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集控中心建设与开发应用浅谈

2016-03-13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夹江公司鞠明利

电子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网络管理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夹江公司 陈 昱 鞠明利



电网集控中心建设与开发应用浅谈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夹江公司 陈 昱 鞠明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提高,相继带动我国的电网规模也持续扩大。电网规模的发展对科技手段、管理体制和策略的组织系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运行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有许多的工作特点,例如:负责每个地区受控站的运行监视、关键的倒闸操作、出现事故时的异常处理等的内容。集控中心的建立,从此改善了电站无人值班时,电站没有人的现状,人们运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从而进行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了系统的结构,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有效管理。综合效益非常明显,具体体现在对变电站管理的分层、分级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集控中心;网络;管理

引言

对于以往变电站的管理方式我们知道都是采用的分散管理方式,而集控中心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一定的改变。通过两大方面实现了电网运行的远方控制,即实时监控系统和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如今电网迅速增加和运行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日益严重,而实行了该项操作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操作人员,也就是说相应的减少了人力资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实现了减员增效。这对于如今的现状的改观有很大的帮助,也就促进在如今变电站的运行管理的进程,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让我们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也将利益上升到最大化。

1 集控中心系统的结构研究

1.1集控中心在变电站中的布置原则

集控中心的建设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受控站的数量和集中程度,要明确主站与分站的准确位置。通常情况下,在电压等级最高的地方或者中心枢纽位置的变电站一般都是主站,而分站离主站中心站还是有段距离的,一般情况下,主要以40—50公里为基准。而集控变电站的数量也以10个左右为基准。当然在有些地方,也是有个例出现的,因为地势等的原因,变电站的规模就建立的相对来说比较集中,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集控模式的运行,由此成立监控中心。但是这些都是在没有形成中心与枢纽变电站的基础上建立的。

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就是集控站系统。但是,因为同一个厂家并不能生产出同样的调度主站和集控站所用的系统,两个系统都是分别由两个或者多个厂家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明确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高级运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通道建立等问题。但是要保证安全第一的原则。

1.2集控中心建设变电站所采用的设计原则

(1)变电站的组成也是极其复杂的,集控中心是由自动化厂站设备、通信传输通道、数据网络通道等的系统组成。

(2)集控中心SCADA的系统设计采用的“三双”结构即:双数据的服务器、双前置的工作站和双以太网的网络结构。

(3)通常情况下,集控中心SCADA的系统监控工作站是按10个的规模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

(4)集控中心SCADA的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标准通常是支持IEC-61970能量管理系统。

2 集控中心对于通信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集控中心的通信通道统一由通信专业进行整合改造,并且要保证在具体通讯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满足集控中心所需要的基本建设要求。

第一,集控中心SCADA的系统和受控站一般有两种通道,网络通道和专线通道。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在使用通讯方式时着重于网络通道,再其次才会选择专线通道。因为受控站自动化设备不具备网络通讯功能,所以就要采用别的方法实现。比如采取终端服务器的方法来实现集控中心的通讯。

第二,要想实现集控中心的生产运行管理的功能,我们就要利用地区管理信息网络的方法实现通讯功能。

第三,受控站的微机“五防”闭锁主机通讯必须要在集控中心微机“五防”闭锁主机的基础上同多地区调度数据网络通道的情况下实现。

第四,集控中心的时钟同步功能主要是利用变电站站内GPS的统一对时来实现。

第五,因为考虑到变电站生产运行的需要,实现数据采集和维护监视的功能。我们也可以不再单独设置当地的监控系统。而改为新建受控站设置一台当地工作站,从而以前所建的受控站的当地的监控系统也可以保留。

3 集控中心SCADA系统自动化信息采集范围

集控中心SCADA的系统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调度主站—集控中心;集控中心—受控站。第一种方式通俗点讲就是由集控中心按照传输规定把受控站的信息给调度主站。就是由调度主站下达命令给集控中心,再由集控中心依据调度站的指令对所管辖受控的设备进行控制操作。第二种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受控站要按照传输规定的自动化信息传输给集控中心。也就是集控中心依据调度主站的指令以及他们的自身操作对受控站进行操作。

4 结语

本文结合集控中心的建设对建设集控中心的规划、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根据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论述并给出建议。为我国的变电站做出了一份贡献。我国的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多学知识。这对我们今后集控中心建设,甚至其他系统的建设都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晓东,罗家华,翁振中,黄伟华,陶飞达.电网/集控/变电站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广东电力,2012,11:100-103+107.

[2]梁旭明,陈国平,娄殿强,余克武,王聿升,佘振球,常乃超.面向智能电网的跨区直流输电集控化运维体系[J].电网技术,2011,03:1-7.

[3]赵晓波,毕会静,张红艳.220kV集控中心仿真培训系统的研制和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S3:484-485.

[4]郑剑敏,邢军,徐娟萍,牛全保,钱翊,王国江.无传动试验技术在集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研究应用[J].陕西电力,2008,12:34-38.

[5]陈赤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集成建设[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15:66-68.

猜你喜欢

网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