划,通过规划的调控手段,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处理好城乡发展关系;合理预测城市数量和规模,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效率。

3.2理性包容的城乡规划

理性包容追求是城乡规划在制定之初,主动考虑到因为规划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包容问题:如环境治理、土地使用、居民搬迁、农民失地进城等。在制定规划的同时制定好方针策略,通过政策扶持、利益补偿、资源优化等及时解决社会包容问题,使居民能够获得归属感、认同感。理性包容是主动包容而不是被动包容,不是出现社会危机问题规划者才意识到该如何去缓解进而解决危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要体现理性包容,要求:更注重公平,而非效率优先;为社会弱势群体考虑;鼓励全民参与,公共服务优先。首先,提倡效率优先,往往会造成城乡规划不顾社会公平。如果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社会贫富差距、区域不平衡等社会问题会日益加剧。注重公平可以缓解这些现象,人们处于公平社会环境时,市场规则更加明晰,市场效率也会得以提高,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其次,城乡规划往往被政府、精英阶层影响,同样生活在城乡的弱势群体因为自身能力限制,无法表达自己对城乡规划的期望,没有话语权。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具备坚实基础,具有面对问题的能力,城乡规划应该考虑到弱势群体需要,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交通、居住等民生方面予以体现。

3.3问题导向的城乡规划

目标定位。要深入研究本区域城乡长远发展目标定位问题,规划好不好,首先看规划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定位是不是科学合理、清晰明确。不能脱离自身历史、现实、基础和优势,必须符合国家、区域层面发展要求。要素约束。要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基础性要素约束问题,城乡规划管不管用、能不能实施,关键看对城乡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有没有全面考量,对未来城乡发展用地总量和结构有没有全面认识,对生态环境有没有全面科学评估。基础设施。以推进公共服务实施、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为重点,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

[1]李光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15,(07):98-99.

[2]陆岷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观点辨析与理论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36-37.

Thinking on urban anDrural p 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of new-type u rbanization

MENGQing-tao
(ShangzhiTownship Construction Office,Shangzhi150600,China)

The purposeof theurban anDruralplanning is the respectanDre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ofhuman life, arrangements for work,study,living,rest space have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Under the backgrounDof new-type urbanization,urban anDrural planning transformation isa neWtask entrusteDby history,anDlaiDthe cornerstone for the developme ntof urban anDruralplanning by reviewing,thinking anDexploration.Urban anDrural planning shoulDpay attention to people,focus on environment anD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rural areas,so as to reflect its value to promote 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urban anDrural integration.

New-typeurbanization;Urban anDruralplanning;Transformation

TV982

A

1674-8646(2016)03-0136-02

2016-01-19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镇化城乡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家乡的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