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道德意识培养探析

2016-03-15吴铭

关键词:理论课道德思政

吴铭

(安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安徽 滁州 239000)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道德意识培养探析

吴铭

(安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安徽 滁州 239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必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针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找寻一条符合学生实际、教育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道德意识培养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思政课;实践教学;道德意识

实践是意识的来源,也是提高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必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有目的层次化的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端正道德行为,从而促进社会道德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学生道德意识的外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施教者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校内外实践课程或项目,验证自己掌握既有道德理论的真理性和至善性,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对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教学应该是指教学内容中探寻“社会实践问题”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社会实践活动。[1]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培养是指施教者或受教者创造适宜道德实践的条件或环境,并在道德意识培养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合乎预先设定合目的性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过程,其中,实践教学活动是手段,道德意识培养是根本目的。

一、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困境

(一)施教者困境

首先,作为高校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施教者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政课教师,应指在“大思政”视域下所有参与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主体,如辅导员,团学人员、党政人员等。其次,此类高校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响应,机构健全,但在制度落实,经费支持,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办学目的中强调专业课实践教学,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三,施教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应用型高校转制于专科院校以及中专中技学校,思政课教师来源多样,有的学校还存在部分教授专业课能力欠缺教师转为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这使得思政教师自身素质难以保证。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课堂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自我介绍、演讲、道德小品等,社会活动局限于参观考察、公益性劳动(如学生上街担当交通志愿者、慰问敬老院、公交站台保洁)等,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达不到预先设定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主体困境

大学生受社会、校园、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网络环境影响尤为突出,社会各种道德现象通过网络的折射,很快印入学生的头脑,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主导,固有的道德权威受到了挑战,加之青少年期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逐渐形成自己一套思想道德理念、行为模式及评价标准,简单的说教,强硬的灌输难以切入他们的心灵深处,甚至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差异,存在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进而出现了道德意识式微、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大学生主体意识开始自觉,不希望外在的道德力量对自我的束缚,希望尽快挣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用自我维系起来的道德评价标准“丈量世界”。但标准的脆弱性,主体自控力不强,同时缺乏引导,大学生一般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高尚与卑劣、诚实与虚伪、公正与偏私的界限,极易堕入主体道德意识与现实行为规范的失衡状态。

(三)教育体制机制的困境

从宏观层面看,经济领域内的快速变革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思潮,直接引发了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些势必影响社会的不同领域和层面,进而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并有可能引发道德价值冲突,使得受教育者无所适从,突出表现在道德权威的弱化和道德灌输教育乏力。从中观层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的不足。组织体系形式化,缺乏顶层设计和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教师教学理论化,只教给学生道德的相关理论,却不教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道德的内涵。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较为薄弱,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紧密度和结合度不够,实践教学外表热热闹闹,内在鲜有实效。从微观层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没有建立一整套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实践教学中道德意识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过程往往因不同教师的组织实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道德意识培养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实践教学中没有构建模块化和项目化教学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理性分析

(一)实践性

道德意识不是先天产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实践性是开展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内生动力。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有很强的实践性。离开了人群,离开了实践,人们无法开展道德认知,更无法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自觉。道德意识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道德主体自律与他律相互结合作用完成。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一切浪费都是由于学校和现实隔离开来……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说“习与性成”[2]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自觉的习惯,才能将社会外在“道”内化自律性的“德”。

(二)渗透性

渗透性是指施教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道德意识培养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实践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感受和体会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根本上来说,个体道德意识培养呈现自由、自觉和自主性,这就需要大学生个体具有自我驾驭、自我选择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能力,并据此指导自我道德行为,使自己成为道德的主人。[3]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施教者承担着积极引导的责任,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理性思考,不断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4]

(三)系统性

列宁指出,应当牢记这样一个准则,在社会科学中,研究的对象为大量的事件而不是个别。”[5]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同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意识形成过程,就是指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再到道德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螺旋上升,不断扬弃的过程。道德教育内在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教育的系统性教育。因此,道德意识培养并不是单一的行为,应该包括大学生道德观锻造,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意志的凝练,在活动参与中实现道德素质的提升。同时,系统性还体现在整个教学组织活动当中,包括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目标设定、动力机制、教学模式、反馈机制等。

三、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

教育部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注重实践育人。从中可以看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作为道德意识培养的目标,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动力机制

首先,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其次,强化施教者实践教学基本功,施教者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素材的挖掘能力、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实践教学深度合作能力等。实现达到施教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从理论讲授型向实践指导型转变,通过专题培训、课题研究、典型示范,项目驱动,提高施教者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本领。通过施教者的指导,让受教者在活动中自主参与,自觉自悟,培养学生运用道德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我道德素质,完善自我。

(三)科学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以实践育人为目标,贴近实际、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形成“以活动为平台,以创新为引领,以道德意识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灌输、实践活动、道德意识培养的一体化。

首先,调查研究型教学模式——施教者有针对性围绕道德意识培养重心,合理切分课程模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制发调查问卷,分组进行校内外调研,以大学生自由探究、自我认知、自觉感悟的方式,让受教者在自我体验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内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次,活动体验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组织的活动,活动前先设定目标,明确各活动在实践教学创新中对道德意识培养的不同训练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消解道德认知冲突,培养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端正道德行为。再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采用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思修课》为例,根据各章节重点,设计教学项目,如“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升旗仪式”“身边好人”等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规律、迎合学生喜好的项目。

(四)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不难看出:实践是手段,实践中的持续感知获得是过程,大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养成是教学目的。实践教学评价原则是实践育人,也就是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形成良好道德意识。因此,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把握过程评价,又要兼顾结果评价;既要评价教学效果,更要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也就是对整个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生整体道德素质提升的检验。为此,需采用三维评价手段,既评价受教者道德意识素质、也评价施教者实践教学能力,更要评价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运行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是评价的重点,实践教学形式是评价的侧重点,施教者教学能力评价寓于上述评价之中,但具有独立的评价意义。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思政课视角下高职生道德意识培养研究”, 项目编号:2013szxm127)

[1]李木柳.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及路径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23):35-36.

[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962.

[3]宣云凤.论个体道德意识的特殊功能[J],江海学刊,2003,(6):27.

[4]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新华文摘,2005,(13):126.

[5]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12.651.

猜你喜欢

理论课道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跟踪导练(五)(2)
思政课“需求侧”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