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6-03-15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德保高中农巧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4期
关键词:后进生体育课体育教师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德保高中 农巧文

一、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客观原因

1.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受50年代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影响,强调共性,忽略个性;强调纪律严明,忽视轻松、活泼;强调一板一眼的教学程式,忽视灵活多样的兴趣因素,使得体育教学呆板、无力,学生对体育缺少积极主动的态度。

2.自身身体素质的影响

有些学生由于自己身体素质不好,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体育课的内容,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超越,使其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从而对体育丧失兴趣。

3.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兴趣不高

其一,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漠。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其二,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

4.教师因素

教师因素可以分为体育教师因素和其他任课教师闳素。

本文从通常谓之“中国传统医学”或“民间疗法”、广泛流行于当今社会的“拔罐”现象切入,结合与之理同法异的“蛭吸”疗法,论说与比较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存在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及相互间可能存在的传播影响.内容丰富而有趣,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史家所一贯强调的“以史带论、论从史出”之研究方法的魅力.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品味如何从某些司空见惯而被忽视的身边小事、某些已成定论而似乎不必再做深入研究的说法中发现问题;品味“传统”的精细考证,对于开展“新潮”的比较研究是何等重要.

其他任课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秘极性的重要原因。体育作为一门不参加高考的学科,其他科任教师会占用体育课。

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这种体育兴趣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尊重个性,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学可通过一些游戏,以角色、情境构成游戏情趣,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二是创设疑问情境。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把学生带进一定的疑问情境中,让学生边练边想,并在练习中找出正确答案,既促进了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又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创设情感情境。体育教师要注意以理育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比如亲自和学生一起做练习,或者运用恰当的表情,赞许的点头,激励的目光,会神的微笑,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情感,使课堂自始至终弥漫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同乐气氛,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惬意,并企盼着下一次体育课的到来。

2.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兴奋性强,乐于接受新东西,他们不喜欢机械重复和“车轱辘”转似的练习程式,而喜欢变化多样的、新颖的、生动的、有层次的、操作简便的练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在准备活动中,可以结合课的任务,改变过去慢跑加广播体操的方式,变换运用侧身跑、大步走、后退跑、趣味游戏、行进间徒手操、双人操、健美操以及各种队形变化的练习,使学生兴趣高涨地进入上课状态。

3.利用运动竞争激励机制,巩固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教学中,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潜能的是竞赛活动。竞赛和激励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分组激励法,语言、表情激励法。比如进行“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攫”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让实力相近的同学进行比赛。这都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4.创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师除了要建立良好的外形形象外,还应有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精练的讲解,和蔼可亲的教态,以及富有情趣的诙谐,都能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5.重视因材施教,调动体育后进生的体育兴趣

每个班级,几乎都有少数体育后进生,他们体质弱,基础差,信心不足,对体育缺乏兴趣。体育教师要关心帮助这类学生,培养调动他们的体育兴趣。一是要注意观察和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二是利用体育课,早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开小灶”,并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分别制定锻炼计划,督促他们按质按量完成计划,逐步增强其身体素质,提高其基本活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精神,组织体育骨干与体育后进生结成一帮一或几帮一的“对子”,帮助后进生锻炼身体,学习技术,摆脱困境,并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

6.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的合理搭配要切实做到适合中学生的水平特点。最好是一节课要搭配一个或者两个适合女生进行的体育项目。教材内容安排要考虑好教材的难度。

总之,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心理自卑和“三怕”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兴趣的培养。其中在“三怕”心理中,女生居多。对于她们,重要的是在自信心培养和思想上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在处理文化课和体育课的关系上,需要纠正社会和家庭认识的偏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和家庭体育环境。同时应该多强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在不断地丰富体育课的基础上,在教材的选择上更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真正体现体育运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及终身性的原则。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多运用游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的有关部门,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求。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列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学校、家庭与社会应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端正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学校体育对培养现代化人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党性和主动性,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体育教学具有多样性,全面性特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出发,利用一切条件和方法,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后进生体育课体育教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体育课
如何对待后进生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