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学校教研活动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互动性

2016-03-15安徽省淮北七中张宏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研教学质量主体

安徽省淮北七中 张宏伟

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提升,而学校发展的核心保障是以创新的教研活动为平台保障的教师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学校教研活动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互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势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过来,教学质量的提升会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的轮回和有效性,势必丰富教研活动的环境和内涵。

一、学生第二和教师第一的互动

李希贵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其实李希贵的这段论述就包含了一个互动性话题,即教师的幸福和美好才能生长出学生的幸福和美好。自我价值实现、自我愉悦生成势必带来教师的自我主导的实现,相应地造就学生自我主体地位的实现,呼应出学生自主自由全面的成长。自然这种教师第一,即处处受关心,时时受尊重,那那有发展会引领教师事业的担当、破茧的自愿、无悔的奉献、教学的热忱和对学生的呵护。学生好像被学校视为第二,但却在自己的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堂外被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实质上的第一,内心的第一,学习的主人。因此,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心中的教师第一的实现,同时教师第一带动学校所谓的学生第二而实质教师心中的学生第一的情怀实现,而且这种互动是自发的、自主的、油然而生的,因而是人对人的、面对面的、生命对生命的、灵魂对灵魂的真课堂,真教育。这样的课堂则质高量丰。

二、教学反思和教学经验的互动

一位教育学者说过,反思加经验等于成长。这就话准确地描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轨迹。一个优秀教师是这样走过来的,年轻时得益于一帮一式的老教师或骨干教师的言传身教,熟知了如何备课、上课、作业反馈、个别辅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等规范过程,尤其是在如何上好课方面,更是通过反复大量的听、评、议课活动给予这位青年教师多方位的指导,让其回放和透视自己教学过程反思得失的因素,矫正方向,使得这位教师在教材把握、课程新理念融汇贯通、课堂驾驭、教学策略使用和学生能力态度培育等方面从自悟到自觉,教学中的反复经历化作经验,然后进一步反思化成驾轻就熟的理论,便走向成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日益提高,教学成绩也在和同行中相比显山露水,一个稚嫩的教师脱胎换骨成教学成绩优异的教育者,这无不得益于骨干教师指导下的反思性的教研活动和青年教师的经验互动。

三、理论创新和教学实验的互动

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和教师共同的梦想,而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走在路上,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老师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很多学校是在自己的实验田,通过反复验证下的模仿、矫正、革新并生成了适合自己学情的课堂教学理念,实现了理论嫁接,获得了课堂教学质量的跨越。学校教研活动接纳了并创新了教学理论,并在教学实验中证明这它的科学性和落地性,从而推动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教研文化和教学行为的互动

判断一所优质学校的标准很多,但我认为核心就是看它的校园文化,因为一所学校的发展是有基因的,它就镶嵌在学校的文化里,因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血脉。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支,因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血脉,优质向上的教研文化会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健康成长,带动教师教师教学上的有为,势必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研文化首先是一种精神,它能引领教师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发展自己,使得自己在教科研和教学实践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教研文化又是接地气的,它能激励教师们抬头仰望星空时脚踏实地地追求教学和教研的真谛;教研文化又是人文的,它能倡导共同进步、绿色和谐、共享发展,实现教师们的,最终教师们和学生们同向的共同发展。教研文化培养着教师向上、务实、和谐的教学精神,必然带动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向上、务实、和谐的教育行为,自然学生会在这种课堂文化中全面健康成长,凸显教学硕果。

五、教研活动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和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互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课堂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公民意识。在这个新的课程目标指导下,很多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并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大家对这个目标深信不疑,并已达成共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个新的课程课堂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尤其是倡导学生主体地位是指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天地,学生是自由学习、思维、实践的主人。而这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实现离不开教师作为组织者、帮助者、协调者、倡导者等主导角色的作用发挥,而教师上述角色能力是靠教研活动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实现培育的。压制性的、封闭的、非理性的教研活动则会培养出被动的、消极的、压抑性格的教师,无从体现培养教师自主、学习、探究的教研意识,更谈不上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他的主导性地位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开放的、激励性的、自主的、向上的教研活动势必激发教师自主、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的主体性意识,主体精神和归属感会油然而生,并会把这种意识和精神发散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可以说,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教师上什么样的课并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充分折射出教研活动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和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互动,一脉相承。

六、教研活动和教学活动质量间的互动

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重在质量,而衡量教研活动的质量的核心指数是教学质量,教研活动的质量为课堂教学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研活动提供方向和资源。方向正确和资源丰富会提升教研活动的层次和内涵,反过来,智力和动力充足会保持教学质量提升的可持续性和循环性,可谓双赢。故抓好学校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发挥好学校教研活动和教学质量提高的良性互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务必研究之,重视之,实现之。

猜你喜欢

教研教学质量主体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