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中团队管理机制探析

2016-03-15钟宝莹王伟江

关键词:子项目大学生

钟宝莹,王伟江

(广州工商学院,广州 510850)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中团队管理机制探析

钟宝莹,王伟江

(广州工商学院,广州 510850)

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积极推进大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校社会实践项目组织者需要完善团队管理机制,运用管理学的项目管理理论,规范实践项目团队的管理工作,通过对项目前规划、项目中控制、项目后总结三个角度分析研究,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中团队管理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社会实践;项目化;团队管理

从1997年中宣部、中国文明办、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到201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2015年“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申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已然是高校的常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20多个年头,由于高校有着规律性的学习周期,高校习惯性地把社会实践工作按团队项目化的方式去开展,因此从项目化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从管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适应大学生团队的管理机制与方法,可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特点

1.从大学教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有很强的实践性

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把课堂教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理解运用,并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碰到的难题带回到学校的课堂,组织专业班级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寻找解决方案,再把解决的方案运用到阶段的项目实施过程,完成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实践的过程,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2.从项目团队角度,实践项目团队成员的背景具有专业复杂性

课题项目的涉及面广,实施过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团队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学生人才。经验丰富的项目指导老师在实践团队组建时会考虑寻找不同专业背景,拥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人才,以适应课题项目的特点。笔者所参与的“攀登计划”课题的项目成员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上就不尽相同,包罗了管理学科、计算机学科、统计学科等不同的专业背景的同学,构成的专业系统较为复杂。

3.从团队文化分析,社会实践团队文化具有特殊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组成,指导老师认为其组织结构应该是“矩阵制”式的,这种结构是按职能部门化的结构和按项目部门化的结构重合而成的一种双重结构,“矩阵制”的组织结构可以适应多变组织,其结构优点是应变能力较强,团队单位属于临时性组合,只为解决一个项目而存在,其组织目的明确,组织的团队文化因服务于团队而显得特殊。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团队的管理机制分析

1.项目团队目标与团队功能明确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入项目化管理机制,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的,以追求按时、按量地完成背景不同的成员富有弹性地配置到有需要的子团队上,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发挥特定的课题成果为组织目的。为保障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要确保能够拿出符合课题要求的项目成果从而顺利结题,项目团队在功能设计上需要明确,认真设计团队的组织分工,根据需要随时设立、改编或撤销子项目团队,做好项目内小团队的成员配置,把专体成员的专业功能,也有利于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互相学习新生知识和新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大团队功能服务。

1.团队组织结构清晰,运行机制灵活

社会实践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运用“矩阵制”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应变能力较强的优点,具备灵活性高的特点,这些优点、特点决定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不同专业人员来完成涉及面广、临时性的,复杂的重大工程项目或管理任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中采取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结构清晰,应变能力强,对促进项目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1]。

2.团队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根据《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中绩效导向:“增强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绩效观念,项目申报、评审、资金使用等各环节,都必须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基本导向,加强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团队指导老师接受学院团委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自评,指定专人负责审核开支项目的科研业务费、差旅会议费、仪器设备费等审核管理过程,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各项管理规定、开支范围和相关标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财政资金使用票据销账制度,严肃、合理地做好团队的约束机制和团队激励机制。

三、管理学角度下项目化团队管理机制深化的探索

1.项目前规划:积极发挥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弹性化优势

首先,项目前调研,在选题规划上做好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寻找学生实践学习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设立出适合学生参与的项目[2]。同时,项目队员的选拔过程要有规范性、科学性,针对项目团队队员要做好调研工作,分析队员的专业年级、专业背景、家庭背景,做好队员的档案建设工作,指导老师和项目负责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团队成员的条件下,才能够统筹项目,科学地做好对团队成员的“弹性”分工,以避免后期项目队员不稳定,中途更换团队成员的尴尬和对社会实践项目进程的负面影响。其次,运用管理学的“滚动计划法”,在项目原计划基础上,每经过一个项目执行期,便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项目环境变化情况定期研究修定计划,并逐步向前推进,使大项目、子项目等在进行过程中富于有规律的弹性化,促进项目进展。

2.项目中控制:深挖“矩阵制”纵横结合,有利于配合的优点

第一,针对项目内部,建立定期的交流、探讨活动,让各个子项目的成员可以了解项目开展总的横向流程的进度,了解其他子项目纵向完成的情况,以利于团队积极寻找子项目的纵横结合点,实现各子项目团队的合作,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各具专学生的优势,从而促使社会实践活动向深层次、实效性延伸。第二,项目与政府、社会资源结合。在参与“攀登计划”过程中,指导老师引导学生与子项目开展所在地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在积极合作中,解决了部分团队成员活动经费困难的问题,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盘活了广东省内各市一些闲置资源,使活动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获得了多赢的结果。项目进行过程中,及时充足的项目经费支持与保障是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之一,团队的学生们通过“借鸡生蛋”式的渠道,以项目为依据,广泛发动社会资源获取一定的项目经费或可降低经费的渠道,这种自筹经费的形式不但可以避免项目可能出现的经费不足的尴尬局面,还可以创造学校经济效益和社会舆论效果双赢格局,更能体现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的自身价值,也为今后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2]。

3.项目后总结:统一管理思路,建立长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需要统一管理思路,建立长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制度方面笔者认为包括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必要的约束机制。建立竞争机制,并充分地运用在项目队员的选拔、子项目进程的评比等过程中,让团队成员端正参加实践活动的态度,严谨地控制各子项目的进展,注重对活动开展和成果的总结思考,避免了走过场的现象,从项目成员考核的角度来保证项目的质量;建立激励机制,让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活动的学生在学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中得到精神上的激励,在评优评先工作中得到物资与精神的双重激励,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使更多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足与弱点,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特别在专项资金分配使用上,在兼顾激励水平的条件下,要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各项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财政资金使用票据销账制度,做好资金使用登记制度,报销流程制度。组织方面,为机制长效应建立项目领导小组、专业导师团队。领导小组下设各子项目部门,明确各部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责任与指挥权力。专业导师团队需要由教授级的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同搭建,在专业学术、技能技术和管理方法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团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指导和全面支持[3]。

[1]赵春艳,林青,陈文知.管理学基础项目化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91-92.

[2]李曦达.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高惠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责任编辑:赵天睿]

2015-12-20

2015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关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家园的探讨”研究成果(pdjh2015V0614)

钟宝莹(1995-),女,广东广州人, 2013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王伟江(1985-),男,广东潮州人,助理研究员,工商管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41

A

1008-7966(2016)01-0152-02

猜你喜欢

子项目大学生
服务进程中消费者对子项目顺序的遵从性研究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活性炭为中心综合项目总体布局
国内首单公路运输行业绿色债券发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案例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设备的设计
新大学生之歌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加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加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