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2016-03-14◆姚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系统备份网络安全

◆姚 凯

(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 辽宁 110870)

“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姚 凯

(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 辽宁 110870)

图书馆是政府向人们提供免费的阅读服务系统,它储存着大量阅读者传阅信息和数据库知识,在“互联网+”环境下已构成我国为全民阅读的服务主体。本文针对影响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保障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防御的措施,实现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网络安全服务的目标。

“互联网+”;图书馆;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资源共享和网络信息查阅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式。对于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信息来源,很容易造成网络安全问题,针对如何保障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与生俱来的不安全因素时时刻刻威胁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安全,十分令人担忧,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坚实运行的网络系统,让健康、安全的数字资源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其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日常工作中所接触的图书馆网络系统进行研究,显示网络结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中,分析图书馆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防御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的有效措施。

1 威胁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的因素

1.1 软件因素

网络系统软件因素涉及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软件,而当前图书馆广泛应用的网络操作系统通常是Unix和windows2000Server和windowsNT,它的管理包括文件权限保护、操作日志、口令管理、子系统运行权限等措施,因此,在应用软件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

1.2 硬件因素

网络系统的硬件因素包括元器件的老化、磨损与否,还有配置是否合理等。如果硬件设备能处于良好的状态,数据和软件的运行就能得到安全保障,系统配置合理优化,选择优质的先进机器,经常性地维护和保养,可有助于网络软件的安全。因此,老化、磨损的元器件应及时更新,不然会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以及存在网络系统故障问题。

1.3 网络病毒感染因素

计算机病毒属于网络安全的重大隐患,通常都是因为人为因素所造成,其具有传播速度快、潜伏性广、破坏性强的特点。在全球计算网络中,网络病毒种类繁多,如果图书馆的数据被感染,就很难清除,而且其破坏性很大。关于病毒的危害性包括病毒通过改写BIOS中的内容,导致主板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病毒挤占磁盘的空间,浪费空间资源;病毒抢占内存,导致内存不足,引起软件不能够正常运行;病毒通过删除文件、格式化的方式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病毒还能通过自我复制和正常运行的程序抢夺系统的资源,这样将会导致网络系统出现瘫痪现象。

1.4 管理因素

网络管理因素主要是督促检查措施得力与否,制度健与否,分工明确与否,管理意识强弱与否等。根据有关报道,计算机安全问题与非技术措施的影响高于技术措施,技术因素仅仅占了10%,物理因素占25%,管理因素则占了65%,由此看来,管理不妥将会给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系统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职业道德以及工作的管理非常必要。

1.5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网络工作站和控制中心机房所安置的环境是否符合了标准的规范要求,特别对中心机房严格要求,中心机房必须要具有温度湿度调控、防尘、突然停电、防火、防静电、防雷击等功能,而且设计要合理科学。

1.6 杀毒软件的功效不健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没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很容易造成数据损坏、信息丢失、病毒泛滥等现象,此外,甚至还会导致系统瘫痪、网络被攻击的严重后果。再加上现在许多图书馆采用的杀毒软件仅仅只是单机版的杀毒软件,根本赶不上发展的需求,因此,杀毒软件的功效不健全也是引起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保障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防御措施

2.1 加强保护硬件设施

安装硬盘保护卡的硬件设施,然后设置理模式密码。如果使用用户不知道它的密码,则根据上次对计算机进行的所有操作在重新开机后全部清除,并不是以管理的模式进入计算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硬件和软件系统。即使操作时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在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病毒保存不到硬盘上,这样病毒就不会存在了。因此,通过加强保护硬件设施,可提高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

2.2 严防网络病毒

由于计算机网络病痛严重威胁着图书馆网络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网络病毒的严防措施加以管理防范。管理防范是根据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制度;以及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技术进行防范。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定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病毒检测;并严禁用计算机打电子游戏;定期检查主引导区,清除病毒,修复系统。为了提高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需要严防计算机网络病毒,强化管理防范意识。

2.3 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制定

建立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在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制定。我们需要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把图书馆的所有安全措施和过程通过管理制度的方法和手段落到实处。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技术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维护制度、病毒防护制度、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等。为了构建一个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需要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制定。

2.4 做好环境建设,强化安全措施

从措施上确保网络安全十分重要。在这一点上,应加强计算机及系统本身的安全管理,例如终端、机房网络控制室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对重要的区域及高度机密的部门引进一些自动监视系统、电子门锁、自动报警系统等设备。对工作人员进行识别验证,保证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通常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设置口令和密码。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稽查人员分别设置,相互制约,避免身兼数职的管理人员权限过大。此外,还须注意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防范,如水灾、火灾等,机房要配备自动火灾报警消防系统,而且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线和漏电保护措施等。为了确保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需要我们做好环境建设,强化安全措施。

2.5 对图书馆重要数据做好备份工作

由于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储存大量的数据,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资源,是图书馆进行网络化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网络系统受到意外破坏时,应保证这些信息数据的安全,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数据备份在时间上分为实时备份和定期备份;在储存介质上分为硬盘备份、软盘备份、磁带备份、光盘备份。为了保障图书馆新型网络安全需要对图书馆重要数据做好备份工作。

3 结束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对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多,关于图书馆网路系统的安全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今网路安全问题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人们应该提高警惕,实行健全的互联网安全保障措施,构建安全的图书馆网路系统,合理应用和管理,依靠安全的网络产品作基础保证,提高设置方面的安全级别,建立多位一体的网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图书馆网络系统朝着快捷、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1]程晓艳.高校网络安全防御对策研究[J].才智,2013.

[2]王素勤.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实现策略的探索[J].硅谷,2011.

[3]王洪礼.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和防范[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

[4]叶新恩,霍涛涛.高校数字认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

[5]徐喆.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网络系统备份网络安全
“备份”25年:邓清明圆梦
VSAT卫星通信备份技术研究
创建vSphere 备份任务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基于DEMATEL-ISM的军事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高速公路网络系统配置浅析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