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

2016-03-14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铁路桥梁桥梁工艺

王 彪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

王 彪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进步,铁路桥梁施工项目的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加强铁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对提高桥梁质量具有关键影响作用,是促进交通运输稳定进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根据铁路桥梁的主体结构、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桥梁工程的合理规划,工艺操作水平优化,可提高桥梁施工的科学性、稳定性。文章针对铁路桥梁施工现状,进行了混凝土工艺优化措施分析,旨在提高铁路桥梁的应用发展,带动社会经效益稳定提升。

铁路桥梁;施工质量;工艺操作;混凝土施工

铁路建设修建中,遇到河流、山脉或铁路交叉状况时,需要进行铁路桥梁的修建。国内铁路桥梁发展较快,并充分引进了新材料、新工艺方法,现阶段,国内铁路桥梁的种类较多,如钢拱桥、多跨连续梁桥,且大部分已经投入运营。随着交通运营需要,大跨度、结构复杂的铁路桥梁越来越多,为此,加强铁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中混凝土作为重要基础材料,其工艺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业内学者关注,加强材料、浇筑、拌制等工艺质量的优化,对提高铁路桥梁的耐久性、合理性具有核心影响。

1 铁路桥梁及混凝土应用现状特点分析

铁路桥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部分,具有荷载大、承载作用强、抗冲击力高的特点,必须进行桥梁强度、结构的优化,保证其抵抗防御能力满足需求。综合国内铁路桥梁特点,分析如下:国内铁路多数为无缝钢轨进行铺设,需要保证桥梁的纵向位移满足技术要求,保证其刚度、强度满足规范标准,避免桥梁纵向位移过大导致安全隐患。国内铁路桥梁的规模发展较快,大跨度结构已经十分常见,增加了混凝土施工的难度。另一方面,铁路运输中,桥梁耐久性要求较高,必须加强桥梁的检查、维修管理。施工作业环节中,需要对桥梁的整体布局、结构形式等进行合理掌控,保证对应质量监督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施工操作中,工艺影响较大,及其混凝土可塑性、抗压性的优化,提高工艺操作、优化材料性能,对其充分发展具有核心影响作用。

2 铁路桥梁施工中工艺质量的优化措施分析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作为桥梁施工的重要部分,对其原材料进行合理控制具有重大影响。首先,保证原材料的生产商厂家合格,合理检验材料性能,针对施工规范内容,对水泥、砂石等进行全面检测。砂子、石子材料的变异性较为明显,含泥量高于2%的砂、含泥量高于1%的碎石材料中,表面包覆状况十分常见,会引起集料、水泥之间的粘贴效果差,用水量增加。

混凝土级配发生变化的原因一般是各级碎石粒径的含率变动导致,对新拌合的混凝土、混凝土性能等均会产生负面影响。骨料含水率变化是,水灰比受影响较为明显,进而会引起混凝土强度发生改变,为此,进行适宜比例的碎石、砂子选取可实现集料、水泥之间良好的粘贴效果,可保证混凝土的各级填充,增加其和易性;为了避免混凝土强度导致的裂缝裂痕等质量缺陷,需要合理控制骨料的级配。

2.2 混凝土配比控制分析

为了保证铁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从桥梁工艺操作的角度出发,可进行试验配合比分析。材料进场后,送样本至实验室进行鉴定、试配处理,保证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规范规定内容。一般混凝土施工中,科学试配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进而缩减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需要使用相应满足技术性能的水泥、砂石进行试验,控制水泥强度、碎石级配(<25mm)、吸水率(≤2.0%)、含泥量(≤0.5%)等。提高混凝土施工的强度、抗裂能力。作为铁路桥梁的主要受力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的性能质量不容忽视。混凝土表面易产生裂缝裂痕等质量缺陷,为此,进行混凝土配比优化,减水剂的掺和,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而提高密实度、耐久性。混凝土工艺操作中,减水剂的添加可降低用水量(25%),增加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附着效果。

混凝土拌制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般包括小型及大型集中拌制。需要注重材料均匀性、材料投料顺序的搭配,搅拌时间的合理性,保证拌制材料的均匀混合,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便于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进行合理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的工艺质量,保证铁路桥梁的稳定性、科学性施工。

2.3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条件、设备仪器、人力资源等进行方案分析,保证浇筑厚度、浇筑起点等满足科学施工的要求。浇筑操作中,未经审批不可进行方案变动,铁路桥梁施工中,其工艺质量的要求需要注重下述问题。

(1)浇筑混凝土前,需要进行钢筋保护垫块检测,保证紧固度、位置等合理,对应模型紧固件、振动设施良好,避免模型存在缝隙的状况。

(2)底板浇筑环节中,避免桥梁底板混凝土过厚的状况,混凝土浇筑至底板高度后,采用内膜顶灌注法施工,避免插入式振捣操作,防止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灌注操作时,避免振动棒进行混凝土推移操作。

(3)浇筑施工中,进行相应的检查验收处理,保证对应钢筋、摸板施工满足管理需求,一旦发生支撑不稳、螺栓松动的状况需要及时进行拧紧操作,对漏浆事故进行经济堵塞处理,避免预埋件、钢筋搭接的错位状况,一旦发现即刻进行整治处理。

(4)针对梁体底板、腹板的浇筑施工中,需要进行侧振处理,并记住高频振动法实现振捣成型处理。桥梁混凝土施工中,插入式振动较为常见,辅助平板振动器进行震动处理。保证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无下沉后停止振动,且总振动实际不低于30s。

(5)桥面混凝土浇筑中,标高需要进行抹平、赶压处理,保证对应坡度、平整度满足施工技术要求。此外,

为了促进桥面平整度、混凝土紧密度合理,可进行收浆抹平操作,避免裂痕、不平整等质量缺陷问题。

2.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操作是铁路桥梁施工的重要部分,需要严格控制养护温度、养护湿度,保证内外温差在合理范围内,控制表面裂痕裂缝的发生。根据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项目要求等进行养护操作的时间控制,保证拆模后进行覆盖保护,避免现场温度骤变引起的质量缺陷。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强度、韧性满足工程需求,养护操作中,保证下述问题合理满足。

(1)浇筑混凝土后,需要在混凝土收水后进行表面养护处理,借助塑料薄膜、养护液等材料实现保温控制。此外,吸水性织物也可以起到保湿的效果,便于表面水分的合理分布,避免水流过大、流淌斑纹的负面影响。保温层铺设后,需要进行砂、土、麻袋等编制物的覆盖处理,加强对保温厚度的合理分析。

(2)养护操作中,需要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全面监测,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温差过大的状况,一般内外温差控制在15℃为宜,进而进行保温层的逐层拆除,当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控制值后,需要进行全部拆除处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避免当地暴雨、寒潮等天气的影响,冬季施工中加强冬施的处理。

(3)大体积混凝土作业中,可考虑蓄水养护保温方法进行施工,蓄水深度需要保证在20mm左右,可在蓄水施工周边进行砂浆抹平处理,保证出水管合理设置,实现温度的良好控制。

2.5 其他混凝土质量优化措施

可通过降低入模温度实现控制施工温度的目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需要避免强日光照射的影响,保证对骨料碎石进行及时降温处理,如洒水操作,蓄水池内部的水温也需达到对应要求,避免浇筑环节入模的质量不满足技术要求。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及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的监控,避免温差引起的质量缺陷。

此外,泵送混凝土中,一般分为分段泵送、自然流淌等方法,可降低混凝土管道的额外冲洗作业,形成较高的泵送效率,便于进行不同层间混凝土浇筑间隔的合理协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表面水泥浆一般厚度较大,初凝后进行合理碾压、打磨操作,降低裂缝等质量缺陷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对应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较高要求,为了避免铁路桥梁的后期质量缺陷、安全隐患问题,需要对混凝土工艺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手段的应用,提高桥梁的安全使用性、经济适用性,进行合理的施工控制管理。现代混凝土工艺水平大体形成一定体系,但是对材料配比、拌制、浇筑等环节仍需进行全面优化改善,保证混凝土施工的科学性、稳定性、安全性。进而带动交通运输的长期安全运行,提高乘客、货物运输的便捷程度,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1]王兵权.浅谈如何提高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3):88.

[2]孙焕重.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甘肃科技,2013,(23):141-142+118.

[3]李鹏,季慧峰,寇丽颖.京沪高速铁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J].利水电技术,2008,(12):67-69.

TV523

A

1671-3818(2016)10-0138-02

猜你喜欢

铁路桥梁桥梁工艺
高速铁路桥梁地段综合接地系统工程设计的探讨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浅谈上行式移动模架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