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风貌规划实施研究

2016-03-14闫照辉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风貌美丽规划

闫照辉

(北京中海华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1120)

美丽乡村风貌规划实施研究

闫照辉

(北京中海华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1120)

新型城镇化是以发展生态宜居、服务均等、城市与乡村和谐一体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快速的城镇化已经让我国城市里的传统文化遭受重创。与此同时,承载着国人乡愁,体现乡土文化的广大乡村地区同样面临诸多冲击。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态势下,城市建设进入更加理性、科学的轨迹,而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成为规划和建设的开展区域。因此,做好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良好的乡村风貌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及传统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新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风貌

1 美丽乡村建设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精神以及“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布,是指引乡村地区规划建设的总纲。中共中央在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对外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美丽乡村落实在空间规划建设领域,其核心就是建设美丽的乡村风貌。

2 乡村地区风貌规划建设实施要点及案例

乡村风貌规划及建设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宏观层面的乡村规划,中观、微观的空间规划设计,也涉及到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普查、挖掘、再现与活化,还涉及到与实施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制度设计。

2.1 树立规划的全局统筹观念

市域、县域层面对美丽乡村建设全局统筹、整体规划,制定相关技术导则及建设指引,引导各乡镇美丽乡村建设。例如中国美丽乡村浙江安吉:安吉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是中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理念,“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及考核标准,设立三十六项指标。

2.2 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首先尽快梳理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级传统村落,并按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要求制定保护规划。其次保护的同时研究如何活化发展。过去一直把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对立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互联网+赋予现代性、后现代性新的内涵时,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矛盾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3 体现乡村空间精神的空间规划

①有别于城市的乡村规划设计手法:在传承和复兴乡村的过程中,应该抓住符合乡村的空间肌理和空间场景,全面认识乡村空间构成及其审美价值;②充分发现并保留乡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交流空间、道德空间、商业空间等类型,并落实到空间规划当中;③寻求乡村空间的多元化利用;抓住乡村中最具特色的点。

2.4 注重乡村建筑的适应性设计

(1)乡村建筑要体现乡土性,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建筑的建设方式、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2)乡村建筑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要求基础上,必须体现现代性;(3)乡村建筑实施建设时宜发挥政府的引导+工匠的现场指导+农民的积极参与。

2.5 正确选择产业促发展

形成良好的乡村风貌,既需要保护,也需要维系。应对广大乡村地区空心化现象,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腾飞,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因而为乡村风貌规划建设提供引擎和经济保障。①产业发展强调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正确看待一、二、三产发展的关系,抓住最适宜的产业类型,不贪大求洋,不亦步亦趋;②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的挖掘是核心,结合文创产业去发展村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村落的历史传承作用。

2.6 提升规划的社会参与度

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采纳当地村民和文化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村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将他们作为美丽乡村风貌的建设者。

模式一:村民自主型—河南郝堂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摒弃”大拆大建“,遏制村民”被上楼“、”被新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智慧,重塑村落文明。模式二:投资导向—浙江莫干山乡村旅游开发。近年来,环莫干山区域依托自然、人文、交通等优势,借助莫干山的品牌影响力,多方引进企业、个人投资,逐步形成了环莫干山乡村聚集区和精品民宿。模式三:学者参与主持型—王澍主持的杭州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通过试点,带动整个乡村风貌的改变,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历史,有现代化的生活,借此恢复户与户守望相助、前呼后应的邻里环境。

3 结束语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以作为美丽乡村风貌规划建设的终极愿景。乡愁,可理解为精神层面,属于风貌中“风”的范畴;山水,则可理解为物质层面,属于风貌中“貌”的领域。全社会都要认识到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及美丽风貌的重要性,认识到广大乡村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认识到保护传统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不得不保;认识到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强调实践;认识到广大乡村地区距离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巨大差距。对于乡村居民,必须认识到自己是美丽乡村风貌建设的主角,实现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要做美丽村民。

[1]吴伟.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色彩专项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J].城市规划.,2008,(4).

[3]夏益俊.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决策咨询.2014,(4).

[4]张世辉.乡村特质在新农村规划中的体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

TU984

A

1671-3818(2016)10-0126-01

猜你喜欢

风貌美丽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