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

2016-03-15赵国武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阳光体育

赵国武

(长治学院体育系,山西长治 046011)



阳光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

赵国武

(长治学院体育系,山西长治 046011)

从高校体育教育的认知、目标设定、创新性以及监控和评价体系上,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认为高校实施阳光体育教育的意义在于:阳光体育教育目标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可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多样化路径;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阳光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从以下方面进行了阐述:1)构建阳光体育教育的长效机制;2)实施个性化的阳光体育教学;3)关注阳光体育教育的延伸,促进素养体育教育;4)体现阳光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5)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

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

在社会文明、进步及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与之相伴生的“文明病”等学生体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学生的肺活量、体能素质明显下降,身体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持续下降,体育素质差的学生比例正在不断增加.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提出了阳光体育教育计划,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这一举措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能素质、增强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长期以来维持旧有的苏联体育教学模式,在新时期下显现出如下问题和弊端.

1.1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认知不够深入

在高校体育教育的认知方面,还存在一些负面因素.在宏观层面来看,高校体育教育缺乏科学而系统的长效机制,显现为经济制度上支持的缺乏,主要表现在高校体育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高校学生扩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高校体育教育设施明显跟不上学生需求的现状下,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急剧下降.同时,还存在社会文化传统大环境下的制约问题,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文化取向在于“重文轻体”,可是当令人惊愕的青少年体质检测结果暴露于国人面前之时,引起了我们的警醒和关注.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校对于体育教育成绩重视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体育教育成绩在高校综合排名中的效用不明显,导致高校领导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加之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意识也不强,尤其是在高校学生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就基本取消了,严重表现为体育锻炼的时间被挤压和强占的问题[1].

1.2高校体育教育目标设定单一化

在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长效机制,对于体育教育目标的设定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学生的身体锻炼为目标,而对于学生的其他体育相关素养缺少目标设定,如:体育身体素养、体育心理素养、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学习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在上述全面体育教育目标缺失的情势下,高校的体育教育目标不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学习能力的构建和培育.

1.3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性有待提高

在高校的体育教育内容中,只是偏向于对学生身体锻炼的基本训练,而对于其它体育教育内容则没有过多的涉及,如: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体育康复训练、体育心理素质提升等内容,这些相关的体育教育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全面的、充分的体现,不利于学生体育拓展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体育意志力的培养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在这个不够完整而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全面的、深度的激发,也不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妨碍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4缺乏科学长效的体育教育监控体系以及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缺少相关的监管等机制问题,这种监管机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的监管、体育竞赛的指导监管、体育理论学习的监管等方面,在缺乏科学而有效的监督机制之下,难以形成高校体育运动的有力驱动力.同时,高校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也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主要关注其体育运动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而缺乏对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全面的评估,缺乏对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心理评估等内容.而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也没有有效地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利用,没有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激励等绩效体育考核机制,这就难以保持体育教育教学的实质意义[2].

2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教育的意义

2.1阳光体育教育目标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阳光体育教育的目标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过程,推行多样化的阳光体育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在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标,可以实现与阳光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相融性、目标一致性,在两者的内涵和外延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2阳光体育教育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多样化路径

阳光体育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锻炼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心理素养、体育文化素养.在阳光体育教育的多样化教育路径下,高校可以开展学生体育社团、高校体育文化节、高校体育俱乐部等形式,为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实践可行的教育途径[3].

2.3阳光体育教育可以转变高校体育教学的师生关系

在阳光体育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进行体育组织的重新开发和选择.教师由单向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体育课程知识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由传统的管理者向体育教学的协调者转变.注重阳光体育教育下的平等、愉悦、团结、协作的竞赛精神的培育,尤其在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得到多样化的补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自由体育教育特点,学生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为自主的、积极的学习者,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精神风貌.

3 阳光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

3.1构建阳光体育教育的长效机制

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构建.宏观机制是指阳光体育教育运动的层次高、范围大,它以全国同时启动的方式,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创新,体现出组织的整体规划特性,具有整齐划一的策划方案和具体实施内容.从微观来看,阳光体育教育运动要从各构成部分来发动,要立足基层,将阳光体育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各基层的积极性之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作为阳光体育教育的载体,可以利用高校的互联网、校园网、广播站、学校社团等形式,创建高校阳光教育长效机制[4].

3.2实施个性化的阳光体育教学方式

高校的阳光体育教育要秉承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进行阳光体育教学设计,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可以采用分班授课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进行高中初等级的分班教学,同时,要兼顾一些身体疾病原因不能进行剧烈体育运动的学生,施以体育保健知识课程学习,在适当的、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的同时,促使其疾病的痊愈;对于体育技能和素养较强的学生,要给予其更为合理的体育教育设计,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为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

3.3关注阳光体育教育的延伸,促进高校体育素养教育

在阳光体育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之下,我们要从更宽泛的概念来理解这一思想,不仅要关注高校体育教学正式的、显性的课程,还要关注高校体育教学的隐性课程.要借助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活动、课余体育兴趣活动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从体育行为、体育心理、体育制度、体育精神等层面,对高校的隐性体育课程进行延伸和拓展.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育,尤其要注重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在充满健康向上的外在形象之下,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感召力,以饱满的精神和体育教学激情,对学生进行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在平等的、互动的和谐人文环境下,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和闪光点,用宽容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勇于上进的体育学习实践[5].

3.4体现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人文精神,强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在高校阳光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高校校园的物质层面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倡导,可以通过校园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设施、体育建筑和雕塑等方面,宣扬学校的体育人文精神和内涵,这些体育设施的选择和布设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激励作用,要不拘于体育设施的形状、大小、色彩、功能等,从安全和人文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学校的体育骨干、学生裁判员等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文化沙龙、体育兴趣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体育竞赛等形式,推动高校全员体育文化建设,展示校园体育文化的魅力,倡导体育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3.5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质量监控体系,实现良好的阳光体育教育效果

对于高校的阳光体育教育运动的质量监控,可以从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两方面进行体系构建.

为了更好地推行高校的阳光体育教育活动,从外部质量监控而言,主要有来自于社会的质量监控模式,它们是社会中介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实施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质量评价;还有家长对于阳光体育教育的看法和评价,他们是阳光教育体育运动的主要评价者,可以对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造成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声誉评价;大众媒体也是阳光体育教育运动的外部监控群体,他们以新闻公开和新闻批评的方式,对高校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有效而直接的评价[6].

从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教育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而言,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他们对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跟踪和评价,对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并且在对学生的综合测试中,推行与学生个人情况相符的激励政策和机制.

从学生自身而言,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观监控主要是根据自我的运动情绪、食欲、睡眠等指标,客观地对自己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控,并且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观察和测定,根据自己的主观身体状况进行体育锻炼计划的确定,从而在自己掌控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3.6创建新型的阳光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校阳光体育教育运动中,教师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变为阳光体育的设计者、践行者,同时为了达到阳光体育教育的目标,还要不断建构阳光体育教育评价体系,这个教学评价体系要保证常态化、创新化和系统化,要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考核和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综合能力的评价.具体评价内容主要表现在:(1)阳光体育教学评价要全面、准确地显现出学生的体育进步幅度.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如果一味地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则会使评价丧失公平标准,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缔造和个性的张扬.鉴于这一实际情况,要将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进步幅度,在学生的不同差异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2)要注重评价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在对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过程中,不能单纯评价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还应当考核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学习态度、体育情感因素、体育心理素质等内容,要注重考察学生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周次,全方位地考察和评价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3)将评价体系与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级晋升、薪酬激励相结合,在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与教师的个人利益相联的机制下,提升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效果和质量[7].

4 结语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教育形式是一种创新,是一种突破,是对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设计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也是针对青年学生存在的“文明病”而全面启动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性、长效性为目标来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延伸,要在关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兴趣、体育心理等内容,要从全方位的角度实施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动态优化.

[1]李欣悦.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5) :102-105.

[2]陶宏军,龚剑.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探索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5):150-151.

[3]任天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田径课“边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 :372-375.

[4]张洁,吴瑛.“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上海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6):80-82.

[5]黄晓波.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J]. 体育学刊,2012,16(1) :82-85.

[6]张晓丹.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2):66-67.

[7]黄月.中西方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对比研究[J]. 法制博览,2016(5):296.

Construction of Sunshine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ZHAO Guo-wu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China)

Based on the cognition, goal setting, innov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nshine sports education is to make a consistence between the goal of sunshine sports education and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objectives,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path for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and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construction of sunlight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building long-term mechanism of sunshine physical education, implementing personalized sunshine sports teaching, focusing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sunlight sports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sports education in accomplishment, reflecting humanistic spirit of sunlight sports teaching and constructing of th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sunshine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nshine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1673-2103(2016)02-0135-04

2016-03-14

赵国武(1975-),男,山西山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G807.4

A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阳光体育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2016体育年
走在阳光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