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行政区划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2016-03-14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省辖市政区图幅

杨 杰

(安徽省第四测绘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安徽省行政区划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杨 杰

(安徽省第四测绘院,安徽 合肥 230031)

2011年,安徽省行政区划经过了重大调整,为了让全省人民了解、熟悉这些最新成果,安徽省第四测绘院与省民政厅合作,编制出版了《安徽省行政区划图集》,该图集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编制的第一部以行政区划为主题的专题地图集。

行政区划;地图集;技术设计;编制

近年来,安徽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交通、水利、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11的安徽省行政区划经过了重大调整,为了让全省人民了解、熟悉这些最新成果,急需编制新版安徽省行政区划图集。安徽省第四测绘院与安徽省民政厅合作,承担了编制《安徽省行政区划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的任务。

《图集》通过省内各地市相关职能部门协助收集最新的资料,采用了最新勘界资料、最新的行政区划、最新的水利、交通等现势资料,图集内容详尽实用,以行政区划内容为主,地图内容包括居民地、道路、境界、水系、名胜古迹、风景区等等。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现势性、实用性等特点。

1 《安徽省行政区划图集》的设计

1.1 图集开本、比例尺、图幅编排和配置原则及数学基础

《图集》为大16开本,开本尺寸为213×285mm,展开页为285×426mm,印刷纸张规格889×1194mm,约17个印张。

《图集》由序图、区划图、索引三大部分组成。序图组由安徽省在中国的位置图、安徽省行政区划图、安徽省交通图、安徽省卫星影像图这四幅展开幅面组成,主要反映全省地理分布、交通状况及行政区划宏观布局,起导言和总述作用。区划图组由省辖市文字简介、省辖市政区图、省辖市城区图、县(市、区)政区图四部分组成,是《图集》的主体,共计126个幅面,用48个展开幅面分别反映了安徽省16个省辖市的市情、政区图和城区图。政区图中行政区域界线表示到县级,标注乡(镇)级以上政区标准名称和政府驻地,综合表示社会及自然地理要素,详细反映各市行政区划现状。城区图主要标注了各级行政单位名称和主要机关驻地,详细反映了城市发展建设面貌。另用78个展开幅面表示安徽省16个省辖市市辖区、56个县、6个县级市的政区,行政区域界线表示到乡(镇)级,综合表示交通及自然地理要素,详细反映各县(市、区)行政区划现状。在图幅编排方面,体现了传统编排手法和现代表现思想相结合的风格,政区图的版面中配置各县的文字简介和城区图,地图,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相互映衬,以达到主体突出,层次清楚的效果。安庆市、淮南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黄山市分别在其省辖市城区图中增加外围区政府所在地的城区插图。索引部分收录全省乡镇及其以上政区名称,按部首笔画数排列检字表,以便于迅速查找省内乡镇及其以上居民地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归属。

《图集》中安徽省在中国的位置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面积圆锥投影,安徽省行政区划图、省辖市图、县(市、区)图、城区图均采用中央经线117°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图集》所使用资料、数据具有较强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权威性。安徽省在中国的位置图采用《1:15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为基础资料。安徽省行政区划图、省辖市政区图、县(市、区)区划图以安徽省第四测绘院编制的1:70万、1:30万《安徽省行政区划图》为基础资料,同时参考各省辖市、县(市、区)近年来编制的行政区划图、各级行政区域界线以安徽省民政厅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成果数据为依据,居民地及自然地理名称以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标准名称为依据。

1.2 图集内容表达

(1)居民地分为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区居委)、自然村这六个级别。行政区域以内乡镇级以上(含)居民地全部表示,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社居委)、自然村则根据情况选取表示。管委会、农林牧渔场等单独设置符号表示,不列入各类行政区划统计表中。未勘定界线的街道、农林牧渔场、开发区等界线均不予表示。

(2)水系要素表示自然河流、黄河故道、运河、湖泊、水库、沟渠、渡口、码头、堤坝、水闸等。双线水系最小间距为0.6mm,窄于0.6mm的用单线表示,渠道表示干渠和支渠两级。在淮北平原中水系多半为人工沟渠,选取时注意构成水网。河流主支流之间要成锐角相交。

(3)交通:铁路分为高铁、一般铁路、火车站适当表示城市内部的一些重要的支线铁路。公路表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及乡村道。已建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加注名称,国道、省道加注道路编号。道路选取要构成路网,保证乡乡通公路。

(4)境界:境界表示省界、省辖市界、县(市、区)界、乡镇界。境界以法定界线为准,勘界资料比例尺较大,需缩编,矢量化后配赋准确,相对位置要正确。以单线河流为界时,要在河流两侧跳绘境界,相交时注意实部相交。以双线河为界时,境界绘制要断开2~3cm断绘。境界在长江里遇到江心洲绘制时,江心洲的行政归属要明确。

1.3 图面配置与色彩、符号设计

(1)图集的图面配置。图集充分利用版面。地图主体内容应占用较大幅面,并安排于幅面的主要位置。地级市的文字简介和图片,占一个展开页,排版的格式要相同,并且尽量选用反映各地市城区的全景图片,地级市区划图中不表示文字简介和行政区划统计表;县(市、区)政区图上的文字简介要视邻区形状和空余程序有效美观地编排版面,文字简介和行政区划统计表可采用相互组合、互相穿插的表现形式使版面丰富、图文并茂;县级城区图要根据各城区图纵横形状、宽窄不同、数量差别,错落有致的摆放。为充分利用图幅幅面可适当采用破图廓方法,一般不采用斜放的配置方法;为方便读图,全图集大部分图幅均采用横构图,尽量少用竖构图,竖构图字头一律朝向图集的左方向。

(2)图集色彩设计。在地图设计上,利用色彩表现自然和政治意义上的象征,加强地图的传输效果。全图集色彩设计要求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度强、层次分明,有较强的艺术性、感染力和现代意识。省、市、县级地图均采用色带效果突出主区范围。省政区图按市行政单元设区域色,省辖市政区图按县级行政单元设区域色,县(市、区)政区图按乡级行政单元设区域色。省辖市城区图采用统一规定设色,县(市、区)城区图采用统一规定设色。

图集用色在设计时要美观协调,图幅与图幅之间应相互均衡,以保证整个图集风格一致。

(3)图集符号设计。图集符号的设计遵循视觉基本规律,通过各种基本图形变量的组合运用,以产生视觉感受上的整体感和层次感、数量感、质量感和等级感等多种效果。如序图组中的安徽省行政区划图,省界用双色带表示,设区市界用了骑带,县界不加色带,清楚的表示了行政区域的等级。本图集设计中,省政府、市政府的点状符号采用金红色五角星形符号,再配以金红色注记来加强其与其他等级居民点的差异。图集中的其他图式符号设计也兼容考虑到整体感和层次感这两种视觉效果。又如用于表示道路的各种线型符号,用不同的线型和颜色明显区分各道路的行政等级和技术等级。线划越宽,颜色越明亮的用于表示越高等级的道路,反之则是较低等级的道路。

2 图集设计的几点体会

2.1 统一协调的原则要贯穿始终

地图集编制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是各图幅的统一协调,以保证各图幅反映的现象间相互联系和依存规律得到正确的反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图集编制的原则进行了严格规定,制图综合取舍指标明确,作业员能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编图,使整个制图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2 设计要突出图集的重点

设计人员要围绕地图要表示的重点内容去构思,保证地图的特色。《图集》重在表现安徽省行政区划,在设计里行政区域用色,居民地符号等方面,用易于区分的颜色和符号、注记来表示。

2.3 有力的生产组织管理系统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取得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

本图集的编制严格按照民政厅对该项目的具体要求和设计书实施,编制工作实行主编(副主编)总体负责,编辑具体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3 结束语

《图集》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编制的第一部以行政区划为主题的专题地图集。《图集》编制依托安徽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充分使用了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成果、地名普查成果、结合相关专业部门的最新数据,利用数字制图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测绘科技,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当前安徽省最新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和各级政区标准名称,详细地表示了各级政区及政府驻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安徽省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地区交流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1]黄仁涛,庞小平,马晨燕.专题地图编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祝国瑞,郭礼珍,尹贡白.地图设计与编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昱.现代地图集设计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祝国瑞.地图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廖克.地图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3.

U412.31+2

A

1671-3818(2016)10-0208-02

杨杰(1979-),女,安徽泗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

猜你喜欢

省辖市政区图幅
基于ArcEngine自动生成1∶5万地形图标准分幅图框
耦合与失衡:闵行政区变迁中的上海城镇化进程(1958—1992)
江苏省政区图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12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3月)
基于Arcpy的地形图接图表快速生成方法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2月)
2016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1月)
基于EXCEL的地形图图幅号转换查询方法
隋唐之际王世充郑国政区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