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终余音绕梁 结尾画龙点睛—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收尾五分钟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2016-03-15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汪垚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4期
关键词:余音绕梁画龙点睛收尾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 汪垚峰

如果把一节课喻为一首乐曲,那么,收尾就是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台精采纷呈的文艺晚会,那么,收尾就是一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压轴戏。毋庸置疑,好的课堂结尾就像画龙点睛一样,让整节课生动传神。那么,结尾如何“点睛”,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和听评课的反思中,发现重视收尾的设计,有助于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归纳对比式结尾——提纲挚领,讲究精准

高中政治课中许多概念、原理、知识点既相关又相异,用对比归纳法,使学生从中得规律,悟窍门,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而且还可以总结概括相关知识,便于从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线和面。如:我国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这四大政治制度就可以让学生在归纳中比较把握,不仅可以打破框、课、单元甚至模块的界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短语浓缩式结尾——化繁为简,画龙点睛

上完一节课后,可根据主要内容用精练的语言,把纷繁复杂的政治知识浓缩成短语或口诀,便于学生掌握与记忆。例如学完高二《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之后,我用口诀概括为:历史唯物在最后,社会存在起个头,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主体,群众路线记在心里。价值观取向决定了你的人生道路的方向,你不要失望,高考政治高分不再是梦想。由于口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学生兴趣大增,绝大部分同学当堂内能熟练掌握,取得快速识记的效果。

三、贯通式结尾——首尾呼应,讲求整合

为改进课堂教学,探索新教法,我经常要求学生对这节课及时迁移对照,使他们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高度。富有艺术的“点睛”之笔,则可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形成一个点睛之笔的“豹尾”。使用这种结尾方式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又前后照应,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概念,解决疑难问题,在完成作业练习中消化知识,巩固所学内容,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四、想像式结尾——引领价值,讲求渗透

在课堂教学结尾时,设置悬念,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例如讲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后,我作了如下结尾:“回到开始的那张写好学习经历的纸上,我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学习,知识与日俱增,从哲学上讲,发生了量变;我们又通过各种毕业考试,由小学生变成中学生,发生了质变。我们又要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高考,昨天已成为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在自己手中牢牢掌握的只有现在。只要把握住现在,我们想收获获得成功!就要牢牢把握手中仅存的宝贵时间,脚踏实地,抓紧机遇,赢得人生!送给大家四个字,活在当下。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高考成功!在量的积累下不断实现新的质变和发展。”

五、辩论式结尾——思维碰撞,讲求深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中往往会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一些观点需要集体智慧的交锋方能明辨是非。如教学《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后引导学生辩论:有人认为“电子阅读具有携带方便、易于传播、信息量大、低碳等优势,应该取代传统阅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加以说明。

六、创设情景式结尾——深化主题,余音绕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结尾并不意味课堂教学的中止和教学活动的终结,相反,它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学习活动的延伸。如果教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运用灵活多变地情景方式如典故、音乐、歌赋、比喻、漫画等创设情境进行收尾,会使学生触动自己的心灵在学习知识中体验人生、感悟社会。如在讲授《价值与价值观》结尾5分钟时,用我国的GDP比喻成一个大油罐,贡献为油罐的加油,索取为油罐的放油。当加油超过放油,则油位上升,也就是个人的贡献大于索取,实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这种收尾法不仅深化政治课的主题,体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还激发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

七、练习式结尾法——巩固知识,夯基达标

在下课前的5分钟,学生均显得较为疲劳,精神不振,思维也常常处在抑制状态,这时出几道练习题,定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的大脑再度兴奋,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效果。因此练习式收尾法恰好能实现这个检查目的,它不但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更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补漏,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

政治课堂结尾形式多种多样,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当然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佳境,还需要避免以下几点。

一是避免喧宾夺主做到“有生”,切不可因为时间关系自己越俎代庖,避免完全由教师表演,或是由几名所谓的优秀学生作秀;

二是避免哗众取宠做到“有力”,课堂结尾要有力,避免用一些空洞的语言作华丽收场,使得课堂结尾趋于奢华与肤浅;

三是避免拖泥带水做到“有节”,避免把课堂收口看成教学主要内容的简单重复,冗长拖沓,没有主次之分。

四是避免草率行事做到“有理”,结尾要科学,避免随意性,东拉西扯、偏离主题、偏离内容、偏离学生实际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结课。

总之,结尾无定法,好在巧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灵活地选择形式,努力探索与选择最佳的结尾方法,使课堂结尾可以是锦上添花的彩线,可以是画龙点睛的妙笔,可以是回味无穷的醇醪,还可以是绕梁不绝的余音……从而达到“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

猜你喜欢

余音绕梁画龙点睛收尾
画龙点睛
CI战略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发展及模式分析——从“一目了然”到“余音绕梁”
鱼粉:秘鲁A季进入“收尾”阶段,国内库存高位行情承压
神话里的爱情为什么总是悲剧收尾
画龙点睛
神话里的爱情为什么总是悲剧收尾
画龙点睛
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余音绕梁”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