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驱“机”出境

2016-03-15张鹏宇

关键词:渔网拖鞋窗帘

张鹏宇

听说外婆家里进来了个不明飞行物,一放学,我和妈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外婆家。“是什么不明物体呢?”我们展开了地毯式搜索,可翻遍了每个房间的窗帘、床单甚至桌子底下,都没有寻找到它的踪迹,难道是外婆岁数大了眼花吗?不甘心的我又拿起鸡毛掸子在屋里东翻西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可让我给找到了——原来是一只小蝙蝠。这个狡猾的小家伙竟然躲到了悬挂窗帘的滑轨上,我对它仔细观察了一番:浑身漆黑,牙尖嘴利,看着就让人害怕。它似乎也受到了惊吓,一边尖厉地叫着,一边在屋里横冲直撞,犹如一架失控的飞机,时而闯入厨房,时而冲向阳台,时而飞进卧室,时而贴在墙壁上

我和妈妈当机立断,一定得把这位不速之客驱逐出境。我率先出手,瞄准目标,飞快地甩出了手中的“武器”——拖鞋,可惜没命中。蝙蝠意识到了危险,使出了“鬼影迷踪”,在屋里来回乱窜。我一连扔了几次拖鞋都没打到它,自己却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如牛了。于是,第一个方案只好以失败告终。

妈妈又想出了新办法——用渔网捉它。她跟在蝙蝠的后面,一会儿跳跃,一会儿趴下,累得气喘吁吁,蝙蝠却仍旧“逍遥法外”。它还挑衅似的一会儿擦着妈妈的肩膀飞过去,一会儿从我的头顶掠过,看得我怒火中烧。

俗话说得好: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凭我和妈妈的默契程度,联手对付这位不速之客应该是绰绰有余的。“用什么办法好呢?”妈妈冥思苦想了许久,“有了!我们把两个方案合而为一!”我们采用“疲劳战法”,先由年轻力壮的我出场,拿着拖鞋采用连发方式,把蝙蝠打得头晕眼花,让它顺着我们的意图飞进陷阱——卧室。然后妈妈拿着渔网网住它。蝙蝠果然中计了,它在屋里不停地来回飞着,拼命躲闪着妈妈的渔网,一会儿砰的一声撞到窗户上,一会儿翅膀擦到了墙上,最终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但它还在做垂死挣扎,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可是明显力不从心。手疾眼快的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去,用渔网牢牢扣住它,小心翼翼地打开窗户,把它放了出去。

唉!这位不速之客终于被驱逐出去了。

人蝠大战

小作者将自己和妈妈驱逐不速之客——小蝙蝠的过程描写得有声有色。瞧,先是“我”出马,用拖鞋当武器,可惜没有命中;然后妈妈出战,使出渔网绝招,可惜蝙蝠不肯就范;最后“我”和妈妈团结奋战,终于合力将蝙蝠绳之以网。文中动词的运用准确恰当,描写鲜活生动,读者像在观看一部精彩的小电影。

(芝默)

猜你喜欢

渔网拖鞋窗帘
拖鞋
爸爸的渔网
一只棉拖鞋
巧做窗帘
“渔网”来了,快跑!
感恩的窗帘
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