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8278例劳务工伤害调查

2016-03-14王仁平王延东

武警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劳务工南山区深圳市

王仁平,王延东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8278例劳务工伤害调查

王仁平1,王延东2

劳务工;伤害

伤害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目前,伤害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不仅加大了直接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为家庭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和精神伤害[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更聚集了大量的劳务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中伤害的发生也成为急诊科的常见现象。为此,笔者通过对2013-12至2014-11就诊于南山区人民医院劳务工伤害进行调查,了解伤害原因、特点,为政府针对劳务工伤害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政策提出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12至2014-11因伤害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劳务工均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

1.2方法统一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对因伤害就诊的劳务工进行询问,填写伤害报告卡,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生时的活动、发生原因、伤害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专人进行复核。

1.3统计学处理使用MicrosoftExcele2003录入及SPSS11.5软件包分析数据,计算构成比。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2013年~2014年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共接诊劳务工伤害8278例,年龄16~67岁,平均(32.67±10.01)岁,其中男6421例(77.6%),女1857例(22.4%)。男女性别比3.46∶1。劳务工伤害年龄以18~24岁组例数比例最高,共3054例(36.9%),其次是25~34岁组,2715例(32.8%)。

2.2伤害原因伤害发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为钝器伤(2583例, 31.2%),跌倒/坠落伤(2409例, 29.1%),刀或锐器伤(1424例, 17.2%)。

2.3伤害时间分布伤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3、4月份及假期结束后的1周内,以上午9、10点及午后15~17点间为主,多为工作时间内。

2.4伤害地点伤害主要发生在工业和建筑场所(3982例,48.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发生在公路/街道的(1863例,22.5%)、家中(1035例,12.8%)。男性劳务工在工业和建筑场所、生产运输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2.5伤者文化程度劳务工伤害中,发生前三位的是初中(4081例,49.3%)、高中或中专(2161例,26.1%)、小学(679例,8.2%)。

2.6伤害性质及严重程度劳务工伤害患者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挫伤或擦伤(4155例,50.2%)、锐器伤或咬伤或开放伤(2616例,31.6%)、骨折(737例,8.9%)。伤害严重程度判断以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工作手册》为标准。(1)轻度:无明显或轻微受伤,或者只是浅表擦伤,或轻微的割伤;(2)中度:需要专业化的治疗,包括骨折,或者需要进行缝合;(3)重度: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发生内出血、器官贯穿伤、血管受损。所有劳务工伤害中以轻度伤害为主(6672例,80.6%),其次是中度伤(1531例,18.5%),再其次是重度伤害(74例,0.9%)。

2.7伤害的结局经治疗后回家休息不影响工作(7160例,86.5%);需住院治疗,造成一定影响的(1101例,13.36%);伤害后产生残疾,影响工作生活能力的(7例,0.09%);伤害死亡(4例,0.05%)。

3 讨  论

3.1高发人群本组伤害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8~34岁,共计5769例(69.7%),以男性、中青年为高发人群,主要原因为这一年龄段的男性是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中青年男性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多于女性[3]。

3.2发生时间特点研究发现,劳务工伤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时间聚集性,主要集中于3、4月份与假期结束后1周左右,主要与春节后大量用人单位新招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操作不够规范、假期后未完全进入工作状态有关,部分存在有加班工作,疲劳所致。

3.3文化程度或场所劳务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例数比最高,因为文化程度的差别决定了劳务工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他们多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伤害。

3.4预防措施制定劳务工伤害的性质多为钝器伤及跌倒、坠落伤,与其他人群发生的伤害基本一致,但是多在工作场所及工作时间内发生,因此在针对劳务工伤害预防措施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用人单位在提高外来工的安全意识,确保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和安全方面加大力度。

3.5防范重点劳务工伤害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及运输服务过程中,地点多为工业建筑、公路、服务场所,提示在加强建筑场所的安全方面应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安全教育及增加自我防范的意识。政府及用人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政府加强对建筑工地工人安全知识的学习及安全意识的教育,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等,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4];应加强对运输服务部门劳务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及管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同时,应制定及严格遵守工作时间,避免超长、超负荷工作。

[1]郭晓雷,徐爱强,马吉祥,等.山东省城乡居民伤害寿命损失及经济负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737-738.

[2]王永平,徐海红.1955例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4):257.

[3]周梅,李艳菊.我国意外伤害研究现状与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9): 95-97.

[4]冯源,许黎丽.重症医学科收治意外伤害患者发生情况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108-109.

(2015-10-17收稿2015-12-20修回)

(责任编辑梁秋野)

王仁平,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1.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150001,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处

R195.4

猜你喜欢

劳务工南山区深圳市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我当“官”了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劳务工博物馆及其藏品征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深圳地区外来劳务工群体图书馆服务需求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