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浅析

2016-03-1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胡文博

电子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变电站调控检修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胡文博



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浅析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胡文博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电网发展的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电网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电网发展的要求,目前国家提出全新的运行管理模式—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基于监控对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创新,积极采用电网自动化先进技术,实现集约化管理,以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调控一体化;建设

引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变电站数量越来越多,为使变电站能够集中控制与管理,使人力资源从中解放出来,从而节约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电网提出了调控一体化管理的模式,即成立调度集中监视与控制中心。变电站的四遥信息通过远动系统对变电站各间隔信息集中采集并经过传输通道上送到调度监控中心,由调控中心人员同时对多个变电站监视与控制。这样的电网运行模式是根据电网的发展提出来了,符合电网发展的要求,但由于是新模式的运行,在建设过程中又存在相关联的很多问题,为使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能够在电网运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分析好其优缺点,从而才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一、调控一体化的先进性

1、调控一体化建设是新科技、新技术在电网中应用的体现

调控一体化电网的建设是基于计算机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电子及通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建设调控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如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等设备的成熟应用,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逐步发展,都为调控一体化的成功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电力一次系统还是电力的二次系统,设备在不断的更新,新设备,新技术在不断得到应用,从整体电力运行情况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基础设施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必然推动管理模式的进步,调控一体化的建设正是基于此条件下提出的管理运行模式。

2、调控一体化建设更新了管理模式

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建立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管理办法。传统的变电站由于人员实行值班制度,所有的管理模式重点围绕本站的人员与设备管理里,例如:运行监视、巡视检查、缺陷管理、检修管理等等。调控一体化成立以后很多模式发生了改变。变电站值班人员不在监视变电站监控系统,此项工作由新成立的调控中心负责,同时,根据地理位置的特点,几座变电站值班人员共同集中在一起,成立操作队,共同负责本辖区多座变电站的巡视、操作等任务,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的单一变电站负责。调控一体化的建设促使调度机构成立调控中心,即负责多座变电站的运行监视以及远程操作等任务。调控中心的成立对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检修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运行管理模式也做出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模式符合电网是发展,是电力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必须迈出的脚步。

3、调控一体化建设缓解了劳动力资源

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现状。以往的电网管理模式为变电站值守模式,每一座变电站的运行值守以及日常操作均由本站工作人员进行,如果按每座变电站设置11人,5座变电站就需要55人。调控一体化成立以后,由调度监控中心同时对5座变电站进行监视,原55人就可以按照需求成立操作队,操作队成员同时承担5座变电站的操作任务。很显然,操作队人员不需要几十人之多,这样,可以将其他人员分离出来总是其他岗位的工作。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对人员短缺的缓解十分明显,模式简单,流程顺畅,也符合电网发展的要求。

二、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弊端

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建设虽然有利于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利因素,尤其是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初期,各种模式不能同步改变,出现的问题也就显而易见。

1、调控一体化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地区性)

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虽然是电网的发展必然,但是由于各个电网的差异性,调控一体化建设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但为了跟进形式,全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此项工作,但是忽略了电网之间存在的差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首先电力设施是否符合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很多地区电网发展一直缓慢,电力设施陈旧,故障率较高,在没有改造设备的前提下就跟随调控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还达不到调控一体化电网的运行管理要求。其次地域性对调控一体化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制约。有些地区人口密集,变电站比较集中,有利于调控一体化的建设,但是有些地区人口稀少,变电站建设比较零散,操作队工作人员从一座变电站到另一座变电站行程较远,无法提高操作效率。调控一体化需要根据地方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建设方案,一味的追随电网发展模式,不但在资源上是极大的浪费,而且达不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2、调控一体化建设给检修人员带来更多的压力

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发展对于检修工作来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很多变电站都成为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站内的设备运行状态完全由调度监控中心的人员依靠远传信息来判断站内设备的运行情况。这样的模式就决定着任何的缺陷以及隐患检修人员都必须马上步入现场进行处理,而不再像以前有人值守变电站,可以根据值班员的汇报来合理的安排检修工作。调控一体化的建设需要对检修工作作出合理的调整,否则检修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在检修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势必影响正常的工作。

3、调控一体化建设对监控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以后,由于变电站信息建设与控制完全由调度监控人员完成。而且由于监控人员完全由远传信息来判断设备运行状况,无法清楚的看到实际设备的工况状态。这就需要监控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要熟悉电网的结构,掌握设备的正常运行环境,以及了解设备的运行原理,能够根据信息提示正确判断出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够根据信息提示分析出存在的隐患,能够判断出危险点并能正确的做出决策。由于很多监控人员都是应届毕业的学生,没有进行过深入的实践培训就上岗工作,没有设备的认知,以及丰富的经验,这给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努力提高监控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对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总结

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是电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技术在电网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在建设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电力员工应充分考虑在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制定解决措施,避免盲目建设,这样才能将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按要求达到各项目标,使其在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1]殷自力,陈杰.福建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现[J].电力与电工,2011(04).

[2]孙惠,季晓力,陈知导.智能电网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模式和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11).

[3]李也白,温尚龙.浅析调控一体化在县级电网的应用[J].浙江电力,2011(03).

猜你喜欢

变电站调控检修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检修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智能变电站与综自变电站区别综述