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简介

2016-03-14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竞演剧目

欧凯明1964年出生,现任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1977年参加工作,1989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校;2007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研究生班。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工文武生。他扮相英武俊朗,嗓音洪亮而富有张力,文武双全,长靠、短打兼擅。表演风格细腻传神,戏路宽广,常把高难度的技艺揉合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粤剧观赏的美感,深受广大粤剧观众喜爱。曾主演传统古装剧《关汉卿》、《黄飞虎反五关》、《天作之合》、《搜书院》、《一把存忠剑》、《情动铁将军》、《花枪奇缘》,新编历史古装剧《南越宫词》、《楚河汉界》、《关公忠义鼎千秋》,新编现代戏《山乡风云》、《野金菊》、《刑场上的婚礼》、《孙中山与宋庆龄》等几十部剧目,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戏剧人物形象。

在竞演剧目《刑场上的婚礼》中,他注重塑造人物性格,从小处着眼,通过细节处理拓深人物的内心状态,充分运用唱腔、动作、眼神、念白等手段,将周文雍塑造成一位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革命者形象。他精纯的表演功底和高亢激越的唱腔完成了自己戏剧道路的又一次超越。

韩再芬1968年出生,现任安长。岁主小娇鹰奖双绝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她10岁入剧团习艺,16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一举夺得大众电视金。韩再芬天资聪慧,色艺,先后主演了《女咐马》、《血狐帕》、《西施》、《杨玉环》、《徽州女人》、《公司》、《白门柳》、《美人蕉》、《徽州往事》等几十部具有影响力的舞台剧,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韩再芬扮相俊俏,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具有大家风范。尤其注重人物内心刻画,其表演有一种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1999年,韩再芬参与创作并主演了《徽州女人》,向观众奉献了一个有别于传统黄梅戏风貌、独具时代风采的舞台形象。她运腔自如,声情并茂,委婉动人。她的做功极佳,形体语言丰富,身段优美,娴熟运用接近白描的手段把人物的命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形成了强烈的表演个性和独特的表现风格。

韩再芬在竞演剧目《徽州往事》中,为观众塑造出了又一个徽州女人形象。其舞台呈现清新、典雅,洋溢浓浓的徽州风情。她饰演的舒香,将女人的隐忍、坚守、责任和勇敢追求爱情的美好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黄梅戏的领军人物,除了不断推出新作品外,韩再芬还致力于黄梅戏人才培养、剧种建设以及剧目推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华雯1963年出生,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宝山沪剧团)主任、艺术总监。1980年,随父到崇明沪剧团学艺,先后拜沪剧名家杨飞飞、石筱英、丁是娥为师。从艺三十多年,先后主演过四十多部大戏。她勇于出新,尝试过多种人物类型如女厂长、女警官、女监理员;当过夫人、小姐、丫环;还扮过洋太太、女英雄,敢于借鉴各种艺术形式如越剧、滑稽剧、话剧、情景剧等,因此在沪剧界得名“长脚花旦”、“出新花旦”和“拼命花旦”的称号。她善于在把握人物关系的整体变化中,确定角色性格发展的层次和逻辑,勾勒人物的形象总谱,更好地完成人物的形象塑造。她的代表剧目有《东方女性》、《清水恋》、《行知魂》、《罪女泪》、《风雨行宫》、《江姐》、《缉毒女警官》、《东方彩虹》、《美丽大家园》等。

华雯的竞演剧目《挑山女人》是一出接地气的励志戏,她在剧中成功塑造了挑山女人王美英的形象,表现出劳动妇女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华雯以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才华,运用沪剧唱、做、念的手段,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细腻地展示给观众,出色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勤劳、坚韧、无私的优良品质和道德力量,实现了社会担当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朱衡1957年出生,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70年考入兰州市京剧团。1982年调入甘肃省话剧院。在话剧舞台上,他充分发挥自身的戏曲功底,台词铿锵有力,动作沉稳刚健,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如话剧《岳飞》中的皇帝赵构,借用戏曲的背躬、推磨、台步圆场等程式,使这个皇帝颇具古典风韵,飘逸洒脱。2001年,在《兰州老街》中,他饰演刻葫芦艺人张素园,精彩的表演将一个特定时代的生命悲剧深深印在了观众心里。2003年,从“老街”走出,他摇身一变在《兰州人家》饰演二女婿孙跃进,从凝重内敛的张素园到热情爽朗的、滑稽生动的当代小人物,他在新旧时空里成功转型,连续完成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境遇、性格心理反差极大的角色,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高度好评,这一年,他成功摘得梅花奖。

在竞演剧目《天下第一桥》中,朱衡饰演的彭英甲,将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和心血倾注在这一人物中。在“英甲罢官”和英甲历数自己“七宗罪”两场戏中,朱衡借用京剧“喷口”、“贯口”念白技巧,台词斩钉截铁,朗朗上口,气冲霄汉。在“惜别母亲”一场,朱衡抛弃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声泪俱下的惯性表达方式,而进入一对耄耋老人,恍若隔世,轻淡超然的唠磕状态,台下观众屏声静气,鸦雀无声,台上台下共同完成了辞别母亲的情感交流。至此,朱衡也成功完成了彭英甲的人物塑造。

许荷英1963年出生,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1984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1987年进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工作至今,是当下河北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从艺三十年来,她视河北梆子艺术事业为生命,心高志远,对艺术精益求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姊妹艺术的演唱优势,努力创造新的河北梆子的声腔艺术,逐渐形成一种既有剧种特色,又富时代美感的新型演唱风格。主演剧目有《杜十娘》、《窦娥冤》、《南北和》、《秦香莲》、《李慧娘》、《蝴蝶杯》、《翠屏山》、《梦蝶劈棺》、《夜宿花亭》、《尧天舜日》、《大都名伶》、《绝唱》及现代戏《玛丽娜》、《秀色》、《日头日头照着我》等。

在竞演剧目《日头日头照着我》中,许荷英饰演的乡干部任文秀善良温存、真实鲜活,富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唱腔值得称道。在第二场“我生在小山村”一段唱,她运用了原汁原味的“河北梆子二六板”,和唱词结合得恰到好处,唱腔快慢起合、强弱分明、韵味独特;第四场的主要唱段“又爬山又涉水,一身泥巴满脸灰”,她大胆地采用了河北梆子、京剧、评剧、歌曲、京东大鼓等旋律,巧妙融为一体,突出了河北梆子的地域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吴非凡1984年出生,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戏曲表演专业,2003年考入星海音乐学院主攻民族与通俗唱法。现就职于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吴非凡扮相清秀,嗓音甜美醇厚,表演纯真、朴实、细腻,唱、念、做打俱佳。其代表剧目有《杨门女将》、《打金枝》、《追鱼》、《凤阁恩仇未了情》、《八宝公主与狄青》、《风雨泣萍姬》、《花染状元红》、《碉楼》、《白蛇传》、《六月雪》、《鸳鸯剑》、《花月影》、《豪门千金》、《皇帝与村姑》、《睿王与庄妃》。

在竞演剧目《鸳鸯剑》中,吴非凡饰演梅暗香一角。梅暗香是一个有着活泼、直率的男儿性格,不爱红妆爱武装,同时具有爱国精神,有责任心的古代女性形象。剧中吴非凡不仅以花旦、青衣应工,反串扎上大靠,还采用了难度较大的高跷,并在剧中用了一些芭蕾舞的形体技巧。角色瞬间的转换完成得准确自然,体现出她非凡的功力与悟性。

王荔1983年出生,武汉汉剧院演员,陈(伯华)派第五代传人。2002年毕业于武汉市艺术学校汉剧科,工青衣(四旦)。师从陈伯华、胡和颜、王志怡、吴绍毓、程彩萍、何自馨、冯春风等。她嗓音甜美,扮相端庄、大气,文武兼备,表演细腻,刻画人物传神真切。擅演剧目:《王昭君》、《宇宙锋》、《驯悍记》、《贵妃醉酒》、《状元媒》、《丛台别》、《坐宫》、《薛平贵与王宝训》、《雇家庄》、《花木兰》、《穆桂英智破天门阵》、《红色娘子军》等。

其竞演剧目《宇宙锋》是剧作家郑怀兴根据汉剧名家陈伯华的经典之作创作编排的,经过三年的打磨,王荔的表演日渐成熟。她不仅扮相酷似师父陈伯华,俊俏甜美、顾盼生辉,而且嗓音圆润清亮,会唱善唱,既有力度又灵活自如。小腔繁难花哨,拖腔千回百转,既有审美享受,又有情感的力量。王荔的表演也十分精到,眼神、台步、走圆场的运用都为塑造人物服务。

侯岩松1969年出生,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首届音乐剧班,主要作品:话剧《伏生》、《四世同堂》、《坚守》、《荒原与人》等,电影《警察日记》、《喊山》、《猎杀中山狼》、《平原枪声》等,电视剧《刑警队长》、《一个和八个》、《闯关东前传》、《冷箭》等,音乐剧《焦裕禄》、《蝴蝶》、《狂雪》、《想变成人的猫》、《秧歌浪漫曲》、《美女与野兽》、《西区故事》等。

此次参加竞演的剧目为话剧《伏生》。在秦皇“焚书坑儒”的年代,大儒伏生献出儒家典籍,目睹儿子被杀却从不反抗而苟活着。侯岩松用癫狂醉态力现人物的大智若愚、以狞历的舞蹈一展人物内心的奔突,最后朗声诵出他熟记于心的儒家经典,让人物在狰狞的入世中显出人性的光芒。

施洁净1970年出生,浙江绍剧团演员。绍剧名家钱慧韵的嫡传弟子。1985年考入绍兴市绍剧团,工老旦兼小生。1984年进入绍兴市绍剧团与浙江绍剧团合并成立的浙江绍剧院(1991年浙江绍剧院撤院并团)。其嗓音高亢亮丽,唱腔华美圆润,吐字清脆利落,做工细腻精致,感情准确饱满。在继承发展绍剧唱腔艺术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曾饰演《两狼山》中的杨六郎、《三请樊梨花》中的薛丁山、《杨门女将》和《佘太君》中的佘太君、《包公打銮驾》中的李太后、《相国志》中的魏文侯、《秋瑾》中的秋瑾等。

在竞演剧目《佘太君》中,施洁静饰演的佘太君借鉴京剧老旦表演,以高亢激昂的唱腔,大方稳重的表演,将一位百岁老人在历经杨家几代男人死于战争后对战争的深切感悟表达得酣畅淋漓。

张馨月1980年出生,北京京剧院演员。1997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姜凤山为师,主工青衣花衫。2005年考入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先后师从张春秋、杨秋玲、刘秀荣、李维康、宋丹菊、汤小梅等名家。擅演剧目:《谢瑶环》、《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西施》、《凤还巢》、《红灯记》等。她扮相秀美,唱腔韵味醇厚,无论演出传统、新编或现代京剧,刻画人物准确,表演技巧丰富,综合表演能力俱佳。

张馨月在竞演剧目《谢瑶环》中饰演谢瑶环,她女装扮相明丽柔美,唱腔婉转铿锵,念白柔中有刚,正气凛然。女扮男装下江南微服私访时扮相俊雅、挺秀。在唱念上,她糅入小生的立音,大小嗓换声运用自然,同时善用眼神、念白、水袖等一系列文武小生的身段,将一位不畏权贵、为民伸张正义的女英雄形象有层次地演绎出来。

马佳1983年出生,黑龙江省京剧院演员。200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工青衣、花衫,师承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除擅长演出京剧传统戏外,马佳还在新编剧目《月照塞北》、《赵一曼》中有精彩表现。她戏路宽泛、亦庄亦谐、允文允武,幼年得梅派名家李玉芙老师精心指点,打下了坚实的唱念功底。后又得众多京昆名家悉心教授与指导,刻苦钻研角色创作与人物心理描绘,演唱中惯用以情带声,表演细腻传神,深为注重“待到情来意自生”的表演意境,力求声情并茂、以情动人。

在竞演剧目《白蛇传》中,马佳饰演的白娘子,唱念做打繁重,既有情感细腻的文戏,又有“剑套子”、“云帚”、“水旗”、“踢出手”等高难的武戏基本功。整台演出,马佳文武兼备,刚柔并蓄,完美演绎了白娘子这一角色。

凌珂1979年出生,天津京剧院实验团演员,工余派老生。他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专业学校,师从京剧名家吴泽东、陈国卿、白秉均、朱振东、李甫春、关正明等,先后拜京剧名家杨乃彭、叶蓬为师。凌珂嗓音醇厚,演唱韵味浓郁,扮相英俊清秀,台风潇洒脱俗,表演质朴老到。常演剧目有《搜孤救孤》、《伍子胥》、《汾河湾》、《失·空·斩》、《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珠帘寨》、《乌盆记》、《击鼓骂曹》,以及改编的《二堂舍子》、新编京剧《香莲案》、《护国将军》等。

在竞演剧目《洛阳宫》中,凌珂扮演房玄龄一角。他塑造的房玄龄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唱做念舞,声情并茂,对其心理的把握和展现细腻独到,将时而大胆率真、时而胆小唯诺的房玄龄刻画得惟妙惟肖,真实动人,把一代名相的内心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非常精彩。

杨霞云1983年出生,浙江婺剧团青年演员,师从婺剧表演艺术家陈美兰,工刀马旦。她扮相俊美、文武双全、唱念做打俱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演员。其擅演剧目有《穆桂英》、《白蛇传》、《铁血红颜》、《杨八姐闯幽州》、《杨门女将》、《昭君出塞》、《挡马》、《斩娥》、《梦断婺江》等。

在竞演中,她以折子戏专场参演。在《白蛇传·削发·水斗·断桥》中,杨霞云饰演的小青文戏武做,展示了行蛇步、斗蛇眼、弹蛇舌、摆蛇头、缠蛇形等仿蛇动作,并吸收了现代舞、艺术体操等元素,加入许多高难度动作,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将小青爱憎分明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穆桂英·辕门斩子·大破天门阵》中,杨霞云饰演的穆桂英英姿飒爽,身手矫健,将豪情与柔情集于一身的穆桂英塑造得惟妙惟肖。

朱福1976年出生,叶(盛竺)派小生第三代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入室弟子,现任云南省京剧院副院长。先后师承于叶少兰、刘雪涛、张春孝、茹绍荃、肖润德、叶荣生等京剧名家。常演代表剧目有《吕布与貂蝉》、《周仁献嫂》、《群英会》、《罗成》、《柳荫记)、《奇双会》、《借赵云》、《探庄》、《打侄上坟》等。

此次参加竞演的剧目为《周仁献嫂》,此剧有着繁难的唱腔、深邃的表演、高难的技巧、大段的念白等特点。朱福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初入堂奥,颇得真经,终于将一个有血有肉、善恶分明、忠厚侠义的周仁形象立于舞台,光彩照人。

刘巍1971年出生,北方昆曲剧院演员。1982年开始学昆剧,先后跟随侯长治、裴艳玲、蔡瑶铣、刘琪、蔡正仁、顾凤莉、林萍、孔昭、刘征祥等名家习艺。

多年来,刘巍尝试跨老旦、武生、娃娃生、花脸、武旦等众多行当的不同剧目,取得了一定成绩。她善于把握人物性格,将程式为塑造人物服务。

在竞演剧目《白兔记·咬脐郎》中,她饰演的咬脐郎,以娃娃生应工,融入了不少武生的技巧,她始终围绕着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善良、可爱的品质去塑造人物,她将表演技巧紧紧围绕小主人急于寻觅生母,解开疑团的过程中,以翎子为抓手,又配以孩童跺脚的急切动作运用,加以跪蹉的表演,将一位少年英气而又善良顽皮的艺术形象立在了舞台上。

万晓慧1981年出生,湖北省京剧院演员。2002年毕业于华中师大艺术学院,工青衣,宗张派,师从阎桂祥、杨至芳、于玉衡、李金鸿等老师。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薛亚萍、王婉华为师。万晓慧扮相俊美,嗓音宽厚圆润,台风端庄大气。常演剧目有《望江亭》、《西厢记》、《状元媒》、《玉堂春》、《白蛇传》、《大探二》、《诗文会》等。其主演的新编历史剧《建安轶事》获广泛关注。

在竞演剧目《建安轶事》中,万晓慧饰演汉代才女蔡文姬。其表演自然熨帖,于中规中矩中见光彩。婀娜多姿的身形中不时地闪现一股英气,举手投足似有些小生行当的身段,特别是与董祀论琴一场戏,站、坐、饮茶、打躬,都有一股书卷气。在唱腔的处理上,她唱得很入情,如泣如诉,环环相扣,倾诉了文姬战争离乱之苦。

杜欢1981年出生。2006年担任江西省赣州艺术剧院院长、江西省赣州艺术剧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4年调入江西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曾主演八场现代歌剧《深山含笑》、《城乡圆舞曲》,釆茶歌舞剧《三杯酒》、《饭梢情》、《砸锅卖铁》,五幕原创民族歌剧《回家》等。

此次参加竞演的剧目为《回家》。他倾其心力塑造了一个国民党老兵离家、思乡、回家的坎坷历程。杜欢抓住了人物正义、顽强、忠孝、真诚的个性,运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不同的演唱风格,发挥男高音特有的音色明亮、穿透力爆发力强的优势,深入细致、激情满怀地演绎了人物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

符传杰1975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琼剧表演班,现为海南省琼剧院小生演员。他先后在《情系风尘女》、《苏东坡在海南》、《晋宫情怨》、《广东开科》、《秦香莲》、《鉴真大和尚传奇》、《风流才子》、《张文秀》、《齐王选后》、《七品芝麻官》、《贞洁情侣》、《孟程公主》、《长乐宫》、《百花公主》、《九龙金丝帕》、《恩义千秋》以及海南省重点精品剧目《下南洋》、《海瑞》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在竞演剧目《海瑞》中,他扮演的清官海瑞,是他从小生向老生的一次行当转型。他在表演节奏、艺术手段和心理揭示、意蕴升华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好的艺术潜质。在剧本的基础上赋予人物更强烈的表现力,更浓郁的感染力,成功塑造了海瑞这个令人难忘的清官形象。

刘京1975年出生,现任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院长。1987年考入宁夏艺术职业学院。1992年毕业后进入宁夏京剧院工作,工花旦、刀马旦。她先后拜京剧名家孙毓敏、肖玉华等为师,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表演手法,逐渐形成了生动鲜活、灵动细腻、柔美圆润、清脆自然具有荀派唱腔特点的艺术风格,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不同行当的人物和角色,如《痴梦》中的崔氏、《樊江关》中的樊梨花、《秋江》中的陈妙常、《海上生明月》中的玉华以及新创排剧目《庄妃》中的庄妃等。

在竞演剧目《庄妃》中,她唱腔优雅婉转、表演细腻活泼、技巧娴熟自如、角色形神兼备。该剧虽改编自秦腔《庄妃与多尔衮》,但她凭着唱做俱佳的表现,塑造了一位不同于秦腔的京剧“大玉儿”的艺术形象。

吴熙1984年出生,1996年考入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川剧学校学习川剧表演,1999年毕业分配至重庆市川剧院工作至今,主攻花旦,兼演青衣、闺门旦,师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吴熙舞台形象俏丽多姿,富有青春活力,深受观众喜爱。她擅演的剧目有《灰阑记》、《金子》、《李亚仙》、《人间好》、《拷红》、《思凡》、《白蛇传》、《乔老爷奇遇》、《打饼》、《三击掌》、《访友》、《送行》等。

吴熙在竞演剧目《灰阑记》中扮演丫鬟“杜鹃”,表演层次清晰,情感细腻,充满激情地把一个善良纯真、个性鲜明、坚强不屈的“杜鹃”刻画得惟妙惟肖。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合乎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个性。在演唱时她对唱腔做了细腻处理,依字行腔,控制音量,把“吟腔”的技巧融入旋律里。同时她在表演上会用眼睛“说话”,念白的语气以及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的细微处理,都做到了收放自如。

吴双1974年出生,昆剧净角,1986年入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演员班(昆三班),1994年毕业入上海昆剧团。师承方洋及钟维德、王群等,并受尚长荣指点。主演剧目有《刀会》、《嫁妹》、《山门》、《古城会》、《花判》、《相梁刺梁》等。主演大戏《龙凤衫》、《血手记》、《徐九斤升官记》、《景阳钟》、《川上吟》等。吴双嗓音高亢,台风大度,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

此次竞演剧目为《川上吟》,他将人物定位于胆大果敢、具有敏锐政治洞察力且不乏儿女柔情的男人,用深沉曲宛又大气稳健的行腔,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同时,大胆地选择了适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服饰,精心设计做工,在繁杂且重的服饰穿戴中,耍出英武,舞出柔情。

杨俊1979年出生,1994年至1997年在赣南文艺学校学习。1998年入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代表剧目:《永远的歌谣》、《八子参军》、《快乐标兵》、《山歌情》、《大劝夫》、《茶童戏主》等。

此次参加竞演的剧目为《永远的歌谣》,他饰演的主人公、苏区干部李龙槐质朴、善良、乐观、机智。杨俊深入生活,准确找到人物感觉,充分发挥采茶戏丑行的特点,表现出了人物机智、幽默又充满理想、坚韧不拔的品质,很接地气。同时,采用本剧种特有的扇子花、单水袖、矮子步等技巧,使人物更加生动活泼,生机盎然。

陈明矿1972年出生,现任江苏省淮剧团团长。师从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先后主演过《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宝剑记》、《天要落雨娘要嫁》、《狸猫换太子》、《祥林嫂》等戏。在塑造人物中,他善于把握人物性格,着重角色的心理刻画,强化人物的唯美演绎,力图凸显角色的性格特点,追求人物形神兼备。

在竞演剧目《小镇》中,他成功饰演了内心纠结的老教师朱文轩,朱文轩一辈子教书育人,品德高尚,在即将退休之际一次撒谎却令其坐上了“灵魂过山车”。剧中,陈明矿的表演不瘟不火,拿捏有度,没有夸张的形体表现,在程式化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唱腔将朱文轩复杂纠结的心理层次真切、细腻地表现出来,发人深省。

王君安1970年出生,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小生演员,1981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学员班,1986年毕业于福建艺术学校。师承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王君安嗓音清越醇厚,不事雕琢;扮相俊雅挺秀,如玉树临风,集男儿英武与女儿文秀于一身。在唱腔上,她充分发扬尹桂芳早期的音色明亮、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风格酷似其师,朴实隽永,高雅脱俗。她善于利用自身嗓子好,音色美的优越条件,突出小生角色的阳刚之气。其唱腔传情动听,脍炙人口。擅演剧目有《红楼梦》、《何文秀》、《盘妻索妻》、《沙漠王子》、《玉蜻蜓》等。

王君安此次竞演剧目是新编越剧《柳永》,该剧片段式结构的演绎方式是对演员最大的考验。她以对剧本和柳词的深刻理解,以不同的表现手段准确地传达出人物在每一场戏中不同的情感表达、性格表达和思想表达。王君安在剧中无论是道白、唱腔还是程式都充满诗意,富有古典情韵,成功地勾勒出诗人柳永的精神气质。

金喜全1978年出生,上海京剧院演员。师承叶派名家叶少兰,工小生,又得茹绍荃、毕高修、张春孝、岳美缇、蔡正仁等名家亲授。他功底扎实、文武兼备、扮相俊秀、台风儒雅,擅演剧目有传统京剧《群英会》、《周仁献嫂》、《八大锤》、《惊梦》;新编京剧《红梅阁》、《赤壁》等。

他参加竞演的是折子戏专场,在《群英会》中饰演周瑜,扮相儒雅,唱腔优美飘逸,念白铿锵爽朗,表演惟妙惟肖。在《打侄上坟》中,他以穷生应工,饰演的陈大官做表俱佳,尤其是遭到叔父痛责一场,陈大官先是一个抢背,接着连摔三个屁股坐子,最后一个僵尸完成人物塑造,展示了演员扎实的功底。在新编历史剧《兰陵王》中,他文武并重,也有上佳表现。

麦玉清1967年出生,广东粵剧院演员。13岁开始学艺,擅长闺门旦、青衣等行当,她扮相俏丽,音质清脆甜美,富有感情,表演真挚感人,塑造了一批性格、身份各异的角色,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其中,她在《狸猫换太子》中饰李妃,《唐明皇与杨贵妃》饰杨贵妃,《梨花情》饰梨花,《宝莲灯》饰华山圣母和王桂英两个角色,《伦文叙传奇》饰阿琇,现代戏《沙家浜》饰阿庆嫂,各个性格鲜明,尤其是在《红雪》中饰演姑娘、母亲、寡妇三个角色,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突破。

在竞演剧目《蔡文姬》中,她将表演基调定在“悲”和“爱”两个字上,在悲切中含坚毅,在艰难中显大爱。表演上,深入把握人物内心,充分运用丰富的戏剧程式手段,在粤剧舞台上创造了一位丰富的、独特的蔡文姬形象。

杜建萍1976年出生,现任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副团长。师承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主攻青衣、小旦。从艺近二十年来,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如《吴汉杀妻》中的王玉莲、现代戏《地瓜宴》中的田金花、《酷情》中的张玉花、《儿大不由爹》中的李淑珍、新编历史清装戏《六尺巷》中的徐娘、新编历史剧《金钗案》中的顾阿秀等。其吐字、润腔、韵味、气声等方面得到了“爱珍腔”的真传,艺术上大有长进,被亲切地称为“小爱珍”,成为上党梆子剧种难得的旦角新秀。杜建萍常年在基层乡镇演出,是一位深得百姓喜爱的演员。

在竞演剧目《长平绣娘》中主演绣娘。她以平实淳朴的表演,塑造了一位善良正直、含辛茹苦、不求功利,美在心灵的富有人间大爱的民间女子艺术形象。

刘莉莉1970年出生,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员。长期坚持基层演出,先后演出:《沂蒙情》、《又是一年桃花开》、《王宝钏》、《白玉楼》、《牧羊圈》等几十部传统戏和现代戏。2013年10月荣获“文华表演奖”。刘莉莉的表演质朴细腻,甜美大气,唱腔委婉优美。

在此次竞演剧目《沂蒙情》中,她充分展示了“拉魂腔”的魅力,使用女腔翻八度的拖腔、打嘟等技巧,发挥鲁南苏北方言软、绵、缠的特点,将山杏这一待嫁女对八路军战士的期待、憧憬、害羞的心情演绎到极致。她还充分利用身段颠步、蹉步、跨步来表现人物性格,美中透柔,媚中含羞,有沂蒙女人特有的魅力。

郭广平1971年出生,1991年考入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199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现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他长年坚守话剧舞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舞台和荧幕形象,作品反响强烈。主要话剧作品有《小平小道》、《赤子》、《那一方灿烂星空》、《兵心依旧》、《“尼诺”报告》、《绿十字星座》。参加演出的话剧还有:《抗天歌》、《虎踞钟山》、《龙腾沧海》、《许永楠》、《窗口白勺星》、《迷人的海湾》、《一个军人旳猜想》、《大江东去》等。

在竞演剧目《小平小道》中,郭广平饰演中年邓小平,他深深地被伟人伟大独有的人生经历和崇高品格所感动,紧紧抓住一个"情”字,从内而外地感受角色,从内心深处一步步走进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伟人。在剧中与青年邓小平、老年邓小平的对话中,慷慨激昂的情绪贯穿始终,一气呵成,颇具表现力。

卫小莉1970年出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演员。1980年考入渭南地区秦腔二团,工青衣。2004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至今。先后主演了《秦香莲后传》、《夺锦楼》、《玉堂春》、《赵氏孤儿》、《对银杯》、《女儿沟》、《长城歌》、《港池岸边》、《五味什字》、《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数十部剧目。尤其是在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中,她饰演罗甲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其竞演剧目《赵锦棠》中,卫小莉发挥秦腔激昂、高亢的声腔优势,将赵锦棠柔美坚韧的性格和贫贱不移的传统美德有层次地表现出来,成功地塑造了赵锦棠这个人物形象。

何云1979年出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1995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她扮相秀丽、天资聪慧、嗓音甜润,曾相继参与创作演出《大眼睛的期吩》、《女驸马》、《红楼梦》、《雷雨》、《徽商胡雪岩》、《安徽好人颂》、《小乔初嫁》、《游园惊梦》、《挡桥》、《天仙配》、《兰桥会》、《双下山》、《山伯访友》、《夫妻观灯》、《长亭别》、《闹新房》等多部舞台艺术作品。

此次何云在竞演剧目《小乔初嫁》中饰演小乔,不仅演出了人物外在的绝美,更演出了她内心的坚韧、善良、自珍、决绝以及虽身处深宫但却不能泯灭对平民生活的浓烈向往,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子。何云演得认真而感性,形象感和内心戏完美协调、相得益彰。

窦凤霞1968年出生。甘肃省陇剧院优秀演员。从艺20余年来,在剧院的三十几部优秀保留剧目和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大奖的多部剧目中担任领衔主演,如《死水微澜》、《百合花开》、《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峡长歌》、《枫洛池》、《石龙湾》、《哑女告状》、《桃李梅》等。窦凤霞扮相柔美,身形轻盈,台词明快,唱腔清丽,善于塑造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

此次参加竞演的剧目为《枫洛池》,她在剧中饰民女邬飞霞。她旳表演层层递进,抽丝剥茧,正气凛然,快意恩仇,将一个正义、勇敢、智慧、善良的民间女子演绎得风采卓然,酣畅淋漓。

邱瑞德1971年出生,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1990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1993年进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工老生,兼演小生。常演剧目有《南北和》、《辕门斩子》、《卧虎令》、《宝莲灯》、《王宝钏》、《窦娥冤》、《双错遗恨》、《白蛇传》等等。几十年的舞台磨砺,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唱念韵味醇厚,做表俊逸飘洒,善于捕捉人物的精微心理和情感的每一丝悸动,塑造人物神完气足,情韵无限。

在竞演剧目《六世班禅》中,邱瑞德对河北梆子的男声唱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摒弃以往一味追求高亢激越,唱段更加委婉,却不失梆子味,精到中有韵味,与人物熨帖。他塑造的班禅庄严慈悲,得其神,修其行,准确诠释了剧作的内涵,赋予了角色更多的情感内涵,把一个博爱、济世的活佛形象呈现在舞台上,丰富了河北梆子舞台人物画廊。

张涛1972年出生,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秦腔表演班,主攻小生。1991年毕业分配至西安市秦腔二团(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现任三意社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参加演出的剧目主要有《火焰驹》、《三休樊梨花》、《狸猫换太子》、《三滴血》、《状元打更》、《回荆州》、《曲江烈马》、《少帝轶事》、《金沙滩》等。2013年,他在新创作品《花儿声声》中成功塑造下放干部“眼镜”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参加竞演的剧目为《曹植》,他唱、做、念、舞基本功扎实规范,声音高亢亮丽、清纯圆润,念白顿挫分明,唱腔字正腔圆,表演身段稳健飘洒、优美大方,较好地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周雪峰1978年出生,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优秀小生演员,1998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苏昆专业,200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专业昆曲表演专业。师从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缇、凌继勤、徐玮,2003年正式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为师。周雪峰主演过《长生殿》、《狮吼记》、《荆钗记》、《西厢记》、《玉簪记》、《白蛇传》等大戏,以及《哭像》、《惨睹》、《评雪辨踪》、《书馆》、《拾画叫画》、《望乡》、《惊梦》、《写状》、《湖楼》、《太白醉写》等折子戏。

周雪峰此次参加竞演的是个人专场演出,其中包括《长生殿·哭像》中的唐明皇、《荆钗记·见娘》中的王十朋、《千忠戮·八阳》中的建文帝。这些角色在昆曲小生行当中,兼有小官生、大官生,要求演员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唱念功夫要求过硬,而且从情感上,要体现出三个不同的角色内心。对不同形象的成功塑造,也充分展示了周雪峰对角色情感的拿捏和分寸的把握非常到位。

唐妍1982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4年进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先后主演及参演了十五部儿童剧,如《走进莎士比亚》、《饼干小子》、《快乐的汉斯》、《韶山出了个毛泽东》、《三只小猪变变变》、《西游记》等,长期坚持一线舞台演出,毫无懈怠。

在本次梅花奖竞演中,唐研在儿童剧《皮皮·长袜子》饰皮皮。她深入体验这个9岁孩子的内心,运用具有个性的笑声,独特的个人动作,准确鲜明的台词,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快乐、勇敢、顽皮而又不失善良的“另类”少年形象。同时,她出色地完成了剧中人物的十一段唱,全面展示了她的才能。

张艳萍1969年出生。工青衣、闺门旦。1981年至1993年工作于荥阳豫剧团,1993年调入郑州市豫剧院(前市豫剧团)工作至今,师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希玲。先后在《琵琶记》、《情断状元楼》、《疯哑怨》、《清风茶舍》、《老子·儿子·弦子》、《当代孝子〉、《嵩山长霞》、《红珠女》、《麻疯女》等多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

此次参加竞演的剧目是《琵琶记》,此剧唱腔繁难,她认真分析人物性格,力求深刻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以“情酣、意浓、韵美、味醇”的唱腔打动观众,以“真挚、朴实、典雅、大气“的表演感染观众。她的表演得到了专家和观众们的认可。

猜你喜欢

竞演剧目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开心麻花年度大戏《竞演州长》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第二届广播超级碗 暨全国广播活动联盟2018年会成功举办
调查
优秀剧目进校园
大雪里一枝月季走过的倩影
新媒体时代竞演类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